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旺苍县:黄茶铺开富裕路 大茅坡上新股民
2020-12-24
四川省旺苍县为国家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县、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革命老区县、“5.12”汶川特大地震重灾县,同时是上世纪90年代全国闻名的“宁愿苦干,不愿苦熬”的“大茅坡精神”发源地,幅员面积2987平方公里,总人口53万,其中建档立卡贫困人口5.08万,贫困发生率14.7%,贫困面大,贫困程度深。2018年,四川省利用部分以工代赈中央资金,积极开展资产收益扶贫项目试点,项目区覆盖旺苍县高阳镇古柏、关山、双午3个贫困村。旺苍县以以工代赈资产收益扶贫项目为牵引,整合相关涉农项目资金和企业自筹资金,累计投入1410万元,新建和改建茶地200亩并种植、补植茶叶200亩,修建了乡村道路、生产便道及配套渠系,改建茶叶加工厂1730平方米并购置相关设施设备,形成以古柏、关山、双午、鹿渡、虎垭和崔河等村为核心示范区,辐射全县,总面积达1万余亩的高品质生态黄茶产业园。项目实施过程中,旺苍县围绕“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积极探索“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组织+股民”的以工代赈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努力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渠道,助力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
一、龙头带动,培育生态黄茶
四川米仓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是国家农业农村部认定的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该公司的“米仓山茶”品牌属于四川“三山一早”品牌体系,被评为四川名牌产品、四川省著名商标。2018年以来,公司按照旺苍县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生产、产业化经营的发展要求,在高阳镇打造有机黄茶产业园。黄茶色泽金黄隐绿,汤色鹅黄含绿,氨基酸含量是普通绿茶的3倍,1公斤售价1.6万元至2万元,被当地人誉为“黄金茶”。截至目前,旺苍黄茶坚持种养结合、生态循环、绿色发展,实行“猪—沼—茶”“鸡—粪—茶”种养循环模式,建立高标准有机茶园。养殖场建成后,通过订单式生猪和鸡鸭鹅养殖,每年可出栏生猪500余头、鸡鸭鹅5000余只,实现年收益25万元。400亩高标准有机茶园稳产期可实现年产值200余万元。
旺苍县立足发展实际,坚持资金、资源优势互补原则,充分发挥以工代赈资金的带动作用和社会资金的聚合效应,大力实施“龙头企业+村集体经济合作社+飞地产业扶贫”的生产经营模式,将比邻的鹿渡村、虎垭村、崔河村三个非贫困村作为“飞地产业”实施地,并进行路水土、标准厂房等基础设施建设。将以工代赈项目所形成资产量化到受益的3个贫困村(古柏村、关山村和双午村)集体经济合作社,村集体经济合作社再以资产形式入股米仓山茶业集团有限公司,带动园区所在地的6个村群众增收致富,同时贫困群众在公司务工有薪金、土地流转有租金、年底收益有股金,真正实现了投资一方,带动一片。2018年底,公司将3个贫困村集体经济组织吸收为特别股东,562户1844名农民(其中贫困户130户418人)成为“飞地股民”。古柏村贫困户李培坤说:“我在山里生活了60多年了,从没听说过什么股也没有入过什么股,一觉睡醒,一分钱没出,就成了股民,每年还可以分钱,这才是真正的特殊股民”。
二、以工代赈,强化扶贫赈济
旺苍县在探索资产收益扶贫新模式的同时,又着力于发挥以工代赈“赈济”功能的政策特点,积极动员项目区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参照本地农民务工平均收入水平,确定劳务报酬标准为100元/天,保障参与务工群众切身利益,使务工贫困群众通过参与工程建设获得劳务报酬,直接增加工资性收入。截至目前,古柏、关山、双午、鹿渡、虎垭和崔河6个村群众参与项目建设务工达2137人次,发放劳务报酬141万余元、人均收入達1250元,其中,贫困户参与项目建设务工948人次,发放劳务报酬84万余元、人均收入达886元。2018年,崔河村贫困户崔荣周通过参与项目建设获得务工收入1.54万元,鹿渡村非贫困户康怀忠、邓培莲夫妇通过参与项目建设获得务工收入2.3万元。
三、创新机制,分配合理红利
按照协议,2018年、2019年项目建设期间股权分红额度分别按照700万元项目资金的3%、5%执行。2020年起,实行保底分红,最低不低于项目资金700万元的6%。贫困户脱贫前,以工代赈股权分红方案,一般采取“村集体+建档立卡贫困户+非贫困户”的分配模式,按照3∶3∶4的比例进行分配。贫困户脱贫后,一般采取“村集体+集体经济组织股民”的分配模式,按照3∶7的比例进行分配。并积极推行“二次分红”,即通过股民大会决议,将分红资金入股到村集体经济组织打捆用于产业发展,进行再次分红,进而实现以工代赈扶贫资金的叠加效应。2018年,古柏、关山和双午3个贫困村成功脱贫退出,130户418名贫困人口全部实现了脱贫。2019年底,3个村已兑现股权分红35万元,其中贫困户418人人均分红251元,非贫困户1426人人均分红98元,3个村集体经济组织共获得分红10.5万元。
旺苍县在项目区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大力弘扬“宁愿苦干,不愿苦熬”大茅坡精神,注重扶贫同扶志、扶智相结合,切实加强“感恩奋进”“企兴民富、互利共赢”教育,鼓励引导群众充分发挥脱贫奔康的主体作用,激发群众内生动力。通过农民夜校、脱贫攻坚巡回宣讲组、股民分红大会,召开政策宣讲、技能技术培训班16场次,培训干部群众3600余人次。关山村村民侯恩法说:“党的政策好,我们也要努力苦干,绝不当懒汉。习总书记提出要实现中国梦,我们也要努力实现我们的关山梦”。
(国家发展改革委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