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完善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的对策分析

2020-12-23李淼

今日消防 2020年11期
关键词:执法人员制度

李淼

摘要:法治社会建设进程的推进,意味着政府各方面工作的开展都需要逐步实现法制化、规范化,消防执法工作正是其中的重要部分。本文简单分析了完善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的重要意义,研究目前在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方面存在的法律制度尚不完善、执法思想和意识有所偏差、制度落实不到位、执法人员能力有所欠缺等问题,并重点从立法建设、执法理念教育、机制体系建设和人才培养管理等方面,对完善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的对策加以探讨。

关键词:消防法制;执法规范化;制度;执法人员

长期以来,消防执法工作的规范化都未受到足够重视,相关工作的落实往往都聚焦于最终成果上。而随着法治社会的不断发展,推动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变得越来越重要,是与社会建设发展保持高度一致性的重要基础,同时也是促进消防执法水平提升、效果改善的关键所在,因此有必要对相关内容展开全面而深度的研究。

1 完善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的重要意义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城市中存在的消防隐患逐渐增加,同时群众对消防工作的质量和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必须进一步做好消防工作。而对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加以建设和完善,能够从最基础的层面为消防事业发展提供可靠支持、指引、规范与保障,并能形成更为系统、完善的体系,促进消防执法工作水平的有效提升。这对解决现有消防执法工作中存在的不足、应对消防事业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均有着不容忽视的积极作用,更能有效体现消防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性。与此同时,消防法制及执法规范化的逐步完善,意味着消防执法工作的组织、开展、监管不再简单地停留于管理层面,而是更加注重实践,考虑更多因素,基于实际情况实施消防执法工作,有助于执法创新,推动执法水平上升。

2 目前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方面存在的不足

2.1法律制度尚不完善

自消防法于2008年开始修订以来,消防法在不断修正过程中得以逐渐完善,但是从实践中来看其依旧有着一定的不足之处。消防执法涉及内容极广,同时研究的问题较为复杂,这就导致相关法律法规难以完全做到足够健全、完善与有效,难免存在一定缺陷和不足,不利于当前消防法制和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实现。

2.2执法思想和意识有所偏差

从思想认知层面来看,部分消防执法人员对规范执法的认知还存在一定偏差与不足。首先,消防执法规范的实现需要以执法人员自身具有良好的法制意识为基础,但是部分人员在此方面有所不足,法制意识不强,在开展执法工作的过程中缺乏重视。其次,部分消防执法人员对消防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规章规范等的深度不足、理解不到位,同时自身对执法规范化缺乏足够重视,在工作实践中往往存在较大的随意性,而且受观念局限还容易出现只顾埋头执法,不考虑大局稳定与社会影响的情况。

2.3制度落实不到位

消防执法规范化的实现需要以充分、有效落实制度为重要基础。不过由于消防执法人员自身思想认知存在一定偏差,在工作实践中缺乏自觉性,导致相关制度乃至法律的落实不到位,严重影响消防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开展。部分执法人员的自觉性不足,不重视对自身能力的提升,不愿意了解和学习新的规章制度,习惯于依靠经验开展工作,使得规章制度难以得到充分落实。还有部分执法人员在工作过程中存在随意性,缺乏遵守制度规范的意识,更会严重影响规范化执法的落实。

2.4执法人员能力有所欠缺

消防执法人员不仅要对工作高度重视和正确认知,更要确保自身能力完全可以胜任岗位。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不少执法人员的能力都有所欠缺。首先,对法律知识和相关规范的理解不足。消防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等覆盖面较广,内容复杂,消防执法人员要想全面、深度理解和掌握这些内容需要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学习。但是部分人员却只停留在表面,不愿意深度钻研。不仅对这些专业内容的了解不够全面,还存在停留于字面上的一般理解的情况,并不能正确把握其中的立法精神、深刻含义以及价值取向,容易对执法规范化造成误导。其次,执法人员缺乏信息更新意识。不管是法律法规的修改、补充还是执法解释的更新,又或者新类型的消防犯罪违法出现,都意味着消防执法人员必须积极跟进,尽快了解相关内容,进而在消防执法工作中做到与时俱进,保障工作质量与效率,切实解决相关问题。但是部分消防执法人员缺乏信息更新意识,对法治更新以及消防违法犯罪的发展了解不足,导致工作开展较为滞后,容易遇到工作障碍和瓶颈,更遑论执法规范化的实现。然后,消防执法人员工作经验不足。消防执法规范化并非是简单地照搬法律条文指导相关工作开展,而是要准确把握法律效果、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之间的关系,并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最合适的方式进行有效执法,保障执法效果。但是部分人员经验缺乏,尤其是缺乏处理复杂问题的相关经验和能力,导致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难以正确处理,影响执法规范化的实现。最后,信息技术素养不足。在信息化时代,消防执法正迎来翻天覆地的变化,然而部分人员信息素养较低,缺乏主动学习的意识和习惯,难以在新时代背景下支持消防执法工作的规范化开展。

3 完善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的对策

3.1全面推动立法建设

对消防执法相关的《消防法》、《行政处罚法》等法律条文进行更新、补充和完善,能够为消防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提供基础支撑。随着消防改革进程的快速推进,部分法规条款的内容已经显得较为陈旧、滞后,和实际情况存在一定偏差,需要及时进行废除或者修改,并要针对一些新的问题新增合适的法律条款,尽量保障立法建设的有效性,提升消防法制规范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对配套的相关政策、规章、制度等进行建设和完善,全面构建完善的法律支持和保障,为消防执法的规范化发展提供最基础的动力与支持。

3.2加强执法理念教育

执法思想、意识和理念的偏差会对消防执法工作的开展造成巨大影响,无法实现规范化执法,因此有必要全方位加强执法理念教育。首先需要落实对执法人员的依法依规执法思想教育。不少消防执法人员在开展工作时存在一定的随意性,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的了解和研究不够,导致执法工作难以体现规范性,严重影响执法效果的同时还会对消防执法部门的公共形象带来负面困扰。其次需要落实违法打击和权益保护相结合的执法思想教育。企业固然可能是消防违法犯罪中的被打击对象,但也是被保护的对象,如果一味地强调对消防违法行为的打击而忽视了保护,反而会对企业合法权益造成不小影响,导致规范执法无法真正落到实处。然后应当强调法律、政治及社会三大层面执法效果并重的教育。消防执法工作覆盖领域广,涉及到大量内容,这意味着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不能仅着眼于法律效果,还需要充分考虑执法行為所产生的整治效果和社会效果,促进三者的有机统一,兼顾公平正义和人民群众的普遍认同。最后还需要加强质量与效率并重的执法理念教育。消防执法人员应当正确认识到执法质量和执法效率之间的关系,在维持二者平衡的基础上促进二者的同步提升,大幅改善执法工作规模、力度与规范化。

3.3做好机制体系建设

做好机制体系建设能够为规范化执法提供更为可靠的保障,而且需要重点从两方面进行建设和完善。其一为执法流程机制的建设与完善。以国家法律的相关政策法规为基础,参考地方消防执法工作实际情况,对执法职责范围、具体内容、操作流程等进行全面规范,要求消防执法工作人員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尤其要对执法裁量加以明确,务必要保障裁量符合相关法律法规和制度,从而避免随意、滥用法律等情况出现。其二为执法监管与考核相关机制的完善。针对消防执法工作建立责监督制约机制、考核评价机制、责任追究机制,对相关职责加以明确,落实执法工作的全方面、全过程监督和管理,加强内部制约和拓宽外部监督渠道,以科学、合理、量化的具体指标对执法情况进行考核与评价,同时对工作中存在的各种问题进行及时追究和惩处。

3.4落实人才培养管理

人才培养与管理是保障消防执法规范化的关键所在,这是因为消防执法工作是由人完成的,如果人在工作过程中存在各种问题,那么必然会影响工作质量及效率,更无法保障规范化的实现。针对消防执法工作的实际情况,构建可具化的人员综合素养指标体系,并以该体系指导人员培养、考核工作的开展。消防执法人员需要对相关法律、法规、政策、制度有全面而深度的了解,同时应当及时跟进法律制度的更新、补充与废除,积极了解最新的消防犯罪违法类型,具备较高的信息技术素养,掌握基本的信息技术操作方法和技巧。围绕这些内容进行创新和拓展,构建相应的考核与培训机制,但凡未通过考核的都需要接受培训,直到通过考核为止。另外还需要加强消防执法人员管理,全方位掌握人员心理特征、实际需求、工作状况等,做好思想教育,构建科学有效的激励机制,通过物质和精神层面的奖励与处罚等,激励执法人员开展规范化工作。

4 结语

综上可知,法治社会背景下需要积极推动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打造更高水平的消防执法工作,为广大社会群众提供更加优质、可靠的服务,严厉打击消防违法犯罪活动,保护消防安全。相关部门必须对此加以高度重视,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合理措施加以处理,为消防防治与执法的规范化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李卿.完善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对策[J].山西建筑,2018(02):248-249.

[2] 张滢.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完善策略[J].法制与社会,2019(18):213-214.

[3] 李岩.探讨消防监督执法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及处置对策[J].中国科技纵横,2016(16):177,180.

[4] 吴雪峰.完善我国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对策[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24):276.

[5] 黄伟航.完善消防法制与执法规范化建设的策略研究[J].法制博览,2016(31):207.

猜你喜欢

执法人员制度
“硬茬子”服软
美国警察和执法人员纪念日
俄执法者击毙恐怖分子
夏朝
某些单位的制度
社区矫正执法人员警察身份的法律确认
论制度安排的后发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