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攻坚克难矢志不渝 安全守护始终相伴

2020-12-23李嫒池郭成

消防界 2020年21期
关键词:消防站怒江州怒江

李嫒池 郭成

云南省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是党中央始终牵挂的“三区三州”深度贫困地区之一。脱贫攻坚战打响后,该州干部群众在各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艰苦奋斗,攻坚克难,积极脱贫。为守住来之不易的脱贫攻坚成果,今年,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从怒江州火灾防控现实需要和脱贫攻坚大局出发,针对发现的“三难一险”(灾难救、火难防、力难聚和安置点新风险)问题,实施助力怒江脱贫攻坚“消防守护”计划,切实防止脱贫群众因火灾致贫返贫。

倾全力集众智 巩固脱贫成果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横断山脉纵谷地带,西邻缅甸,北接西藏,高山峡谷占境内土地面积的98%以上。该州辖1市3县,有29个乡镇,居住着傈僳、怒族、独龙、普米等22个少数民族,其中独龙族和怒族是该州特有少数民族。

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各项主要经济指标在云南全省排行末位,地区生产总值与其他“三区三州”地区相比,也排最后,仅为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的十分之一,是云南省乃至全国最贫困的少数民族自治州,也是典型的“贫中之贫、坚中之坚、难中之难”深度贫困地区。

近年来,云南省举全省之力,集全省之智,在该州发起了一场声势浩大的脱贫攻坚战。路通了,“穷窝”挪了,贫困发生率降低了,该州一路披荆斩棘、爬坡过坎,方方面面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虽然脱贫攻坚工作目前已取得了决定性成效,但从全州农村消防安全状况上看,消防基础设施缺乏、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淡薄、基层组织功能虚化等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火灾风险依然较高,因火致贫、因灾返贫的可能性仍然较大,一旦发生火灾,势必影响脱贫攻坚成效。

决战脱贫攻坚,消防力量不能缺席。今年4月,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专门派出工作组到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开展了为期1周的深度调研,“把脉问诊”该州农村消防安全状况。

经过全面分析研判全州消防安全工作中遇到的难点痛点问题后,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主动作为,决定倾全省消防救援队伍之力,启动助力怒江脱贫攻坚“消防守护”计划。该计划分为两步:针对当前全州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中较为紧迫、需要马上解决的问题,重点实施“消防安全保底工程”,努力确保在脱贫攻坚收官前不发生有影响的火灾事故;针对一时难以解决、需要持续发力的长远问题,大力实施“消防安全达标工程”,在乡村振兴战略收官前全面补齐全州农村消防安全工作中的短板。

助力怒江脱贫攻坚“消防守护”计划启动后,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先后派出2批业务骨干,联合当地消防救援支队人员成立助力怒江脱贫攻坚消防服务队,以力量进点、装备进村、培训进队、宣传进户为重点,对怒江傈僳族自治州进行精准帮扶。今年6月4日,該总队举行了助力怒江脱贫攻坚消防服务队出征仪式。随后,首批40名业务骨干前往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泸水、福贡、贡山、兰坪4个县市开展为期3个月的蹲点帮扶工作。

在助力怒江脱贫攻坚消防服务队出征仪式上,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总队长赵文生明确指出,要切实发挥党员突击队、工作指导队、业务示范队的作用,既要与基层指战员并肩作战、同甘共苦,也要积极发挥自身优势,面对面帮、手把手教、肩并肩干。

夯实基础补齐短板

力量进点装备进村

7月24日,天刚蒙蒙亮,助力怒江脱贫攻坚消防服务队贡山分队的队员们便开始忙碌起来。

“绑一下,再绑一下,路上有一个大坡,东西掉下来就坏了。”队员普新红对队友李鑫说。“老普,还有啥要带的?东西摞那么高会不会掉下来?”队员潘少杰对普新红说道。大家生怕有什么遗漏,也怕哪里没弄好,让器材装备在半路上出现什么问题。消防工具箱、手抬机动泵、水枪、水带,他们反复清点,确保所有器材装备都装上货车后才出发。

9时,队员们准时到达贡山县幸福新区安置点。车刚停下,大家就开始忙碌起来——组装柜子、摆放器材、挂上“贡山县幸福新区微型消防站”的牌子。1个小时后,闲置的库房从空荡荡的“毛坯房”变成了装备齐全的“精装房”。

忙完这些,队员们开始组织微型消防站人员开展防火巡查,接受器材装备维护保养培训。

2019年,因易地扶贫搬迁,贡山县贫困群众离开了闭塞的大山,搬进了宽敞明亮的新家。放眼幸福新区,整洁的道路,崭新的楼房,齐备的生活设施……

贫困群众乔迁新居,但幸福新区却没有专业的消防救援力量。“经过前期走访调研,我们了解到之前一直由社区工作人员负责幸福新区的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如果出现火情,则由公安派出所警务室警务人员作为第一力量进行处置。”队员字春平说。

为进一步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该消防服务队贡山分队、贡山县消防救援大队与相关部门积极协调,决定在全县安置人口最多、安置房数量最多、人员结构最复杂的易地搬迁安置点幸福新区成立微型消防站,并将其打造成示范单位。

敲定位置、设计布点方案、采购器材装备。经过一段时间的精心筹备,7月24日,贡山县幸福新区微型消防站正式投入使用。

微型消防站配备5名人员,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负责开展消防安全宣传培训、开展日常消防监督检查、维护管理装备器材等工作。此外,一旦辖区出现火情,微型消防站人员将作为第一力量到场处置。

在前期调研中,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总结出了怒江“三难一险”的农村消防工作难点痛点。“分布散、路不通、水难取”的特殊地理环境导致“灾难救”。“一山未了一山迎,百里都无半里平”是怒江高山峡谷地貌特征的形象反映,这就决定了全州村寨呈现出依半坡、零星分布状态,51.33%的自然村不通硬化路,23.85%的村小组没有消防水源,“建筑异、火俗盛、文化低”的特殊民情民风导致“火难防”。怒江全州20.5%的村寨建筑以砖木、纯木结构为主,且这些建筑墙与墙相接、檐与檐相邻,防火间距几乎为零,一旦发生火灾极易造成“火烧连营”,2010年以来,怒江州先后发生了3起连片村寨火灾,每起火灾受灾户数均在50户以上。怒江州各少数民族拜火崇火文化盛行,家中火塘常年不熄,绵延千年的“火塘文化”滋生了用火风险,“缺力量、缺经费、缺机制”的特殊保障状况导致“力难聚”。怒江全州专职消防队伍仅有48.4%的专职人员,255个行政村尚无消防工作经费,全州基层农村消防组织工作运行处于“空转”状态。从分散到集中、从山民到居民的易地搬迁安置模式也带来了新风险。现在怒江全州共有安置点83个,计划安置10万人,但安置点消防工作“无人管”、配套工商业场所消防管理人“不会管”、消防专业力量距离远“管不到”等问题较为突出。

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提出,要以非常之力解困中之困,大力开展力量进点、装备进村活动。该总队从全省抽调业务骨干,每人增援2个安置点和6个重点村寨,集中3个月排查整改火灾隐患、开展火灾警示教育、发展消防“明白人”、制定消防安全制度,强力推进农村消防安全工作。在此基礎上,该总队筹措资金560余万元用于填补农村消防装备设施空白,根据100户以上、50户至100户、50户以下村小组类别和消防水源紧缺情况,分别配备不同的储水容器和装备器材。

目前,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在怒江傈僳族自治州新建微型消防站26个,其中兰坪、福贡、贡山县下辖行政村的微型消防站建成率达100%,泸水市行政村的微型消防站建成率将在今年底前达到100%,全州安置点微型消防站覆盖率由29%增长至41%。8月27日,云南省消防救援总队举行助力怒江脱贫攻坚“消防守护”计划装备配发仪式,为怒江州配发了5辆轻型消防车、手抬机动泵、储水容器、干粉灭火器、消防灭火防护服、灭火战斗靴等器材装备21507件(套),进一步夯实了该州农村消防工作基础。

结合实际持续发力

宣传教育有的放矢

8月11日晚,李松南家迎来了4名消防队员。

“老乡您好,我们是助力怒江脱贫攻坚消防服务队的,今天来您家,是想看看家里的消防安全情况,不会占用您太多时间。”小组里唯一的女队员李玲说。

李松南一家,原来住在泸水市古登乡色仲村,是白族支系巴尼人。由于腿脚残疾、行走不便,李松南从小没读过书。2019年,享受了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政策,他家搬到了怒江州泸水市城墙坝易地扶贫安置点和谐社区。这对于李松南来说,生活更方便了,也舒心了。

今年初,他在家附近开了一个小卖部,给家里添置了一些家用电器。家里电器多了,用火用电问题让李松南有些担忧。

“以前在色仲村,只有照明用电,而且家里的电线从哪里拉进来的,我都很清楚。现在搬进了安置房,这些电线是怎么接的我都不知道,一直担心这些电线会不会绞在一起引起火灾。” 李松南说。

“安置点的电源都是经过科学布局的,正确使用不会引起火灾。” “这是网线,属于弱电电流,不会引起火灾。”“厨房的插线板注意不要进水,一个插线板,不要同时插太多大功率的电器。”知道了李松南的担忧,李玲和队友们拿出了专门编印的双语消防安全宣传手册,给他进行了针对性讲解。

队员们在讲解的同时,对厨房、客厅、卧室认认真真检查了一遍。

听到队员们对家里的消防安全情况做出了“基本合格”的判断,李松南放心了。

从助力怒江脱贫攻坚消防服务队进驻怒江州开始,这样的入户工作已经是常态。据统计,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人口平均受教育年限仅为7.6年,刚达到10年前云南全省的平均水平,且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州人口总数的93.96%,直过区人口占62%,40%以上的山区群众不会说汉语,常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难以奏效,群众安全意识十分淡薄。特别是安置点群众刚从山区搬进高层小区,从传统用火习俗转变为现代家居用火用电,并没有完全适应,缺乏高层建筑防灾、辨灾和疏散逃生常识。

为有效提升全州群众防范和处置火灾的能力,助力怒江脱贫攻坚消防服务队大力开展培训进队、宣传进户活动,组织“一委一办三员”、消防警组和脱贫攻坚驻点工作队开展消防监督业务培训;组织乡镇专职消防队、驻站分队、消防志愿者开展灭火救援理论和实操培训;分点分片开展灭火救援实装实战演练;成立消防背包宣传队、双语志愿消防宣传队开展进村入户宣传。一系列的针对性措施保证了好钢用在刀刃上,让群众有实实在在的收获。

截至目前,助力怒江脱贫攻坚消防服务队共检查安置点78个、村民小组115个,帮助整改火灾隐患1418处,制定消防应急预案163个、消防安全管理制度157项,开展集中培训246场、灭火疏散演练74次。通过开展消防安全检查、火灾警示教育、消防明白人培训、消防应急预案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定,怒江州农村消防安全“软实力”明显增强,6月到9月全州火灾起数比去年同期下降20%,直接财产损失下降了62%。

跋山涉水不辞劳苦

辛勤播撒安全种子

他乡亦是故乡,从踏进怒江州的那一刻起,40名队员便把怒江州当作第二故乡,默默付出着。但是,要在怒江州开展好帮扶工作并不容易,要面对交通不畅、语言不通、群众不理解等各种问题。

没有路,翻山越岭,爬坡过河也要走到,帮扶工作不能落下一户,不能落下一人;少数民族群众听不懂普通话,队员们就苦练当地语言;群众对消防工作不理解、不配合,甚至唱反调,就一遍遍耐心解释,直到群众理解、明白。用实际行动真正融入当地群众,用真心换真情,是队员们解决难题的法宝。

队员肖金韦说,在石月亮乡专职消防队的帮扶经历让他深受感动,也让他真正理解了怒江人民“缺条件,不缺精神,不缺斗志”的精神内涵。

“说是政府专职消防队,其实就是1名政府工作人员带着5名村民干。由于财政紧张,这5名村民都是义务的,没有工资,平时务农,有事了才会来,我当时觉得石月亮乡专职消防队的活应该干得很糟。”肖金韦说。

肖金韦和队友立刻进行了抽查,结果出乎他们的意料:

消防车很顺畅地发动了,证明是经常使用、经常维护保养的;手抬机动泵也能发动,并且每名队员都会操作,水枪水带使用也都很熟练;经常开展消防宣传和巡查,工作简报都有……他们的工作不但不糟糕,干得还挺好的。

这对肖金韦触动很大:“没有工资,义务干消防工作,还干得那么好;我们都拿着工资呢,还有什么理由不把工作干好。这件事后,我经常跟队友说,看看他们,帮扶工作再累,我们也不应该有什么抱怨。”

8月底,第一批服务队员完成任务离开怒江州,帮扶接力棒交到了第二批队员手中,这是工作的交接,也是责任的交接。云南消防救援队伍精锐出战,是为了怒江州群众的小康梦愈加清晰。脱贫攻坚战终将取得胜利,怒江州人民的日子会越来越好,而消防救援队伍的帮扶故事并不会因此结束,消防守护会一直在。

猜你喜欢

消防站怒江州怒江
十堰2082个微型消防站助力火灾防控
子空的诗
民间方言的弦外之音
小小消防站 安全大保障
上海奉贤提升微型消防站实战能力
幸运
补齐两大短板激发脱贫动力
怒江青年“五四”用朗诵助力脱贫攻坚
怒江林业生态旅游的发展策略
怒江水电搁浅十年将“复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