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生态柞蚕园建造方法初探
2020-12-24刘长海罗桂芳
●刘长海 罗桂芳
(1.吉林省东辽县农业技术推广总站 吉林 辽源 136600;2.吉林省东辽县蚕业工作站 吉林 辽源 136600)
1 建立生态柞蚕园的目的和意义
前些年,由于玉米价格上涨,部分农民毁林开荒种地,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直接导致植被破损、水土流失、春季干旱和水源枯竭等情况的发生。建立生态柞蚕园不仅可以增加农民的经济收入,还可以改善生态环境。
柞蚕园是由养蚕柞树所组成的成片柞林。柞树根系发达、树冠茂密、耐瘠薄、耐干旱、萌芽力强。柞树可涵养水分、制造养分、吸收二氧化碳,抗雾霾能力强,是生态保护的优良树种。同时,柞树叶片肥大,光合作用强,能制造丰富的碳水化合物和糖分,是柞蚕的天然饲料。用柞树养蚕成茧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建设绿水青山,改善人居环境,增加人民收入,提高生活质量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遵循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精髓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把荒山、岗坡地建设成生态柞蚕园,有效培植乔灌草植被,用以改善山区生态条件、涵养水源,践行生态文明建设。在江、河的水源地周边栽植柞树,建设柞蚕园,具有保护生态、涵养水源、发展经济、振兴乡村、精准扶贫、致富农家的功效。
2 生态柞蚕园的建设方法
2.1 橡实直播
每年9 月中下旬,柞树的果实橡子成熟,采摘和选择橡实时要分清品种,用于养蚕时,以出粒大、饱满、无虫口的辽东栎为最佳,蒙古栎次之。播种采取秋播和春播两种形式,以秋播为佳。播种前清除地面草皮,挖好土坑,坑深50cm 左右,坑口50~70cm,挖完坑后再回填表土,用药杀虫后以待播种。每坑散播5~7 粒橡种,覆土3~5cm,埋好踏实,以防水分蒸发。
做好幼苗的管理工作。因柞树属阴性树种,生长比较缓慢,如管理不好,容易被草欺,或被牲畜掘食造成损失。幼苗生长期不能打除草剂,以免伤及柞树幼苗。播种株行距要根据土质而定,一般株距1.5m、行距2.5m,每两行行距增加0.5m以留做作业道。要想提高种植前期的养蚕量,可采用小株距、大行距(1m×3m)的规格。种植时要根据山势划成小区,方便养蚕作业。播种二年后,在柞树休眠期间,用快镐从接近地表处刨断树干,让树干重发,促其枝叶繁茂,提高成活率,防止出现小老树,待养成一定树势后,便可用于养蚕。
2.2 育苗移栽
2.2.1 苗圃地建立
2.2.1.1 圃地选择选择地势平坦高燥、土质肥沃、土层较厚、有排灌条件、离预栽地较近的地方做苗圃。
2.2.1.2 整地作床先深耕30cm,再平整地面,做成苗床。苗床宽1~1.2m,长度随具体情况而定。气候干旱、水利条件差的地块适宜做平床,一般条件下,因柞树抗旱性较强,适合做高床,床高出地面10cm 左右,床与床之间留有0.5m 宽的人行道,以便操作,整床同时要施足基肥。
城市用地的多少受多种因素综合影响.其中,人口因素影响着城市用地扩展的数量,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着城市发展的速度,交通因素奠定了城市发展的格局,而政策因素则是德州城市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2.2.1.3 加施菌根土柞树根系根毛很少,通过与真菌共生,利用菌丝帮助柞树根系吸收一部分水分、无机盐和有机物质。因此,苗圃地施菌根土可促使苗木旺盛生长。在山上发育良好的大柞树根下挖一些土,把这些土堆放到一起,放置几天后再使用,播种时同坑土一起混匀施入。
2.2.2 播种育苗
2.2.2.1 催芽将选好的橡实在播种前10~15d,用清水浸泡1~2d,然后捞出种子,放在阴凉处晾干,再堆成堆,在堆上轻轻地洒少量水,上面盖湿草帘。以后每天喷水润种,直到橡实露白时即可播种。
2.2.2.2 播种在做好的苗床内,顺床播种,行距25~30cm,床宽1~1.2m,可播3~4 行。沟深5~6cm,每米沟长可播50 粒优良橡实,覆土3~5cm,轻轻镇压。
2.2.2.3 出苗后管理苗木出土后,应适时中耕、除草、灌溉、施肥、间苗、遮阴,加强抚育,不可以打除草剂,以防伤苗。
2.2.3 移栽苗木在苗圃内生长两年后,即可出圃移栽,春、秋两季均可栽植,一般晚秋树液停止流动后栽植效果较好。一般株距1~1.5m,行距2~2.5m,每2 行行距增加0.5m 留作作业道,用挖坑机进行机械挖坑,省工节时提高效率,栽植坑的直径为40~50cm,深度要根据树苗的长度而定。坑底施菌根土,将苗木放于菌根土中,每坑3~4 株,呈三角或四边形分布,覆土、浇水、覆黑膜即可。覆膜可以增加地温,保持土壤水分,避免杂草生长。栽植前要将苗木放入生根剂溶液中浸泡24h以上,以利发根成活。栽后应加强管理,注意防旱保墒,在休眠期进行根刈剪伐,提高成活率[1]。
2.2.4 栽(种)苗后管理柞树是生长比较缓慢的树种,但是重度剪伐反而会刺激树势旺盛生长,所以在休眠期进行根刈剪伐是重要的技术手段之一。注意防旱保墒,提高成活率。柞树栽植后不能打除草剂,除草剂会影响柞树的正常生理生长。播种后第一年和第二年,每年要铲除影响幼树生长的灌木和杂草3 次,分别在6 月20 日、7 月20 日和8 月20 日进行;或在坑上覆黑地膜以保墒防草。春、秋各施肥一次,有利于柞树的快速生长。第三年后就要进行树形养成,每年在休眠期都要对柞树进行修剪,剪成既枝叶茂密又适宜养蚕操作的树形。对蚕场内草本植被要精心培植,加以爱护,减少辐射热和水分的蒸发,形成良好的蚕场小气候,以保护柞蚕园的生态。
2.3 柞树苗的扦插繁殖
不同树龄辽东栎、蒙古栎的新枝和硬枝扦插都能生根。幼龄母树比老龄树硬枝生根率高,半木质化绿枝比硬枝生根率高。扦插繁殖方法可以床铺10cm 厚的硅石或细沙作基质,下边铺些马粪以提高插床温度。插床上加盖高60cm 的拱形塑料罩,罩内温度保持在23~28℃之间,湿度90%~95%。绿枝插条长度4~5cm,插深2~3cm;硬枝长15~20cm,插深10cm。绿枝扦插可留2~3片叶子,用0.01%浓度的吲哚丁酸或0.01%浓度的萘乙酸,在25℃条件下,浸插条基部6h 以上生根率较高。绿枝扦插15~30d 生根,硬枝扦插30~45d 生根。一般生根率都能达到50%左右。
2.4 树形养成及修剪
2.4.1 无干树形枝条丛生于地面,呈灌木墩状。每5 年在休眠期从树干基部砍去,重新萌发。
2.4.2 低干树形砍伐时留20~30cm 的主干,第二年主干上留20cm 长的3~5 根侧枝,第三年在每条侧枝上留12cm 长的2~3 个新枝,以形成圆满的树冠,树冠枝条每3 年进行一次更新。
2.4.3 中干树形距地面50cm 留桩,分为中干留桩树形和中干放拐枝两种树形。中干留桩为桩上留枝,3~5 年将侧枝定期砍伐重发。中干放拐枝为主干上留30~50cm长的侧枝3~5个作为拐枝,拐枝要进行人工拉枝,剪去上梢憋叉,每年休眠期进行一次修剪,使树冠成伞状向空间立体伸展,该树形特点为产叶量多,担蚕量大。
3 生态柞蚕园建设的标准
建设标准化柞蚕园要有别于老蚕场,需要科学规划栽植。栽植的树墩要横竖成行,园里的柞树要连年施肥、剪枝,把柞树养成中刈放拐枝树形,呈伞形结构向立体空间延伸,以增加立体空间和光的利用率,获得最大的产叶量。
柞蚕园内水土管理应因地制宜,采取生物措施的治理方法。在园内种植低矮或绿肥植物,如苜蓿草或矮型草坪,这一措施可有效地防风固沙、截持降雨、减少泾流、分散流量、滤水淤泥、保持水土和涵养水源等,从而达到建成生态柞蚕园的目的。
树间要留有作业道,可以行驶小型车辆,蚕场内生产都要实行机械作业。如药杀害虫可以用农用飞机喷洒,移蚕、运茧可用三轮车,这样就能极大减少养蚕的劳动强度。蚕园内要设置打机井,旱天可进行滴、灌溉作业,以保证养蚕趋利避害稳产高产。
新建柞蚕园5~7 年后,每3~4hm2就可以放养一把柞蚕了,即投种2kg 柞蚕卵,可采收柞蚕茧1 000kg 以上。按柞蚕茧价格50 元/kg 计算,每公顷产值可达2 万元,经济效益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