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核电工程项目核安全文化的培育

2020-12-23赵阳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核电培育

摘要:核安全文化建设是核电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一环,如何培育企业的核安全文化,建立健全企業核安全文化培训机制,发现和解决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推广良好的核安全文化实践,总结经验教训,是一项长期而艰苦的工作。本文着重讨论核电项目核安全文化培训现状,对核电工程项目核安全文化的培育进行了经验总结。

关键词:核电;核安全文化;培育

前言

文化是一种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和价值观念,深入到人员的潜意识中,表现到人员的行为上,升华到人们的理念、追求和信仰上,交织成人的文化、修养,成为指导人实践的基本价值观。核安全文化是以核安全观为核心价值,核安全观是核安全文化的核心价值,是核安全文化的基础,核安全文化是核安全观在意识、行动层面的具体落实。核安全文化的作用可以被稀释,也可以被强化。如果某个组织的核安全文化很强势,不仅核安全能够得到保障,而且能够给员工创造一种良好的安全氛围,从而实现良性发展。相反,如果在一个核安全文化弱化稀释的单位,员工的安全意识越来越差,安全问题越来越突出,这势必导致安全问题。

2017年9月1日,第12届全国人大29次常委会表决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2018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中第九条规定“国家制定核安全政策,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其中“国务院核安全监督管理部门、核工业主管部门和能源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培育核安全文化的机制”,而“核设施营运单位和为其提供设备、工程及服务等的单位应当积极培育和建设核安全文化,将核安全文化融入生产、经营、科研和管理的各个环节”。我国首次从法律层面对加强核安全文化建设及培育进行了规定,足以表明核电企业建设和培育核安全文化的充分性和必要性。本文将以核电项目为对象,浅谈核电项目核安全文化建设的薄弱环节及良好实践。

一、核安全文化培育过程存在的问题

在碳达峰、碳中和的大背景下,政府提出“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积极有序发展核电”。十四五期间,核电发展又迎来了一个春天。虽然我国核电企业发展良好,核电事业蓬勃发展,但是绝大多数企业的安全文化水平仍有待进一步提升,目前还存在的问题如下:

1.领导不重视,认为核安全文化只是一种文化理念,对于项目管理可有可无,可多可少,把核安全文化作为项目管理的一项活动,组织开展一次两次就结束了。员工将核安全文化建设作为领导交代的任务,应付了事,没有深入思考和开展。

2.核安全文化强调的防止人因失误,加强经验反馈,很多企业强调以罚代管,造成核电项目一些细小人因失误或隐患没有及时上报和处理,给核电建设带来风险。

3.核电企业的发展贯穿在员工的安全文化素养的提高过程,一些企业只注重扩张式发展,造成了核电人才的流动和流失,加剧了核安全文化的稀释,殊不知核安全文化才是核电企业发展的基石和精神基础。

4.部分企业忽略安全文化是企业文化的一种表现形式,使核安全文化建设游离在企业管理之外,不能使两者有机的结合在一起,无法丰富企业文化,促进核电企业和行业的发展。

5.参与核电建设的相关方来自不同的核电企业,其文化理念、管理水平、质保意识不尽相同,导致整个核电工程项目核安全文化培育具有很大的挑战。

二、核安全文化的培育

1.领导倡导、全员参与创建良好核安全文化氛围

良好的核安全文化氛围对于核电工程项目核安全文化的培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倘若领导不重视、员工不参与,那么培育核安全文化将是一句空谈。

(1)领导倡导核安全文化并做出表率

企业的核安全文化,主要是领导人核安全理念的体现。员工核安全文化的养成,领导的言传身教、以身作则是必不可少的因素。核电工程项目核安全文化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核电工程项目各组织的领导层和管理层对核安全的认识和重视程度。

为了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核电工程项目相关方在工程总承包单位统一安排部署下,分别制定了核安全文化推进实施方案,进行了全员宣贯,并在各单位领导的支持下,使方案得到落实。同时,工程总承包单位领导、质保负责人进行了核安全文化专项培训、核质保培训、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宣贯等,项目相关方领导对各单位全员进行了核安全文化专项培训,对倡导核安全文化做出了表率。

在核电工程项目相关方领导的倡导及大力支持下,各组织开展了核安全法规和条例学习解读、典型案例宣贯、核安全文化理论培训、班组核安全文化建设等一系列活动。整个项目自上而下营造了“质疑的工作态度,严谨的工作方法和相互沟通的工作习惯”的良好核安全文化氛围。

(2)全员参与开展核安全文化推进活动

领导带头很重要,全员参与也很重要,核安全文化水平的高低,除了取决于领导之外,也直接取决于每一个员工,取决于员工对核安全要求的正确理解,只有能把核安全要求变成全体员工的行动,才有可能实现我们预定的目标。

工程总承包单位采用“全员覆盖,分层管理,分级培训”的方式,要求项目相关方全员都参与进来,组织全员参加核安全文化相关的宣贯与培训,开展全员能够参与并能够吸引全员主动参与核安全文化推进活动。同时,还结合不同层级的需求开展相应的核安全文化推进活动,实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要求。

2.建立并运行质量保证体系促进核安全文化培育

质量保证体系的建立是核电工程项目建设的需要,也是核安全文化建设的需要。确保工程质量和核安全要靠机制,只有建立质量保证体系并严格执行,保证各项工作不因部分人的看法和注意力改变而改变,这样才能保证工程质量,实现核电站的安全可靠运行,保证核安全。核安全文化是核安全的基础和根本,推进核安全文化,要建立并运行质量保证体系。

(1)建立质量保证体系

安全文化本质上表现为一整套科学而严密的规章制度和组织体系。核电工程项目质量保证体系就是适于核安全文化建设的一套制度、一套体系。

为了建立本项目的质量保证体系,工程总承包单位制订并实施了体系建设实施方案,对项目体系建设思路、工作计划、维护的原则和具体实施内容、方法进行了明确,同时还组织了各施工承包商制订并实施了相应的体系建设实施方案,最终形成一套覆盖全项目管理活动的质量保证体系。

(2)质量保证体系有效运行和持续改进

程序文件编制了,体系建立了,是否就可以说核安全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了?实际情况不是这样的。程序文件需要员工来执行,员工的执行力如何,直接影响了质量保证体系可否正常运作,核安全文件建设可否得到有效推进,执行程序是贯彻核安全文化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核安全文化又在程序执行过程中得到了体现。就现阶段而言,有必要通过体系评估、专项监督监查,已验证质量保证体系的充分性和有效性。

一方面,为确保程序体系文件的适用性、充分性和有效性,增强程序对工作的指导作用,工程总承包单位针对现阶段体系建设遇到的问题,策划了工程总承包单位及项目相关方体系建设阶段性评估活动,各单位制定了详细的体系梳理计划并开展了评估。通过本次专项活动的开展,全员对自己工作范围内程序体系进行了一次全面梳理,为项目的管理体系全面优化奠定了基础;同时,本次活动也是调动全员学习程序,执行程序的良好契机,强化员工按照程序办事的良好习惯。

另一方面,工程总承包单位及项目相关方组织开展了程序执行力检查,查找程序执行过程中存在的薄弱环节,进行整改,增强程序执行力。比如在专项监督监查中发现,核安全文化培训主要集中在项目领导层和职能部门,对于一线施工班组的宣贯力度不够;对“隐瞒虚报”、“弄虚作假”、“违规操作”未开展针对性宣贯。针对发现的薄弱环节,相关方进行了整改,整改情况包括:收集编制适应工区人员的核安全文化宣贯教材和行为规范,提高一线施工班组人员的核安全文化水平;加强关于“两个零容忍”的宣贯教育,结合经验反馈案例,宣传弄虚作假、违规操作的危害性,针对“防人因失误”展开案例讨论与学习等。

通过体系评估、程序执行力监督等形式,推动了工程总承包单位及项目相关方程序质量保证体系的持续完善,促使全员养成按程序办事的良好工作习惯,做到“凡事有章可循,凡事有据可查,凡事有人负责,凡事有人监督”,整个项目营造 “一切按程序办事”的核安全文化氛围。

3.开展核安全文化推进专项活动

为了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营造强势核安全文化氛围,工程总承包单位策划并开展了一系列核安全文化专项活动,通过全方位开展核安全文化实践活动,进行核安全文化建设,不断提升项目的核安全文化水平。专项活动包括:

开展核安全文化宣传活动。创办核安全文化宣传板报,板报涉及了核安全文化基础知识,核安全文化的最新动态和一些核安全文化经典案例等,通过定期更新核安全文化板报中相关信息,普及核安全文化知识,宣传核安全文化理念;通过在生活区、办公楼、会议室及培训教室悬挂核安全文化标语,将核安全文化理念印刷到大巴车座套上的形式,以各种途径宣传核安全文化理念,营造核安全文化氛围。

开展“一周一法规”学习活动。每周结合现场实际工程进展状况,摘录一条或几条法律法规要点,以邮件、新媒体平台为媒介,通过生动、有趣的解析并结合案例分享给全体员工,普及全员核安全法规知识,提高全员对法律法规的敬畏之心 。

开展“会前topic”活动。利用会议开始后的前5分钟时间,选取核安全文化有关案例或现场发生的案例,进行宣贯或讨论。通过“会前topic”讨论环节,使员工对核安全文化要求的理解更加具体,可以更好推进核安全文化要求在日常工作中得到落实。

开展核安全文化辩论赛。通过辩论激发员工对核安全文化、企业文化的思考。

开展核安全文化知识竞赛活动。通过知识竞赛的形式传播核安全法规,核安全文化知识等,传递全员在核安全文化建设中的主人翁精神,持续提升全员核安全文化水平和核质保意识。

制作防人因失误工具牌,推广防人因失误工具的应用,完善防人因管理制度。通过对防人因失误工具的应用进行宣贯和推广,进一步培养和固化全员的防人因意识,从而规范员工的工作行为,提高人员工作绩效。

开展程序文件一致性梳理排查活动,梳理所有正在使用的方案和技术文件一致性、梳理上下游程序要求的一致性并将此项活动常态化。

参与同行评估,对标同行,结合本工程实际情况,通过有针对性的评估,发现存在的问题,找出待改進领域并落实整改,持续提升本项目核安全文化水平和管理水平。

4.根据PDCA循环定期开展核安全文化评估

策划P(Plan)

每年年初制定核安全文化建设推进实施方案,策划具体核安全文化工作计划。

执行D(Do)

根据年度工作计划严格开展相应的活动。

检查C(Check)

通过监督检查和核安全文化自评估、同行评估等活动,对项目核安全文化建设工作的开展情况和效果进行检查验证。

处理A(Action)

根据评估结果,制定巩固措施、阶段总结和后续提升计划。

核安全文化需要内化于心,外化于形,通过形式多样的活动让员工增强核安全文化意识,以期让核安全高于一切的核安全观成为全体员工的自觉行动,在项目形成人人自觉关注安全的气氛。

核安全文化建设的关键在于切实提高制度与规范的执行力,通过常态化的评估与监督,吸取经验教训,制定改进提升措施,推广良好实践,持续提升,常抓常改,久久为功,形成核安全文化培育的强大推动力,最终达到人员观念、价值观的转变。

三、结束语

核安全是核电的生命线,核电站工程管理单位只有将核安全文化贯穿于整个工程建设中,做到工程质量让业主满意,核安全让公众放心,才能保证行业的长期欣欣向荣。文化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完成和实现的,核安全文化的培育亦如此。在核安全法律规定开展核安全文化建设,在全行业大举推进核安全文化建设的背景下,核电企业和员工只有秉持坚定的信念、开放透明的态度,坚持不懈的良好行为才能不断提升核安全文化水平,否则核安全文化必将弱化。核安全文化建设的方式方法将在实践中得到持续改进和完善,我们需要通过不断总结、分享和学习核安全文化建设过程中的经验,更加高效的做好核安全文化培育工作,为我国核电持续向好发展贡献智慧和力量。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核安全法》2017年第七十三号主席令

[2] 《核安全文化政策声明》国家核安全局2015年1月14日

作者简介:赵阳,男,工程师,现在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示范项目部QA/QC部从事质保工作。

猜你喜欢

核电培育
第四代核电 高温气冷堆
百年初心精神 点亮核电未来
2020年核电活动安排
中国核电等待重启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第十道 生相克
蟑螂
走进核电全产业链
核电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