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崇明以花博会筹备为契机打造“岸净水美”农村人居新环境

2020-12-24夏璟璟

上海农村经济 2020年5期
关键词:崇明河长人居

■ 夏璟璟

为了进一步掌握崇明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方面的工作开展情况,崇明区调查队采用点面结合调查方法,探访了崇明区城桥镇和庙镇镇,就水体专项整治情况展开调研,联系了区农业主管部门,并就村庄清洁行动展开联合调研。调研结果显示,为了迎接2021年第十届中国花博会,崇明区站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围绕打造“岸净水美”农村人居新环境目标,以村庄清洁行动和水体专项整治为抓手,开展美丽乡村示范村、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不断推进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发展,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明显成效。

一、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崇明模式”,推进全域村庄清洁行动

2019年,崇明区委、区政府以全域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全年共清理农村生活垃圾9万余吨、水塘2273口、沟渠1.2万公里、淤泥16.4万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4万吨、残垣断壁1385处。同时,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25.9万人次,发放宣传资料41万份,极大改善了农村面貌,为持续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推动乡村振兴战略落实落地打下了基础。

(一)全民动员参与清洁行动

作为上海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试点区,崇明区在区级层面成立了由区主要领导任组长,相关委办局和各乡镇为成员的区实施美丽乡村工作领导小组,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列为重点工作,实行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区镇村“三级书记”一起抓,区乡村振兴办每月督查通报的工作机制。2019年7月和10月,崇明区分别召开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村庄清洁行动)现场推进会和“迎花博、治五棚”动员部署会,进一步明晰了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全面推进“五棚整治”行动的工作方案和要求。

在村居层面,进一步明确村党支部书记是村庄清洁行动第一责任人,全面负责各项工作的推进落实。要求村居充分发挥群团组织作用,广泛宣传发动,注重激发农民群众“自己家园自己爱、自己建、自己管、自己护”的自觉性,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为契机,形成了“一人带动一宅、一宅带动一组、一组带动一村”的全民参与村庄清洁行动的良好局面。

(二)全域推进村庄清洁行动

结合制订的《崇明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方案》,以“规定动作”为基础,“自选动作”为特色,注重全域推进,积极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的“崇明模式”。一是开展清垃圾、清污水、清农废、清五违、清病媒“五清”行动,补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短板;实施美农宅、美庭院、美空间、美乡风“四美”工程,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典型。二是形成“全程闭环、全面处置、全智管理”的生活垃圾分类制度体系,在全面清理农村生活垃圾基础上,进一步实现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减量全覆盖。三是继续夯实河长、湖长制,创新实施“河道警长制”,大力发动全民治水,累计完成23.2万户农村生活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有效提高居民生活污水综合利用和处理能力。四是全区建成“1+16”农业投入品封闭式管控回收体系,建成动物无害化处理中心,秸秆和畜禽粪便全部资源化利用,农村无散养畜禽,实现农业生产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全覆盖。五是全力推进全国文明城区、国家卫生区创建,基本实现国家卫生镇建设全覆盖。

二、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崇明案例”,推进水体专项整治行动

水环境建设和改善是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要方面。2019年以来,崇明区以“河长制”为抓手,着力打造黑臭、劣Ⅴ类水体整治的“崇明案例”,取得了积极成效。以此次调研走访的城桥镇和庙镇镇为例,经过分阶段整治,城桥镇于2018年11月15日累计完成了对46条黑臭河道整治,于2019年3月20日累计完成了对101条劣Ⅴ类河道整治。庙镇镇则于2019年1月累计完成了对125条段黑臭河道的整治工作,于2019年6月底前全部完成了259条段的劣Ⅴ类水体整治。从全区看,崇明黑臭、劣Ⅴ类水体“去黑除劣”工作也已基本完成。

(一)紧握抓手,部门协作

以河长制为抓手,建立健全各项督查制度、工作会议制度,信息报送和共享制度、巡河制度和考核问责制度,以进一步压实责任、规范管理,用体制机制规范河长管理行为。如城桥镇,设立了第一总河长1名、总河长1名、一级河长9名、二级河长24名,并以这35名河长为抓手,通过调查分析水体黑劣根源,制定详细整治方案,展开各项水体专项整治工作,为打赢水体消除黑劣攻坚战提供了组织保障。另外,崇明各乡镇还注重强化村居与相关职能部门的联动,建立“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上下对应、内外衔接”的工作机制,确保相关职能部门按照责任清单,在规定时间内不折不扣完成各级河长办公室分解的治理任务。

(二)源头治理,有效管控

对于初次整治的黑臭、劣Ⅴ类水体,以城乡截污治污工程为突破口,合理安排附近村居民及施工队以人工开挖方式进行整治作业,各镇河长办公室按照方案要求进行技术指导和质量监督,确保进度、安全和质量。对已经整治完成的黑劣河道,则落实有效管控机制,进一步压实各级河长巡河、管河、护河、治河责任,加大市场化养护单位河道管养力度,防止劣Ⅴ类及黑臭现象回潮。

(三)市场运作,科学治理

“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在黑臭、劣Ⅴ类水体专项整治工作中,崇明区注重引入第三方专业设计施工团队参与涵洞改造、断头河打通等整治工程。如城桥镇通过招投标引入上海嘉定水务工程设计有限公司对工程性措施进行设计和施工,其间镇河长办公室和水务所全程进行监督,并于施工后组织验收和第三方评审,根据评审定价予以工程款结算拨付。专业高效的市场化河道整治运作,为科学治理黑臭、劣Ⅴ类河道提供了保证。

三、对策建议

整治是基础,长效是目标。崇明区部分乡镇村居环境和水体整治工作执行力尚不强,工作落实与整治要求还有差距,农村人居环境改善问题回潮反弹仍有惯性。下阶段如何进一步完善长效机制,加强常态管理,仍然还需要思考和探索。在此建议:

一是加大财政资金倾斜力度。明确农村人居环境改善相关工程的政府投资主体地位及农民主体参与地位,增加财政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倡导多元化投资主体参与机制,充分调动村民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积极性。

二是突破技术制约瓶颈。在全区推广应用已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因地制宜,创新发展适合当地整治的工作技术并实施,发挥个体企业已有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等方面的新技术应用,并调动各方力量和资本参与其中。

三是创新完善机制体制。建立村居环境整治设施运营机制,建立绩效考评机制,对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方案实施、过程监督、结果反馈进行科学评估,建立农民参与机制,增强农民的环保意识,鼓励农民参与其中。

猜你喜欢

崇明河长人居
临深置业理想 这座城刷新美好人居标准!
人居一世间 愿得展素顏
绿色厚植,生态崇明
从法律视角看“河长制”对水污染防治的作用
“河长”不只是写在公示牌上的名字
冬日时节必吃哪5道地道崇明菜?
当上海菜系碰撞崇明特色
改善人居环境 建设美丽广东
Adiary
开化:催生“河长”公选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