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运用研究

2020-12-23王浩斌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节水灌溉技术水利工程农业

摘要:我国作为农业大国,农业生产影响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各个方面,我国农业的高速发展同时也暴露了我国水资源分布失衡、农业用水紧张的问题。想要保证水资源的利用率、农产业的生产质量,有关部门就要加强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基于此本文就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价值角度出发,同时分析了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现状,进而探讨了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的应用策略,以期为促进农业的现代化发展提供有效参考。

关键词:农业;水利工程;节水灌溉技术

引言:近年来,随着我国农业发展的突飞猛进,农业用水问题日渐突出,由于节水灌溉技術具备的节水创收的独特优势,国家开始推广节水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但是现阶段,不仅是我国各地区不同的自然条件阻碍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各地区农业水利工程设施不足、节水灌溉技术水平有限等都严重影响着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应用。这就要求我国各级农业部门和相关技术人员应加大技术推广的力度,积极主动帮助各地区完成节水灌溉工程的应用建设,实现现代化农业的发展目标。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价值

一方面,就我国水资源分布情况来看,由于南北方降水量存在巨大差异,导致各地区水资源含量也相差甚远,有些地区的水资源甚至无法满足当地农田水利工程的生产需求。且部分地区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户资源节约意识较为薄弱,在淡水资源并不丰富的条件下依旧使用落后的大水漫灌的灌溉方式,造成了大量的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而节水灌溉技术的出现,极大地缓解了这类浪费情况,该技术的应用能够很大程度上保护水资源,减少水资源的流失。另一方面,我国疆域广阔,由于各个地区气候地理条件各不相同,因此,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能够减轻部分地区干旱天气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帮助各个地区农产业实现雨季水资源的高效储存,为这些地区旱季的农业生产活动提供持续的淡水资源支持,为各地区农业生产的持续发展提供动力保障[1]。

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现状

目前,在农业繁荣发展的背景下,节水灌溉技术的大面积普及推广是顺应时代发展的表现,然而,实际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仍旧存在着许多问题,这些问题分为以下几种。第一,节水技术的推广程度不够。想要实现节水灌溉技术的推广落实,需要依靠相关技术人才、节水设施设备和大量资金的投入才能完成。虽然,我国正在逐渐扩大节水技术的推广应用范围,但是由于部分地区地理条件的影响,加之该技术的研究程度还有待提高,推广工作开展极为艰难,很多地区仅有节水技术的试点,并没实现技术的地区性覆盖推广,尤其是对于部分农村地区来说,节水技术在这些地区的推广难度更高,推广效果也较为低下。第二,技术推广工作设计不合理。在进行节水技术的推广时,技术人员应提前对推广地区进行考察,在充分了解当地的地理信息后,对其进行针对性的节水技术推广规划,但是目前,许多地区在进行节水技术推广之前,由于技术人员过分重视理论知识,而忽视实地考察的作用,导致技术人员选择的节水技术并不适用于当地情况,对当地的灌溉时间和灌溉量也设计得不合理。这样制定出的节水技术推广规划与现实情况严重不适应,影响了推广工作的成效。第三,监督管理机制不完善。现阶段,部分节水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只注重节水工程建设的现象,节水工程的运行缺少必要的管理和监督,使得节水技术的应用效果大打折扣。第四,在进行节水技术推广应用时,资金技术的投入问题也是影响技术推广应用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投入不足会导致节水技术的升级更新不及时,相关技术人员缺少培训机会等情况,这类情况也在一定程度上拖慢了技术的推广应用进度。

农田水利工程中节水灌溉的应用策略

加大力度推广节水技术

现阶段,我国许多地区的农田水利工程简陋,农业灌溉方式极其落后,有的地区保留着挖掘引水、开井蓄水等落后的水资源获取方式,还有部分地区甚至停留在水库引水灌溉的农业水利阶段。这些低效的落后灌溉方式不仅严重受到季节限制,还要求水利设施具备较高的性能。利用这些方式进行灌溉极易造成水资源断供、灌溉不均衡等问题,这样灌溉既造成了水资源的严重浪费,也无法真正满足实际的农业生产需求,对农田的灌溉效果相当低下,直到节水技术的出现打破了这一局面。

为了提高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应用质量和效率,发挥节水灌溉技术的效用,相关技术人员应加大力度对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普及推广。首先,技术人员应对农作物的生产经营者宣传保护水资源的意义,使农户认识到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好处,进而向农户宣传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优势。不仅如此,技术人员还要做到根据实际情况指导农户选用合适的节水技术,帮助农户实现绿色、高效地进行农业生产的目的。其次,就国家而言,国家相关农业部门应大力支持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各地区各级部门可以面向主办农户举办节水技术相关的专家讲座,增加农户对节水技术的认可度[2]。最后,关于节水技术推广工作各方面的投入不足、各地区节水设施稀缺等问题,国家应出台相应的补助政策,对偏远地区给予政策扶持,切实提高节水技术的实际应用效率。

树立现代化水利观念

一方面,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在进行节水灌溉技术推广应用的过程中,应使农户明确传统农业与现代农业之间的区别,指导农户摒弃大水漫灌的落后灌溉方式,重点向农户普及现代化灌溉理念。这要求相关技术人员要主动帮助农户进行农田水利工程的现代化升级,将节水灌溉技术向农户普及推广,为农户树立节水灌溉的水利理念。这种做法能够有效促进农户主动接受节水技术,并将节水技术应用于实际农业生产中。另一方面,对于相关部门而言,在制定本地区农业生产政策时,要讲究实事求是。这要求相关部门对该地区的种植条件了解完全,同时要坚持因地制宜的现代化水利观念,要根据该地区的情况建设农田水利工程,加大力度研发水利技术,将节水灌溉技术进行改造创新,使其与当地水利设施和地理条件更加匹配,提高节水灌溉技术的实用性。

完善水利工程监管系统

为了强化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效率,要完善工程的监管系统,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相应地监管。首先,从内容出发,监管人员要重点关注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流程,将关键环节进行细致处理,保证节水灌溉工程的运行质量。其次,监管人员要加大对节水灌溉的工程实际运行的监管力度,建立动态化的监管系统,加强对工程运行的控制。这要求监管人员对节水工程运行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预演,确保灌溉工作出现问题时监管人员能够第一时间采取适当措施进行补救,进而对节水技术的应用效率提供制度保证。最后,水利工程监管人员队伍的建设也是影响节水技术发挥效用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因此,相关部门要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人员进行针对性地培训,丰富其理论知识储备的同时提高其管理技能水平。需要注意的是,培训人员要以当地实际情况为基准对工程监管人员进行培训,培训完成后还要考察监管人员在实际水利监管工作中的表现,并对其进行评价,切实推动当地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有效运转。通过提高水利工程监管人员的能力素质,节水技术的应用价值能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当地的农业产出也因此能够获得提高。

同时,节水灌溉技术想要真正地发挥其价值,监管人员也要加强节水灌溉工程基础设施的监管工作,对各项基础设施的运转情况进行科学地监控管理,保证农田水利工程运行的稳定性。除此之外,监管人员可以对农田水利工程的监管机制进行信息化升级,通过将信息技术与农田节水灌溉工程的有机结合,健全工程信息的管理系统,实现对节水灌溉工程进行智能化管理。监管人员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依靠计算机和监控技术对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情况进行实时掌握。监管人员依据收集到的温度、湿度、光照等农作物环境信息,能够准确计算农作物的水需求量,进而实现对农田节水灌溉工作的调整。这样做不仅能加强技术人员对农田节水灌溉情况的控制,还能增强节水灌溉技术的实效性。

合理设计水利工程

为了保证节水灌溉技术能够对农田水利工程发挥促进作用,技术人员要在应用技术前对工程进行科学地规划,合理设计节水技术的应用方案。首先,技术人员应对水利工程区域进行实地考察,结合水利工程地区的气候信息和地理环境,分析作物的生长情况,在考虑该农田经济产出的基础上,以控制工程的灌溉成本为核心为该工程选用适宜的节水灌溉技术。例如,当农田规模较大时,就要采用喷灌、滴灌这种能够高效利用水资源的节水技术;针对农田分布不集中的水利工程,就要选用水运输灌溉技术这种成本低廉、灌溉效果较佳的技术。其次,我国各地区由于环境和地理因素的不同,地区农产业种植的作物类型也大不相同,在为水利工程设计合适节水灌溉技术时,农作物的生长特性也是重要的参考依据之一。最后,针对我国水资源分布严重不均的问题,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要采取措施对水资源进行科学合理地划分,最大限度地发挥水资源的生产价值。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在充分考虑工程地区的农业规划,设计该地区的水利工程用水方案,并配合以相关的用水制度促进方案的执行,从而推进节水灌溉技术的应用。另外,技术人员也要根据工程地区的降水量来挑选灌溉技术。例如,对于降水丰富的南方地区,一般采用蓄水池进行雨水灌溉,以此来解决农田水利工程一部分的灌溉需求。

结论:综上所述,随着科技的發展,节水灌溉技术应运而生,节水灌溉技术能够有效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调节农业用水紧张,增加农产业收益。但是现阶段,由于我国各地区地理条件的不同,节水灌溉技术在我国的应用效率并不理想,且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应用中还存在设计不合理、监管不力等问题。为了能够提高节水技术的应用效果,国家相关部门和技术人员都应加大节水技术的推广力度,合理设计节水灌溉的实际应用方案,在完善水利工程的监管系统的基础上,进一步完善节水灌溉工程,推动农业的绿色高效化发展。

参考文献:

[1]刘振,薛辉,张丰.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运用[J].世界热带农业信息,2021(08):64-65.

[2]张德儒.高效节水灌溉技术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南方农机,2021,52(15):78-79+88.

作者简介:姓名:王浩斌(1974-);性别:男,民族:汉,籍贯:江西省南昌人,学历:本科;现有职称:中级工程师;研究方向:水利水电工程方面。

猜你喜欢

节水灌溉技术水利工程农业
数据分析挖掘在农业统计分析中的应用
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创新方式研究
云 南 立法保障水利工程规范化管理
试论生态水利工程的基本原则
中国农业2017年与未来十年展望
水稻节水灌溉技术试验研究
流通领域重要农业产品价格(2016年10月)
浅谈如何加强水利工程管理
新形势下节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田间节水灌溉新技术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