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的税收思想与实践
2020-12-23衣抚生
衣抚生
在我国税收思想史上,孟子具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他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第一,孟子对我国上古时期的税收史进行过研究总结,比如商业税的起源、夏商周时期的农业税、周代的井田制等重要内容主要是依赖《孟子》一书的记载才被后人知晓;第二,孟子提出一套较为完整的税收理论;第三,孟子在宋国、滕国等诸侯国推行过自己的税收思想。
一、孟子对上古税收史的研究
孟子对上古时期的税收史进行过详细的研究和总结,且很大一部分研究成果已经成为学界共识,并被写入《中国财政史》《中国古代财政史论》《税收史话》等著作中。
第一,孟子考察过商业税的起源。“古之为市也,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有司者治之耳。有贱丈夫焉,必求龙断而登之,以左右望而罔市利。人皆以为贱,故从而征之。征商,自此贱丈夫始矣。”(《孟子·公孙丑下》,以下所引《孟子》仅注篇名)市场本来是一个互通有无的场所,“以其所有易其所无者”,为了维护市场秩序,才出现了市场管理者。但市场管理者只是维持市场秩序而已,即“有司者治之耳”,并不收取商业税。后来,有人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以左右望而罔市利”,采取各种不正当的竞争手段,引起了其他从业者的反对,“人皆以为贱”,但并没有惩罚破坏规矩者的能力,就只能要求市场管理者“从而征之”,通过征收商业税的方式,来限制不合理的商业行为,保护正常的市场秩序。这就是商业税的起源。
第二,孟子总结过夏、商、周三代的农业税收,其中最重要的当属有关井田制的研究。
夫仁政,必自经界始。经界不正,井地不钧,谷禄不平,是故暴君污吏必慢其经界。经界既正,分田制禄可坐而定也。夫滕壤地褊小,将为君子焉,将为野人焉。无君子莫治野人,无野人莫养君子。请野九一而助,国中什一使自赋。卿以下必有圭田,圭田五十亩,余夫二十五亩。死徙无出乡,乡田同井,出入相友,守望相助,疾病相扶持,则百姓亲睦。方里而井,井九百亩,其中为公田。八家皆私百亩,同养公田。公事毕,然后敢治私事,所以别野人也。(《滕文公上》)
孟子对井田制的内容、实施要点、作用等进行了详细论述,这是目前所知有关井田制的最早、最详细的记载,具有重大价值。
第三,孟子认为,周文王时期,农業方面实行井田制,市场上免征商业税,关卡不收过路费,设置关卡的目的是防止违法乱纪分子出没,这样就能兼顾农民、商人和旅客的利益。需要指出的是,孟子研究上古税收史并不是为了学问而学问,而是出于服务现实的需要。首先,孟子主张和上古时期一样免征商业税。在孟子看来,免收商业税和过路费的结果就是“天下之旅,皆悦而愿出于其路矣”(《公孙丑上》)。当然,孟子在此基础上有所发展,指出政府应该“市廛而不征,法而不廛”(《公孙丑上》),为了促进商业的发展,不仅不能征税,还应主动给商家提供储存货物的仓库,在商品滞销时,更要主动收购商品,以帮助商人渡过难关。其次,孟子主张恢复井田制。孟子所言“耕者九一”(《梁惠王下》)、“耕者助而不税”(《公孙丑上》)、“九一而助”(《滕文公上》),其实质均为在农业上实行井田制,其结果就是“天下之农皆悦而愿耕于其野矣”(《公孙丑上》)。最后,孟子强烈反对征收过路费的行为。“古之为关也,将以御暴。今之为关也,将以为暴。”(《尽心下》)在孟子看来,古代设置关卡,是为了检查是否有坏人出现,而孟子时代的君主设置关卡却是为了横征暴敛,性质非常恶劣。
二、孟子的税收理论
孟子生活在战国那个旧制度被破坏、新制度亟需建立的时代。孟子根据时代需求,结合自己对税收史的研究,提出了一套较为完整的税收理论,并将该理论付诸实践。
第一,仁政是孟子税收理论的出发点和归宿。梁惠王曾和孟子讨论过一个问题:梁惠王自认为对本国老百姓很好,给老百姓很多优待,为什么邻国的老百姓不主动到他的国家生活?孟子指出,“梁惠王以土地之故,糜烂其民而战之”(《尽心下》),梁惠王追求霸业,其结局是让老百姓纷纷去送死,因此这些小恩小惠不足以对他国百姓产生吸引力。在孟子看来,重点是先给老百姓带来富裕的生活,再对老百姓进行礼乐教育,从而实现仁政。因此,有关税收的最重要的问题并非是税收的多寡,而是这种税收是否服务于仁政的目标。如果是为了仁政而加重百姓的负担,就会“以佚道使民,虽劳不怨”(《尽心上》),老百姓就算很辛苦,也不会有怨言。在《滕文公上》篇,孟子批评了夏朝的税收制度,认为按照这种制度,“凶年粪其田而不足,则必取盈焉”。老百姓在灾荒年景收入很低,几乎都活不下去了,却要全额收税,其结果就是“使民盻盻然,将终岁勤动,不得以养其父母”,老百姓辛辛苦苦干上一年,却养活不了父母家人,这显然不是仁政。
第二,孟子主张低税收,反对苛捐杂税、横征暴敛,认为人民有权反对残暴的政府。“有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君子用其一,缓其二。用其二而民有殍,用其三而父子离。”(《尽心下》)孟子认为布缕之征、粟米之征、力役之征等三种税收对老百姓来说过于沉重,最好只实行一种;如果实行两种,就会出现饿死的人;如果三种都实行,就会造成妻离子散、父子生离死别的后果。
实际上,在孟子所处的时代,除了上述三种类型的税收,还存在很多苛捐杂税。《公孙丑上》篇曾提到当时有“夫里之布”,即雇役钱和地税两种苛捐杂税。孟子认为,这两种税是不得人心的,应该废掉,这样才能达到“天下之民皆悦,而愿为之氓矣”的效果。孟子又指出,一个国家如果“掊克在位”,只知道一味地对老百姓收税,而不救济老百姓的困难,就应该受到责备。在孟子看来,“食之以时,用之以礼,财不可胜用也”(《尽心上》),统治者不应有过多的欲望。
孟子曾在邹穆公面前明确表示人民有反抗苛捐杂税、横征暴敛的权力。邹国和鲁国发生战争,邹国的长官死了33人,老百姓却只是远远地看着长官去送死,没人上前帮忙。邹穆公对此非常生气,向孟子请教该如何惩罚这些老百姓。孟子的回答是:这是邹国君臣自找的。邹国发生了严重的自然灾害,“老弱转乎沟壑,壮者散而之四方”(《梁惠王下》),在这种情况下,邹国的君臣非但不救济老百姓,反而大肆征税,导致“仓廪实,府库充”。这种杀鸡取卵的税收方式引起人民的极大反感,所以人民就以牙还牙,拒绝为邹国效忠。孟子高度肯定了老百姓的这种行为,指出只有“君行仁政”才有资格要求老百姓“亲其上,死其长”。在孟子看来,“君不乡道,不志于仁,而求富之,是富桀也”(《告子下》),帮助无道昏君向老百姓收税的人是助纣为虐,这种国家是非常危险的,“虽与之天下,不能一朝居也”(《告子下》)。
第三,如前所述,孟子主张低税收,但并不主张过低的税收,更不主张废除税收,而是肯定税收的必要性,认为收税要坚持适度、因地制宜的原则。
白圭曰:“吾欲二十而取一,何如?”孟子曰:“子之道,貉道也。万室之国,一人陶,则可乎?”曰:“不可,器不足用也。”曰:“夫貉,五谷不生,惟黍生之。无城郭、宫室、宗庙、祭祀之礼,无诸侯币帛饔飧,无百官有司,故二十取一而足也。今居中国,去人伦,无君子,如之何其可也?陶以寡,且不可以为国,况无君子乎?欲轻之于尧、舜之道者,大貉小貉也;欲重之于尧、舜之道者,大桀小桀也。”(《告子下》)
白圭想要采用“二十而取一”的税收政策,即5%的农业税,这看起来似乎是大好事,然而孟子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在孟子看来,税收应该以当地的生产力为基础,因地制宜,不可一概而论。在北方游牧地区,由于生产力落后,适合采取5%的农业税;而在中原地区,由于生产力较为发达,适合采取稍高的10%的农业税,多收的农业税可以用来发展和保护中原地区的文化事业,防止因为经费投入较少而导致“去人伦,无君子”的严重后果。孟子在和弟子彭更讨论儒家学者为何不耕种却能享受较好的物质生活时,指出儒家学者“入则孝,出则悌,守先王之道,以待后之学者”(《滕文公下》),因而不从事体力劳动却可以享受国家税收提供的物质福利。
孟子还指出,税收对统治者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不能取消。“诸侯耕助,以供粢盛;夫人蚕缫,以为衣服。牺牲不成,粢盛不洁,衣服不备,不敢以祭。”(《滕文公下》)有了税收,才有用于祭祀的猪牛羊、粮食和衣服等物品,倘若没有这些祭品都不敢祭祀祖先。“天子之地方千里,不千里,不足以待诸侯。诸侯之地方百里,不百里,不足以守宗庙之典籍。”(《告子下》)天子需要方圆千里之地的税收,否则就没有财力招待诸侯;诸侯需要方圆百里之地的税收,不然就没有财力来维护祖先传下来的典章制度,这也是孟子反对过低税收的原因之一。
此外,农学家许行认为贤者应该“与民并耕而食,饔飧而治”,亲自耕种,自食其力,反对任何形式的税收。孟子反对这种观点,认为社会存在分工,有劳心者,有劳力者,劳力者所提供的税收是为了让劳心者可以专心从事更加重要的事情,这是“天下之通义也”。
第四,提倡税收和教育相结合的治民理论。“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愛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尽心上》)治民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组建优质高效的行政机构,这样可以保证政府获得足够多的税收,另一种是专注于对人民进行良好的教育。孟子认为,需要将两者结合起来,而良好的教育是更加本质和重要的。“不信仁贤,则国空虚。无礼义,则上下乱。无政事,则财用不足。”(《尽心下》)如果国家不重用仁人志士,就会国中无人;不重视对老百姓的礼义教育,社会就会混乱;没有优质高效的行政机构,国家就没有足够的收入。
第五,赐予税收收入是统治者表达亲情的方式之一。孟子的弟子万章曾和孟子讨论过舜与其弟象的故事:象多次想杀舜,舜成为天子之后,却把弟弟封到有庳这个地方,有庳的老百姓犯了什么错,要被这么一个残暴之人统治?孟子指出,亲情是社会中最重要的情感,也是所有仁义道德的基础,因此,“仁人之于弟也,不藏怒焉,不宿怨焉,亲爱之而已矣。亲之欲其贵也,爱之欲其富也”(《万章上》)。弟弟有了错误,就要批评,改正错误后,就应得到亲近和爱护。象获得有庳的税收收入是君子仁爱精神的体现。“象不得有为于其国,天子使吏治其国,而纳其贡税焉,故谓之放,岂得暴彼民哉?”(《万章上》)当然,为了防止象残害百姓,舜规定象只是获得有庳的税收,而无权过问有庳的政事,这样就将爱护弟弟和爱惜百姓结合起来了。
三、孟子的税收实践
孟子的税收实践主要是在两个诸侯国进行的,一开始是宋国,后来是滕国。孟子对自己的思想有着强烈的自信,认为自己的主张是正确的,就算有人不理解也没有关系,只要自己坚持下去,取得了良好的结果,别人自然会效仿。所以,孟子在推行自己主张的时候,有不近人情、要求过于严格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孟子在宋国的税收实践中。
戴盈之曰:“什一,去关市之征,今兹未能。请轻之,以待来年,然后已,何如?”孟子曰:“今有人日攘其邻之鸡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请损之,月攘一鸡,以待来年,然后已。如知其非义,斯速已矣,何待来年。”(《滕文公下》)
宋国对孟子的政治主张很感兴趣,几乎全面推行,只是在税收方面,宋国君臣感到很为难:国家要做的事情很多,要是税收少了,很多事情恐怕做不成。所以,宋国的大臣戴盈之就找到孟子,说别的事情都能做到,只是“什一”(只征收10%的农业税)和“去关市之征”(免征商业税)两项还做不到,能不能暂时少收点,等到明年再彻底实行。孟子对这种说法非常不满,讽刺宋国君臣像偷鸡贼——如果真的觉得这个主张好,为什么不马上去做?为什么还要继续坚持错误的做法?
通过以上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孟子的主张基本上在宋国都实现了,只是涉及税收的关键两条没有得到实行,所以孟子很不满,就离开了宋国。孟子的税收理论得到全面实行是在滕国。
据《滕文公上》篇记载,滕文公向孟子询问如何治理国家,孟子的回答包含了两类人的税收问题。第一,农民。孟子说,“民事不可缓也”,为此,国君应该“恭俭礼下,取于民有制”,不能收取太多的赋税。更为重要的是“制民之产”,通过井田制,让农民分得较多的土地,同时对农民收取较少的税收。第二,城市居民。对他们要“国中什一使自赋”,即收取十分之一的税。值得注意的是,收税的方式是“自赋”,即采取自报财产的方式进行征税,这可能是由于城市居民的收入难以准确统计。当然,这种方式免不了会导致偷税漏税的现象。
孟子在滕国推行井田制是一次大胆的尝试,取得了较好的结果。但滕国是小国,力量变强之后引起周围齐国、楚国等大国的警惕,遭到了大国或明或暗的武力威胁。于是,滕国就被迫面临着是降低税收、实行仁政,还是增加税收以加强武备的两难选择。最终,孟子的仁政主张被废弃。
结语
孟子的税收思想对后世有较为重要的影响。孟子所倡导的井田制为后世的许多政治家所效法。西汉末期出现了严重的社会问题,“父子夫妇终年耕芸,所得不足以自存”,对此,王莽主张恢复井田制,认为“古者,设庐井八家,一夫一妇田百亩,什一而税,则国给民富而颂声作”(《汉书·王莽传》)。在王莽看来,井田制赋予老百姓足以谋生的土地,不需要承担多余的赋税,因而是解决贫富差距、土地兼并的好方法。之后,很多朝代都实行过均田制,从中都能看到孟子主张的影子。因此,孟子在我国古代税收思想史上理应占据一席之地。
[责任编辑:张 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