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工程企业开展装配式建筑可行性分析
2020-12-23王庆峰
王庆峰
摘要:近些年来,装配式建筑逐渐变成被广大社会群众关注的一种建筑形式,建设效率高、施工难度较低,具有极高的环保效益。由于装配式建筑对建设方面的要求极高,建设标准不达标会直接影响装配式建筑的建设质量,本文通过对电力工程企业能否应用装配式建筑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提出加强建造技术、正规的生产工艺、材料设备的监测以及产品运输等对策,希望有利于推动电力工程企业的发展。
关键词:电力工程企业;装配式建筑;生产工艺;运输管理
引言:目前进入电力施工行业的企业越来越多,随着国家出台的一系列调控政策影响,从而造成市场经济缩减、传统服务业务下降,以煤电为主要配置的施工建筑设施闲置、相关人员出现职位富余,企业无法消化闲置设备、人员所带来的经济压力,给电力工程企业的发展带来很大难度,如何有效地调整企业业务结构,是当前电力工程企业的首要难题。
1. 电力工程企业对装配式建筑应用的可行性分析
1.1经济方面
通过对装配式建筑的成本、质量、工期等相关数据指标进行了经济效益分析,根据装配式建筑在建设中的应用价值、建筑一体化的特点,可以发现装配式建筑的生命周期更加节约成本、建造工期非常短、质量方面更具有保障,对社会效益和周边环境效益具有显著效果,从而促进经济效益的增长。第一,成本方面,在建筑一体化与BIM技术、装配式技术的运用不够成熟下,装配式建筑成本相对传统式浇式工程偏高,但在使用现阶段明显比传统式浇式工程高,通过不断的技术完善,可以更大的节约成本;第二,通过机械化的投入使工期方面大大的缩短,减少了现场作业人数,也提高了施工效率,此等突出表现,即带来可观的时间成本效益;第三,装配式建筑主要是现场机械化施工,降低了人工失误的几率,质量方面更有保障,施工也更加安全。从三个方面分析与传统式浇式工程的对比,可以为相关行业的发展增加经济效益,通关政策推动、技术创新、人才输出等方面的建造模式发展,为装配式建筑建设提供建设后盾。
1.2技术方面
装配式建筑主要包括预制装配式混泥土结构、钢筋结构、木结构建筑等,装配式建筑技术的进步可以使装配式结构的关键技术达到稳定状态[1]。预制构件是一般建筑企业的首要选择,制作技术方便,整体结构轻,广泛适用于建筑结构的施工模式中。在内部结构上,采用现浇混泥土与预制构件互相结合的技术,要严格控制混泥土的建模与拆模时间,保证拆模时的强度等级,在这种现浇混泥土与预制构件的预制结构体系中,制造中使用比较多的构件是预制叠合板和预制层叠合梁,在施工现场只需要进行简单的浇铸与焊接就可以进行使用了。为了对施工进度和施工质量负责,需要在预制结构构件的技术上有几方面要求:第一,保持结构平整、结构内部应力满足对其强度与韧度的需求;第二,利用套筒连接技术对钢筋结构和主要构造部分进行技术完善,不再强调全方面的装配形式,连接技术结构的强度、硬度一定要高于预制结构,这才可以使装配式建筑安全的投入使用,不仅要提高相关技术人员的水平同时也要在技术方面要满足技术规范需求。
1.3法律规范方面
如果各个地区要完成装配式建筑的目标与任务,需要根据法律规范建立健全的施工机制,完善相关配套政策,从而确保各项任务得到顺利落实。“十三五”期间,我国装配式建筑工程量达到建筑总工程量的百分之三十以上,装配式建筑不同于传统式浇式工程,对比部分发达国家,我国出台的相关法律法规,对装配式建筑的发展有很大意义。环保和节能的需求,使我国的建筑与地产等相关行业处在一个重要的转折点,正是因为此次契机,装配式建设工程成为了众多企业寻求发展的良好选择。关于我国对装配式建筑在相关法律法规中出现装配式建筑的问题,可适当借鉴装配式建筑较为发达的国家的法律相关经验。一个合理规范完善的建筑体系对建筑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对部分相关行业的统一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有着重要作用,在实践中不断改进,让这些法律规范与现有的装配式建筑体系相融合,保证装配式建筑相关的法律法规与装配式建筑体系不冲突,在原则、监督、实行等方面保持一致,同时需要有关部门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不断进行思考与改进,并提出有效建议来保障基本的协调,二者除了不互相冲突以外,还要根据国情、以及发展阶段来进行修正改进,从而实现随国情变、促进和谐发展的目的。
2. 电力工程企业实行装配式建筑应用的有效策略
2.1完善的建造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建设中,建造技术的不足会严重影响施工进度、工程总进度,也会导致在施工过程中出现人员安全问题。要不断完善建造技术,例如,对建造技术人员进行专业的技术培训,专业的基础理论知识来协助建造人员提高建造技术水平,提高个人素质,加大培养人才,让老技术员带新技术员,加强同事之间的交流同时又可以提高彼此的技术水平。要对建造设备及时更新换代,避免建造设备过于老化,造成施工效率降低,增加施工工期,加大投入成本。完善的建造技术可以有利于推动装配式建筑的快速发展。
2.2正规化的生产工艺
预制构件的基本产品主要包括预制外墙板、内墙板和叠合楼板,三种产品的生产工艺都可以采用流水线式作业,在机械化生产线上生产,对于部分异形构件的特殊需求,可以在固定的操作台上进行生产[2]。对装配式建筑的预制构件的生产工艺进行相关优化,在装配式建筑中,最为主要的就是装配式建筑构件,优化生产工艺就是为了保障构件的使用性能与可行性,根据装配式建筑的实际情况来完善生产工艺的改良,让装配式建筑具备更稳定的安全性能。在考虑经济效益与生产效率的前提下,选择最合适的生产框架,不断改进生产工艺,使其生产结构体系正规化,确保整个建设工程的质量安全。
2.3建筑材料与设备严格监测
装配式建筑材料的选择关系到建设工程的质量问题,根据中国经济建设坚持可持续发展原则,对建筑材料的挑选要严格检测,需要配备专业的工作人员来进行检测,对材料的质量、强度、环保、节能等方面严格管理,完全不符合生产标准的材料不经使用。同时在相关的生产机械设备上要时刻注意设备的损耗、安全性能,也需要相应的设备维修技术人员,确保构件在生产中不会出现问题,从而实现装配式建筑预制构件工业化的生产规模。
2.4产品的运输管理
由于装配式建筑尚未形成特别大的建筑规模,部分预制构件的生产产家相对较少,虽然大型企业有自己的预制构件生产产地,但由于建设项目的固定性与单件性还是很难确保施工场地与构件现场之间的交通运输问题。以上问题该如何解决通将过三个方面进行阐述:第一,研发专用的运输设备,针对大型的预制构件、易损坏的特点,对传统的运输车进行改进,研发配套的构建与结构方法,增加车辆的装载重量、添设格挡减震、以及其他的保护措施,从而避免在运输过程中出现问题;第二,合理规划与部署预制构件生产厂的地理位置,使用标准化构件,与同行业的生产产家互通有无,提高规模效益,充分发挥市场的调节机制,互相的配合協作,提升整体规模效益[3]。降低建筑材料成本,带动相关产业发展,让装配式建筑所需要的资源配置需求聚集一起,对成本投入上实现合理化减少;第三,做好运输组织工作,提前规划好预制构件的运输线路,对运输线路实地考察,仔细调查道路的限高、限宽、限载等情况,与当地有关部门做好沟通工作,确定货物运输路线。针对预制构件在运输过程中会出现意外突发状况,施工方单位应配备应急方案,及时解决问题,对事故现场分散部件的有序摆放,节约二次搬运时间。优秀的产品运输体系,可以对多条运输线路进行合理规划,更好的确保部件顺利达到施工现场,提高装配式建筑建设进度。
结束语:综上所述,经过对电力工程企业能否应用装配式建筑可行性分析,并提出了有效策略,通过建筑技术的完善、正规化的产品生产、建筑材料的严格管理、产品运输一体化等一系列措施,可以进一步加强装配式建筑在相关产业的应用,电力工程企业大多数具备房屋建筑的施工资质,机械化施工能力更强,在建筑业具备较好的竞争优势,更是对企业未来的经济发展打好基础。
参考文献:
[1]王鹏翔.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价值工程,2020,39(16):147-148.
[2]王本明.装配式建筑的发展给装饰行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J].中国建筑装饰装修,2018(11):112-114.
[3]武艾琳,苏义坤,曹丽斐.装配式建筑对绿色建造标准的需求性分析[J].山西建筑,2018,44(11):211-2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