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临床护士针刺伤原因及预防措施

2020-12-23陈元金

中国应急管理科学 2020年6期

陈元金

摘  要:目的:针对护理人员在临床上可能发生的针刺伤,浅析针刺伤的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护措施。意义:帮助更多的护理人员远离针刺伤,加强职业防护意识。针刺伤是护士在进行各种护理操作如输液、抽血等过程中被各种医疗锐器如注射针头、各种穿刺针等刺破皮肤而造成的皮肤深层破损和出血,从而导致护理人员获得血源性疾病。针刺伤已经成为了我国护理人员面临的最为严重的职业危险因素之一,现如今,护理人员已经成为血源性疾病的高危感染人群。本综述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临床护士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并探讨如何从源头上有效降低针刺伤的发生,加强临床护士的职业防护意识。

关键词:针刺伤;职业防护;临床护士

随着医疗护理事业的飞速发展,护理程序中的有创性操作不断增加,这无形中增加了由血液暴露引起的血缘性疾病的机会。中国2003年调查报告,80.6%的医务人员发生针刺伤,健康医务人员血源性传染病80%一90%是针刺伤所致。针刺伤是护理工作中最常见的一种职业性伤害,在每天的护理工作中,护士接触血源传播性疾病病原体的机会很高,其中各种污染的针刺伤是传播乙型、丙型肝炎病毒和人类免疫缺陷病毒等的重要途径。据文献报道[1]每年全球大概有10万左右的护士被针头刺伤。我们必须强化安全意识,严谨操作,避免针刺伤。作者就可能发生针刺伤的原因和对策简要探讨如下。

一、造成针刺伤的原因

1职业防护意识较弱   ①在校期间教育不到位:实习护生发生针刺伤多处于开始实习的前两个月,大多是因为在校期间学校未能针对针刺伤事件对护生进行教育,由此护生疏忽了自我保护。大多学校未设置安全职业防护教育等相关课程,一味的注重理论教育与实际操作,忽略了建立护生的自我防护意识。②实习期间未能初步建立自我防护意识:由于医院未能及时为护生进行教育,导致护生无法深刻意识到针刺伤事件给自身带来的伤害,加之护生从学校进入医院角色的转变,松懈了对自己的保护意识,在有可能接触病人的体液血液分泌物的同时,不能预先做好防护措施。③对血源性疾病认识不到位:据文献报道[2],如今已经证实有20多种病原体可以经过血液传播,而针刺伤使血液传播的主要途径,其中危害最大的是乙肝、丙肝和艾滋病。我国为乙型肝炎的高发地区。而年轻护士对这一方面认识不足,甚至会产生针刺伤难以避免的消极看法,从而疏忽了职业防护。

2护理操作不规范  ①医疗垃圾处理不规范:由于病室环境受限,大多护士只能将输液瓶输液器带回治疗室进行垃圾分类,不能做到立即处理,从病室到治疗室途中可能会发生意外事件导致针刺伤。集中输液时,因为护士人员编制不足,把所有患者的输液器集中到治疗室处理,拔下输液器的针头也会导致针刺伤的发生。②未按照操作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由于工作繁重,面对巨大的输液量,护士往往松懈了对自己的要求,一味追求结果,忽略了护理操作规范,如严禁双手回套针帽、被污染过的针头应立即处理等,所以增加了刺伤等意外事件的发生。

二、预防针刺伤的措施

虽然完全避免事故是不可能的,但事故与护士的操作肯定有很大关系,完美的操作应该带来完美的结果。因此护士不妨从以下几个方面规范操作,尽量减少事故发生率。

1 戴手套尽量在操作时戴手套,这样就避免了操作者的手与任何可能引起感染的物质接触,其目的是双重性的,既保护医护人员,也保护了病人。研究表明,如果被血液污染的钢针刺穿一层乳胶或聚乙烯手套,医护人员接触到的血液比未戴手套可能接触到的血液量低50%以上。由此可见,戴手套是非常重要的。

2 规范操作在使用器械时,始终不让指尖触及针头,同时确保没有人紧挨在操作者的前后左右,或操作者在经过的路上没有其他人;抢救病人时拿着带针头的注射器要大声提醒周围的人躲开;不要随便把器械交给其他人,严格按着标准的操作程序执行,不能有一点疏忽,保持精力高度集中。

3 及时回收用过的注射器用过的注射器应该立即放进防刺穿、防漏的医疗垃圾收集箱中。手始终不要碰到收集箱,小心谨慎地将针头丢人容器。收集箱应该放在操作方便而又安全的地方。不要将针放入已经过满的收集箱中,相关工作完成后再脱去手套,脱掉手套后立即洗手。

4 严密观察病人的情况不能忽视病人的感受,随时注意观察病人的情况,衡量他们在接受治疗时的舒适程度,是否存在安全隐患,尤其是对自我意识很强的病人,如果操作者感到不舒服或预感到病人可能出现问题时,不要贸然操作,应该尽量寻求帮助。

5 完善护理操作规范[3]  ①定期组织技能操作大赛,鼓励新护士勤加练习专业操作:医院应定期指定一项操作,进行评选,并给予奖励,使新护士能在参加比赛的过程中,提高自己的操作水平和熟练程度,从根本上有效降低针刺伤的发生率。②完善设施,医疗垃圾能及时处理:医护人员使用过的锐器一定要及时处理,避免放置于操作台等不当位置发生针刺上,采用安全合格的一次性物品,保证撤下输液瓶输液器时立即处理,避免多人多输液器同时集中处理。③管理者定期抽查,检查临床工作:医院的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管控,定时抽检各项操作规章流程,对违反规范的人员应及时教育与指正。定期抽查医护人员医疗垃圾分类是否合格。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徐胜兰.输液科护士针刺伤原因分析及对策[J].护士进修杂志,2013,28(7):660-661.

[2]贾贵访,李莎,胡丽丽.输液室护士针刺伤危险因素分析及职业防护研究进展[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6,3(53):10663.

[3]罗莹洁,欧琳,洪春凤.护士针刺傷高发原因分析及干预措施[J].齐鲁护理杂志,2016,22(15):11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