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酸食堂双线融合的教学设计
2020-12-24马雪肖俊杰李文智
马雪 肖俊杰 李文智
摘 要 以“乙酸食堂”课题为例,分析教材和学情,确定教学的情境线与知识线,将知识线融合在情境线中对乙酸的性质进行研究。阐释教学实施过程,提出运用双线融合的教学设计思路,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情境中运用多感官协同学习,降低知识的陌生度,增强化学知识与生活间的联系。
关键词 高中化学;乙酸;教学设计;核心素养;实验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1-489X(2020)09-0045-04
1 前言
教学中以真实的情境为依托,将情境线与知识线交织在一起,使化学知识“活”起来,可以帮助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将化学知识应用在生活中,不仅能体现化学的学科特点,而且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2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选自高中化学必修2(人教版)第三章第三节“生活中两种常见的有机物”。课程标准中要求“以乙酸为例,认识有机化合物中的官能团;认识乙酸的结构、主要性质与应用”[1]。乙酸是有机酸的重要代表,学生在掌握乙醇性质的基础上,能够更加有效地理解乙酸的相关知识,也为之后烃的衍生物的学习打下基础。本节课具体的知识点归纳如表1所示。
3 学情分析
高一学生已具备一定的化学学习基础,对化学现象兴趣浓厚,且具备了基本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一定的分析与实验设计能力,能从物质类别和氧化还原角度对陌生物质的性质进行初步预测,为探究乙酸的性质提供了基础。通过对乙醇性质的学习,学生已经知道官能团是决定有机物质性质的原子或原子团,具备了从结构预测性质的能力,能够做到学以致用;但这些能力还不成熟,用知识解决问题时常感力不从心。为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本节课主要以实验探究的方式进行,不仅能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而且能有效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思维。
4 教学设计活动
教学设计思路
1)明确情境主线。情境线是以特定的情境素材为顺序,将教材中“裸露”的知识点蕴含在相应的情境中一一呈现出来,使学生凭借熟悉的情境引发认知冲突,体验知识获得的过程,拉近化学与生活间的距离,培养学生解决现实问题的能力[2]。通过细心留意生活中的食谱和化学间的联系,确定以“乙酸食堂”为情境素材,将食堂中几道不同的美食贯穿于乙酸性质的学习中。结合课程标准和教材,选取四个食堂中的情境为课堂学习主线,分别为:生活中常见的醋及其标签;香蕉醋有酸、涩的味道;醋蛋液的制作工艺;烧鱼加入料酒与醋去腥提鲜。学生在特定情境中获取知识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了解了我国传统美食的制作工艺和原理,继承了传统文化。
2)确定知识主线。知识线就是上课时的知识脉络、知识点呈现的线索。教师在上课之前一定要把握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合理安排各个知识点的呈现顺序,使知识点间的过渡流畅自然,由易至难[2]。结合课程标准,本节内容的重点是学习乙酸的官能团、酸性和酯化反应,了解乙酸在化学反应中如何断键;教学难点是酯化反应的反应实质,根据反应物能推断出反应产物[1]。教师根据知识的逻辑顺序,巧设问题,合理设计探究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主动性,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情境线与知识线的对应关系如图1所示。
3)情境线与知识线相融合。本节课以实验探究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挖掘拓展教材内容,把知识、情感等融于教学过程中。以常见的生活食材“醋”引入乙酸的物理性质,再从宏观到微观,过渡到乙酸的结构,学生根据球棍模型书写乙酸的分子式、化学式、结构式;由香蕉醋导入乙酸的酸性,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其酸性;再由醋蛋液导入问题,通过生活实验,用鸡蛋壳代替碳酸钙与乙酸反应,探究乙酸与碳酸酸性的强弱;最后由烧鱼制作过程中加入料酒和醋去腥提鲜导入酯化反应,提出酯化反应的实验操作与注意事项,播放乙酸分子与乙醇分子反应的动画视频,分析酯化反应的实质。
整个课堂情境线与知识线相辅相成,互相交错,将具体的化学知识依托在特定的情境中一一呈现,从而体现“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证据推理與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等核心素养,帮助学生在学习发展过程中深入理解知识,提升技能水平,以及训练学生的思维过程,凸显情境、知识、素养的有效整合。
教学设计过程
情境1:食堂中各种醋及其标签的展示
教师引导:“欢迎来到‘乙酸食堂。说到乙酸,众所周知,它是我们家中食用醋的主要成分,因此也被称为醋酸。不得不提的一点是,它可是我们美食界不可缺少的食材。今天,在老师的带领下,我们一同走入‘乙酸食堂。”图片展示食堂中的苹果醋、坛醋、米醋,它们的主要成分是乙酸。
实验1,学生打开白醋瓶瓶塞,闻气味,观察其颜色状态。
教师展示白醋瓶上的标签。
知识点1:乙酸的物理性质。
教师展示出乙酸分子的球棍模型,请学生根据球棍模型书写乙酸的分子式、结构式与结构简式。
分子式:C2H4O2
结构式:
结构简式:
教师强调虚线内的原子团是乙酸的官能团——羧基(—COOH),乙酸的化学性质主要由羧基决定。
【设计意图】联系生活实际,创设真实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学习乙酸的化学性质,结合图片展示、实验探究、实物演示等不同的教学方法学习乙酸的物理性质与结构,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从宏观和微观的层次认识乙酸的性质和结构,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的化学核心素养。
情境2:香蕉醋有酸、涩的味道
教师展示乙酸食堂的第一道美食——香蕉醋的图片。香蕉醋由乙酸和香蕉制成,有酸、涩的味道,对人体有着减肥、降压、散寒活血的功效。为什么香蕉醋味酸、涩?是不是乙酸具有酸性?教师提供药品,请学生设计实验验证乙酸的酸性。
学生讨论给出实验方案:用pH试纸。往乙酸溶液中滴加石蕊溶液,若变红,可证明乙酸具有酸性;往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乙酸,若红色褪去,则乙酸具有酸性。
教师引导学生实验,学生动手实验,pH值小于7。往乙酸中滴加石蕊溶液,变红;向滴有酚酞的NaOH溶液中滴加乙酸,红色逐渐变浅,最终成无色。
知识点2:乙酸具有酸性。
教师提问:乙酸具有酸性,溶液中乙酸分子怎样电离出H+?学生沉默,教师引导:乙酸之所以具有酸性,是由其分子结构决定的。根据元素的电负性,简要从微观粒子的结构解释乙酸电离出H+的断键方式(如图2所示),使学生从本质上理解乙酸具有酸性是由于羧基中氧氢键断裂,并非碳氢键断裂。
教师板书:
学生恍然大悟。教师提问:乙酸是强酸还是弱酸?学生答:弱酸。教师展示课前用pH计测定0.1 mol/L的乙酸和盐酸溶液的pH值,乙酸的pH≈3,盐酸的pH=1。学生答:乙酸是弱酸。教师强调弱酸电离用“?”,离子方程式为:
CH3COOH?CH3COO- + H+
【设计意图】由真实情境导入问题→提出假设→学生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培养学生科学探究的一般思维,从宏观和微观相结合的角度解释乙酸的酸性。
情境3:醋蛋液的制作
教师提问:通过实验证明乙酸具有酸性且为弱酸,那乙酸和碳酸谁的酸性更强?展示“乙酸食堂”的第二道美食——醋蛋液的图片。教师引导:“醋蛋液是一种传统的美食,具有降血脂、增强机体抗自由基的作用。在它的制作工艺中需要将鸡蛋泡入醋中,直至蛋壳软化。蛋壳的成分是碳酸钙,蛋壳能否与乙酸反应?”
教师进行演示实验,将适量鸡蛋壳弄碎,放入小烧杯中,加适量醋酸,再将涂有石灰水的玻璃片迅速盖在烧杯口,观察现象。学生观察,发现有大量气泡生成,玻璃片上的石灰水變浑浊。教师指出,这说明乙酸能与碳酸钙发生反应,有二氧化碳生成。请学生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H3COOH+CaCO3=Ca(CH3COO)2+H2O+CO2↑
知识点3:强酸制弱酸,乙酸的酸性强于碳酸,生活中可利用该原理除水垢。
学生记录要点,教师简要讲解乙酸的通性、实验室制取。实验室制取乙酸:
2CH3COONa+H2SO4(浓)→Na2SO4+2CH3COOH
【设计意图】通过探究实验对乙酸的性质进行归纳总结,加深学生对乙酸性质的理解。
情境4:烧鱼加入料酒与醋去腥提鲜
教师展示食堂的第三道美食——烧鱼的图片,并提问:在烧鱼的制作过程中,厨师总是会加入料酒与醋去腥提鲜,这是什么原理?学生回答:料酒与醋发生反应。教师展示图3所示的微型实验装置,梳理乙酸与乙醇反应的实验步骤并提出以下问题:
1)实验现象是什么?
2)浓硫酸的作用是什么?
3)饱和碳酸钠溶液的作用是什么?
4)得到的实验产物是否纯净?主要杂质是什么?
5)在此实验中有哪些注意事项?
学生进行实验,师生描述实验现象,探讨上述问题。教师提问:该装置相比于教材中的实验装置有什么优点?学生答:仪器小,药品用量少,符合绿色化理念;球形导管增大了与空气的接触面积,利于冷凝回流,且防倒吸;导管口在饱和碳酸钠溶液液面下,减少产物的挥发;小试管中滴有酚酞的碳酸钠溶液和产物的颜色形成鲜明对比,便于观察。
教师强调:产物中除了生成的乙酸乙酯,还混有乙酸和乙醇;碳酸氢钠还可以起到溶解乙醇和降低乙酸乙酯溶解度的作用;硫酸可做催化剂和吸水剂。学生强化该实验的注意事项。
知识点4:酸和醇作用,生成酯和水的反应叫酯化反应。
教师提问:酯化反应中酸和醇分子内的化学键怎样断裂?产物中生成了乙酸乙酯和水,有两种断键可能:
学生回答不一致。教师播放乙酸分子与乙醇分子反应的动画视频,让学生看到酯化反应的实质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教师提问:从乙酸和乙醇反应的断键方式以及产物来考虑,酯化反应属于哪种反应类型?学生回答:取代反应。
教师引导:“在生活中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场景:喝多酒时,有人建议:‘喝点儿醋,解解酒。根据今天所学内容来思考,醋究竟能不能解酒?”学生众说纷纭。教师强调酯化反应条件是浓硫酸且加热(70~80 ℃)。学生纠正错误,强化酯化反应发生的条件。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分组实验并相互协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实践探究能力,联系常被“误解”的生活实例,提升学生知识迁移的能力,充分体现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社会责任。
教师小结:乙酸体现出不同的化学性质主要由其分子结构所决定,分子中断键位置不同,体现的性质也不同。
教师板书:
【设计意图】初步建立有机物结构决定性质的认识模型,分析乙酸的分子结构特点和反应中的结构转换。
5 结语
王磊教授认为:只有在真实的社会情境活动中,学生才能自觉地改变以往被动的认识角度、认识方法和认识思路,形成学科核心素养[3]。因此,教师应在教学中选取合适的情境素材,将枯燥的化学知识用特定的情境“串起来”,赋予知识探究价值和生命力,引导学生在熟悉的情境中一步步探究,促进师生对教学基本结构的建构,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7:21-23.
[2]王保强,陆广洁,王银行,等.情境线和知识线融合的“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教学设计[J].化学教育:中英文,2019,40(1):23-26.
[3]陶杰.情境探究教学建构深度学习的实践探索:以“分子的空间构型”教学为例[J].化学教与学,2019(8):30-34.
[4]彭亚,肖小明.乙酸和乙醇的酯化反应实验改进[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5,33(2):109-111.
[5]彭实,刘鸿.中学化学实验绿色化研究[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