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背景下一流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
——以广西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为例

2020-12-24林桂武刘显晖周圆兀

黑龙江科学 2020年23期
关键词:保障体系一流广西

林桂武,甘 平,刘显晖,周圆兀

(广西科技大学 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广西 柳州 545006)

0 引言

2018年6月,教育部部长陈宝生发表了关于高等教育“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重要讲话。重点指出:大学教育要以本科教育为根本,提高本科教育质量;推进高等教育回归常识,正确引导学生求学、实践;大学教师要回归教书育人的本分,担当学生的引路人;回归高等教育的初心,培养社会主义发展的建设者与接班人;回归高等教育教育报国与教育强国的梦想[1]。在此背景下,本科教育的改革势在必行,特别是高校一流专业建设,需紧密围绕“以本为本、四个回归”的中心思想。工程管理专业致力于培养掌握工程技术,有工程项目管理能力,具备一定法律和经济学知识的复合型人才[2]。经过20多年的发展,国内高校已为社会建设培养了一大批工程管理人才,整体提高了我国工程建设项目的管理水平[3]。随着建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行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更高要求。本科院校教育教学质量是重要的问题[4],为建立健全本科教育质量保障体系,2018年教育部高教司制定了《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类教学质量国家标准》[5]。根据教学质量标准,结合地区人才发展需求,以一流专业建设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改革已成为必然。以广西科技大学工程管理专业(简称广西科大工管专业)在一流专业的建设中为例,阐述一流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建。

1 构建一流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

广西科大工管专业2004年开始招生,是广西最早设置的工程管理本科专业之一,截至 2019年7月,已连续培养12届毕业生,是区域内最重要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培养基地之一,为广西自贸试验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输送大批高素质工程管理人才。广西科大工管专业于2018年6月通过国家住建部工程管理专业评估认证(是目前广西唯一、全国54个专业点之一),并于 2019 年12月入选首批广西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广西科大工管专业定位于紧扣学校建设国内先进有特色高水平应用型大学,服务粤港澳大湾区、北部湾经济区、海南自由贸易区(港)建设国家战略对高质量工程管理人才的需求,立足广西、面向华南、辐射全国,培养能适应国家社会经济、科技革命、产业变革要求的,促进中国建造高质量发展的建造能力、管理能力出众的工程管理专业人才。专业特色为其改革和发展、课程体系设置主动立足新工科,紧扣国家、地方发展的现实需求,主动响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对工程管理的新要求,学生毕业时拥有较强的面向“数字建造、先进建造、智慧建造、精益建造”的技术、管理与实践能力。力争通过3~5年的高质量建设,把广西科大工管专业建设成为区内一流、国内同类高校中有特色和竞争力的标杆,基于此,在“以本为本、四个回归”背景下,广西科大工管专业着力构建满足一流专业要求的质量保障体系显得尤为必要。

2 建立一流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策略

2.1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构建合理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将各教学组织工作重心都统一到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中来, 提高教学质量[6]。为建立完善的质量保障体系,需明确各质量评判环节的标准。广西科大工管专业在建设一流专业过程中,贯彻本科专业国家标准、本科专业评估认证标准,制定专业建设质量标准、课程建设质量标准、教学环节质量标准、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等组成的本科教学质量标准体系,构建了工管专业教学质量保障体系。实现质量标准科学化、过程监控全程化、信息反馈多向化、结果处理规范化的质量监控与反馈改进机制,实现教学工作各环节运行管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质量监控构架如图1所示。

图1 广西科大工管专业质量监控构架图Fig.1 Framework of quality monitoring of Engineering Management Major of Guangxi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2 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导向,全方位构建专业质量保障体系

第一,改善教学课程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紧扣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优化专业课程学时比例,完善课程体系总体设计。在课程排布中,遵循课程连接、知识连贯的原则,避免随意化、碎片化。在学年课程安排中,加大大一、大二学年及大三上学期课程学时数量,构建一定的学习挑战度,提高学生忧患意识,培养学生刻苦学习精神,促进学生养成自我认识、自我提高、自我挑战的学习风格。提倡打造“金课”反对“水课”,以“金课”为标杆,促进专业其他课程全面发展。开展线上线下教学融合的模式,以学生为中心,改进授课形式,加大小班课堂建设,减少大班授课形式。增加课堂教学互动环节,加强教师与学生课堂交流互动,提高学生课堂学习效率。广西科大工管专业在“金课”建设中,以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与管理课程为主体,借助虚拟仿真技术,开展装配式建筑项目管理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先后被评为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省级一流课程,现已对接到教育部虚拟仿真平台实验空间中,学生可以随时随地访问教学项目,提升了广西科大工管专业线上教学能力。

第二,改进教学实践运行机制,提高实践教学质量。实践课程的开展,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应用相结合,教学实践环节是课程基础理论教学的升华,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实践课程由课程课设、课程实验、课程见习、课程实习四个部分组成,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中,在满足专业规范的前提下,结合地方发展需求,以市场为导向,加强教学实践课程设置。广西科大工管专业在教学实践课程设置中,考虑到当前建筑行业BIM技术人才的匮乏,在教学实践工程中将BIM技术融入课程实践中,开设了基于BIM的房屋建筑学课程设计、基于BIM的施工组织设计、基于BIM的工程造价计量设计等课程课设。其中,基于BIM的施工技术实践环节,包括实际工程项目现场见习(见图2)、专项技术方案编制、基于BIM的仿真建造课程设计(见图3)三个部分,形成了知识认识到实践应用的过程。实习期间采用有效的过程管理办法,并安排相应的指导教师对实习过程进行跟进,并与实习单位联系交流,安排企业导师指导实习,提高学生实习效果。

图2 实际工程项目现场见习Fig.2 Internship of practical engineering project scene

图3 基于BIM的仿真建造课程设计Fig.3 Simulation building curriculum design based on BIM

第三,推动“专创融合”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专业创业相融合,创新驱动创业的教学模式,是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体现。将创新创业理念融入到课程教学中,从专业领域寻找创业点,以专业知识为支撑,创新创业大赛为平台,有组织、有目的地指导学生参加创新创业大赛,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思维及企业家精神,达到以赛促教、以赛促学的效果。广西科大工管专业构建“专创融合”教学模式,以推进专业教学、实践教学的有效开展。合理结合本专业的实践教学中BIM技术实践成果,整理BIM实际工程项目,参加全国各项BIM技能大赛,先后获得50多个奖项,在2017年全国龙图杯BIM技能大赛上荣获高校组一等奖,建筑用新型铝合金模板脚手架项目在2019年荣获广西赛区一等奖、全国三等奖等。在创业大赛上,以BIM技术为依托,针对市场开展了多项BIM创业项目,其中基于BIM的数字建造关键技术平台创新创业项目获得了创青春广西赛区金奖、全国铜奖,并获得“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广西赛区金奖等荣誉。

2.3 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监控,提高教学质量

第一,严格把控教学考核与毕业关口。将学习过程考核与课程结课考核相结合,重视学生学习过程的参与度,课程综合成绩反应学生课堂学习、作业完成情况、卷面考核情况。反对放养式教学、应付式教学。加强考试管理,建立健全诚信考试制度,严惩考试作弊,取消毕业班学生“清考”行为。完善大学生体测制度,加强大学生体质考核,对于达不到体质合格标准的大学生不给予毕业。完善毕业生毕业设计(论文)管理制度,建立指导教师负责制,指导教师要跟进并指导毕业生按要求、按时、按质完成毕业设计(论文),建立毕业设计(论文)学术不端检查,严格处理各类学术不端行为。有效落实学位授予及管理办法,对达不到标准的学生不给予学位证。

第二,加强本科学生教学管理和服务。始终坚持党委对学生工作的领导,建全学生管理与服务工作体系,坚持严格管理与精心服务相结合的原则。加强高校辅导员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辅导员工作章程及工作考核评估。加强对团学组织、社团、协会等学生组织建设的指导,以服务教学为中心,完善学生组织工作条例。建立健全学生奖励机制,树立学习榜样。大力开展学风建设,营造校园良好学习氛围。建立多方面的学生意见反馈渠道,构建师生交流平台,及时解决学生问题。完善学生评教体系,包含师德评教、课程教学评教等,及时发现教学问题,改善教学方法。

2.4 注重信息收集与反馈,建立健全持续改进机制

融合审核评估和专业认证标准,从严管理,定期在行业、企业及毕业生中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对专业定位、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满意度、达成度、认同度等指标进行及时监控,持续改进,形成闭环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第一,建立健全培养质量的跟踪调查。广西科大工管专业的建设和发展,始终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成果为导向,为地区发展输送大批工程管理人才,已成为该地区重要的人才培养基地之一,在行业内有良好的社会声誉。专业定期在行业、企业及毕业生中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据最近一次对毕业5年左右的毕业生调查结果显示,所有用人单位对培养质量满意度均≥8分(满分10分),对毕业生行业综合竞争力评价值均≥8分(满分10分),用人单位对培养质量认可度较高,毕业生在单位均有良好的发展前景和上升空间。

第二,建立持续改进的跟踪反馈系统。广西科大工管专业建有毕业生跟踪反馈系统。对毕业生反馈所得到的评价信息,由学院教学副院长组织教学委员会、专业负责人、实验室主任、课程负责人、课程组长对反馈结果进行认真梳理,针对培养方案、实施计划、课程大纲、课堂教学、实验实践教学等环节进行讨论,及时微调,突显教学的针对性与时效性。

第三,形成可靠可信的外部评价机制。根据毕业生和社会评价机制的反馈意见,以国家人才培养政策为导向,以社会经济发展和用人单位的需求为依据,通过修订和完善本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计划,为专业培养目标的实现提供根本保障。

3 结语

结合教学实践经验,分析构建一流专业质量保障体系的必要性,从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深化专业教学改革、加强学生学习过程监控、专业持续改进机制创建四个方面阐述了一流专业质量保障体系建设。分析表明,完善教学质量监控机制,是构建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前提。以一流专业建设为导向,深化专业综合教学改革,通过改善教学课程建设,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实践运行机制。推动“专创融合”教学模式,促进教学效果。严格把控教学考核与毕业关口,加强本科学生教学管理和服务,强化学生学习过程管理与服务。建立健全持续改进机制,以形成闭环式教学质量保障体系。

猜你喜欢

保障体系一流广西
广西贵港
关注一流学科
我校获批4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
我国生态安全保障体系的研究
“双一流”建设如何推进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关于构建战区联合作战后勤聚合保障体系的思考
苏州市体育生态化发展保障体系研究
以创新发展理念为引领构筑完善老年人保障体系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