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包虫病的危害与防治措施

2020-12-23卓玛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防治措施危害

卓玛

摘  要: 包虫病在家畜养殖中发病率高,该病严重影响了牛的生长发育。如果不及时采取适当的防控策略,就会感染其他健康的牲畜,这将严重降低牛的养殖效率。同时,牛包虫病容易威胁人类健康。

关键词:牛包虫病;危害;防治措施

进入新时代后,畜牧业发展迅速。但是,一些农户的放牧和饲料管理不科学,容易导致牛包虫病的出现。该病由绦虫幼虫和细粒棘球绦虫引起,严重威胁牛的正常生长发育。为有效提高畜牧养殖效率,养殖户需要做好牛包虫病的防控工作。

一、病原体和生活史

细粒棘球绦虫属于扁虫、带绦虫、圆叶虫和蕈蚊科。成虫寄生于以犬为代表的犬的小肠,幼虫则寄生于牛、羊等中间宿主的肝、肺、脑[1]。牛、羊等动物内脏中的棘球绦虫具有包囊状结构,内部充满透明液体,内含数百万个规约包囊,大小不到一个月。含有虫卵的妊娠阶段或成虫卵随犬粪便排出,虫卵通过粪便污染饮用水、食物和毛皮,还可在空气中形成气溶胶。牛和其他牲畜吃被虫卵污染的食物。虫卵在消化液和各种酶的作用下发育成尾蚴,通过血流进入肝、肺,少部分通过血脑屏障进入动物脑定植[2]。犬类吞下牛和其他牲畜的患病器官后,包虫囊肿破裂,原生动物存活并长成成虫,结束生命周期。

二、牛包虫病的流行特征及危害

1.流行特点

牧场内有广阔的牧场,常出现在犬类动物。由于犬类动物的小肠内有绦虫,排泄时会释放出大量受感染的虫卵,严重污染了周围的养殖环境。牛在饲养过程中进入牛体内,该病季节性特征明显,每年春夏季发病率高。病程虽不迅速,但对牲畜的正常生长发育构成严重威胁。

2.风险特征

首先是个体伤害。牲畜生病时,包囊的迁移和生长会对牲畜的多个器官造成压力,造成机械损伤。这种蠕虫可以吸收牛的营养,从而降低受感染牛的生长速度和体重;其次是组织的破坏。一些农民丢弃家畜生病和死亡的部分,这些部分将继续传播牛包虫病,导致广泛的感染;最后,公共卫生风险。在日常饲养管理过程中,养殖户必须与牲畜密切接触,也容易感染牛包虫病。

三、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临床症状

一些牛在疾病的早期阶段会表现出神经系统症状,例如频繁的叫声和压力反应。大多数感染牛在发病初期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在脑包虫病发展过程中会影响感染牛的精神状态,减少采食量。不同感染的牛有不同的临床症状,这取决于寄生虫的部位。如果一些牛的小脑中有幼虫,就会发生肌肉痉挛。一些生病的牛眼睛里有寄生虫,会导致失明。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饲养者如果不能及时发现和治疗,就会延误诊断,缩短治疗时间。感染后数月,囊肿会压迫感染牛的神经组织,引起更明显的神经症状。感染牛的饲养和饮水将受到严重影响,甚至完全停止采食活动,病牛将逐渐死亡。

2.病理变化

在急性死亡的病牛解剖中,大脑是主要的损伤区域。死亡病牛的头骨后,发现死亡病牛的脑组织中多囊幼虫活动的痕迹较多,死亡病牛的大脑和脊髓中有更多大小不一的囊肿。病变部位骨厚度变化、穿孔症状、部分部位萎缩钙化。

四、防控措施

1.治疗技术

确诊后,首先进行隔离治疗。症状较轻的牛,以阿苯达唑20mg/kg为标准,每日一次,连服7-10天。吡喹酮以 30 毫克/公斤的標准剂量每天口服一次,连续 3 至 4 天[3]。如果病牛服用这些药物后症状没有明显改善,应立即进行手术。手术前先确定牛的患处,剪去患处,用碘酒消毒,再用医用酒精消毒。皮下注射麻醉后,在手术部位做U形切口,用止血钳调整切口,去除皮肤和颅骨层,去除颅骨囊肿。工作人员可以用止血钳轻轻收紧囊肿。如果难以顺利排空囊肿,请将准备好的注射器插入囊肿。如果穿刺位置正确,将注射器拉回,液体就会排出。当囊肿完全干燥时,将止血钳插入脑膜并轻轻挤压囊肿。缝合前用 0.9% 生理盐水和青霉素冲洗患处。如果囊肿难以去除,可用注射器将少量碘酊剂注入囊肿内,然后照常缝合伤口。手术后 1 周内定期对手术部位进行消毒,并在受感染的牛体内注射青霉素、链霉素和其他药物,以避免继发感染。病牛单独饲养,半个月左右恢复。

2.预防措施

一是加强宣传教育。各地主管部门要加强宣传教育,利用宣传材料、电视、广播等媒体,详细说明牛包虫病的成因和危害,提高农牧民防治意识。定期组织培训活动,重点培训牛病防控策略,引导农牧民转变养殖观念和管理模式。严格控制放牧区犬只数量,引导农牧民科学管理犬只,避免犬只靠近围栏。同时,严格管理狗粪,避免食物污染。屠宰牛羊时,禁止随意丢弃内脏。必须安全处理病牛的尸体和内脏,以防止细菌和病毒的传播。加强饲料和饮水卫生管理,禁止饲喂受污染、发霉的饲料。水产养殖人员还应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二是抓好病虫害防治。在包虫病高发时期,兽医站必须采购足量的阿苯达唑、阿维菌素等驱虫药,以满足养殖户的需求。在日常防疫工作中,抗疫人员必须随身携带各种驱虫药。接种疫苗后,应给予或注射驱虫药,以有效减少牛包虫病的发生;最后,严格执行检疫制度,注意屠宰与检疫的联系[4]。

五、结束语

综上所述,牛包虫病是由寄生虫感染引起的,严重影响牛的生产性能,威胁牛的养殖效率。因此,养殖者应根据引起牛包虫病的原因采取有针对性的预防措施,提高对疾病预防的认识,以减少牛包虫病在牛身上的发生率。出现病牛时,要及时进行检疫和治疗,尽快消灭病害,恢复牛体,避免加重病情或蔓延。

参考文献:

[1]布力布力汗·努尔哈孜. 牛脑包虫病预防,治疗措施探讨[J]. 农家致富顾问, 2020(4):1.

[2]司塔. 牛包虫病的诊断与防控[J]. 畜牧业环境, 2020(3):1.

[3]吕东旭. 牛羊脑包虫病的防治对策与建议[J]. 畜牧业环境, 2020(10):1.

[4]莫沙·乃买提. 牛包虫病诊疗[J]. 畜牧兽医科学:电子版, 2020.

猜你喜欢

防治措施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肥胖危害知多少
药+酒 危害大
网络的危害(三)
酗酒的危害
分析工民建施工中墙体裂缝的防治措施
煤矿井筒装备防腐涂料的选择和施工
对某鸡场鸡白痢发病情况的调查及防治效果的分析
浅析建筑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防治措施
蝴蝶兰软腐病的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