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纪念朱九思校长

2020-12-24刘道玉

书屋 2020年12期
关键词:博士点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刘道玉

《长江日报》2015年6月15日以“一代教育家朱九思辞世,引百余家媒体关注”为题报道。朱九思同志治丧委员会14日发出讣告:华中科技大学前党委书记兼校长、百岁老人朱九思同志于2015年6月13日十八时零九分因病医治无效,在协和医院逝世,告别仪式定于6月17日在武昌殡仪馆举行。这位百岁老人走完了光辉的人生之路,他被称为“华工之父”,业绩彪炳千秋!

我怀着悲痛的心情参加了他的遗体告别仪式,献上了一个花篮,对他的逝世表示沉痛的悼念,对其亲属表示亲切的慰问。在他逝世后,我曾经接受了《长江日报》记者李佳的采访,追忆了我与九思校长的友谊。我们同住过一个病房,在党的十二大会议上,我俩曾经联合提出议案,呼吁增加教育经费,认真落实知识分子政策,加快教育改革的步伐。2012年2月底,我与九思校长联合致信当时的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建议延长重点大学校长任职年限,因为教育周期长,是“百年树人”的事业,像现在走马灯一样频繁地更换校长,对于治校、育人和学术研究都是极其不利的。袁贵仁部长收到信后,指示中纪委驻教育部代表、教育部党组成员王英亲自给我回电话。

朱九思校长是武汉大学杰出校友,我与他是亦师亦友的关系:论辈分,他是我的长辈,论学问他是我的师长。说来我们还真的是有缘分,他于1953年6月,由湖南省教育厅第一副厅长调任到武汉履新,10月被“政务院”任命为新建的华中工学院副院长。我也于1953年9月从穷乡僻壤的湖北枣阳农村考上武汉大学,成为化学系的一名新生。从此,他在华中工学院(现为华中科技大学)辛勤耕耘了六十二年,而我除了两年留苏和在教育部工作两年外,在珞珈山学习和工作也恰恰是六十二年,我们都把毕生的心血分别贡献给了这两所犹如姐妹的大学。

江苏扬州是古代九州之一,九思校长于1916年2月20日出生于这个人杰地灵的地方。到了读书的年龄,他先后在私塾和小学读书,打下了坚实的文化基础。他十三岁考上了扬州中学,当时流传一句口头禅“北有南开、南有扬中”,这对于朱久思日后的学习具有重要的影响。在扬中读书期间,他曾经遭受到了一起“无妄之灾”,起因是他喜欢世界语,被当地国民党县党部抓去关了三天,认为“世界语协会”与共产党有关。据九思校长回忆:“这三天受到一次特别的教育,对他日后走上革命道路起到了促进作用。”

1936年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武汉大学哲学教育系,次年又转入外国语言文学系,这两年的学习,为他日后从事大学教育的领导工作奠定了思想和文化素质基础。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中后期,抗日战争烽烟突起,热血沸腾的大学生纷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朱九思在中学期间就有了革命思想的萌芽,于是,他在武汉大学读书期间就参加了共产党。1937年12月9日,朱九思在私立华中大学组织了当年的“一二·九运动”。之后,他感到自己非走不可了。1937年12月12日傍晚,他悄然离开了学校,经过千辛万苦于14日到达西安,后来又步行了三天,于12月20日终于到了革命圣地——延安。

他被编入抗日军政大学第三期第三大队学习,学员们都是从全国各地来的知识青年,这一期是专门培养政工干部的,学习了《统一战线》、《民众运动》、《游击战争》和《军队政治工作》。两个月后,朱九思在三大队的学习就结束了。革命形势发异常迅猛,于是扩建抗大一分校和二分校,朱九思被調入二分校,担任指导员。1939年,二分校正式开学,校址是原阜平的晋察冀抗日军政干校。从该校成立到1942年5月,他一直在这所学校工作,担任指导员、大队政治主任教员,除了工作之外,他还阅读了许多马克思主义著作,使他一步一步地成为职业革命家。在部队,他逐步晋升为冀晋纵队政治部民运部副部长。之后不久,他先后创办《冀热辽日报》、《天津日报》和《新湖南日报》,成为一名职业办报的领导人。

从革命家到新闻报纸领导人,再到高等教育战线,这是一个跨度较大的角色转换。从他1953年6月到武汉履新到1984年退到二线,总共三十一年。在这期间,他经常阅读教育经典著作,深入调查研究,延揽精英人才,了解每一位教授的科研方向,解决他们的困难,使新办的华中工学院的学术地位蒸蒸日上。据教育部在“文革”后期调查,朱九思领导的华中工学院在全国十五项指标中,居然有十二个居全国第一位。“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朱九思一生既爱树又爱才,在他的精心呵护下,华中科技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森林大学”,而受他呵护的人才,也一个一个地成为各学术领域的“参天大树”。

朱九思是从革命家转换成为有重大建树的著名教育家。什么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经说,我们见到的教育家有三种:一种是政客教育家,他们只会运动,把持,说官话;一种是书生教育家,他们只会读书、教书,做文章;一种是经验教育家,他们只会盲行、盲动,闷起头来办……办……办。然而,九思校长却是一位有教育理念的教育家,是一位事必躬亲的教育家,是一位深受师生爱戴的教育家,所以,他才被誉称“华工之父”。

在中国,九思是任期最长的大学校长之一,在长期办学的实践中,他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教育理论(或理念),比如理工结合、科研要走在教学的前面,学术自由是大学的真谛,管理也是教育,应面向教师、服务教师,创新不能抱着走等。这在全国近现代数以千万的校长中是不多见的,他是最著名的校长之一,因而受到人们普遍的尊重。

无论在战争年代还是在新闻战线上,朱九思都是一位颇有能力的领导人。自从于1953年转入高等教育战线,他就热爱上这个值得献出毕生精力的事业。这一初心,无论是在“文革”中,或是在遭到批斗和下放干校改造中,他始终没有动摇过初心,他始终相信知识分子是有用的,国家现代化建设必须依靠教育。在担任大学领导期间,他坚持以教育理论指导工作,坚持按照教育规律办事,所以,华中工学院在他的领导下蒸蒸日上,令全国大学同行们羡慕不已。

退休后,朱九思选择了一条由领导者转为教育学者的道路。这既需要信仰的支撑,又需要有充沛的精力作后盾。本来,武汉大学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就创建了高等教育研究所,主要研究教育改革和比较教育学。这个研究所的领导人是卫道治教授,他是我国最早的教育名家之一。武汉大学于1983年就开始招收教育学硕士研究生,还创办了学术刊物《高等教育通讯》。照理说,武汉大学最有资格建立高等教育学博士学位点的。可后来发生变故,朱九思校长把卫道治调到华工创建高等教育的博士点,并拨款十万元,委托卫道治教授硬是把高等教育学博士点弄到了华工。于是,朱九思转身成为华工高等教育研究所博士点的学术带头人,华工成为继厦门大学之后全国第二个培养高等教育学博士生的培育基地。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没有朱九思就没有华中科技大学的高等教育研究所,也不可能在一个工科大学里出现高等教育学博士点。这得益于九思校长的事业心、识才、爱才和大胆使用人才。应当说,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博士点的设立,武汉大学高教所的卫道治教授功不可没。

我国东汉末年曹操在《龟虽寿》诗中曰:“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它表明,人的衰老是自然现象,但一个人的进取精神并不是由年龄来决定的,有的人虽然年纪轻轻的,但却没有雄心壮志,事业无成;而有的人虽然已经老迈,但壮心未与年俱老,其事业心与改革精神依然不减当年。

朱九思校长就是这样一位具有强烈事业心的人。1984年12月退出领导岗位以后,他不甘寂寞,他在原来高等教育研究室的基础上,创建了高等教育研究所,后来又升格为高等教育研究院。这是他亲手创建的一个新的舞台,自1985年1月到2002年,在高等教育研究所他又做了十七年的学术研究。其间,他领衔承担了两项国家科研项目,出版教育专著三本,发表学术论文六十多篇,出版了两卷本的《朱九思全集》和《谋与敢》(朱九思口述历史)等。同时,他亲自招收研究生,先后培养了十二名教育学硕士和九名博士,可谓双丰收。

2002年九思已年届八十六岁,他不再招收研究生,也正式从高等教育研究院退休。但是,他对中国教育的思考从没有停止,对他一手创建的华中科技大学也一刻没有停止关注。即使是在住院期间,无论是学校领导人来探视他,或是新闻记者采访他,他都会一往情深地畅谈自己的见解。实际上,自他1953年6月到华中工学院任职到逝世,在华中科技大学总共是六十二年,头三十一年主要是在这所大学从事党政领导工作,把一所新组建的大学建成为国内著名大学,这是一个奇迹。1984年12月他退出大学领导岗位,虽然他年近古稀,但壮心未与年俱老,他领衔创建了华中科技大学高等教育研究所。直到他于2015年6月13日辞世,又耗費了三十一年研究高等教育学,从而创造了他人生的第二个奇迹。

在我国近现代高等教育史上,朱九思校长是任职最长的大学校长之一,堪与美国哈佛大学任校长长达四十年的艾略特相媲美。朱九思的经历和成就,充分验证了明朝顾炎武在《又酬傅处士次韵》(其二)中脍炙人口的诗句:“苍龙日暮还行雨,老树春深更着花。”同时,他也为我国高等教育提供了诸多的启示:首先,我们究竟应当选择什么样的人当校长?校长必须热爱教育,必须是教育家,必须热爱学生,钻研教育理论,必须按照教育规律来办学。其次,无论是书记还是校长,绝不能心甘情愿地充当外行,以外行领导内行而自居,必须由外行转变为内行。再次,一定要打破校长任职年限的老框框,一个大学校长只要治校有方,治学有成,教师和学生拥护,精力充沛,就应该不受任期的限制,这是建设有特色大学的需要,也是建设我国世界高水平大学的需要。

猜你喜欢

博士点华中科技大学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二)
华中科技大学机械科学与工程学院(一)
武汉大学
在武汉大学拜谒李达塑像
浅谈当前形势下创新创业博士点建设的意义
彰显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魅力
——记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欧阳康
这个世界需要博士点吗?
《营销礼仪》课程构建实训主导型教学模式的探讨——以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为例
从我国教育技术学博士点建设看其学科发展
隆重庆祝武汉大学建校120周年(1893-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