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肺癌”
2020-12-24邵鹏丽左彩凤
□邵鹏丽 左彩凤
一位50多岁的女士在儿子的陪伴下来门诊就诊。她近期出现发作性剧烈咳嗽,伴胸闷憋气,做了很多肺部检查都没有发现异常,呼吸科专家明确告知已“排除呼吸系统疾病”。但是,患者认定自己就是得了肺癌,觉得自己命不久矣,继之情绪低落,对什么都失去兴趣,整天无精打采的。患者还做了很多安排,比如把存款银行名称及密码、谁欠了自己多少钱、自己欠了别人多少钱等仔仔细细、清清楚楚地列了张清单,好像在安排后事。家里人觉得不对劲儿,在呼吸内科医生建议下带患者来心理科就诊。
这位女士看上去无精打采很抑郁的样子。她儿子问我:“我妈妈是不是因为怕死,所以总说自己得了肺癌,总想去做各种检查?”患者很快地回应:“我不怕死!死有什么可怕的?我真的不怕死,我都做好死的准备了!”语气斩钉截铁,可是声音却是哽咽的,而且眼圈慢慢地红了。
我感受到很浓烈的悲伤感,有些困惑。因为经验告诉我这种悲伤感与死亡恐惧好像关系不大,患者总说自己得了肺癌,这背后应该有故事。我直接问她:“哦,我有些不太理解啊,大多数人被诊断为癌症时的反应是恐惧、害怕、否认等,你的反应好像和很多人不一样啊,为什么呢?肺癌这个诊断对你来说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患者回应说:“我也不知道,反正我就是不怕死。”
这样的回答没有任何新的信息出现,我把视线转移到旁边,问她儿子:“你是怎么想的?有什么猜测吗?”他的儿子干脆利索地说:“我姥爷是在我妈这个年纪得肺癌去世的,听姥姥说当时我妈一滴眼泪也没掉,会不会和这个有关系?”
我的脑子里立刻浮出来一个词——创伤。亲人去世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非常大的创伤,而且是关系越密切创伤越大。丧失亲人之后,我们要积极地去关注这个部分,去做一个完整的哀悼,对心理健康是非常有必要的。患者看上去很朴实、很憨厚,比较重感情,也应该挺能干。她爸爸去世时她没掉一滴眼泪,我推测应该不是逆反仇恨的原因,应该是她和爸爸的生前关系很好,感情比较深厚,爸爸的去世让她非常痛、非常不舍。她不愿意接受这样的事实或者无法面对爸爸去世带来的伤痛,认为不掉眼泪就等于爸爸没有去世。不仅如此,我还猜测她很有可能默默地做了很多爸爸生前要做的事情,似乎是用这样的一种方式和爸爸保持链接,承担起他生前的责任。
我询问患者有关她爸爸生病去世时的具体情况,她的眼泪开始不停地往下流,悲伤是那样的浓烈,浓得化不开,让我也感觉心里很堵很憋闷。从她断断续续的话语中,我了解了她的一些往事。从她的描述中得知,她爸爸是一位很普通的工人,无论身高、长相、体重,还是经济收入、社会地位等都没有值得夸耀的地方,性格也比较内向,略微有些沉默,不善言辞和社交,家里与人交往之类的事情都是她妈妈在做。她妈妈对爸爸的抱怨挺多,嫌他窝囊。但是,在患者心里,她的爸爸是世界上最懂她的人。每当她遇到困难的时候、被妈妈责骂的时候,爸爸都会默默地守在她身边,从来没有抛弃过她。从她爸爸查出肺癌到离世仅有一个月的时间,她无法接受爸爸去世了,更不相信爸爸会抛下自己。她不承认这个丧失,她不哭,就好像只要不哭爸爸就还活着、还在身边默默地陪着自己一样。她的创伤不仅来自父亲的辞世,更来自因对父亲没有完全哀悼造成的心理失落。
听到这里,我感到这个患者是那么孤单、无助和悲哀。从心理学角度看,对任何一个活着的人来说,温暖的关系就像氧气一样重要,意味着欣赏的眼神、关注的心态、明媚的笑脸、坚定的理解以及有力量有智慧的陪伴等。可是,因为妈妈过于严厉和暴躁,这个患者只有沉默寡言的爸爸陪在身边,于是安静沉默的爸爸在她成长的过程中成为了救命稻草,在她的内心深处,她和爸爸紧紧联系在一起,甚至是融合状态。对她来讲爸爸很重要,但是我们却不知道那个沉默的爸爸是否也同样把注意力和关心放在她身上。
“飞蛾扑火”,飞蛾只为那一点点光和温暖就可以付出生命。我担心这个患者也会有这种想法和做法。患者继续讲下去,悲伤感有所减少,声音中多了一丝决绝。
“爸爸去世时的年龄和我今年一样大,当时我就想也许自己到了这个年龄也会得肺癌去世。爸爸的去世使我家更加贫穷,我需要去挣钱撑起这个家,还要照顾妈妈。那时我大学毕业后刚刚参加工作,就像爸爸一样默默地挣钱养家。我也知道人死不能复生、再悲伤也不能够让死人复活这些道理,我也用这样的话去开导妈妈,劝妈妈开心一些,但是却无法安抚自己。我内心一直在流泪,一直思念爸爸,有时候我真想追随爸爸而去,这个世界上似乎没有什么可以让我留恋的,我活得很累、很无助,也很孤单。但是,我不能,因为我还没有尽到我应负的责任,妈妈需要我,孩子也还小,如果我死了,爸爸会不开心的。现在我到了和爸爸一样的年龄,妈妈前年去世了,孩子也已经长大了,没有什么牵挂了,我觉得自己可以离开了。”
患者叙述到这里,我大概搞清楚了她患“肺癌”背后的心理学意义。咳嗽是一个癔症症状,那是她向父亲认同、维系和父亲心理连接的方式,这是一个持续的、未完成的哀悼过程。患者和我倾诉一番后,宣泄了一部分情绪,感觉好一些了,而且她也发现在整个叙述过程中她一声咳嗽都没有,也没有感觉胸闷憋气,因此也接受了自己这种情况属于心理疾病。但是,接下来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她需要较长时间的心理治疗以及必要时的药物治疗才能完全恢复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