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的对策研究

2020-12-23高建铿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摘 要:做好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确保文物古建消防安全,是文物保护传承的根基,对研究古代文化遗产具有重要意义。鉴于此,本文就福建省土楼的消防安全风险以及管理对策展开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关键词:福建土楼;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前言:福建土楼距今已有千年历史,为客家先民抵御战乱和躲避匪患所建。其以历史悠久、数量众多、规模宏大、造型奇异、风格独特而闻名于世,被誉为"神话般的山区建筑"。2008年,南靖县土楼景区4处20座土楼“福建土楼”被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景区位处2个乡镇,沿线13个景区村,景区内文物众多,重点文物保护单位6个,省级文物保护单位4个,县级以上文物保护单位33个。成为“世遗”后,南靖土楼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人。2008年,南靖“福建土楼”景区接待游客35万人次;2017年,飙升到450万人次;2021年五一节假日,虽处于疫情防控期间,南靖土楼景区日接待量仍超过2万人。多年来,南靖土楼景区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但这也给土楼的消防安全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福建土楼的建筑格局

福建土楼的建筑格局有很多种,包括圆楼、方楼、五凤楼、八卦楼等多达二十种造型,我们最常见到的就是圆楼和方楼。土楼不仅外部造型独特,内部空间更是大有学问。一般来说,土楼内部会分成一圈到四圈不等,这取决于整个土楼的外径,外径越大,内部空间也越大。土楼在建筑之初是为了团结族人,抵御外敌,所以他们将住宅建设成了一个围起来的堡垒。但土楼不同于四合院,是一个家族共同居住的大型群居建筑,他们居住在一个土楼相互依存,但每家又各自独立,每户都拥有面积相同的居住单元,祭祀场所、大厅、庭院则是大家的共同使用区域。在平面布局上,福建土楼是内外合围出庭院,走廊、房间的分布以大厅、门堂等公共区域为中轴线展开,内圈一般作为公共区域,外圈作为每家的居住场所,这在很大程度上保证了人们的生活隐私。在立体空间分布上,土楼普遍将一楼作为厨房使用,但实际功能往往不只限于厨房,长期的灶火使用为整栋建筑起到了降低潮湿度的作用。二楼一般设置为粮仓,既避免了潮湿也没有为搬运带来太大的阻碍。三层以上为居住区域,一般在三楼以上的居住空间才会在外墙开设窗户,这也是出于防御安全考虑的设计,如图1所示的南靖土楼-怀远楼。

图1南靖土楼-怀远楼

二、福建土楼的建筑材料

福建土楼,从名字就可以看出这个建筑最独特的材料就是土。福建山区相对闭塞,人们在建造房屋时只能就地取材,利用当地常见的红壤土、瓦砾土等作为建造房屋的材料。泥土相对石料更容易开采、运输,相比木材的使用年限更久,因此成为当地人建造房屋的首选材料。单纯地泥土建筑并不坚固,难以抵挡水灾,因此人们在建造土楼时,先用石头堆砌出土楼的地基,这样可以防止发生水灾时墙角被冲垮。之后在筑墙过程中将树枝、竹条夯进土墙充当龙骨增加其拉力,再一圈一圈筑成厚实的土墙,这样的建筑手段有点类似于我们当今的钢筋混凝土建筑,最终建成的墙下厚上薄,厚度一般在一米以上,有的甚至能够达到两三米。还有的土楼在建造过程中,往关键建筑部位的泥土中添加糯米水,糯米水粘性极强,这样的做法能使相对疏松的土壤更好地结合成一個整体。这样建造出来的土楼可以抵御水灾、火灾,抗震性能好,福建土楼历经数百年,经历不少自然灾害侵袭,但至今仍屹立不倒。但由于这样复杂的建造工序,建造一座土楼需要耗费很长时间,一座普通土楼工期大约为两三年,大型土楼的建筑工期可长达数十年,因此当今留存的大型土楼十分珍贵,我们应好好保护。

三、南靖土楼的现有安全消防设施现状

当地公司组建了景区专职消防队,目前总人数20人,分布在南靖土楼云水谣、河坑土楼群、田螺坑土楼群等景点,每处景点均配有3-5名景区专职消防员,景点楼前设有室外消火栓,楼内设有消防间,消防间内存有消防水带、灭火器及消防战斗服,每层楼楼梯口、门厅及大厅内都有摆放5KG干粉灭火器。整个南靖土楼消防水池分布(目前山区没有市政消防管道,消火栓都是连接消防水池):田螺坑土楼群200立方米一个,下版200立方米一个,塔下200立方米一个,河坑土楼群240立方米一个、旧的180立方米一个,云水谣和贵楼200立方米一个,怀远楼200立方米一个,整个土楼景区的烟感器约1700多个,当烟感报警设备发出报警信号时,会自动向土楼公司智能化指挥平台及相关联手机进行报警,景区专职消防员队伍则在第一时间前往报警点进行应急处置,达到了及时处置火灾险情的效果,避免造成火势蔓延的后果。

四、消防安全风险隐患

1.耐火等级低,火灾荷载较大

我国文物古建筑普遍以木质材料为主,耐火等级低,木材经长时间风吹日晒,水分含量极低,并且在一般的文物古建筑中使用的木材本身含有大量的油脂,土楼是一个家族共同居住的大型群居建筑,房间相互依存,一旦发生火灾,火势就会迅速的蔓延。

2.古建筑消防安全设施短缺

虽然近年来福建省各地均投入一定经费改善古建筑消防设施,并取得一定成效。但部分古建筑因受地理位置偏远等自然条件和老旧城区历史影响,消防水源不足、消防设施欠缺。检查发现,多数古建筑市政水源无法覆盖或水压严重不足、消防水源与生活用水共用,普遍未设置室内消火栓、消防水泵及消防蓄水池和消防电源,部分仅配备灭火器。上述问题影响了古建筑火灾初起时的扑救。

3.古建筑消防管理人员不足

福建省古建筑数量多且相对分散,监管难度大,各地市文物保护管理人员编制缺乏,节假日时期,相对于景区游客量,在消防安全管理方面容易出现监管缺位。全省古建筑内部居住人员多数年龄较大,安全防范意识较为薄弱,一些远离城镇的古建筑,管理人员少且大多未进行过消防安全管理专业训练,往往在火灾初期既不能及时发现,又没有足够的力量扑救。

4.民居古建筑消防安全问题突出

民居类的古建筑消防问题较为突出,由于属于私人产权,日常监管主要以劝导为主。居民的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意识淡薄,防火常识和火场逃生自救等消防安全知识严重缺乏、线路私拉乱接、使用大功率电器未采取防护措施等问题。部分古建筑居住的人员为老弱病残,防火安全意识更加薄弱,自防自救能力堪忧。

对照国家文物局《文物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十项规定》要求,发现各地诸多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风险隐患仍普遍存在,主要有如下隐患问题:存在直接在木结构上敷设线路等电气线路敷设不达标问题;未建立消防安全日常巡查制度,未定期对电气线路和消防器材进行检查维护;在建筑内堆放可燃易燃杂物,存在建筑内点香、燃烛未采取有效的防火措施;存在未设立工程公示牌、安全警示标志和堆放杂物、员工抽烟等施工现场管理混乱问题;多数古建筑未及时制定消防应急预案,未定期组织演练,部分现场管理人员操作使用消防器材不熟练,未组织开展灭火救援演练。

五、土楼消防规划

1.消防布局“抓主线,点对点”

由于土楼地处山区,远离城镇,交通不便,土楼群之间距离远,分布面广,布局分散。因此,在进行土楼消防布局中,应统筹考虑,跨镇区甚至跨市统一管理,并考虑“抓主线,点对点”的布局格式。“抓主线”指在交通较好的重点土楼群所在地进行详细的地形测绘,选定一个能较好辐射到各个土楼群的位置设立消防执勤点。点对点是指在交通不便、土楼数量较少的村庄建设小型消防中心,配置基本消防设备,指定村庄、各座土楼、楼层消防安全管理员,并对本村部分村民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和消防演练。

2.提升防火技术实际应用

针对类似土楼这种对外开放的文物古建筑,应积极运用新时代消防安全理念,强化高新防火技术的实际应用,比如在古建筑消防安全建设规划中加入防火涂料的应用。

防火涂料种类很多,但是按照防火涂料的使用对象以及防火涂料的涂层厚度来看,一般分为饰面型涂料和钢结构防火涂料。针对文物古建筑,我们应首选饰面型防火涂料,其一般用作可燃基材的保护性材料,具有一定的装饰性和防火性,又分为水性和溶剂型两大类。防火涂料是用于可燃性基材表面,能降低被涂材料表面的可燃性、阻滞火灾的迅速蔓延,用以提高被涂材料耐火极限的一种特种涂料。施用于可燃性基材表面,用以改变材料表面燃烧特性,阻滞火灾迅速蔓延;或施用于建筑构件上,用以提高构件的耐火极限的特种涂料,称防火涂料。

3.消防供水规划

消防供水设施是公共消防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有关统计资料,许多火灾由小火酿成大灾都存在着消防水源缺乏的问题,即“火旺源于水少”。因此,无论文物古建筑消防规划中,消防供水都是非常重要的内容。文物古建筑普遍地处无市政消火栓或消防水鹤的城市区域,消防车辆难以到达古建筑门前,属于消防供水严重不足的城市区域或建筑群。每个文物古建筑应至少设置一个为消防车提供应急水源的不少于100m3独立消防水池,或设置一处天然水源或人工水体的取水点,并应设置消防车取水通道等设施。 4.消防设施规划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中规定:“国家级保护单位的砖木结构和木结构建筑应设室内消火栓给水系统和自动喷水灭火系统。”如果按照建筑规范的要求,土楼要求设置喷淋和消火栓系统,但如果在土楼内设置这两套系统,就会部分改变土楼墙体原状,影响土楼外观系统水渍甚至会造成土楼结构安全隐患。《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规定:“文物保护工程必须遵守不改變文物原状的原则,全面地保存、延续文物的真实历史信息和价值。”在考虑土楼防火保护时不能一概而论,要根据土楼的使用用途和人文景观价值不同采取不同的消防技术措施予以保护。南靖土楼内有大量的壁画、彩绘或图片资料,如和贵楼,扑救这类建筑就必须考虑水渍的负面影响,要研发和采用水渍少、节水型的灭火设备或者无水渍的气体灭火系统,以达到既灭火又不损伤重要文物的目的。

5.加强消防管理及宣传

民居文物古建筑内使用电气频率、功率与日俱增,需加强对古建筑内居住人员的消防安全管理,统一规划改造敷设。首先应对文物古建筑的电气线路进行摸底,排查老化严重或不符合使用要求的电气线路,由政府、旅游开发公司和居民三方共同出资进行电气线路改造。新安装用电设备需进行电力负荷计算,选用符合电气设备荷载要求的线路,并由专业人员负责安装。严禁私自接拉电线,尤其是大功率电器产品供电线路。线路敷设时采用明敷,穿金属管或封闭式金属线槽,并采取防护保护措施。土木结构文物古建筑是存在较高火灾风险的建筑物,应在弘扬传承文化的同时强化消防安全宣传,对景区在岗人员、居住人员进行防火技巧培训,并对广大游客群众普及消防安全出行知识,让群众在提高安全意识的同时,积极主动参与保护文物古建筑。

六、结语

文物古建筑承载了历史和文化信息,不可再生的特点决定了其珍贵的价值。因此,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应该提升到文物传承保护高度来重视,作为传承保护的首要工作开展。基于这一原则,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管理,必须从“防控”和“应急处置”两个维度、两道防线开展,只有一切科技手段、人防、物防、技防的规划使用,都为这两个维度和防线服务时,才能把火灾对古建筑的危害降到最低,使其长久的发挥应有的价值。

参考文献:

[1]张香萍.文物建筑消防安全问题和火灾危险性分析[J].山西建筑,2017,43(28):239-241.

[2]王大为.文物古建筑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J].山西建筑,2017,43(19):235-237.

[3]贾小镔.浅析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管理工作[J].中华建设,2017,(06):76-77.

[4]周尔东.文物古建筑火灾特点分析与消防安全措施探讨[J].江西化工,2017,(03):149-151.

[5]张蓉.文物古建筑消防安全现状及对策分析[J].西藏艺术研究,2016,(04):79-81.

[6]刘建军.古建筑消防安全初探[J].文物世界,2016,(06):61-63.

[7]王强.文物古建筑消防防火安全管理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6,(21):182.

作者简介:高建铿1992.10汉,男,福建长乐人,本科学历,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福建总队初级专业技术职务,主要从事消防应急救援。

猜你喜欢

消防安全管理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关于职工队伍稳定的认识和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走,找对策去!
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开展的分析
浅析住宅小区消防安全管理问题及防火对策
“网格化”消防警务在社会消防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建筑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及火灾防范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