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中的人文关怀与心理护理
2020-12-24周对娟
周对娟
(淮安市淮阴区妇幼保健院,江苏 淮安)
0 引言
近年来,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社会生活节奏加快、工作及生活压力增大等,使得越来越多的人在心理上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问题,不但影响其生活质量,也会影响身体健康[1]。与此同时,人们对心理健康也更加重视。而对于妇产科患者来说,患者及家庭对临床治疗以及护理具有更高的重视程度[2],并且妇产科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紧张等多种不良心理情绪,因此加强对这些患者的人文关怀以及心理护理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护理理念也提倡临床护理中“以人为本,以患者为中心”,不断要促进患者的身体健康,还应当重视患者的心理健康[3]。而加强对妇产科患者的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也可以明显提升护理质量,增进护患关系,减少护患纠纷。本研究主要对妇产科护理中人文关怀以及心理护理的表现形式、实施策略开展了分析探讨。
1 人文关怀表现形式
人文关怀注重以人为本,结合医学发展特点以及实际护理需求,对患者的生命以及身心健康实施全方位的关爱[4]。其具体表现形式主要如下:(1)以人为本。这是现代护理理念的核心,也是时代发展对护理工作提出的必然要求。护理人员应当充分贯彻落实该理念,尊重患者的人格尊严以及权力,让患者心理平衡感得以增强。(2)以患者为中心。这要求临床护理工作一切以患者作为中心去开展,医护人员对待患者应当充满耐心、责任感,同时根据患者的实际护理需求,尽最大努力去满足[5]。(3)营造良好的服务氛围:护理人员应当营造一个温馨、热情的服务氛围,了解患者的个性化需求,提升护理服务的针对性。(4)医护人员应当加强对患者心理状态的了解,通过良好的护患沟通技巧,增进护患关系,让患者对医护人员信任感增强,从而使其敞开心扉,这更有利于顺利开展心理护理等工作[6]。
2 妇产科患者心理状态及表现形式
妇产科患者具有其特殊性,在临床护理方面也有更多个性化需求。临床护理中,护理人员对患者的情绪、心理变化应当加强观察,对负性心理情绪及时进行疏导。妇产科患者心理状态主要表现形式如下:(1)紧张、焦虑:很多妇产科患者对分娩疼痛存在恐惧心理,面对分娩,她们会莫名的感到焦虑、紧张。(2)抑郁:很多产妇担心自己会发生产后抑郁症,并且总是怀疑自己有抑郁情绪。针对这些患者,护理人员应当安抚其放松心情,同时与其进行有效沟通,了解其心理状态,消除其负性心理,减轻其心理负担[7]。(3)一些产妇对医护人员存在较多的不信任感,担心他们的技术水平不行,对自己不上心,有些产妇则会感到自卑,非常在意他人对自己的态度,这会使医患关系更加紧张。
3 妇产科护理中开展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有效策略
3.1 稳定产妇产前情绪
护理人员对产妇分娩之前的情绪应当加强了解评估,及时和产妇进行沟通,多向其讲一些专业的分娩知识,让其有必要的了解认识,纠正其存在的错误认知,消除患者顾虑,提升其分娩时的依从性和配合度。这对于分娩过程的顺利进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另外,一些产妇对自身存在较多担忧,情绪暴躁、多疑等,护理人员应当通过自己的实际行动,对其产生积极正面的影响,使其能够保持情绪稳定,头脑冷静,更好地去思考问题。
3.2 消除患者心理障碍
妇产科患者常出现的心理障碍主要有紧张、焦虑、抑郁、恐惧、担忧、多疑等。护理人员应当多向患者以及家属进行专业知识的宣传教育,并多讲一些手术知识、与医护人员的配合要点。同时可向患者强调医护人员均经验丰富,专业能力过硬,使患者能够消除疑虑,放松情绪,更好地进行配合。另外,护理人员积极寻求患者亲友的支持,让他们多鼓励、关心、安慰患者,使患者压力得以缓解。在与患者接触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不可有歧视、嫌弃、嘲讽、打击等表现,而应当发自内心的关心患者、尊重患者[8]。同时应当尊重并保护好患者的隐私,赢得患者的信任和配合。
3.3 营造良好的分娩氛围
很多人认为产妇实际分娩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风险,对于产妇本身来说,这方面的心理负担更重。为此,医护人员应当多检查孕妇的子宫情况,指导其每天练习腹式呼吸,另外对孕产妇提出的各种相关问题及时耐心的给予解答,使她们心中的疑虑能够得以消除,从而使其情绪更加积极平稳,促进分娩更加安全顺利地进行。
3.4 优化产生精心服务
对于分娩后的产妇来说,由于角色转变,非常容易发生产后抑郁。为此,护理人员应当加强对产后患者的心理疏导,多与其进行有效沟通,引导其积极调整心态。另外,多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他们多关心产妇,加强对产妇心理状态、情绪变化等情况的观察,帮助产妇共同度过产后阶段,使其能够尽快适应母亲这一新角色,促进母婴健康。
4 讨论
妇产科护理具有其特殊性,作为护理人员,应当不断提升自己的职业素养,树立“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实际工作中应当多从患者的角度去思考问题,与患者建立有效顺畅的沟通,加强对患者情绪、心理状态的观察,并给予针对性的疏导,从而平复患者的不良情绪,使其树立起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更好地面对各项临床工作。而要想全面提升妇产科护理人员的职业素养,还需要加强对其进行专业的教育培训,这样才能够更好地提升妇产科的临床护理服务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