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宜兴市全力打造 “森林+”旅游新业态

2020-12-24

国土绿化 2020年11期
关键词:宜兴市宜兴森林

江苏宜兴,有山、有水、有平原,空间分布格局为“三山、二水、五分田”。古称“荆邑、阳羡”,地处苏、浙、皖三省交界的沪、宁、杭城市带中心。宜兴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四季分明、气候宜人,经济发达、人文厚重,是中国著名陶都和太湖风景区的旅游城市。宜兴是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县、区),全市林地覆盖面积53426.7公顷,林木覆盖率已达31.29%,其中宜南山区面积60300公顷。全市湿地面积53680公顷,占国土(包含所有水面)面积26.54%,自然湿地面积33988.2公顷。宜兴市古树名木众多,现有古树名木57种,总数312棵,其中周铁镇城隍庙的千年古银杏树被评为“中国最美银杏树”,传说为三国时期吴国君王孙权之母手植,距今已有1700多年;太华镇民望岕植于唐代的七叶树是江苏境内最大最古老的七叶树,还有大文豪苏轼在和桥镇亲手所植的东坡海棠。另外,植物界的“活化石”——银缕梅,也是在宜兴首次发现的,它是地球上最古老(6500万年前)的被子植物。

宜兴境内山水相依,景色秀丽,南部天目山余脉横亘东西,宛若一道天然的森林生态屏障,是宜兴森林旅游兴起与发展之源。宜兴森林旅游资源丰富,拥有等级旅游景区10个,其中4A级景区8个,3A级景区2个。拥有森林旅游地10 处,其中,国家级森林旅游地1 处,为江苏宜兴国家森林公园;省级森林旅游地4 处,分别为宜兴云湖省级湿地公园、宜兴竹海省级森林公园、太华山省级森林公园和宜兴龙池山省级自然保护区。除等级旅游景区和森林旅游地以外,新的森林旅游点不断涌现,如宜兴市丁蜀镇“福源禅寺”、苏浙皖三省交界“小长城”,张渚镇“红汕坞”、西渚镇“水墨田园”、湖㳇镇“廿三湾”等都具森林旅游特色。宜兴森林旅游展现“绿色、创意、共享”内涵,筑就“一带一路、国际素博、陶醉宜兴、阳羡茶香、运动休闲、梁祝情缘、度假体验”七大主题。

“森林+”旅游 主要是通过旅游活动扩大地域文化传承,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同时进一步强化森林资源的保护管理和利用。近年来,宜兴市依托山清水秀、林被清幽、负氧离子丰富、生态环境绝佳的优势,积极发掘“森林+”旅游元素,“深氧湖㳇山地半程马拉松”等活动每年如期举办,“茶禅四月到宜兴”“金秋十月醉陶都”等旅游主题品牌活动持续唱响。宜兴市先后荣获全国森林旅游示范市、全国生态示范区、全国绿化模范县、中国优秀旅游城市、中国人居环境奖、国家生态城市、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国家园林城市、中国年度最佳休闲小城等荣誉。

以“森林+”旅游强化森林资源保护与利用

规划引领,注重整体性保护。宜兴市积极编制《宜兴市旅游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宜兴市乡村旅游发展专项规划(2015-2025)》《宜兴市宜南山区生态保护与发展规划(2009-2030)》,发挥规划的引领作用,注重“森林+”旅游发展的整体性、时效性。以生态保护、维持市域生态平衡为原则,以原生态山水环境和资源优化开发为基础,通过挖掘整理南部山区“山、林、竹、茶、水、洞、陶、禅”等旅游特色资源,进一步明确和整合区内三大核心景区(阳羡风景区、铜官山风景区、云湖景区),改善交通环境,完善资源保护、涵养水源、居住生产、生态观光、休闲度假、商务会议等多种功能,将宜兴市南部山区打造成集环太湖地区重要的生态斑块和城市绿肺等功能于一体、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森林资源保护和森林旅游示范区和全市森林生态与旅游发展的“黄金名片”。

建立保护档案,重点打造主题园。建立必要的监测体系和保护档案,围绕科研、教育、旅游展示等打造一批森林公园、湿地公园、自然保护区和专题植物园,在各类园区加强林分抚育和改造,构建亚热带地域特色的森林景观和湿地景观,让特色乡土树种金钱松、银缕梅、榉树、银杏、檫木、香樟、杜鹃、乌桕、红枫等成林成景。以主题园区为主要旅游载体,吸引居民走入森林,享受森林生态因子,转变人们对森林的利用方式,由直接利用森林物化产品向利用森林生态因子转变。建设科教基地,宣教动植物知识、森林知识、湿地知识和生物圈知识等,让入园居民亲近森林、认识森林、研究森林、保护森林、融入森林。

以“森林+”旅游强化地域文化传承

坚持保护优先、依法管理、规范秩序、保障安全,引导森林旅游康养产业的规范、健康和持续发展。加强监督执法力度,与相关部门联动,对土地、环境、安全和价格等进行全面摸底,系统排查,及时消除各类违法违规行为和安全隐患。开展旅游康养教育培训,加强队伍建设,在森林经营、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安全生产和监督执法等方面储备管理人才、提升工作水平。会同相关部门、乡镇,着力升级餐饮、住宿、交通和通讯等服务设施,古典与现代结合,全面推进宜兴全市森林旅游地的标准化服务建设。

森林旅游

发掘地域历史文化内涵,创新森林旅游新元素,把地区森林旅游的内容丰富起来,宣传起来。以传承“陶文化”为主脉,推进紫砂陶制作技艺申报世界非遗,实施蜀山古南街改造,加强古窑址和陶瓷工业遗产修缮,持续打响“宜兴窑系”文化品牌。加大古镇名村、文化古迹、文化遗迹保护力度,延续文化宜兴的历史印记。着力打造宜兴特色文艺精品,出台有关美术、戏曲、歌曲等重点领域的政策措施,围绕重大节庆活动打造一批有分量的节目和品牌。顺应特色小镇发展趋势,围绕陶文化体验、深氧度假、禅居康养等主题,致力打造一批功能完善、形态精美的旅游小镇。依托森林旅游的发展,宜兴将更好、更快地对外展现历史、人文和艺术,将艺术和科学相结合,通过旅游把工作和生活变得更美好。

以“森林+”旅游强化生态文明建设

宜兴市森林生态旅游坚持以可持续发展为理念,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前提,以统筹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准则,依托良好的自然森林生态环境和独特的人文生态系统,采取生态友好方式,开展的生态体验、生态教育、生态认知并获得心身愉悦的旅游方式。近年来,宜兴各级政府和社会组织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森林生态旅游活动,深入开展生态文明宣传教育,增强全民节约意识、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引导动员各方力量共同参与,营造爱护森林生态环境的良好社会氛围,凝聚推进绿色发展的合力。

“森林+”旅游是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任务,太湖流域生态保护引领区的创建对宜兴绿色发展、转型升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给宜兴市森林旅游提供了历史契机,也给以森林旅游引领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提供了平台。近年来,宜兴市主动探索“森林+”旅游模式,提升森林旅游业与文化、农业、体育、健康、养老等产业的融合度。去年以来,全市着力创建太湖流域生态保护引领区,目标到2021年,PM2.5年平均浓度、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地表水省考以上断面优三类比例、土壤环境质量、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单位GDP 污染物排放强度等指标在全省保持领先或改善幅度位居前列。从而,达到以旅游促进森林生态保护,以森林生态保护促进旅游发展的目的。

以“森林+”旅游强化产业建设发展

坚持因地制宜、以人为本、市场主导、创新驱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森林旅游和森林康养需求。重点突出地域、历史、文化和森林特色,将森林旅游康养与“陶、茶、竹、洞”等传统旅游元素有机结合,加快推进技术创新、产品创新、品牌创新和制度创新。

立足市场需求,以产权为基础,以共享为纽带,推进全面开放,吸引各类投资主体和社会力量参与森林旅游康养的发展。将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与毗邻地区共同保护森林旅游资源,提高资源的完整性。充分利用地处苏浙皖交界的地理优势,共同发掘生物和人文多样性资源,打造森林旅游品牌,扩大市场知名度。

加大森林旅游康养宣传力度,充分利用国家级平台宣传宜兴森林旅游康养品牌。依托森林旅游地,构建亚热带地域特色的森林景观和湿地景观,让特色乡土树种,如金钱松、银缕梅、榉树、银杏、檫木、杜鹃、乌桕、枫香等成林成景;以森林园区为主要旅游载体,吸引居民走入森林,享受森林生态因子,转变人们对森林的利用方式。

深化旅游资源资产的挖掘、整合、推介,吸引有品牌、有实力、有市场的优质主体参与开发,全力招引重特大项目,加快阳羡湖旅游小镇、水墨田园、云邑兰博基尼水疗度假村、揽云谷等重点项目建设,围绕森林旅游以投资促发展,为地区经济注入源动力。引导森林旅游景区积极为周边林农提供就业机会,鼓励林农依托各类森林旅游景区,大力发展餐饮、住宿、运输和导游服务等森林旅游相关产业。从森林旅游的高度,统筹相关产业,带动产业升级发展。发展地方特色森林食品如宜兴乌米饭、阳羡茶、宜兴红、笋干、雁来蕈、板栗、陆平桃、梨、柿、杨梅、树莓、矿泉水和水八仙等;做强竹制品如竹家具、竹包装、竹窗帘和竹地板等;开发地方特色旅游纪念品如紫砂壶、紫砂茶宠、竹工艺品等。着力升级森林人家、民居民宿、农家乐等接待服务设施,让游客体验“住森林人家、吃绿色食品、呼清洁空气、品自然山水、读宜兴人文、感宜兴建设、想过去未来”。

以“森林+”旅游强化运营管理

强力规范引导林下经济发展。在政策保障方面,出台《宜兴市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全方位给予政策扶持。在统筹调度方面,将“森林+”旅游纳入重要工作督查内容,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在要素保障方面,统筹用好各类资金,撬动社会投资,强化人才、保险、用地等要素保障。在宣传发动方面,加大“森林+”旅游相关优惠政策宣传力度,发挥基地引领带动作用,引导支持各地参与林下经济发展。在监督执法方面,加强监督执法力度,相关部门联动,对土地、环境、安全和价格等进行全面摸底、系统排查,及时查处各类违法违规行为,消除安全隐患。在责任落实方面,细化工作分工、做好责任分解、加强督查问责,以责任压实推动工作落实。

积极探索智慧森林旅游模式。根据《宜兴市森林旅游发展规划》,开展旅游区布局、管理责任分解、基础设施建设、景观改造、旅游元素开发等工作,总揽全局、统筹协调,从严控制宜兴市森林旅游地的运营管理。积极探索智慧森林旅游模式,开展森林旅游在线服务、网络营销、网络预定和网上支付,逐步提高景区的信息化服务水平。

强化旅游教育培训,提升服务品质。开展旅游康养教育培训,加强队伍建设,在森林经营、产品创新、市场营销、安全生产和监督执法等方面储备管理人才,提升工作水平。开展旅游诚信单位评创活动,加强旅游市场综合执法监管工作,进一步规范旅游行业价格行为。加强安全管理,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确保旅游者的人身安全。强化旅游教育培训,开展旅游景区质监员、市星级农家乐、星级饭店星评员培训、旅游景区安全三级教育专题培训,提升专业化管理水平和服务品质。相关部门及乡镇政府联动,着力升级餐饮、住宿、交通和通讯等服务设施,全面推进等级景区服务标准化建设;在推进常态化假日工作机制的同时,创新假日模式,建立全员全时值班制度,全面保障假日旅游市场实现“安全、秩序、质量、效益”四统一。

猜你喜欢

宜兴市宜兴森林
“执法+审计+专家”宜兴市探索审计式安全检查新模式
点赞宜兴市森林消防大队
宜兴釉陶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陶”醉心田 点赞新宜兴
宜兴市中正化工有限公司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
哈Q森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