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跨国移动的心理机能研究

2020-12-23郑春美

海外文摘·学术 2020年13期

摘要:跨国移动一定是受到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包括经济环境、生活环境、学习环境和人文环境。这种环境的影响,对于移动者来讲,其作用是持续的,它必将在每一个跨国移动人员心理层面的深处,凝成了一种动力,这种动力本文称为移动意识。这种移动意识是跨国移动的根源和基础。环境刺激引起了人们意识的变化,这种变化说到底是一种神经元细胞中突触传递规律与现实体验中意识特征的一种耦合对应效应。本文试图根据意识只是存在于大脑中的一种生物状态的这一基本物理概念,在意识产生的生物神经学电-化学反应的基础上,建立起了意识觉知性和突触传递中的传入模式、意识连续自动性与突触传递中的阈值之间的相互耦合对应关系,来进行跨国移动的生物机理研究。

关键词:跨国移动;生物状态;心理机能研究

中图分类号:B841.3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2177(2020)13-0001-04

在许多论文中,对于跨国移动的诱导因素,如:经济因素、社会因素、文化因素以及移动政策等都从心理学角度进行了分析和研究,这是环境因素对个体人的一种环境意识强化过程。在生物神经学领域就是这种移动意识形成过程可以用神经元的突触传递耦合对应效应来解释。这样,就把一个物质性的大脑和一个非物质性的意识那种相互依存的关系体现出来,从而揭示了形成于环境影响中的生物体物理结构和性质在某种程度上如何决定移动意识的固有特征,并且这种固有特征也显示了相应认知领域里的一些意识觉知过程的存在和应用。

1 对意识本质的认识

意识是一种生物状态,是大脑在某种存在方式上的物理现象,我们的知识、经验、智慧和灵感等最后都是以意识形式反映出来,它是人类认知领域里心理活动的总和。这种心理活动又通过人的知觉、注意、记忆和思维活动等功能体现出来,它揭示了大脑神经生物活动的实时功能状态,这种功能状态是物质性的大脑与非物质性的意识相互依存的一个完整的统一。在生物科学研究中,为了把生物对象研究得更清楚,人们常常把生命现象的研究分解为较低层次进行分析,即研究对象被还原为与其相对应的更基础的现象,它可以从分子或原子的水平来解释生命现象的复杂程度。支持还原法的证据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高级的生命现象就是从低级生命现象进化而来的;(2)高级的生命现象中就包含了低级生命现象的运动形态。如果从发生和存在的物质生理基础来描述意识,意识实际上就是大脑机能和存在的基本属性,并不是独立存在的东西,这样我们就不能把意识从产生意识的大脑分开,也就证明了意识是一种生物现象,它的产生和变化完全蕴含在生物活动的过程之中。 意识尽管是以千万种形式和变化出现的,但是它最后必须是由物质的神经细胞和构成影响它的原子、离子和分子的性质及它们之间的生物化学反应所形成的生物神经网络来决定,并且始终伴随着整个人类生命活动的全过程。

从神经元活动的角度解释意识现象,神经元信号的传递就是突触传递,它是指可兴奋细胞受到刺激时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产生的可扩布的电位变化过程,即动作电位顺着轴突传递并到达终扣时,它总希望把这一信号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可是两个神经元之间并不直接的接触,它们以突触的形式结合起来,这种结合的最终结果是把信息从一个神经元跨过突触间隙传递到另一个神经元,从而形成了一系列的事件和意识状态的集群,其中任何一个集群的动态平衡相对稳定的意识状态均与神经元突触传递的特征形成了紧密的对应关系,它的实质就是最基本的神经系统的生理属性所反映出来的意识特征,从现代科学对意识神经相关物(NCC)的研究结果来看:某一个神经元信号与知觉体验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关联。我们研究的核心内容是假设每种意识状态都有与之相对应的神经活动状态,意识状态产生变化时,其对应的神经活动状态也一定会发生变化。基于这个研究成果的思路,本文提出了“意识特征——突触传递的耦合对应效应”研究。环境影响促使大学生跨国移动意识的形成是这种耦合对应关系的一种特殊研究领域。

2 意识产生的电——化学反应基础

人体任何一个器官的功能都可以由其机体结构和生物化学过程来解释,即使是最复杂的思维和意识现象,也能通过分析或简化为更小、更具体的单元来理解,也就是说,人们可能会用脑细胞中确切的物理过程来解释和研究人类的意识。我们的大脑中约有1.4×1011个神经元细胞,每个神经元细胞又与约103~105的其它神经元细胞以突触的形式连接起来,由此构成了一个既庞大又复杂的生物神经网络。这个网络中每个神经元之间连接的强弱,基本上是按照内外部刺激信号作自适应调整。大脑意识的形成过程实际上是神经元之间连接强度随内外部刺激信号作出自适应变化调整的过程,人脑处理信息的结果是由所有神经元状态的整体状态来确定,这样神经元就是意识形成和变化的最小、最基础的单元。当神经冲动传至轴突末梢时,突触前膜开始兴奋,发生动作电位和离子转移。此时突触前膜对Ca2+的通透性加大,Ca2+由突触间隙顺浓度梯度流入突触小体,然后小泡内所含的化学递质以量子式释放的形式釋放出来,到达突触间隙。化学递质释放出来后,通过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后膜上的特殊受体结合,改变后膜对离子的通透性,使后膜电位发生变化。由于人类的意识在形成和变化过程中,具有一定事件的众多内外部刺激信号,如影响移动意识的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等,它们的综合作用驱动着大脑神经元形成了生物传入模式(任何种类的传入模式影响都是相似或相近的),这样就造成了神经元内的递质及其对突触后膜通透性的不同影响,形成了兴奋性突触和抑制性突触。

2.1 兴奋性突触

当动作电位传至轴突末梢时,使突触前膜兴奋,并释放兴奋性化学递质,递质经突触间隙扩散到突触后膜,与后膜的受体结合,使后膜对Na+、K+、Cl-,尤其是对Na+的通透性升高,Na+内流,使后膜出现局部去极化,这个过程称为兴奋性突触。如同一突触前末梢连续传来多个动作电位,或多个突触前末梢同时传来一排动作电位时,则兴奋性突触后电位就可叠加起来,使电位幅度加大,当达到阈电位时,即膜电位大约由-70mV去极化达-52mV左右时,便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的轴突始段首先爆发动作电位,产生扩布性的动作电位,并沿轴突传导,传至整个突触后神经元,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的兴奋。

2.2 抑制性突触

当抑制性中间神经元兴奋时,其末梢释放抑制性化学递质。递质扩散到后膜与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后膜对K+、Cl-,尤其是对Cl-的通透性升高,K+外流和Cl-内流,使后膜两侧的极化加深,即呈现超极化,此超极化电位叫做抑制性突触后电位,从而形成抑制性突触传递。

对于每一个神经元,一方面它要整合与其它多达上千个以上神经元轴突末梢形成的突触传递连接,接受从各个轴突传来的脉冲输入信息(如外部环境的刺激)来决定它是否应该在发出另一个动作电位;另一方面,这个神经元个体(包括影响它的其它神经元)不管受到多少因素影响最后在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只能是存在两种物理上的平衡稳定状态的一种。对于一个特定神经元轴突的所有末梢只有一种状态存在:或都是兴奋型或都是抑制型,从未有两者并存的情况(兴奋型突触的神经递质是谷氨酸,抑制型突触神经递质是分子量相对较小的G AB A分子),即确定信息的“放”(兴奋性传入)或“不放”(抑制性传入)形成了唯一固定的稳定状态,就像计算机算法中的二进制“0”和“1”一样(与此相对应的电子器件中的唯一稳定状态“开”或“关”),构成了由众多神经元组成的一个数量庞大、计算复杂的生物神经网络运算体系。在这个系统中把“放”变成“不放”或者把“不放”变成“放”的单个神经元操作,在大脑中什么位置发生并不重要,但多个“放”和“不放”的排列组合就可以组成千变万化的意识状态。现代科学研究成果表明,任何一个生物神经网络系统都是一个多单元、有层次的动态信息处理系统,它们均有自己独特的运行方式和控制机制来接收生物系统内外环境入的各种知觉信息,并进行综合分析处理,启动调节控制机制,对环境作出适当反应。需要说明一点的是:生物神经网络的功能绝不是单个神经元信息處理功能的简单叠加,任何一个神经元都有许多突触与其它神经元连接,而且这种连接是可以用神经元的任何部位进行接触的。接触的部位不同,对神经元影响的权重也不同,只有这样当它们集合成一个总体时才能对外部移动意识环境刺激的特殊性质给出明确的答复,任何一个神经元的突触传递连接都不可能完全表现出人类完整的意识状态。

尽管产生人类意识的机理比这里描述的要复杂得很多,但这一简明清晰的由动作电位引起的突触传递过程揭示了意识的电—化学生物反应的基本模式,成为人类的全部知识、感觉、希望和创造能力等意识状态的基础,也为本文有关论述提供了生物神经学的理论支持。

3 意识觉知性——突触传递的传入模式耦合效应

意识是大脑对环境刺激的觉知结果。意识的觉知性(含无意识觉知)是意识的最主要特征,人们不但可以觉知到周围的环境,而且可以觉知到自身的存在,自己的记忆、思维、感觉和想象等认知过程也可以被觉知;同时,人还能够对自己的心理和行为进行评价。我们知道,神经元信息传递中通过某一时空节点输入端的传入模式,将对树突或胞体上形成的信息进行整合和处理,来决定神经元的“放”或“不放”的表达。具体地说:就是每个神经元总是在不断地接受兴奋型——发放或抑制型——不发放的传入模式,输入的兴奋性传入模式将导致动作电位的产生及突触传递过程中的神经元发放;同样,如果输入的是抑制性传入模式,神经元不发放。正是这种“放”与“不放”以及它们各种排列组合成为人类意识的物质基础。意识的觉知性就是这种输入模式最直观的反应和体验。

引起意识觉知性的传入模式主要来源于两个环境因素:一个是内部环境因素,另一个是外部环境因素。内部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基因之间互相作用的关系对意识的影响,也是内部的心理事件的觉知。由于基因活性的表达主要受其基因产物的影响,这个产物与基因之间形成了精细作用的网络关系,所以,人类大脑发育在某一阶段或某种生理状态下,意识和基因之间并不是简单的相互对应关系,一个神经元对某些基因表达有活性而在其他情况下这个基因则处于失活状态。这其中包括了许多种酶参与的体内一系列复杂的生化反应(酶本身就是其它基因的产物);外部环境因素主要是指引起意识改变的外部环境因素。在移动意识中这些外部因素包括:经济、文化和政策等。每个神经元对输入的这些因素特定组合反应的信息不是仅传送到一个地方,而是还能到所接触到的任何地方,这样神经元在单位时间内通过众多的突触传递而得到潜在的信息量是很大的,因此,单根轴突出上许多分支沿着轴突下行传导的电脉冲是以相同的模式被分布在不同的轴突出上。一个神经元在它的某个突触上接收到的信息与其它许多神经元接收到的是一样的,重要的是该信号中的信息通常与外部环境的作用密切相关,这些环境作用往往是通过个体的感觉系统(眼器官、耳器官等)反映出来的,是外部环境刺激的觉知。另外,环境的刺激引起情绪的变化,也可以导致生物体内内分泌系统重新调整体内的激素浓度形成内部环境刺激,影响基因表达调控,改变意识状态。这种由内外环境刺激所引起的兴奋性和抑制性输入模式而建立起来的意识觉知性和神经元突触传递之间的联系称为“意识觉知性——突触传递传入模式耦合效应”,如图1所示。

4 意识连续自动性——突触传递的阈值耦合效应

意识的连续自动性是指人们在认知信息加工过程中,把许多曾经是有意识的需要复杂加工转化为简单的加工或无意识的加工。这是一种有意识的“高效”加工,这种“高效”的特点是在信息的加工过程中不受其它的信息干扰,也不影响当前对其它信息的加工,同时也不需要心理努力或意向控制。事实上,人们在开始有目的的对信息进行加工时可能需要有意识地搜索,但是经过充分地训练、强化和积累后,这个过程变得非常熟练,搜索加工就会变为连续自动化,从而对内外部事件(环境)的注意变成一种无意识的吸引。这种吸引力将启动有意识、需要努力的心理活动转向自动活动程序,这可能就是有关资料报道的认知过程中的吸引力法则。更为重要的是意识的连续自动性的普遍认识规律不仅反映在无意识活动中,也反映在有意识的活动中,因为它克服了人的意识经验和观念等局限性。

从细胞生物学角度分析和研究认知领域里的这一信息自动加工现象,就是在与此相对应的神经元突触传递电——化学反应中,当兴奋型传入模式发生时,打破了细胞内外离子的平衡,引起细胞通道功能的变化,神经元的静息电位由此而转化为动作电位,并遵从“全”或“无”规律,值得注意的是,这一规律不受阈内刺激强度变化的影响,而与是否达到阈值有关,一旦兴奋性传入总和达到阈值,动作电位就会产生;如果未达到阈值水平就没有动作电位出现。这一规律可以是人们有意识或无意识地对环境信息进行累计的结果(也称意识强化过程)。以上规律反映在现实生活中的体验就是:当人们遇到突如其来的环境事件刺激时,猛然间人们会不知所措,不管这个事件出现得多么强烈,也与人们体验处理问题的速度均不成正比,不是事件越强烈,反应就越快;相反,只有冷静下来才能较好地处理解决问题。冷静的过程就是动作电位连续积累的过程,以上说明产生意识基础的动作电位与环境刺激强度没有关系,仅仅与它的阈值有关,而阈值又往往受意识的连续强化影响,是渐进、循环积累的结果。在本文中,也同时证明了移动意识是在很多外部环境刺激的积累中产生的,其实质反映的是生物神经学上的意识连续自动性与其神经元突触传递过程中阈值的耦合对应效应。

这个规律反映出以下三方面的心理和生理的耦合对应关系:

(1)动作电位大小沿轴突全程传播时并不减弱,表现在个体体验方面就是不论意识到的问题有多大或多小,只要思维一开始就很难停下来,而且不会有思考力减弱、大小之分,除非改变思维线路。这一点反映的是意识的连续性;

(2)动作电位一旦开始就自我传播,像多米诺骨牌一样自动传下去,不需要任何外界刺激,保持其惯性传动,这一点反映的是意识的自动性;

(3)对于阈值的积累过程的研究,我们可以提供一个比较容易理解的概念“觉察”來进行操作性定义。如果觉知“觉察”是一个主观状态,我们可以确定主观阈限(主观目标意识——可称“觉察”的阈限)可以更好地抓住意识和无意识在现象学中的区别,而客观阈限(客观目标意识)在有意识和无意识转化过程中能为主观阈限提供一个更好的界定,如图2所示。

综上所述,移动意识的这些特征可能以某种方式被“还原”为生物体物质运动形式。但并非是每一种被还原的生物化学运动决定的一种意识状态,因为任何一个固定的意识都是由众多具有上述各种不同反应状态的神经元经排列组合而形成的一种生物神经网络物质实体,而且这种组合是不断变化着的。但是在某一固定的时空节点上,每一个神经元细胞一定有一个相对固定稳定的状态,从而确定了那一时空节点上的意识内容,这一暂时存在的意识转瞬即逝,保持的时间很短,可能就是突触传递过程中的不应期时间(几十毫秒),然后,这一意识内容和状态有的变成过渡意识,有的被长时间储存变成知性意识和理性意识,还有的自动消失或变成意识的其他状态。如果上述意识状态发生了改变,则神经元突触传递反应也一定发生变化,之所以能产生上述对意识的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心理学和生物神经学相关概念的基本含义。虽然它的一些重要特征还与文化等社会环境因素有关,但毕竟它有一个明确的生物学基础。所以,形成于环境事件中的生物体物理结构和性质在某种程度上决定了意识的固有特征,且这种固有特征也显示了相应认知领域里的一些意识觉知过程的存在。以上的理论研究成果决定了跨国移动意识的形成基础,也为移动意识的某些特征提供了生物学理论支撑。如受各种环境影响,一旦移动人员的意识决定了下来,则很难改变。

(责编:周安琪)

作者简介:郑春美(1987—),女,朝鲜族,黑龙江大庆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跨国人口流动、移动意识、社会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