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高年级作文写作探究

2020-12-23杜丽静

科学导报·学术 2020年50期

杜丽静

摘 要: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作文教学一直以来是语文教师非常头疼的问题,写作能力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经过较长时间的积累和艰苦地训练写作方法,所以教师必须采取有效的教学方法来促使学生强化其写作方法及写作技能。

关键词:小学語文;高年级作文;写作探究

以教学作为出发点,作文教学是每位语文教师的教学重点,以学生的角度来看,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最难攻克的“堡垒”。可以说,作文是无数小学高学段学生头疼的问题。写作是语文综合素养外显的成果,可以说,展现了学生对语言文字掌握的熟练度。所以,作文教学是一块“硬骨头”,需要每个语文教师啃下来。我通过多年的教学经验来看,作文教学很多是教师布置写作任务,学生完成写作任务,教师批阅、教师根据问题,开展讲评,这种教学方式,是以教师作为课堂的主体,而不是生成性课堂,因而有效性不高。小学高学段教师如何做才可以解决当前作文教学面临的困难呢?如何提高小学作文教学的有效性呢?我根据多年的作文教学经验,详细地阐述小学语文高学段作文教学策略的几个方面。

一、观察生活,做生活中的“有心人”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要感情真挚,力求表达自己独特的感受和真切的体验”,“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实情感。”小学生的内心世界是非常丰富多彩的。教师要做的是如何引导学生去做自己生活的观察者,沉浸在生活中感悟情感,退一步观察生活,书写生活。所以,教师最为重要的任务是激发学生对生活的兴趣,让学生去认识世界,但是在实际教学时,又会出现很多意料之外的问题,例如,学生因生活阅历较少,对生活中一些事物产生兴趣,随后很快就会失去兴趣,再加上正处在“健忘”的年龄,很少的小学生是生活的有心人。所以教师要引导学生“走入生活,回忆生活,重新找回生活的乐趣,将生活引入课堂。”如何让学生感悟生活呢?我为了让学生对生活有感而发,我会经常组织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记录参与活动的感受。例如,春天到了,我会组织班级去春游,见识一下野外的美好风景,回到学校后,再写一篇春游的感受。只要是春游的所观、所思、所感,都可以记录下来。平时,教师还可以组织学生去看一场电影,为电影中感受颇深的主人公写一篇感触文,或者我组织一场比赛活动,活动结束后,让学生描述比赛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细节,例如,感动你的细节,班级某个同学面部表情的细节,体现同学性格的细节等。

二、鼓励学生敢于创新,培养其创造能力

“创新”是一篇文章的灵魂,也是体现其活力的重要因素,教师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并且让学生学会如何从好的想法转化为实际的行为,最终完成一篇别具一格的作品。如在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专题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在不受题目和内容范围限制的情况下,结合自身所感兴趣的内容,充分发挥自身的想象能力,展开创造性的写作。而在这个过程中,学生要想写出吸人眼球的作文,还需要注重一些要点。一方面,学生要自主选好可以体现时代新貌的写作素材。例如,六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习作专题教学中,教师要敢于舍弃一些条条框框,让学生不受题目和内容范围限制,给予学生创作的空间,学生有感而发,恣意创作。在创作的过程中,学生如果想写出别具一格的高质量文章,需要注意以下几个要点,第一,学生要自主选好可以体现时代新貌的写作素材。比如,学生可以从当前社会出现的热点事件出发,将蒸蒸日上的新生活杂糅进去,让文章充满新意。还有,教师可以在文章的表现手法多下苦工,加入创新的元素,即是要求学生在内容大致相同的情况下,切换不同的视角,例如,使用不同的叙述者视角,变换侧重点等方式,让文章焕发不一样的魅力。

三、掌握叙事的描写技巧,提高作文品质

写作体裁有很多种,比如,议论文,记叙文,说明文等。学生经常接触最多的无疑是记叙文,记人叙事是学生经常需要使用的方法,很多高学段学生对记叙文的理解并不深,达不到灵活运用的程度。尤其是其中点与面相结合的场景描写方法,仍然需要花费较大的精力去展开探索和学习。学生要想提高作文的质量,就需要借助场景来渲染气氛,烘托精神,读者在情境下产生探究的动力,了解文章事件背后的含义。例如,《十里长街送总理》一文,文章采用了点面结合场景描写的手法,通过渲染阴沉郁闷的场面气氛,进而展开具体场景的描写,在点面结合的手法下描绘总理送别的画面,让读者油然而生对总理的怀念之情。

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对作文教学孜孜不倦的探究,努力尝试和摸索新的教学方式,在这个“百家争鸣”的时刻,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一定会破茧而生,找出一种切实可行的作文教学策略,让学生作文能力得到质的提升,让学生真正的完善自我,放飞自我,成长自我。

参考文献

[1] 叶有梅. 小学高年级生活作文教学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2016.

[2] 刘玉玺,刘桂荣.小学高年级课堂作文教学五步法[J].佳木斯教育学院学报,1992(01):9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