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险投资精准支持山东创新型产业集群
2020-12-24鲁守博王黎明
鲁守博,鲁 政,王黎明
为全面落实《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及《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2011年7月,科技部启动了“创新型产业集群建设工程”,推动和实施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科技部火炬中心的数据显示,截止目前,全国共有61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单位和48家创新型产业集群试点(培育)建设单位。2020年5月,科技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发布的《关于深入推进创新型产业集群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再次明确指出,未来一个时期,在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智能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中,重点建设100个国家创新产业集群,形成若干万亿级产业规模和一批千亿级产业规模的创新型产业集群。创新型产业集群是指产业链相关联企业、研发和服务机构在特定区域集聚,通过分工合作和协同创新,形成具有跨行业和跨区域带动作用和国际竞争力的产业组织形态。通过创新型产业集群的发展,可以实现传统产业集群结构升级,实现新兴产业培育发展,促进区域内创新型企业发展,形成区域内创新动力,减缓疫情冲击,加快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有效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一、 培育创新及创新型产业集群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第二次全体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创新能力不强,科技发展水平总体不高,科技对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不足,科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远低于发达国家水平,这是我国这个经济大个头的‘阿喀琉斯之踵’。”世界知识产权组织、美国康奈尔大学、英士国际商学院联合发布的《2016年全球创新指数报告》指出,中国在全球创新指数排名第25位,得分50.57,与排名第一的瑞士相比差15.71分,比排名第30位的葡萄牙高4.12分。但这一排名与中国GDP居全球第二的地位极不相符,中国经济实力大而不强,创新能力及科技发展水平整体还有待提高,社会经济整体质量低,各方面的素质亟待提升。2019年12月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加快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快推进区域协调发展,“打造世界级创新平台和增长极”。著名经济学家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创新是现代经济增长的源泉和动力,现代经济就是创新经济。可以说,创新是现代经济的灵魂,有创新才会有发展。习近平总书记在《创新正当其时,圆梦适得其势》中指出:“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也是中华民族最深沉的民族禀赋。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1]
(一)创新及创新产业集群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引擎
有创新才会有发展,只有不断创新才会有更大社会进步。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曾这样写到,资产阶级除非对生产工具,从而对生产关系,从而对全部社会关系不断地进行革命,否则就不能生存下去。由此使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习近平总书记在《建设世界科技强国》中强调:“时不待我,我们必须增强紧迫感,及时确立发展战略,全面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我国科技界要坚定创新自信,坚定敢为天下先的志向,在独创上下功夫,勇于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提出更多原创理论,做出更多原创发现。”[2]因此,创新能力、创新产业集群的强弱决定了区域乃至整个世界经济发展的面貌,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重要作用。
(二)创新及创新产业集群有效增强企业竞争力
市场竞争就是优胜劣汰,新者兴旧者亡,使善于创新者永立不败之地,使勇于创新的企业基业长青。在创新产业集群中,企业处于创新文化环境中:一方面,在集群中便于互相学习、交流和借鉴,能扬长避短,少走弯路;另一方面,那些走下坡路甚至将要倒闭的企业作为反面教材,时刻提醒其他企业要有竞争意识、危机意识,使各家企业时刻对标先进,寻找自身差距与问题,形成及时发现差距、迅速改变自身不足的锐意进取精神,最终提高自身素质,使企业充满活力,获得有效发展。
(三)创新及创新产业集群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多样化的物质和精神需求
创新促进了可持续发展,若没有持续不断的创新活动,人类今天仍将生活在极端落后的社会状态,刀耕火种、食不果腹、衣不遮体,被动适应自然,任由自然宰割,将在“黑暗中摸索”更长的时间并付出更严酷的代价。所以,没有创新不行,而创新慢了也不行,因为落后就要受制于人。因为不断的创新,才使人们能够更好享受到当今高度发达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和生态文明。
(四)颠覆性创新及创新产业集群引领世界科技、产业进步方向与潮流
众所周知,迄今为止的每一次重大科技创新都引发了一系列科技革命或产业革命,从而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形成了新的经济增长极和新兴产业链,使社会经济形态由低级走向高级。同时,在发展中出现的新矛盾、新问题,又需要通过不断创新来克服和解决。正是由于二者之间的相互依赖、相互促进,推动着人类社会经济发展由量变到质变,不断走向提高与完善。
(五)创新及创新产业集群更好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
作为大自然的重要组成部分,人类的生存发展离不开对大自然的科学认知和有效利用。因认识不足和行为错误导致对大自然的严重破坏和灾难性后果,最终还需要通过对自然的科学研究和创新才能战胜。所以,要正确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既要用新思维、新观念、新技术改造自然、利用自然;又要科学支配自身的思想和行动,协调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在“落霞与孤鹜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的人与自然和谐、美妙的环境中实现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二、创新及创新产业集群需要风险投资鼎力支持
培育、发展创新和创新型产业集群,最有效的措施就是重视发展各级各类金融市场特别是风险投资业务。约瑟夫·熊彼特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为创新目的而提供的货币信贷成为经济发展的特别要素。经济学家戴维斯G.F.在《金融改变一个国家》中也曾这样写道,随着大公司对其成员生活推动力的减弱和消失,一股新的力量却在酝酿:金融市场[3]3,金融市场在工业社会向后工业社会转型过程中发挥了根本作用,这种改变是一种哥白尼式的革命[3]5,现在的美国社会是由金融组织起来的[3]9,是金融力量主导的社会。由此可见,没有金融特别是风险投资积极、有效的支持,各类创新及现代经济就无法获得正常发展。
正是由于风险投资对创新及创新产业集群的精准、有力支持,才出现了有关国家及地区创新型及高新技术产业集群的巨大发展。美国硅谷既是世界创新的发源地,也是世界创新与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样板。北京的中关村作为我国科技创新的主战场,已发展成全国自主创新的新高地。在2016年,有44家中关村企业参与的36项成果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特等奖1项,一等奖2项,二等奖2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7项。这一切都极大凸显了中关村科技创新企业的创新引领优势[4]。有人曾指出,一个城市有4个‘独角兽企业’,这个城市的创新能力就比较强了,而2016年北京中关村拥有高速成长的创新性‘独角兽企业’65家,是全球仅次于硅谷的‘独角兽企业’最密集的区域[4]。实践证明,美国硅谷、北京中关村之所以成为最重要的科技创新高地,完全得益于各类创新制度、政策及风险投资的大力支持。
在市场体制下,不管是自发形成,还是由政府扶持创立,创新产业集群都需要政府加强引导,制定发展规划,优化市场配置,提供相关服务,专注消除产业发展中的各种瓶颈和障碍,减少负面清单项目,成为创新产业集群发展道路上的“清道夫”。在软环境运作方面,要加大教育和科研投入力度,加强人员培训,构建科学的科技创新体制;在人才工程方面,政府要通过实行高薪、补贴等政策留住创新性人才,免除人才工作及生活的后顾之忧;在法律及政策支持上,要完善法律法规制定,充分利用法律的各种保障作用,积极发挥法律及政府政策引导作用;在运作机制方面,充分发挥市场的基础作用,加强宏观调节,实现资源有效配置,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在资金投入方面,政府要进行财政性投资,大力发展PPP项目合作,吸引各种社会资金,以商业性资金投入为主导,设立创业投资资金及担保体系,利用多种融资形式,分散投资风险,实现政府、社会共同参与创新及新兴产业集群发展的新格局。同时,又要靠引入市场机制才能获得更好发展。由于新兴企业的研发创新成果很难在自由竞争的传统市场中获得融资支持,所以,风险投资往往是创新型初创企业融资的唯一有效途径。
(一)风险投资钟情创新项目及创新产业集群发展
在银行主导体系下,“有投资价值的风险项目不可能得到资助,银行更倾向于有形的担保抵押而不是知识产权。由于金融市场允许对风险进行定价,并且投资者更分散,因此,风险投资对风险企业融资更加青睐和擅长”[3]32。从20世纪80年代风险投资进入中国,短短四十余年,中国风险投资的体量跃居全球第二,发展十分迅猛。据CVCRI统计, 2016年在上交所和深交所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226家企业中,有186家获得风险投资支持,占比82.3%,并且这一比例仍呈上升趋势。毫无疑问,风险投资已经成为培育创新及创新产业的重要推手,并由此实现对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有力支持。
(二)风险投资倾情致力于创新与创新产业集群发展
在世界著名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历程中,都能看到风险投资的影子。美国硅谷信息产业集群、印度班加罗尔计算机产业集群、我国台湾地区半导体硬件产业集群等,都是在风险投资倾情支持下发展起来的成功案例。风险投资也是我国创新产业集群发展的最佳资金来源[5],大力发展风险投资,有利于我国各类创新产业集群成长壮大。
风险投资专为支持创新而生,又随着创新项目的成功而获得反哺。第一,创新产业集群便于风险投资寻找创投项目。创新产业集群如同专业化、规模化的市场,存在大量创新成果,对风险投资产生极大吸引力,便于风险投资寻找项目,有利于风险投资健康发展。第二,创新产业集群便于风险投资筛选优秀项目。创新产业集群内的很多创新项目风险高低不同、投资价值大小不等、创新程度深浅不一,这就要求风险投资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甄别、选择合适的投资项目,把风险投资意愿与创新项目融资有效匹配,使集群中的优秀项目获得融资支持,实现资源最佳配置。第三,创新产业集群有利于降低风险投资成本。在创新产业集群内,信息繁多、传播迅速、获取方便、不对称程度低,这既能降低信息搜寻成本和交易成本,又可降低投资风险,增加投资收益,有助于风险投资良性发展。第四,创新产业集群有利于培育诚信投资环境。创新集群内企业构成了复杂的网状连接关系,不管事情好坏与否都会通过相关网状企业迅速传播,家喻户晓,这可以有效约束各类企业诚信立企,守法经营,树立良好业界口碑,以有利于自身发展,而诚信文化环境的形成有利于风险投资运作,积极促进产业集群健康发展。第五,创新产业集群有利于形成可复制的投资经验。在创新产业集群中,成功的案例会被迅速学习复制,失败的案例会立刻引起警惕和抵制。因此,创新产业集群中,点线面效应十分显著,有助于群内企业趋利避害,有利于集群经济稳定、快速成长。
总之,风险投资为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提供了持续动力,而创新产业集群发展又为风险投资提供了用武之地,二者互相依赖,互相促进,实现互利共赢。
三、山东创新产业集群发展滞后原因
山东要实现经济大省向经济强省跨越,实现社会经济各方面“走在前列”“全面开创”和“打造新样板”的宏伟目标,要积极解放思想,摈弃自大的官僚意识,深化自我革命;要主动对标先进,正视自身问题,激发内在发展活力,优化生产要素和生产力布局,瞄准新兴产业发展短板,大力发展创新及新兴产业集群,以提高区域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创新型产业集群是对传统产业集群的突破和升级,是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领导力量。创新产业集群以不断创新为理念,以新知识、新思维看待经济发展,以不断的产品更新换代、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为总工作基调,以更好服务社会需要为本质内涵的创新型组织,在地理空间的集中或在技术经济空间中集聚,并且与外界形成有效互动结构的产业组织形态,以颠覆传统产品、产业和服务为宗旨[6]。业界对此形成的共识是:培育创新性产业集群是传统集群升级和国家高新区二次创业的目标。创新是经济增长的内生引擎[7],大力发展创新性产业集群,对引领区域社会经济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一)对标先进差距大
在先进目标方面,粤、苏两省具有标杆作用。相关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广东省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0.77万亿元,新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达25%,由于大力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入落实“科技创新十二条”政策,全省研发经费支出2800亿元,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之比为2.8%;有效发明专利量、PCT国际专利申请量稳居全国首位,获国家科学技术奖50项、中国专利金奖9项,区域创新综合能力保持全国第一;同时,广东省扎实推进“双一流”高校建设,进入ESI排名前1%的学科达77个,全职在粤工作两院院士达89人;其培育了一批国际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为56.3%和32%,企业创新能力不断增强,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数量超过5万家,规模以上工业企业建立研发机构比例达40%。2019年江苏省完成地区生产总值9.96万亿元,实现一般公共预算收入8802亿元;江苏省大力发展了13个先进制造业集群,其中6个入围全国制造业集群培育对象,战略性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分别达到33%和44.4%;全社会研发投入超过2700亿元,占GDP比重为2.72%,高新技术企业达2.4万家,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30.2项,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4%,国家级孵化器数量以及在孵企业数量均保持全国第一,区域创新能力居全国前列。
(二)寻找差距谋发展
就山东来讲,多年来GDP总量一直居全国前三,2019年实现生产总值约8万亿元,居全国第三位,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与上年基本持平,“四新”经济增加值占比28%,高新技术企业总量突破1.1万家,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为40.1%。山东是全国重要的化工、建材、医药和制造装备业生产基地。电子计算机、改装汽车、拖拉机、发电量、水泥、化肥、纱、布、机制纸及纸板、啤酒、葡萄酒产量均居全国第一。山东经济结构是重化结构,传统产能占工业比重为70%左右,重化工业占传统产业比重也是70%左右,国有经济比重较大,发展活力不足;民营经济发展滞后,新旧产业结构布局严重不合理。传统工业在经济中占主导地位,导致新兴企业和创新经济发展不足。从农业发展方面来看,国家统计局发布的《关于2019年粮食产量的数据公告》显示,山东省2019年粮食产量达到5357万吨,占全国总产量的8%,位居全国第三位;山东蔬菜产量占全国的12%,水果产量占全国的11%,水产品产量占全国的13%,均居全国第一位。工农业发展数据说明,山东的GDP中很大一部分是这种技术含量不高的传统产品和农产品,“新的”成分较低,科技对经济发展贡献不高,这说明山东经济是大而不强。这从另一侧面说明山东作为经济大省,经济效益不高,产品和产业结构发展落后,粗放特征明显,其发展的质量有待提高,创新水平也有待加强。通过与广东、江苏2020年省政府工作报告的对比解读也能发现,后两省在创新能力、科教发展水平及新兴经济发展等方面都表现出明显的高精尖、后劲十足的特点,其“硬核”的东西强大,而山东与其相比可谓不在同一档次,所以,山东省创新压力大,追赶形势严峻。
造成发展差距的原因除了上述因素外,还在于长期以来思想观念相对落后,各项改革措施不配套、不到位,创新金融等对创新及创新经济的支持力度不够。近几年,山东各级政府决策者多次到南方发达地区考察、学习和交流,力争扭转这种被动落后局面。总之,通过发展创新和新兴产业集群引领山东经济发展已经成为山东各级政府的基本共识。
四、风险投资精准助力山东创新产业集群
就目前来看,针对我国金融发展与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关系的研究成果较少,对金融与创新型产业集群互动关系的培育及发展方面缺乏相关的理论和实证支撑,目前尚未有学者对创新型产业集群与当地金融发展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8],所以,探讨创新型产业集群与区域金融相互作用机理,为山东风险投资支持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建议具有重要意义。
(一)山东省发展风险投资的基本条件
当前,世界风险投资主要集中在美国、芬兰、瑞典、丹麦、荷兰、韩国、日本、中国等几个世界高新技术及新兴产业最密集、最发达的区域。这主要是由于风险投资与传统的融资方式不同,它必须具备相关的基本运作条件。
1.有丰富的创新性资源。创新性成果是风险投资发展的活力源泉,不断涌现、具有较高潜在收益的高新技术成果为风险投资提供了可选择的有利投资机会;否则,风险投资就成为无源之水,失去生存基础。近年来,山东越来越重视科教发展,科技投入比重不断提高,新技术、创新成果不断增加,2019年山东获得的国家科技进步奖32项,比2018年多6项。所以,创新力度的加强和科技成果的不断增加为风险投资发展提供了丰润的发展土壤。
2.较为发达的各类金融市场。创新性技术成果的转化要经过要素市场认定、评价,才能体现出成果的根本价值。健全完善、成熟发达的各类金融市场尤其是风险投资市场对创新及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必不可少。风险投资为投资对象提供全心全意、无缝衔接的投资服务,这是任何其他融资方式无法做到的。美国的纳斯达克市场成为各类创新性企业成长的孵化场就是最好的例证。经过多年不断努力,山东金融发展取得了巨大进步:济南作为区域性金融管理中心、资金结算中心的地位进一步巩固;青岛作为面向国际的新兴财富管理中心地位不断增强,已成为有一定影响力的国际金融中心;淄博作为鲁中地区重要的区域融资中心地位已经成形。三大区域金融市场的形成必将有助于山东风险投资产业的发展,有助于创新产业集群的发展。
3.稳定适宜的投资和创业环境。社会局势稳定,政治、经济风险较低,能增强人们投资创业的信心,有助于培育良好的投资和创业风气,使风险投资和创新机会增多,有助于创新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形成。山东是儒家文化发源地,民风淳朴,诚信度高,社会治安优良,这些优势所造就的优良环境有助于吸引人们前来山东投资创业。近几年来,山东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各地出台一系列吸引人才的新政,如淄博市2019年出台“人才新政37条”,既吸引了各类人才来淄回淄投资创业,又解决了人们干事创业的后顾之忧。
4.相对完备的法律制度和政策。创新、创业有风险,但创新与创业从来都不是个人或企业的事情,它关系到国家、社会的发展与稳定,所以,需要从宏观层面进行法律保护和政策扶持。在一个创新利益得不到保障的国家和地区,既没有创新的动力,更不会有创新发展。创新、创业的发展还离不开科学有效的政策支持。近年来,青岛市出台了一系列科教兴市政策,吸引了全国许多著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来青落户,产生的科研转化和社会经济价值不可估量,对山东各地产生的示范效应、带动效应不可低估。
(二)山东省发展风险投资原则
风险投资的基本原则是指导、是灵魂,但在实际运用中要与具体情况相结合,“因地制宜”,灵活把握,有的放矢,精准投资,实现投资项目与风险投资精准匹配,具体要坚持以下原则。
1.遵循差异化发展原则。中国目前兴起的投资创业高潮令人振奋,从上到下建立了五种级别的开发区、产业园,各园区的情况十分复杂。对此,风险投资一定要结合产业园区及相关项目的发展规模、创新程度、管理经验、产业链条、人才资源、科技水平等因素,因事制宜,在不违背国家政策情况下,发展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风险投资模式,实行资金精准投放,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遵循市场机制主导原则。从投资项目选择与评价、资金投入、过程管理至最后的市场化退出,要优先遵循市场化运行机制。优先发挥市场机制的力量,可以避免一切脱离实际的主观好恶性、随意性、盲目性、滞后性。优先发挥市场机制,可以及时、准确抓住市场机遇,提高投资效率,提升成功概率。遵循市场机制主导的原则,能够有效杜绝采用传统的行政干预方式管理风险投资、让不懂金融的官员来管理金融机构造成国家钱财浪费的结局。
3.深化各项配套改革原则。发展风险投资必须配套进行教育体制改革、课程体系改革;深入产权制度改革、收入分配体制改革;改革机关工作作风,消除各种慵懒不作为现象;改变僵化保守观念,清除一切阻碍风险投资发展的思想障碍。通过一系列配套改革,形成上下衔接、左右协调的投资机制。深化教育体制改革,要依据人口大省、教育大省的优势,大力发展各级各类职业教育,适应风险投资及创新创业对各种专业技术人才的需求,更好服务山东社会经济发展。
4.探索符合山东人文实际的风投原则。山东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儒家文化对人们的行政观念、生产意识和生活方式影响极大。除了“仁、义、礼、智、信”的合理内核被我们继承外,还有 “学而优则仕”“中庸之道”的糟粕与当前提倡积极进取、大胆探索的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理念相违背。儒家思想过分强调人伦纲常,阻碍人们大胆创新、求新求异的探索精神。儒家思想重道轻器,重德轻艺,重人文轻科技,重人伦轻自然,重体悟轻思辨,重直观轻实证,把科学技术视为“雕虫小技”,既不利于科学技术创新,也不利于风险投资事业发展。所以,在实际工作中我们要把握好继承与创新关系,既不固步自封,也不急躁冒进。
(三)山东省发展风险投资举措
风险投资在各地发展极不平衡。我国经济发达的广东、江苏、上海、北京等省市,风险投资产生早、规模大、发展程度高。风险投资的发展与区域经济、科技、教育、法律、中介服务市场、思想观念等因素密切相关。因此,山东省在发展风险投资市场时应充分考虑区域内的这些影响要素,科学决策、长远谋划、正确引导、合理布局。
山东要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风险投资模式,既要借鉴他人经验,又要立足自身实际,既要发挥政府的推动示范作用,又要坚持走市场化的路子。只有立足实际,大胆创新,才能闯出一条风险投资的成功之路。一般来讲,在风险投资的早期阶段,风险投资机制不成熟,民间风险资本规模有限,风险投资家、风险企业及创业家缺乏,风险投资的进退渠道不畅,缺少相对完备的法律法规及政策环境,因此,需要发挥政府推动、示范作用,提振社会投资信心,适宜建立以政府资金为主导的投资模式。在积累一定运作经验后,政府可由原来的风险资本供给主体向风险投资环境的培育者转变,积极研究、制定扶植风险投资发展的相关法律、政策及措施,如研究制定鼓励技术创新、风险投资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收入分配政策,逐步完善风险投资环境。在中后期阶段,风险投资运作经验已经成熟,政府不能过多、过深、过细介入风险投资运作,应较多依靠市场机制,促进风险投资模式有效创新,吸引更多以市场机制为导向的民间资本、外国资本,外地资本与本地风险投资有机结合,发展政府、民间混合型的风险投资模式,最终实现以民间资本为主、政府资本为辅的风险投资模式。
从国际风险投资的组织形式看,主要有五种:其一,上市公司形式。该类公司数量不多,但资金来源可以是借贷或权益资金,其规模大,投资范围广,抗风险能力强。其二,有限合伙制。这类形式占多数,由少数几个投资者组建,可以进行“杠杆式”风险投资,也可以进行“权益式”融资。其三,银行附属风险投资公司。一些大银行设有风险投资机构,其与银行信贷部门可能是一个机构两种业务。该类机构具有金融机构优势,可以进行组合式风险投资,如将项目融资、贸易融资、银团贷款、长期商业信贷与风险投资组合在一起,这种方式实力雄厚,投资规模较大,会成为未来发展的重要趋势。其四,风险投资股份公司。由大型股份有限公司与其他风险管理基金合伙,组成有限合伙制公司进行风险投资,共担风险,同享风险投资收益。其五,辛迪加风险投资组织。由一家风险投资机构为主联合其他风险投资机构对投资目标进行投资。牵头的风投公司为企业和其他风险投资公司牵线搭桥,并收取一定费用。
由此可见,风险投资公司并没有固定形式,只要有效就是合适的。山东风险投资组织形式应在借鉴上述一些可行经验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实际进行创造性改革,不拘泥于现有模式,在探索中完善,在完善中提高。就具体做法而言,山东可以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促进风险投资增量提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需要庞大的资金支持。要利用各种社会资金,建立种子基金和启动基金的形式,广泛利用民间资金、海外资金,以合资或独资的方式建立实力雄厚、运作规范的各级各类风险投资基金;对已建立的风险投资基金要扩容提质,增强经营能力,支持出于启动阶段并具有创新发展能力的创新项目和企业发展;支持各家风投基金有序竞争,防止独家垄断;积极探索新的风险投资形式,引导各类资金积极进入创新领域,促进创新产业发展,要大胆鼓励各种专利、知识产权入股,如美国就较多采用股权式投资方式;欢迎有政府背景的资金进入,以减轻社会资金进入创新项目的恐险症。
2.对风险投资实施财政贴息政策。发挥银行信贷优势,对符合我省产业发展战略、有市场前景的创新创业项目,给予一定财政贴息和税收减免,降低投资风险,推动创新项目健康发展。实施贴息政策既能带动更多社会资金进入,提高资金利用效率,减少财政资金投入规模和风险,又能充分利用信贷监督优势,减轻财政监督管理负担,如欧洲、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等多采用贴息贷款、贷款担保等债权方式进行投资。
3.建立风险投资担保制度。利用各种资金建立政策性、商业性风险投资担保公司,对风险投资和创新项目进行担保;创新担保理念,实行他保、自保和互保等多种方式;担保形式可以是财产、期权、专利、商标、资金、名誉、人格等;根据担保对象的不同要求,担保主体可以是政府、企业和个人;只有多管齐下多方应对建立风险投资担保制度,才能促进各种创新及创新产业集群健康发展。
4.再贷款政策支持风险投资。在特殊情况下,风险投资遇到严重资金困难时,中央银行可以提供必要的再贷款支持,助其度过难关。再贷款属于定向投放,能向社会有效传递政策意图,增强全社会投资信心。
5.发行风险投资债券。风险投资可根据自身财力和资金需要,发行风险投资债。由于风险投资所投项目潜在收益高,其债券利率可相对较高,以便于募集所需资金;若投资项目不成功甚至失败,国家可以视情况需要经过严格审核对其进行适度税费减免;同时,应允许风险债券交易流通,分散各家投资风险。
6.建立健全风险投资保险制度。鼓励各类资金建立政策性、商业性风险投资保险机构,运用政府和市场两种力量,向风险投资和创新项目提供服务;通过合理的税、费、租减免政策,支持各类风险投资保险机构发展;在财力困难的情况下,还可以通过优惠政策扶持各级各类风险投资保险机构。建立健全风险投保制度,保护风险投资和创新创业集群健康运行势在必行。
7.加强风险投资跨界合作。转变风险投资理念,重视风险投资跨地区、跨行业、跨机构合作;提高民间资金进入风险投资领域的比重,加大民营风险投资机构发展,有效扩大风险投资利用规模和形式;借鉴国际成功的风险投资经验,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可以说,合作是解决创新型产业集群发展难题、取得成功的制胜法宝。
8.加强风险投资治理机制建设。中国风险投资历经十几年坎坷,对公司制组织形式和国有主导模式成为风险投资发展的羁绊已有共识,民间要求变革这种治理体制机制的呼声也日益高涨。山东省各级政府今后应在鼓励有关风险投资发展的政策法规中引入对风险投资治理结构进行变革的尝试,实行合伙制等新形式。由于风险投资面对的创新型创业具有高度复杂性、极大不确定性,这要求其自身要有较高素质。要采用向社会招聘方式选拔运作风险投资的人员,让外部职业化管理团队凭借自身投资记录和投资方案来申请应聘。风险投资既要构建决策科学、执行有力、监督严密的内部治理结构,使其既能高效运作,又能迅速处理各类突发事件。
总之,尽管风险投资基金形式呈现多元化发展态势,但成熟的形式主要有两种。美国风险投资所选择的项目少而精,对项目介入程度深,与被投资方关系紧密,投资力度大;而日本的风险投资则广种薄收,选择项目多、投入资金少,介入项目程度浅,投资比较分散。上述两种模式各有利弊,不能一概而论。就山东省风险投资事业的发展来讲,应在吸取和借鉴国内外风险投资经验和教训的基础上,依据主要模式,结合山东省客观实际和有利条件,解放思想,因地制宜,因势利导,探索和完善具有山东特色的风险投资发展模式,逐步形成以民营化、市场化、国际化、专业化、多样化为主要特色的山东省风险投资模式,以助力山东创新产业集群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