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江西生态扶贫:美丽风景变美丽“钱”景

2020-12-24

国土绿化 2020年11期
关键词:油茶贫困人口江西

绿色是江西最大的财富,生态是江西最大的优势。近年来,江西依托丰富的森林资源优势发展林下经济,不断释放绿水青山的生态价值,摸索出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百姓富、生态美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同时,江西通过绿色生态和林业建设,带领深山贫困群众脱贫,实现脱贫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双赢”,谱写了江西生态扶贫的壮丽诗篇。实施生态扶贫,是江西将大生态与大扶贫战略有机结合的重大战略。

发展林下经济助脱贫

结合森林资源特色,江西重点抓好油茶、竹类、香精香料、森林药材、苗木花卉、森林景观利用六大林下经济产业。目前,江西省林下经济发展面积超过3600万亩,占全省林地的22.2%;参与农户超过300万人,覆盖贫困户11.6 万户,成为助力林农脱贫致富的主力产业之一。

走进新余市分宜县大砻下林场,只见山峦起伏,草木葱郁,竹海茫茫,林场职工正在忙着种竹荪。负责人乐呵呵地对记者说:“这是‘百场带百业、百场带百村’的一个林下种养项目,竹林下套种竹荪。粗算下来,平均每亩产新鲜竹荪400 千克,总收入可达217万元,除成本及管理等费用,项目净利润97万元。”

在赣州市定南县岿美山镇坂埠村,张日平和工人们正在油茶基地除草。几年前,刚入行的张日平遇上了资金、技术等方面的难题。在当地政府和林业技术人员的帮助下,这些问题才得以解决。张日平除了支付村民林地租金外,还带动附近不少村民就业。通过各种培训学习,加上在实践中的摸索总结,原本是“门外汉”的张日平如今俨然成为一个油茶种植“土专家”。今年,他基地的油茶即将全面试挂果,预计可产鲜果20多万斤,产值在50万元以上。对于未来,他信心满怀、干劲十足。

萍乡市安源区高坑镇楠木村通过引进金丝楠木田园综合体项目,将名贵花卉、珍稀苗木和特色瓜果种植与森林旅游、休闲娱乐、农业技术深度融合,让广大人民群众共享绿色福利,分享生态红利。楠木村党支部书记吴军萍告诉记者:“金丝楠木田园综合体项目解决了21户贫困户就业难问题。贫困户每月工资达1500元。项目同时投入一户一册资金70余万元,明显改善了贫困户生活水平。”

目前,江西省油茶林面积超过1400万亩,其中高产油茶林480万亩,油茶产业总产值230多亿元,面积和产值位居全国第二位。油茶成为山区林农的“致富树”和“脱贫树”。

生态扶贫途径创新

赣州市大余县丫山景色优美,森林旅游业蓬勃兴起,人气带来财气,曾经需要外出打工的山区群众实现了家门口就业,穷乡僻壤的乡亲们也可以轻松致富。当地大龙村村民卢德凤今年53 岁,凭借在景区卖肠粉和烫皮,去年成功脱贫。她高兴地说:“旺季的时候月收入七八千元,日子比以前好得多了。”

崇义毛竹丰产技术现场培训

新余市分宜县组织工人进行油茶育苗嫁接

江西积极争取建立生态公益林补偿标准和天然林商品林管护补助标准动态调整机制,不断提高贫困地区林农收入,并在全省推广建立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吸纳更多有劳动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参与防护林工程、低产低效林改造、重点区域森林绿化美化彩化珍贵化建设等林业生态建设。

走进“全国十佳林场”之一的吉水县石阳林场,只见深山里遍布木荷、苦槠、枫香、拟赤杨等乡土阔叶树种,还有楠木、椤木石楠、罗汉松等珍贵树种,绿树成荫,溪水流淌,鸟鸣啾啾,负氧离子含量高,是名副其实的“森林氧吧”。石阳林场围绕“重点培育国储林、合作发展经济林,适度修复生态林”三大板块经营思路,不断提高发展质量,特别是按照“造好林、扶好贫、用好银、求共赢”方针,建设高质量国储林,借助国储林项目的贷款和资金实施扶贫,聘请70名贫困人员为生态管护人员,并带动500多贫困人员劳务增收。

为脱贫攻坚贡献林业力量

当前,扶贫开发已进入啃硬骨头、攻坚克难的关键阶段,江西省林业局创新林业扶贫机制与模式,着力打通绿水青山转换金山银山的双向通道,让林业在助力精准扶贫工作中发挥更大作用。

重点抓好绿色生态保护扶贫。江西大多数贫困县位于生态红线保护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等重要区位,要让他们脱贫致富奔小康,就必须让生态红利真正惠及贫困地区群众。

宜春市丰城焦坑镇曲源村的雷金宝是一名生态护林员,每天他都要穿好工作服、带上工具,与其他同事一道进行一天几十公里的巡山,还要向邻居群众大力宣传森林防火知识,用他们自己的话来说就是当好“绿水青山的守护者”。雷金宝作为护林员,每年工资有22000多元,既不耽误农活还能照顾家人。

着力推进绿色产业发展扶贫。按照《加快推进林下经济发展行动计划》要求,江西省重点发展油茶、竹类、香精香料、森林药材、苗木花卉、森林景观利用六大主导产业。

积极推广林业科技创新扶贫。大力开展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行动,积极实施一批林业科技创新与推广示范工程,强化林业脱贫攻坚的科技支撑。

深化改革绿色金融投资扶贫。完善集体林权制度,加快推行林地经营权流转证制度,加快林业资源变资本,推动林业适度规模经营;搭建金融服务平台,推进“财政惠农信贷通”“油茶贷”等惠农贷款融资,扩大林业融资总量,组建林业要素平台,将更多林业资源列入交易品种,推动资源变资产;创新项目投资模式,在贫困地区启动一批国家储备林、森林药材、香精香料、森林旅游等生态产业项目,提高吸纳贫困人口就业能力。

江西省兴国县老区群众种的油茶喜获丰收

扎实开展驻村定点帮扶扶贫。选派优秀干部担任定点帮扶村第一书记和工作队成员,建强工作队队伍,强化帮扶工作责任。加大对口贫困村,尤其是深度贫困村的帮扶力度,依托林业优势,争取各方支持,发展富民产业,改善生活条件,帮助定点帮扶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几年来,江西脱贫攻坚战取得决定性进展,贫困人口总量大幅减少,生态扶贫正成为江西脱贫攻坚战中的一抹亮色。江西省林业局局长邱水文告诉记者,2019年江西共安排25个重点贫困县中央和省级林业项目资金16.13亿元,占全省林业资金总量的38.1%,远高于全省平均水平;安排1520万元支持重点贫困地区扶贫造林,其中1000万元专项支持50个扶贫专业合作社造林,通过“公司+农户”和“场外合作造林”模式带动扶贫。江西还把林下经济与山区扶贫攻坚紧密结合,通过租山、入股、劳务、自主经营等形式参与林下经济的农民达318.16万人,其中贫困人口40.45万人,建档贫困人口35.67万人,实现了“不砍树、能致富”。

目前,江西已组建各类生态扶贫专业合作社7286个,其中扶贫造林专业合作社207个,吸纳贫困人口参与林业工程建设20余万人次;生态公益林和天然林保护补偿标准达到每亩21.5元,充分发挥了生态补偿脱贫的作用。今年,全省2284名建档立卡贫困人口转为生态护林员,生态护林员累计达到23784名,可辐射带动7万多贫困人口脱贫,实现山上就业、家门口脱贫,享受绿水青山带来的实惠。

猜你喜欢

油茶贫困人口江西
江西银行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隐形贫困人口
我爱江西奶奶
油茶芽苗嫁接育苗技术
高产油茶的整形修剪技术
十八大以来每年超千万人脱贫
永胜油茶的深情厚意
“四化”举措做大做强油茶产业
要让贫困人口真正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