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型城市综合体防火措施与灭火救援技术探讨

2020-12-23唐小荣

今日消防 2020年11期

唐小荣

摘要:随着城市建设规模的扩大,城市功能区划分越发明确,不同功能区配置的建筑物综合体也不同,而为了满足不同区域居民的生活和工作需求,大型城市综合体建设数量逐渐增多,为城市的完善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但是,随着城市综合体的发展,其对防火工作和灭火救援工作也提出了挑战。基于此,本文就大型城市综合体防火和灭火救援展开研究,首先阐述了火灾危险性,其次对其防火工作不足进行了分析,最后提出了一些防火措施和灭火救援技术。

关键词:大型城市综合体;防火措施;灭火救援技术

大型城市综合体功能多样,集多种功能为一体,建筑面积可达上百万平方米,体型大,装修豪华,功能多,导致火灾危险性比较大,极易发生大规模火灾现象,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也十分巨大。近些年,大型城市综合体进入迅速发展阶段,火灾发生频率也越来越高,为了避免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消防工作也成为当前大型城市综合体亟待解决的问题。

1 大型城市综合体火灾危险性

大型城市综合体火灾危险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易燃物多。大部分大型城市综合体内部装修并没有根据相关规范执行,为了装修豪华、舒适,不注重安全,应用了大量可燃、易燃物材料装修,例如吊顶、墙面等,一般采用木制品和织物材料,经营范围广,商品类型多,营业场所可燃物多,一旦燃烧极易导致火灾迅速蔓延,扑救困难,同时各种材料会释放大量烟雾和气体,极易导致人员中毒死亡[1]。

电路线多。大型城市综合体中的电线敷设多,且有些电线敷设不符合规定,造成了安全隐患,例如未采取穿阻燃管保护、线路交接不仔细等,有些综合体是在原建筑基础上改建而来的,线路本身已经老化,但是其本身的用电量较大,很多设备长期不停运行,若是电路安装、使用不当就会导致电气火灾发生。

灭火困难。大型城市综合体一般位于城区中心,整体规模较大,根据功能其可以分为交通、商业、商务、会展和居住等多个综合柜体,建设体量大,结构复杂,上下联通[2]。由于综合体功能多,导致人员密集,一旦发生火灾极难疏散,逃离现场时容易出现拥堵、踩踏等现象,灭火救援时容易出现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

致灾原因多。城市综合体功能多样,各个功能之间彼此独立,但是又相互联系,一旦发生火灾,火灾原因也各不相同,其中電气火灾发生率高,彼此之间相互牵连,具体表现为浓烟、毒害、燃烧等现象。

2 大型城市综合体防火工作存在的不足

2.1防火设施的不足

防火分区。综合体中,自动扶梯和敞开式楼梯共享同一空间,高度达,上下贯通,无分隔保护,尽管才用了防火墙来作为防火分区,但是有些商家为了空间和视觉效果,一般使用防火卷帘来代替防火墙,一旦发生故障极易导致火灾迅速蔓延。

建筑材料。无机保温材料隗帆,生产复杂,价格高,保温效果不佳,且容易出现开裂等现象,市场占有率低,导致我国的外墙保温材料仍然使用聚苯乙烯泡沫等易燃材料,容易使火灾蔓延[3]。

防火装置。综合体内结构复杂,安装的感烟探测器位置隐蔽,无法及时检测火灾,有些综合体所安装的加压送风排烟装置不科学,在防护楼梯间等地方没有安装该装置。自动喷淋装置由于锈蚀难以启动,尽管启动但是喷头间距大,无法起到灭火作用。

2.2消防安全管理的不足

消防救援场地被侵占。综合体用地紧张,消防车道被私家车或是违章建筑所侵占,导致火灾发生,消防车无法及时靠近货场,登高车由于树木、管线等影响而无法发挥作用。同时,有些消火栓、水泵等无法正常使用。

消防设施管理不足。设计施工时,综合体需要根据当前国家规范标准来设置和配置消防设施,由于日常维护管理不善,导致很多固定消防设施无法正常启用。在商住混合综合体中,由于监管不力,消防设施频繁出现故障、损坏和丢失现象。

防火安全意识不高。一是大部分建筑内存在常闭式防火门未保持常闭和防火卷帘下方放置物品等现象;二是有些员工防火意识不强,缺乏自救常识,内部人员违规用电、吸烟,进而引发火灾。

3 大型城市综合体防火措施与灭火救援技术

3.1防火措施

3.1.1完善防火施工设计

首先,划分好防火分区。设计施工时,要严格遵循防火分区分隔火灾,对于共享空间要采取防火分隔,采用耐火性高的卷帘门,在通道部位设置防火卷帘,并配置自动报警系统,一旦发出感烟报警,防火卷帘要降到离地面1.8m处,防火卷帘会直接下降到地面,上下联通处设置的防火卷帘,不仅能够防止火烟蔓延,同时还能够减少水渍损失。

其次,设计好疏散通道。综合体可以通过性能化防火设计模拟计算疏散距离,并找到最佳建筑疏散距离。施工装修和应用时,不可人为改道,导致疏忽通道距离加长,进而对疏散效果产生影响[4]。防火设计审核时,需要根据建设或是使用单位提供的图纸与实际情况结合,确定疏散最佳距离。

最后,安装感烟和排烟装置。感烟和排烟装置需要与规范要求相一致,感烟探测器不可安装过高,建筑距离大于12m时不可选择感烟探测器,设置的机械排烟装置需要配置补风系统,进而达到排烟要求。同时,还需要注重控制排烟机入口,设置好排烟阀防火阀,确保该阀能够正常启动。

此外,加大施工过程控制。施工时,需要严格遵循电气设计要求敷设电路,确保电气运行安全顺利,减少建筑火灾发生率,同时采用引线保护,并做好阻燃措施。

3.1.2加大火灾防范管理

首先,划分好管理责任。综合体经营管理者必须要协调好经营管理和消防安全管理关系,重视消防安全,并加大消防投入,及时整改防火问题,降低火灾发生率。因此,综合体必须要提高责任意识,建立健全防火责任体系,设置好主要负责人,明确防火安全责任,保证防火工作顺利完成。

其次,做好定期的检查维护工作。综合体需要根据防火责任进行分工,定期根据规定对防火设备进行检查维护,保证火灾出现时期能够正常营业,同时,定期对自动喷淋、感烟和感温、防排烟等设施进行测试,保证其运行正常。

最后,加大防火巡查力度。综合体需要建立健全防火巡查制度,明确巡查人员、内容、位置和频率,及时发现火灾隐患,制止违规现象,消除消防设施不当使用现象,确保消防与疏散这两个通道能够畅通运行,并及时报告缺失的消防设施,作出增补维修工作,并及时报警、扑救初始火灾。

3.1.3加强防火宣传教育

综合体防火责任人需要积极组织各种防火宣传培训活动,通过各种形式为员工提供防火救援知识,并制定灭火和应急救援方案,组织演练,并在走廊部位张贴图画,使用广播和电视来宣传防火救援知识。综合体员工的防火培训需要每半年组织一次,教授其掌握灭火器使用、火灾自救、逃生、群众疏散等知识与技能,并对用电和用火的临时施工人员配置专门人员,提醒其远离易燃物品。

3.2灭火救援技术

3.2.1做好准备工作

(1)做好准备工作。综合体功能复杂,空间交错,必须要了解外部道路、水泵接合器、消防水源和建筑平面布局、功能、防火分区、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设施等,尤其是注意消防控制室位置,掌握室内消防设施,明确其操作流程,熟记综合体相关情况。

(2)制定灭火救援方案。在制定方案时,需要选择好重点区域,并根据重点区域火灾发生率来推断灾情,消防员需要提出相应的措施。此外,综合体内部空间大,道路交错,平面布局不够清晰,可以制定三维立体方案,采用三维扫描仪器来采集相关的数字信息,将其传输到后台,并自动进行拼接[5]。

(3)积极进行实战演练。定期进行实地演练,临场下达相关任务,对消防指挥人员的能力进行考察,尤其是对单位的火灾扑救能力以及人员疏散能力进行检验,并与其他单位进行合作作战,通过不断演练完善方案,并提高其实战能力。

(4)加强微型消防站建设。综合体涉及的人员和场所比较多,要立足场所特点和实际,按照“1分钟响应启动、3分钟到场扑救、5分钟协同作战”的要求建设一支“有人员、有器材、有战斗力”的微型消防站,一旦发生火灾可以快速处置初起火势,做到“救早、灭小”。同时,要加强与消防救援专业队伍的协同,做到联勤联动。

3.2.2完善救援措施

(1)侦察火情。指挥员到现场后需要及时侦查火情,采用内外环被消防控制室三种侦查方式,其中,消防控制室侦查就是利用消防控制室對人员被困情况、起火位置、进攻路线、火势发展等情况进行侦查,并联动控制建筑消防设施。同时,利用火灾探测信息确定起火位置、火势等,为灭火救援提供信息保障。

(2)疏散人员。首先,科学施救,避免重大伤亡,人员疏散为首要目标,救人由近及远,准确定位被困人员,采用各种设施救人,及时通过应急广播报告被困人员以及火灾情况,稳定人员情绪,并指引其逃生,组织搜救人员进入到火灾现场有序疏散人员,同时需要设置逃生气阀,避免跳楼人员。

(3)应用高科技救援。综合体救援难度大,可以采用高喷车拆除玻璃、移动拉箱通信中继解决通信网问题、消防机器人进入火场直接喷水灭火、无人机声控搜救高层被困人员、室内定位系统寻找并检查消防救援人员,确保人员安全。

4 结语

大型城市综合体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增多,由于体型大、结构复杂、功能多,使得防火设计困难,施工和应用过程中由于各种问题极易出现火灾隐患,进而引发火灾。对此,综合体必须要做好防火管理和灭火救援工作,加大日常巡查力度,并做好全方位、多角度的防火工作,降低火灾发生率,保证人身财产安全。

参考文献:

[1] 陈志昂.大型城市综合体火灾扑救技战术探讨[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8,37(01):97-99.

[2] 杜承勇.商业综合体建筑灭火救援对策探讨[J].消防技术与产品信息,2018,31(11):55-57.

[3] 罗严.大型城市综合体消防设计难题及对策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24):190-191.

[4] 刘勇,施式亮,徐志胜.城市综合体火灾风险研究综述[J].消防科学与技术,2018, 37(01):110-114.

[5] 齐丽辉.关于大型商业综合体消防安全专项整治你该知道的 [J].吉林劳动保护,2018,(07):20-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