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院校学生社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的思考
2020-12-24熊鑫
熊 鑫
一、引言
近年来,国家在高度重视高校“双创”工作的同时,也十分关注教育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党的十九大明确将精准脱贫作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打好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做出新的部署,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取得突破进展和巨大成效,当下的脱贫攻坚工作需要更高层次的人才参与,需要更加创新和精准的工作思路和方案。《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国办发〔2015〕36号)发布以来,各高校积极开展“双创”教育,鼓励和支持大学生开展创业实践,举办了盛大的“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产生了许多兼具社会性已初具规模的优质学生创业项目。在推进高校“双创”教育的同时,教育部也在积极倡导探索教育助力脱贫攻坚之路。2019年4月,教育部颁布《关于做好新时期直属高校定点扶贫工作的意见》(教发〔2019〕4号),要求各直属高校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定点扶贫工作的总体部署,按照《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央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指导意见》要求,把脱贫攻坚作为首要的政治任务和当前的头等大事,举全校之力,扎实推进定点扶贫工作。财经类院校作为办学特色鲜明的高等学府,有情怀也有能力将“双创”教育与脱贫攻坚结合起来,积极响应国家号召,结合学科特色推动学生社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开展。这对于做好新时代财经类院校社会创业型人才培养和扶贫工作至关重要。
二、简析社会创业
社会创业主要集中在公共服务领域,并逐渐超越民间非营利组织的范畴,演变成为一种不同于商业和非营利组织的创业模式,被认为是一种解决社会问题的社会创新。①从社会创业的目的及意义来看,社会创业通过创新商业运作方法和手段,打造新产品和服务,从而更好地解决社会问题和满足社会公益需求。②从社会创业的特征来看,社会创业具有公益性、创新性、场景应用性。社会创业主要追求于创造社会价值,其经济价值服务于社会价值。解决社会问题的数量和质量,创造社会价值的大小是衡量一个社会创业者成功的主要标准。③从社会创业的执行组织来看,社会创业的执行组织在我国的社会环境中主要是企业和事业单位。
三、财经类院校学生社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价值
财经类院校大学生的创业项目以文创、教育、平台、媒体、公益等社会服务类项目为主,这些学生创业项目与社会创业项目有很多共通和相似之处,转化率高,财经类院校鼓励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极具价值。创业人才培养方面,学校鼓励和指导学生开展助力脱贫攻坚的社会创业活动,有助于将专业教育与思政教育结合起来,更好地贯彻和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回归育人本质,同时也助力学生提升处理社会问题的综合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①财经类院校绝大多数创业项目都是平台型和服务类的项目,社会创业为其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充实内容和数据的途径。②学生社会创业项目一方面可以吸引更多的社会关注,另一方面可以传递一些致富新思路,加强当地与外界的联系,帮助推广本地特色产品,一定程度上提升当地贫困户收入和受教育程度。③大学生社会创业项目既是国家和社会对青年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具象化成果,又是国家发掘优质社会创业项目的源泉。
四、推进财经类院校学生社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难点及原因分析
本文选取北京地区财经类院校共计94个创业团队进行问卷调查,收到有效问卷85份,回收率达90.4%。所调查对象都是参与或领导创业项目的大学生创业者,每个创业团队需针对本次调查综合所有成员意见填写一份问卷,问卷结果代表85个创业团队共计456名财经类院校大学生创业者的意见,具有较高的信度和效度。从调研结果来看,本项工作的难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大学生创业者对社会创业的认知不深刻
调查对象在回答“你了解什么是社会创业”和“您有参与过社会创业项目”这两个问题时,选择“不了解”的达54.12%,选择“非常了解的”只有1.18%,选择“没有参与过”的达63.53%。这表明学校的社会创业教育还有待强化,虽然设置了相关课程和活动,但大多数财经类院校并未将社会创业型人才培养纳入人才培养体系中来,“双创”教育中创业教育部分只关注学生商业创业技能的培养,不重视学生社会创业能力的锻炼和提升。
(二)项目缺乏专业技术支持,难以在脱贫攻坚中发挥实质性作用
财经类院校因学科专业设置等因素,学生创业项目多集中在文化创意、教育培训、商业平台搭建和金融法律等专业服务领域,对于当地作物种植、网络通信等具体问题的解决,相较于无人机或5G等工科技术类项目局限性较大。
(三)社会创业方向师资匮乏,评价体系不完善,社会创业研究与脱贫攻坚工作关联性不强
财经类院校中专注于从事社会创业研究的教师较少,有社会创业经历的教师更少,校外聘用的创业导师绝大多数都是商业创业领域的专家,很少涉及社会创业,同时教学专业性不足。目前多数财经类院校还未完全实现将教师对创业学生和项目的指导折算成工作量,并将项目取得的成绩与教师本人职称评比和绩效考核挂钩,这也是导致教师对于指导学生参与社会创业项目积极性不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脱贫攻坚型社会创业氛围不浓,缺乏针对社会创业项目的指导服务体系
脱贫攻坚型社会创业相比于商业创业更强调社会性,其经济价值是附属于社会价值的,持续开展难度大、收益小,对学生吸引力较弱。学校一般将带有公益性质的创业项目定义为公益项目,只是单纯地按照指导学生做公益的模式进行扶持,缺乏相应地针对社会创业项目的指导服务思路,难以帮助学生创业项目整合资源,对接渠道尽早落地。
(五)强势学科在社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领域的实用性不强
财经类院校的强势学科和专业集中在经济、管理、法律领域,专业知识多用于金融、法律、商业行业,依托所学专业或思维创立的社会创业项目,对于贫困地区产业发展和脱贫致富来说难以发挥直接作用。
(六) 大学生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过硬的项目实操能力,功利性强、持续吃苦耐劳精神有待提升
大学生群体心智尚未完全成熟,缺乏丰富的社会经验和过硬的实践能力,对于项目助力脱贫攻坚工作容易盲目乐观,且具备较强的功利性,持续承受困难的能力较弱,对于国家和当地政府政策、贫困地区的实际情况了解不够深入。
五、财经类院校做好学生社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工作的建议
(一)坚持立德树人,强化思政教育,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学校应将“立德树人”作为根本任务,全力推进“四个回归”,促进专业知识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促进社会创业教育与思想政治教育深度融合,确立和设计课程的“思政目标”、“思政环节”,有效挖掘社会创业课程和教育活动中的思想政治教育元素。
(二)建立社会创业型人才培养体制机制,完善课程体系,强化强势学科与科技的结合共建
学校应建立社会创业型人才培养的制度保障,鼓励和培养大学生创业者关注、了解、参与社会创业。创新社会创业理论和实践课程体系的设置,采取“必修+选修”的选课模式,强化学分支持,将强势学科相关理论知识和部分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5G等科技专业领域知识加入到社会创业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同时将社会创业教育融入专业课程中,鼓励教师在教案中涵盖社会性和公益性内容,引导学生关注和思考脱贫攻坚等社会问题,培养学生依托所学专业开展脱贫攻坚型社会创业活动。例如培养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生重点关注如何解决贫困地区特色产品的市场推广问题;法学院学生重点帮扶弱势群体开展权益维护等。
(三)加强学生社会创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强化师资培训
学校应该积极整合国内外社会创业师资,建设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社会创业指导队伍。一是建立完善的师资管理制度,给予充分的政策保障,创业指导可折算课时,指导成效计入绩效考核评比;二是强化师资培训;三是联动探寻政府、公益组织、企业的优质导师资源。
(四)打造品牌化社会创业活动,做好贫困地区调研对接工作,营造良好的学生社会创业氛围
学校应将社会创业理念融入暑期社会实践、红色“1+1”、青年红色之旅等学生活动中,发掘组建高质量“商业运作+公益导向”的学生社会创业项目。同时发动师生深入贫困地区或定点扶贫地区开展调研,抓好落实,强化宣传引导,搭建好对接平台。
(五)建立学校、政府、企业、目标地联动机制,搭建高质量有特色的社会创业实践平台
学校应充分发挥整合资源的能力,与政府、企业、理工类院校等联合培养、组建、指导优质社会创业项目,并带领项目与困难地区特定产业和项目进行精准对接,将对接地建设成为学生社会创业项目的定点实习实践平台,搭建一个集人才培养和脱贫攻坚于一身的高校、政府、企业联动的高质量学生社会创业实践平台。
(六)借鉴国外社会创业典型经验做法,探索出适合中国国情的学生社会创业助力脱贫攻坚之路
采取“走出去+引进来”的策略,充分开展国际社会创业教育工作交流,借鉴国外指导学生社会创业相关经验,查漏补缺,同时强化社会创业型人才联合培养、师生互访、项目共建等方面的合作,培养一批极具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的高素质社会创业人才队伍,助力国家脱贫攻坚工作再上新台阶。
六、结语
财经类院校要以培养国家急需人才为己任,将脱贫攻坚主战场变成立德树人大课堂,结合自身办学特色和优势,大力推动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积极探索脱贫攻坚型社会创业人才培养、指导、服务工作路径,突破人才培养困境,服务国家创新创业和脱贫攻坚战略,为早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做出积极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