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痴呆患者炎性因子、血糖、血压与认知功能的相关性
2020-12-24魏玮谢晓琳李学盈黄巧仪黄婷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广州510006
魏玮 谢晓琳 李学盈 黄巧仪 黄婷 (广州中医药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广东 广州 510006)
老年痴呆又称阿尔茨默病(AD)是一类老年人发病率较高的神经内科疾病,其发病的原因可能与神经细胞凋亡、基因突变、脑外伤等相关因素存在关联〔1〕。
该疾病会对患者的认知功能产生严重的影响,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身心健康。有研究显示该病患者由于某些炎性因子在脑内表达过度,能加速病情发展,使神经元丧失,造成神经功能障碍〔2〕。本研究对AD患者炎性因子、血糖、血压与认知功能进行了分析及相关性研究。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2月来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治疗AD患者50例为观察组,诊断、纳入标准:①诊断标准参考《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3〕中的标准。②影像学检查符合相关症状及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凝血功能障碍者。②合并其他严重器质性病变者。③老年表达障碍者或精神病、抑郁焦虑症患者。④曾经患有脑梗死或心肌梗死者。⑤患者有自身免疫、有感染疾病或是有肿瘤疾病者。观察组中,男22例,女28例;年龄61~82岁,平均(69.58±5.3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1例,初中18例,初中以上11例;认知功能障碍程度:轻度19例,中度20例,重度11例。同时选取近几年来医院进行健康体检的正常老年人50例为对照组,均为60岁以上的健康志愿者,也无合并其他严重的基础疾病者。其中男23例,女27例;年龄60~79岁,平均(68.75±5.12)岁;文化程度:小学及以下22例,初中16例,初中以上12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认知障碍的判定 采用简易智力情况量表进行分析判定〔4〕。对入选患者进行评估,该内容包括定向力、记忆力、回忆力、语言能力等多项分析,总分为30分,27分及以上为正常者,21~26分为轻度认知障碍,11~20分为中度认知障碍,10分及以下为重度认知障碍。
1.3检查方法 ①餐后2 h血糖(2 hPG)的检测:采用CU780全自动生化仪进行测定,餐后2 h抽静脉血5 ml。②动态血压监测:白天早上6时到晚上9时,每30 min 1次、夜间9时到早上6时每2 h测量1次。对记录进行分析获取24 h平均舒张压(DBP)、收缩压(SBP)、日间平均SBP及DBP,夜间平均DBP、SBP。③静息血压的测量:采用袖带式汞柱血压计测右臂肱动脉血压, 患者裸露右肩,取坐位测量肘部平心脏,上臂外展且伸直,手掌向上,紧贴皮肤缚于上臂,放气速度为2.3 mmHg左右,以第一音为SBP,以消失音为DBP,记录每次测值且连续测3次,血压取平均值。④血清白细胞介素(IL)-6,IL-17及C反应蛋白(CRP)检测:收集观察者5 ml空腹静脉血,分离提取,经过专业试剂盒和免疫吸附试验测定IL-6,IL-17。CRP的检测采用芬兰QUIKREAD分析仪进行。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方差分析、Pearson相关性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炎性因子、2 hPG对比 观察组IL-6、IL-17、CRP及2 hPG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见表1。
表1 两组血清IL-6,IL-17、CRP及2 hPG比较
2.2两组间动脉血压水平比较 两组24 hSBP、夜间SBP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24 h DBP、静息血压、夜间DBP、白天SBP及DBP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一般情况及24 h动态血压比较
2.3不同程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炎性因子、2 hPG对比 重度患者IL-6、IL-17、CRP及2 hPG水平高于中度患者,且明显高于轻度患者(P<0.05)。见表3。
表3 不能程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血清IL-6、IL-17、CRP及2 hPG比较
2.4认知功能与炎性因子、2 hPG、血压的相关性 认知功能与IL-6、IL-17、CRP、2 hPG、24 hSBP、夜间SBP呈明显正相关(r=1.026、0.671、0.822、0.554、0.762、1.057;P=0.008、0.000、0.000、0.004、0.032、0.028)。
3 讨 论
AD是一种易发于老年人的神经系统退行性疾病,该病的发病率在65岁以上老年人中占5%左右。症状上以失语、失用、记忆障碍、失认及人格和行为改变等全面性痴呆表现为特征,病因目前尚不完全明确〔5〕。有研究认为该病可能是一组异质性疾病,在社会或心理等多种因素的作用下才发病。但从目前研究来看,该病的发病因素可能有数十种。目前公认的发病因素主要包括四个方面:①自身的基础性疾病引发,如免疫系统疾病、甲状腺病、癫痫等。有甲状腺功能减退史者,患该病的相对危险度高,该病发病前有癫痫发作史较多。也有研究认为老年人抑郁症史也是该病的发病诱因之一〔6〕。②头部的外伤引发,流行病学和临床学研究提示脑外伤有可能是某些该病的病因之一。引发该病的头部外伤是指伴有意识障碍的头部外伤。③家族遗传因素。有流行病学研究显示,部分该病的患者的家属患该病的比例较高,老年痴呆跟遗传可能存在一定的关联〔7〕。④社会及其他因素。如免疫系统受损、机体解毒功能削弱及进行性衰竭、慢病毒感染等因素,或是老年人受到心理的创伤,如丧偶、受骗、独居、经济困难、生活不顺等社会心理因素,这也可能成为发病诱因〔8〕。本次诊断AD采用的简易智力情况量表进行分析判定,测定时间短,内容简练易被老人接受,是目前临床上测查本病的最常见量表。头部CT 和磁共振成像(MRI)等影像学检查,可显示脑皮质萎缩程度,特别是海马及内侧颞叶,支持AD的临床诊断。
有研究指出,炎症细胞因子在AD患者疾病中有一定的作用,激活的小胶质细胞和星形胶质细胞可表达IL-1β等炎前细胞因子,促使炎性的产生,导致AD发病,该疾病患者可见IL-6等因子水平出现上调现象〔9〕。糖耐量受损可能会引发老年人认知功能障碍,且糖尿量受损越严重,认知功能障碍的情况也越明显,而糖耐量的长期受损,可引发老年痴呆病〔10〕。本次观察的结果也佐证了相关的报道。
高血压可能是AD的风险因素。国外研究表明〔11〕,AD发生率与血压有相关性,但两者之间的因果联系仍在研究中,动脉血压水平可能是AD的危险因素。本研究中存在一些局限,①病例组与对照组样本量偏少,因事先诊断除外有心脑血管,外周血血管疾病,睡眠呼吸暂停综合征或慢性肾衰竭高血压或抗高血压药物使用这类老年人病例数偏少。②部分患者可能已经经过了抗痴呆药物的治疗,在研究设计的过程中考虑不够全面,这也可能也会影响观察组患者的动脉血压。③日常活动和睡眠质量可能会影响动脉血压的昼夜节律,因此有必要调节该影响因素。
综上,AD患者认知功能障碍与炎性因子、2 hPG、24 h SBP、夜间SBP呈明显正相关,在治疗过程中,应积极帮助AD患者控制相关炎性因子水平及血压血糖水平,以控制病情,促进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