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前恢复生猪生产的困境与路径
——以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生猪生产为例

2020-12-24陈一鸣钱志锋

上海农村经济 2020年5期
关键词:通州区种猪养猪场

■ 凌 华 陈一鸣 钱志锋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猪肉是与粮食同等重要的农产品。如果说粮食是国家的重要战略物资,那么猪肉是我国居民餐桌上必不可少的重要元素。确保碗里有饭、锅里有肉,是精准扶贫的基础。2019年以来,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全国各地生猪产能持续下降,生猪产业链受到较大冲击,生猪供应偏紧,猪肉价格居高不下并屡创新高,对居民日常生活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加快恢复生猪生产,保障猪肉市场供应,不仅是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的重要举措,也是人民群众的迫切需求。

一、南通市通州区生猪生产现状

近年来,南通市通州区生猪产能明显下滑,猪肉供应相对偏紧,生猪价格也是居高不下,稳产保供压力较大,从目前的生猪生产现状看,恢复生猪产能迫在眉睫。

(一)生猪养殖缩水

正常情况下,通州区原来一般每年出栏生猪45万头左右,存栏21万头左右。近两年,在“猪周期”、非洲猪瘟疫情、环境整治等诸多因素作用下,通州区共关停了大大小小养殖场(户)567个,2019年出栏仅22.6万头,存栏更少。

(二)生猪产能不足

目前,通州区共有年出栏2000头以上规模养猪场5家,分布在4个镇,2020年1月仅出栏3400头,存栏2.6万头。按此推算,再不尽快恢复生猪产能,2020年无论是存栏数,还是出栏数,都将面临更加严峻的形势。

(三)生猪缺口严重

通州区现有人口125.7万左右,常住人口在114万左右,按照常住人口每人每年消费半头猪计算,每年需要出栏生猪57万头左右。而目前的实际缺口在50%左右,光靠外采很难满足本地居民需求(况且目前全国各地都面临一猪难求局面)。必须加快恢复本地生猪生产步伐,尽快补齐生猪产业发展短板,迅速增强猪肉供应保障能力。

二、当前恢复生猪生产的困境

从目前各地情况看,尽快恢复生猪生产,推动构建生产高效、资源节约、环境美好、供给安全、产销协调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保障猪肉市场有序供应,还存在诸多困难亟需解决。

(一)种猪资源亟需补充

目前,各地种猪资源(尤其是优质良种种猪资源)严重匮乏。以通州区为例,种猪价格已较往年暴涨3倍以上,与此关联的仔猪价格高出往年4倍以上。种猪货源的紧缺必然制约生猪恢复性生产,拉长生猪产能恢复时间。

(二)防疫能力亟需提高

有些生猪养殖户对疫病防控的认识不足,对疫病防控等相关专业知识掌握不够,对国家疫病防控的法律法规更是了解不深不透,对疫病防控投入不多,防控能力不高。少数养殖户甚至还对疫病防控要求有抵触情绪,认为有关部门是在找麻烦,浪费人力、物力和财力;平时往往都是凭经验和运气,尤其生物安全防控能力不强,一旦遇到重大疫情后悔晚矣。生猪养殖的防疫能力和水平亟需提高。

(三)土地瓶颈亟需解决

以前的生猪养殖场,许多要么破旧不堪,已经不符合养殖尤其是环保等的要求,要么已被拆除,还有的本身就是违章建筑。恢复生猪养殖亟需土地支撑,以尽快建设规模化、标准化生态健康养猪场。虽然目前一般农田可以作为养猪场的建设用地用于养猪场建设,但是别说各有关村了,就是各镇(区、园、街道)的一般农田资源也是非常有限,解决养猪场用地瓶颈是目前各地共同难题。

三、尽快恢复生猪生产的路径

恢复生猪生产不是一蹴而就的易事,也不是靠农业农村部门一家就能很快解决的简单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及各部门齐抓共管,共同推进生猪生产,尽快恢复并高质量运行。

(一)确保种猪资源

遏制生猪生产下滑势头,实现恢复性增长,首先要按照“保种猪稳基础、保规模稳供应、保安全提能力”要求,以种猪场和规模猪场为重点,盘存量、扩增量、挖潜能。同时,加强技术指导,引导养猪场(户)科学利用种母猪,发挥现有种公猪站、种猪场资源作用,提高种猪繁殖效率和良种供应能力。要加大各地猪遗传资源保护力度,确保种质资源安全。

(二)扩大生猪保险

当前,能繁母猪及育肥猪政策性保险保额都有了一定提高,要求达到应保尽保,切实做到保险全覆盖。为了尽快恢复生猪产能,建议优化生猪保险承保、理赔程序,加大宣传力度,健全保险网络,提高服务质量。同时,继续建立健全生猪价格指数保险,促进生猪供给和价格稳定,避免大起大落。要建立生猪养殖保险与无害化处理联动机制,完善智慧动监信息系统实施动物防疫全程互联网监管。

(二)鼓励规模养殖

根据以往的经验教训,生猪养殖尽量做到规模化,尤其是要加大5万头以上规模养猪场的建设力度,尽量避免小而散。这样才有实力将猪场尽可能建在封闭环境内,更有可能从场址选择、场内布局、猪群管理、人员管理、车辆管理、物资管理、卫生与消毒、洗消中心管理、风险动物控制、污物处理、制度管理及人员培训等方面更加科学和规范。

(三)解决土地瓶颈

尽管生猪养殖用地作为设施农用地,按农用地管理,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但是,目前各地用于猪场的规模设施农用地不多,很难满足猪场建设所需。建议各地及时做好生猪养殖规划的同时,各镇(区、园、街道)能否将各村有限的少量一般农田进行集中置换,便于尽快建设规模养猪场,如果不够,不妨在全县(市、区)范围内进行集中置换,建设规模养猪场。如出现新(扩)建规模猪场在一般农田无法足量保证,必须极少量占用基本农田的,建议在一定数量范围内可先占后补,过后通过土地调整,再完善相关手续,做到供补平衡。

(四)提升防疫能力

尽快恢复生猪生产,有关部门必须坚持不懈抓好疫情监测排查、应急处置准备、“两场”生物安全措施落实、生猪调运监管、病死猪无害化处理、检验检疫和餐厨废弃物管理等等配套举措,不断提升生猪防疫防控能力,降低疫病传播扩散风险,减少养殖户的后顾之忧,增强他们的养殖信心,确保生猪养殖健康、长远发展。要加强兽医实验室、乡镇畜牧兽医站和畜禽防疫社会化服务组织建设,完善设施设备,提升检测能力,配备与养殖规模和工作任务相适应的防疫检疫等专业技术人员。

(五)做好服务文章

环保部门应及时上门做好生猪养殖场建前建后的辅导、培训和服务工作,确保及时开工建设的同时,确保建后的健康发展。金融机构及时提供养殖户亟需的各类贷款、保险理赔等工作,为养殖场提供坚强的资金保障和帮助。农业农村、市场监管等有关部门更要做好关心、指导、监管和服务工作,确保生猪养殖尽快高质量恢复。有关部门也要按照“放管服”改革要求,对新建、改扩建养猪场(户)简化程序、加快审批。

猜你喜欢

通州区种猪养猪场
2022年中国种猪信息网全年计划
部分地区种猪跌破2000元/头
天邦股份种猪事业部
规模化养猪场疾病防治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
2020年种猪进口或创历史新高
病死猪处理行为的政府与养猪场户进化博弈及仿真分析
“二氧化碳荒”愁坏英国养猪场
治污关停养猪场这可不是开玩笑
狐狸的把戏(续编三)
狐狸的把戏(续编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