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安全管理及事故应急管理分析
2020-12-23唐宏宇
唐宏宇
摘 要:伴随着我国科学技术水平的大幅度提高,人们的生产生活质量日益改善,化工企业的产品质量不仅影响着其他行业的发展,也与人们的日常生活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但因为化工行业特殊性质,许多设备必须在高温高压下运行。因此,在化工生产管理中,要建立安全和事故应急管理两项基本制度,最大限度地消除化工生产中的安全隐患,既能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还可以缩小事故的影响范围,避免造成生态环境污染和能源浪费。
关键词:化工安全管理;事故应急;管理
引言:如果化工企业想要有效地减少发生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保护其员工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并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需要对化工安全生产事故的原因进行详细的分析,找到事故发生的根本性原因,采取有效的应对措施,从根本上消除化工安全生产的隐患,保证化工生产的安全、可靠运行。
一、化工安全管理重要性
安全管理工作能够使化学品在工业当中的使用更加稳定,提高生产效率。化工生产与其他生产有着本质性区别,化学生产会涉及到不同的、数量较大的化学物质,物质间还会发生相应的反应,如果存在不规范的生产流程,腐蚀性强、易燃易爆等物质都将威胁到人们的生产生活,甚至导致严重的生产事故。为了能够提升生产安全,可以设置危险场所,做好危险规避,强化防范引导。安全管理是化工生产的硬性要求,化学物质具有复杂性特点,对生产环境的要求和作业的标准都有着严格的规定,工作人员要充分考虑各种影响因素,开展安全管理工作检查,能够快速的找到化工生产过程当中存在的危险,保障化工生产在安全管理工作当中稳步的前进。
二、化工安全管理和事故应急管理中的问题
1.安全理念问题
从当下化工企业运行的现状来看,安全理念出现的问题是较多的,一些从事安全管理的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较低,专业能力明显不足,化工生产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安全隐患未能及时发现。一些从事管理、设备操作的相关人员对安全的重视程度较低,这就使得化工生产过程中难以得到有效的安全防护,管理质量无法达到预期。对规章制度予以构建时,应该要将安全管理现状作为出发点,采用可行的措施来保证系统运行质量大幅提升。
2.化工安全管理技术落后
如今的化工企业大部分都是以设备为主,人员操作为辅的生产模式。这样的生产模式降低了因为工作人员操作失误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但也会因为设备的故障而拥有更严重的安全隐患。对此,需要企业在进行员工安全培训工作的同时,定期对企业的设备进行检修。因为化工企业最重要的一点安全防范工作就是对火灾事故的防控,企业需要建设一套完善的火灾应急处理方案,在化工厂内部安置阻火器,并对危险度较高的设备周围建立防火防爆装置。
三、安全管理措施
1.提高员工的安全管理意识
我国的大部分化工企业都有着一定的安全管理制度,这些制度都在一定程度上保障着化工企业的生产安全。但相较于安全管理制度,我国化工企业所缺少的是对于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工作,这一问题在中小型化工企业中的体现更为明显。需要化工企业在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的同时,也要积极开展员工的安全意识培训工作,确保工作人员在生产中能够贯彻安全生产,为企业的财产安全与员工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
2.改善管理措施并引入新技术
新技術的有效运用可以显著提升化工安全管理的水准和效果,规划合理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新技术运用管理制度,保证化工企业有序运作。利用先进的计算机信息技术,成立信息安全管理体系,并付诸实施,要求全体员工,将岗位信息和工作详细内容全部录入系统,能易于分析设备运作过程中的潜在隐患,更能加强化工企业的安全管理效果。
3.消防管理
企业应当指定专人按时定点开展火灾隐患自查自纠和消防设施日常维护,确保能随时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有效消除火灾隐患。按照法律法规严格执行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选派优秀人员参加省消防局组织的消防技能培训,确保有一定数量的消防专业人员从事消防工作。根据企业实际情况,购置必要的应急逃生设备和器材,储备一定量的泡沫液。消防机构要加大对企业消防监督检查的力度和频次,对存在的问题将严格查处,同时上报政府挂牌督办,直至隐患整改到位。
四、事故应急管理措施
1.管理通道建设
对应急管理体系构建时,可以采用的方法包括以下两种:一是对系统展开全面分析,确保系统能够一直保持良好的运行状态。对于化工企业而言,制定出的应急响应机制要具有可行性,同时要保证相关信息能够实现及时、顺利传输。企业要将自动化系统具有的功能作为依据,确保应急管理通道能够真正建立起来。二是要保证辅助系统的价值得到充分发挥,自动维护系统的专业程度要提高,能够第一时间发现运行问题,进而选择可行措施并及时解决。故障初步处理设备的作用也要展现出来,保证系统良好运行。
2.建立健全应急处理机制
化工企业在防范安全事故的同时,也应当重视对应急事故的处理工作。通过更加完善的应急事故处理方案第一时间对安全事故进行处理,避免安全事故因为处理的不及时而扩大损害范围,造成更加恶劣的影响。在事故处理后,要根据责任的划分,对小组或个人进行追责处理。通过这样的处理方式能够有效避免事故在发生后被进一步扩大。通过严格的追责方式,也能够让员工更加重视生产安全。最后,企业也需要在内部建立一套完善的应急事故处理体系,通过总结化工企业可能出现的安全事故类型与事故处理方案,制定出一套完整的应急处理预案,在发生安全事故后,企业就可以根据处理预案来迅速地完成安全事故的处理,避免事故影响范围的扩大,为企业的安全生产提供保障。
3.优化应急设施
应急设施应包括:安全防护设施、医疗物资、现场救险设施、应急监测仪器等;安全防护设施包括警报器、小型发电机、氧气面罩、安全绳索、便携式干粉灭火器等;医疗物资包括防护服、便携式氧气袋等;现场抢险物资包括防毒面罩、移动式消防水泵、消防安全带、安全防护服等;应急监测设备包括气体检测仪等。根据化工企业的规模大小和岗位分布,科学合理地部署各类应急设施。
五、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化工生产安全管理技术的不断发展,化工企业要采用先进的安全设备和生产工艺,不断改进现有生产安全管理的不足之处,最大程度地减少了安全事件的可能性,满足人们对安全生产的迫切要求,促进化工企业和社会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戴美琴,李晶.化工安全管理的重点和要点分析[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10):118-119.
[2]姚来.浅析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和要点研究[J].当代化工研究,2020(05):38-39.
[3]李恩众.化工安全生产管理的问题和要点研究[J].化工设计通讯,2020,46(06):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