APP下载

我国出口逆势增长的原因、风险与对策

2020-12-24何明洋

中国经贸导刊 2020年31期
关键词:汇率病例月份

何明洋

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蔓延扩散态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世界经济形势仍然严峻复杂,发达经济体普遍面临负增长局面,新兴经济体经济增速大幅回落。在世界经济出现严重衰退的背景之下,我国出口实现逆势增长,成为世界主要经济体中出口领域唯一实现正增长的国家,这一成绩的取得实属不易。需要看到,当前国际环境依然复杂严峻,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持续累积,未来出口形势的持续向好仍面临诸多风险和挑战。因此,务必提高政策制定的前瞻性和精准度,多措并举化危为机,进一步夯实出口领域的竞争优势,助力全年“六稳”“六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一、五大积极因素助力我国出口实现逆势增长

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同比增长1.8%,4月份以来月度出口增速始终处在正值区间,世界经济严重衰退背景下需求、供给、基数、汇率等多重因素助力我国出口实现逆势增长。

(一)境外疫情防控形势严峻带动防疫物资出口强劲增长

二季度以来,境外疫情防控形势持续恶化,截至2020年10月中旬,除中国外全球累计确诊病例已超过4000万,累计死亡病例逾110万,且新增确诊人数仍在快速增长,目前尚未出现峰值拐点。受此影响,境外疫情防控物资需求大幅增加,前三季度包括口罩等在内的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包括手套、防护服等在内的塑料制品,以及医疗仪器及器械的出口金额分别同比增长37.5%、16.6%和48.2%,且二季度以来月度出口增速始终保持在40%以上的較高水平。1—9月份,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塑料制品,医疗仪器及器械累计出口金额分别高达8287.8亿元、4112.5亿元和947.8亿元,合计出口规模占我国全部出口金额的10.5%,远高于往年同期7.0%左右的平均水平,成为带动前三季度我国出口实现逆势增长的首要因素。

(二)国外企业停工停产不断增多造成大量“供给真空”

源于疫情防控措施及时有效,我国新冠肺炎现有确诊病例已于一季度达到峰值拐点,5月中旬现有确诊病例已降至两位数水平,且始终未出现大规模复发迹象。伴随着各地区、各部门科学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我国生产生活秩序有序恢复,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工作顺利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开工情况整体接近正常水平。然而,二季度开始国外现有确诊病例持续大幅增长,疫情蔓延扩散态势仍在延续,且伴随着主要经济体疫情管控措施的逐步趋严,企业停工停产现象不断增多。受此影响,美、日、德、英、法、韩等主要出口国家4月份以来出口增速面临持续大幅回落,为全球市场货物商品的生产和供应带来大量“供给真空”,也为我国企业弥补上述产出缺口、开拓新兴市场创造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

(三)全球经济逐步企稳回升导致外需市场持续回暖

伴随着世界主要国家疫情管控措施的扩面升级以及一系列逆周期调节政策的制定实施,全球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已逐步企稳回升,外部市场需求持续回暖。9月份,摩根大通全球综合PMI指数升至52.1%,已连续三个月位于荣枯线以上,自4月份触及26.2%的历史新低后逐月回稳,其中制造业和服务业PMI已分别升至52.3%和51.6%,显示企业生产经营活动和预期不断修复,新订单指数升至52.2%,创年初以来新高,就业指数达到50.2%,2月份以来首次回升至荣枯线以上。东盟、欧盟、美国等我国主要贸易合作伙伴自我国进口产品数量持续增加,9月份进口规模较年初平均提高了近1.5倍,且进口产品种类也逐步由疫情防控物资向家用电器、家具及其零件、通用机械设备、集成电路等日用品和高新技术产品转变,带动我国相关产业出口交货值持续较快增长。

(四)上年度出口增长总体疲弱创造有利低基数环境

源于世界主要经济体经济增速普遍放缓、中美经贸摩擦持续升温、地缘政治经济事件频发多变等多重因素影响,2019年我国出口形势总体不佳,全年出口金额同比仅增长0.5%,远低于2017年的10.8%和2018年的7.1%。除个别月份外,月度出口增速始终处在负值区间或保持在较低水平,且季度出口增速持续回落,一季度、上半年和前三季度累计同比增速仅分别为1.41%、0.13%和-0.02%。上年度出口增速普遍偏低为今年以来尤其是前三季度出口增速数据的持续向好创造了有利的低基数环境,相同增长规模下出口增速将高于2017、2018年同期水平。

(五)人民币汇率低位运行提供良好价格条件

前三季度,美元兑人民币平均汇率达6.9926,高于上年同期14.15个基点,人民币平均汇率创2008年以来同期新低,且今年上半年人民币汇率出现持续贬值。人民币汇率的低位运行为我国出口规模的不断扩张创造了良好的价格条件,一方面人民币贬值导致我国出口商品相较其他国家商品而言更具价格优势,利于提升出口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另一方面,相同出口规模下,源于汇率因素的存在,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增速高于同期以美元计价的出口增速,前三季度我国以美元计价的出口金额仍下降0.8%,而同期以人民币计价的出口金额增长1.8%,高于上年同期近2个百分点。

二、出口形势持续向好仍面临多重风险挑战

(一)防疫物资出口增速已出现放缓迹象

未来,伴随着国外疫情防控形势的逐步好转以及本国生产秩序的持续恢复,我国防疫物资出口的增长速度恐将逐步放缓,对于总体出口增长的拉动能力将不断下降,5月份以来部分品类防疫物资出口增速已出现减速迹象。当前,我国主要防疫物资的出口规模仍在扩大,但增速水平已明显回落,9月份包括口罩等在内的纺织纱线、织物及制品,以及医疗仪器及器械的出口金额分别同比增长34.7%和30.9%,较前期增速高点分别回落了42.6个和69.1个百分点,且放缓势头短期或将持续。但与此同时,以服装鞋帽、箱包等为代表的生活用品和以钢材、汽车零配件等为代表的原材料出口形势仍不容乐观,增速水平仍远低于往年同期,后期伴随着疫情防控物资出口的放缓,总体出口恐面临较大回落压力。

(二)“供给真空”补位空间恐将逐步收窄

7月中下旬开始,美国、巴西等新冠肺炎累计确诊病例排名靠前的国家已相继迎来其新增确诊病例的拐点,日、德、韩等主要出口国家疫情形势已基本稳定,主要经济体复工复产进程持续加快,多数企业生产秩序逐步恢复,出口增速跌幅不断收窄,我国出口企业“供给真空”的补位空间恐面临边际收窄压力。9月份,日本出口跌幅降至4.93%,较5月份最低点上升23.37个百分点,出口形势逐步好转;韩国出口增速已升至7.6%,年内首次转正,环比上月大幅增长17.8个百分点;8月份,美、德、英、法出口降幅分别为18.33%、10.20%、10.93%和18.34%,较前期最低点分别收窄了15.05个、20.90个、9.14个和24.45个百分点,且制造业和服务业PMI中的新出口订单指数已基本恢复至荣枯线以上。

(三)外需回暖能否持续仍面临较大不确定性

截至10月中旬,全球新冠肺炎现有确诊病例尚未触及峰值拐点,美、印、巴等国每日新增确诊人数仍在快速增长,且伴随着北半球温度的下降和秋冬季的来临,英、法、意、俄、西等主要欧洲国家新增确诊病例大幅攀升,欧洲疫情已现二次暴发。数据显示,10月中旬美国、印度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均处在6万人以上,带动全球累计确诊人数快速增长;巴西每日新增确诊病例较前期虽有回落,但仍高于2.5万人;英国、法国、西班牙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均已超过2万人,高出第一次疫情暴发时近4倍;意大利、俄罗斯每日新增确诊病例已超过1.5万人,且新增规模仍在快速扩大。与此同時,全球地缘冲突事件频发多变,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大幅波动,世界主要股市、债市均面临宽幅震荡,全球经济政策不确定性指数屡创新高,均为我国外部市场需求的持续回暖增添了较大不确定性。

(四)低基数因素的有利影响难以持续存在

从数据统计的角度来看,今年四季度利于出口增速数据走高的低基数因素将逐步弱化,且明年二季度开始2020年出口增速的持续高企将为2021年出口数据的增长核算形成一定高基数压力。2019年四季度,我国月度出口增速均值为1.98%,分别高于一、二、三季度1.11个、2.99个和2.22个百分点,12月出口同比增长8.05%,增速水平创4月份之后新高,受此影响今年四季度低基数因素的有利影响恐将有所弱化。与此同时,除2020年一季度受疫情因素影响我国出口有所回落外,二季度开始出口增速迅速转正且持续加快,三季度月度出口增速均值升至10.23%,创2015年以来同期新高,造成明年出口增速数据面临不利的高基数环境。

(五)人民币汇率的支撑作用已由正转负

2019年4月份开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持续贬值,美元兑人民币月度平均汇率由3月份的6.7093升至9月份的7.0785,且上述较低汇率水平一直持续至2019年年末。然而,今年5月份开始人民币兑美元汇率进入升值通道,8月份美元兑人民币月度平均汇率已降至6.9346,低于上年同期8.68个基点,9月份二者差距进一步扩大至26.37个基点,且短期人民币升值势头尚未出现放缓迹象。以今年8月份为转折点,人民币汇率对我国出口的支撑作用逐步由正转负,较高的汇率水平一方面弱化了我国出口商品的价格优势,另一方面不利于以人民币计价时的出口增速数据核算,且短期来看这一趋势恐将有所延续。

三、多措并举进一步夯实出口领域竞争优势

(一)用足用好国内国外生产恢复时间差的“窗口期”机遇

我国已于今年一季度率先对疫情实现有效控制,复工复产复商复市工作稳步推进,但截至10月下旬全球每日新增确诊病例仍在大幅增加,印度、巴西等新兴经济体生产秩序遭遇严重破坏,美、英、法、意等发达经济体面临疫情二次暴发的后续冲击,我国在生产秩序和能力的恢复方面相较国外至少存在半年以上的“窗口期”机遇。一方面,我国应充分发挥创新要素数量、举国研发体制、市场潜在规模、技术应用场景等优势,集中力量在集成电路、信息通信、高端生产装备、基础软件等领域加快解决关键核心技术“卡脖子”问题,同时抢抓5G、人工智能、生物医药、新材料等领域发展机遇,着力拓宽全球市场份额,争取在部分领域实现“换道超车”。另一方面,依托我国在产业体系、供应链、劳动者规模素质、疫情防控能力等方面的综合优势,主动承接印度、东南亚等地区的订单转移,积极把握欧美国家感恩节、圣诞节消费高峰期所带来的广阔市场机遇。

(二)充分调动各类平台资源积极拓展海外市场空间

近年来,欧盟、东盟等地区国家与我国的经贸往来日趋频繁,贸易金额占我国贸易总额的比重不断上升,且伴随着“一带一路”建设的稳步推进,沿线国家与我国经贸合作的广度和深度均有大幅提升,我国贸易结构更趋均衡优化,贸易合作对象和领域更趋广泛多元。受疫情影响,部分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流通不畅,极大影响了我国部分外贸出口企业正常业务的开展,为此应充分调动各类平台资源助力企业积极拓展海外市场。建议采用数字化、智能化等全新技术手段,主动整合人才、展商、渠道等资源,构建数字信息集成化的网络展示空间,尝试打造进出口商品网上展览会。强化驻境外经贸代表处、商协会等平台建设,联合外国驻华总领馆、外国驻华商协会等外国在华机构,搭建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国际商机推介平台。组织经贸团组赴境外进行市场考察、举办大型经贸活动、拜访重要机构等,逐步恢复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的正常经贸交流。

(三)坚持问题导向为外贸出口企业提供全方位保障

受新冠肺炎疫情、汇率大幅波动等因素影响,大量外贸出口企业在资金、市场、生产等方面的压力有所增加,经营的风险挑战持续累积,亟需政府予以统筹协调,着力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保障和支持。建议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中国进出口银行等国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及银行提高对外贸出口企业的信贷额度或设立专项信贷额度,同时采取调整还款计划、到期续贷、降低费率等特别措施,缓解企业资金压力。积极发挥“政府+银行+信保”政策合力,积极探索创新融资模式,提升普惠金融服务能力,引导中小微企业利用出口信用保险保单拓展融资渠道。推动商务、海关、税务、工商等相关机构信息数据资源的互联互通互动,加强与银保监及金融机构的沟通,提高线上办证的力度和效率,开通“绿色通道”服务,为外贸企业加快出口流程创造有利条件。

(作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经济所助理研究员)

猜你喜欢

汇率病例月份
美联储加息与人民币汇率之间的相关性
“病例”和“病历”
本土现有确诊病例降至10例以下
12月是最残酷的月份
ARIMA模型在人民币短期汇率预测中的应用
ARIMA模型在人民币短期汇率预测中的应用
妊娠期甲亢合并胎儿甲状腺肿大一例报告
Meckel憩室并存异位胰腺和胃黏膜并出血一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