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美育实施策略

2020-12-23赵朝

美与时代·下 2020年9期
关键词:综合素养艺术教育美育

摘  要:美育在当代大学生成长过程中,是与德育、智育、体育同等重要的教育方式,也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它对陶冶情操、启迪智慧、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从对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及高职院校目前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探讨高职院校实施美育的策略,以期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具有丰厚文化底蕴、专业扎实的高素质艺术人才。

关键词:美育;美育课程;艺术教育;综合素养

美育,即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观、审美意识和审美情趣,提高对美的感受能力、鉴赏能力以及创造能力的一种教育形式。美育也是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理解和实现美育是一个重要问题。作为高职艺术院校,应该充分挖掘丰富的美育资源,切实使美育贯穿于整个学校的教育教学之中。

一、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

(一)美育。美育也叫做美感教育,或者叫做审美教育。对于美育的理解,历来都有不同的观点。1985年8月,第二次全国美育座谈会上最早提出:美育是“审美教育,它是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人与现实的审美关系的一种教育”。《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指出:“美育是审美教育,也是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不仅能提升人的审美素养,还能迁移默化地影响人的情感、趣味、气质、胸襟,激励人的精神,温润人的心灵。”这些充分体现了美育在提升个人审美素养以及帮助实现人的完美发展中的作用。美育内涵通常的说法是: 美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显然这种观点带有一定的片面性,把美育局限于艺术教育,缩小了美育的视野,艺术教育只是美育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广义的美育就是利用自然、社会、艺术等方面的审美因素,对学生进行的审美教育,培养正确的审美观和创造美的能力。显然这种观点完整地表述了美育的内涵。

(二)艺术教育。艺术通常涵盖了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影视传媒等。艺术教育是运用各种手段描绘日常生活和人类审美心理历程的创造性艺术活动。只有通过艺术教育,才能使学生得到审美感受,培养他们的审美情趣、审美创新能力,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从而培养出具有完美人格的全面发展的人才。艺术教育实施方式是通过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审美活动,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感染和熏陶,而非理论知识的灌输。

(三)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关系。从美育与艺术教育的内涵可以看出,二者之间的关系虽然非常密切,但又存在着一定的差异[1]。二者的相同点,都是同属于美的教育,都是为了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但二者在目标追求上还是存在着较大的差异。美育是一个范围很宽的概念,它涉及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而艺术教育则是美育中的一部分。即美育包含了艺术教育,而艺术教育又是实施美育过程中的重要途径,是美育的集中体现,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促进。

二、当前美育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对美育认识上存在着误区

1.美育不是一门具体的课程。按照国家教育部相关规定,为了实现美育育人,各类高等院校相继成立了公共艺术教育中心。该中心旨在充分挖掘高等院校美术、书法、音乐、舞蹈、影视传媒等与艺术相关学科优质教学资源,以中外优秀艺术成果为主要教学内容,面向全校学生开展公共艺术教育。公共艺术教育课程是学校开展美育的主要渠道,但是美育并不是一门具体课程,而是一个独立的课程体系。公共艺术教育课程以美育为主要目标导向,以提升大学生的审美和人文素养为主要目标。公共艺术类课程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美育基础理论课程,例如《大学美育》等;各类鉴赏课程:例如,《美术鉴赏》《书法鉴赏》《音乐鉴赏》《影视鉴赏》《戏剧鉴赏》《艺术导论》《舞蹈鉴赏》等;实践课程,例如,学校组织的各类社团活动,书法社团、绘画社团、舞蹈社团等。但是,仅靠公共艺术课程还是无法完全胜任美育需求的,美育应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的全过程之中,即每一位任课教师都要善于把美育渗透到本学科教学中去,构建以公共艺术教育为主体,将美育渗透到学校教学各个学科中的课程体系,以及充分调动社会资源广泛参与的大美育格局[2]。

2.公共艺术教育不能等同于专业艺术教育。艺术教育除了公共艺术教育外,还有专业艺术教育。专业艺术教育是以正确的艺术观, 感受、欣赏和创造某些领域的艺术, 它注重学生的创作技巧, 主要教授艺术创作的知识、方法,培养学生成为职业艺术工作者。例如,按艺术门类可分为美术教育、音乐教育、舞蹈教育、影视教育等。专业艺术教育也需要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也有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任务。但当专业艺术教育作为专业技能人才培养时,基本不具有美育教育的本质意义。公共艺术教育也需要有一些艺术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教学,但那是为培养学生的艺术兴趣和体验艺术作品的深层内涵服务的。它是面向学校全体学生开设的通识教育,以美育为主要目标导向,以提升学生的审美素养和人文素养为主要目标[3]。公共艺术教育必须遵循美育的特点和规律,紧扣美育的目标。然而现实中这两种艺术教育常常会被一些人混淆。

3.美育不能等同于德育。德育是指对学生进行正确的思想政治观点和高尚的道德品质为主要内容的道德情感教育,并能通过规范和约束使其成为具有良好社会公德,文明行为的遵纪守法的好学生。德育和美育是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两个不同方面,二者虽然出发点不同,但教育目标却是一致的,都是作用于人的精神,引导学生追求人生的意义和价值。德育偏重于理性方面,重在以理服人,注重培养学生的社会人格,并要求学生用一系列的道德规范要求自己,约束自己。因此,德育具有鲜明的时代性、政治性,对人的精神起到约束与激励作用。美育是一种情感教育,其核心是育人,偏重感性方面,主要靠美的形象打动人,使人从心灵深处受到感染, 并通过情感的体验, 培养对美的热爱和对丑的厌恶, 从而使道德得到“凈化”、情感得到陶冶、人格得到升华。美育具有促进学生道德发展的功能,但美育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德育,而是从学生的感性方面入手促进道德发展的[3]。

(二)教育管理部门重视不够。首先,高职艺术院校美育的培养方式也需进一步提升。很多院校过于注重技能教学内容,而忽视了美育的本职。多年来, 从中小学到大学的各级各类学校实施美育教学过程中,普遍存在着偏重技能、技巧的讲授和训练, 而往往不够注重学生对美的认知、感受、欣赏、创造等能力的培养。例如,在公共艺术教育《美术鉴赏》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非常重视美术技能技巧的讲授, 而在审美情感的陶冶, 想象力和创造力的培养等美育教育方面相对比较薄弱。其次,从多数高职艺术院校的人才培养方案中可以看出,当前开设的公共艺术教育类课程,大多数是作为通识选修课程,而且没有强制性的要求修读,没有被当作必修课程来对待,部分学生虽然修读了,但其主导思想依然停留在为完成学分而修读,没有认识到美育的重要意义。真正对公共艺术课感兴趣的同学并不多。有些公共艺术教育课程很少有学生修读,甚至仅停留于形式上。

(三)当前美育教师队伍薄弱。实施美育,首先,要有一定的教师队伍。当前高职院校中由于专业设置和建设需要,教师队伍绝大部分都投入到专业课程教学中。在美育教学中,部分高职院校甚至没有成立公共艺术教育中心,当然也就没有专职的美育教师。而更多的美育课程是由艺术类专业教师,开设公共艺术选修课对学生进行美育教育,而且这些课程并没有作为必修课程。教师对美学专业知识了解不够透彻和深入,美学知识不扎实,美学修养不高。其次,受经费的限制,高职院校很少安排美育教师进修培训,致使他们知识难以更新,难以了解本专业学术前沿的最新动态。另外,学生不够重视,部分学生甚至很少修美育课程,从而影响了美育教学的实施。

三、美育实施的策略

(一)教育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美育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发展,我国政府先后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等法律,都明确提到了美育的作用和地位,从而使美育在教育中的地位得以不断的提升。首先,学校领导、教育管理部门要高度重视美育,要真正认识到美育的价值,建立科学的美育工作体制,要为美育教学以及科研提供充足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在学校所有学科教学中,甚至学校行政、后勤管理的各项活动中,都要合理地渗透美育思想,使得美育工作得到真正的贯彻与落实。让美育真正的走进校园,走上课堂,走进学生的心理。其次,高职艺术院校应完善美育的管理制度,使之在实际开展美育活动的过程中,能够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要加强各个教育部门之间的紧密联系,完善长效考评机制以及监查机制,构建出良好的美育教学环境及氛围[4]。

(二)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提升美育教师综合素养

首先,加强美育教师队伍建设。美育是一门综合性及实践性都很强的学科,为了全面提升学校美育教学质量,学校主管部门应根据学校美育课程设置的需求和现有教师队伍的现状,整合现有资源并有计划地引进高水平的美育专职人才。这支教师队伍要有较高的综合素质和艺术素养,通常应由从事美术、书法、音乐、舞蹈、影视等相关艺术专业的教师组成。一方面,要求教师不但要精通本专业的技能,还要了解其他与美育相关的内容,例如美学方面、艺术教育方面的基本知识。教师队伍不仅要懂理论,更要有较高的艺术修养和组织能力,并能指导大学生开展社团活动和艺术文化活动,以及其他审美实践活动的。另一方面,要改变当前美育教师匮乏的现状,必须加强对美育教师的培训,优化他们理论知识结构,这是增强美育教学效果的必由之路。通过组织教师进修、培训提升他们的审美实践能力、美学理论能力、分析鉴赏能力和美育科研能力。

其次,提升教師的综合素养。教师作为实施美育的主体,其自身美育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以及对美育的理解,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美育的最终效果。教师是大学生心中最完美的偶像。作为一名合格的教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不仅仅要给学生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通过自身的人格魅力、道德情操、高尚品质、言行举止、理想追求等成为学生学习的楷模。言传不如身教,教师在教学活动中的表情、语言、行为、体态等,将会对学生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同时,也会体现出丰富生动的审美因素和审美效果,影响学生的审美情趣。另外,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本身就具有丰富的审美内涵。教师语言是体现在教学过程中最直观的因素,教师教学中的语言要求生动风趣、自然流畅、富有感染力。只有选用生动优美、撼人情感的语言,抑扬顿挫的语调,来表达教学内容,才能给学生带来富有朝气的乐观情绪,从而产生出愉快的学习热情和激情,把学生引入到优美的课堂教学氛围中。

(三)构建合理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

如何构建一个合理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是实施美育的关键环节。构建合理科学的美育课程体系,从内容上应该包括美育基础理论课程、艺术鉴赏课程和美育实践课程。首先,美育基础理论课程的开设,主要为了保证学生能够掌握美育基础知识及美学知识,从而使学生能够明确美育的基本内涵及原理,重视美育素养的提升。例如《大学美育》《艺术概论》《美学原理》等课程等可以作为必修课,并由专职美育教师负责授课。其次,艺术鉴赏类课程,也称为美育特色课程。艺术鉴赏类课程主要包含《音乐鉴赏》《舞蹈鉴赏》《影视鉴赏》《美术鉴赏》等课程。通过开设这类课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学习积极性,并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审美趣味。这类课程一般可以作为限定选修课,按专业的不同特点提供给不同兴趣爱好的学生选择。这类课程一般可以由专职教师也可以由非专职教师任教。例如,美术系教师可以开设《美术鉴赏》课程,音乐系教师开设《音乐鉴赏》课程等。再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的目的是给广大学生提供美育实践的机会,从而加深学生对美育理论的认识。目前美育教学除了上述相关的课堂教学之外,还要注重开展课外艺术教育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各种社团,开展美术、书法、绘画、音乐、舞蹈等实践活动,通过实际练习,更好地感受美、体会艺术的魅力。

(四)建立美育课程评价体系

课程评价就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和课程系统的信息,运用科学的方法对课程产生的效果做出的价值判断。评价的目的是为了保证美育教学质量。美育课程评价包括课程整体评价和课程考试评价。第一,对整体美育教学的评价。首先,作为学校的管理部门,要把美育教学当作高校教书育人的重要指标,纳入教师考评系统。作为高校美育教师不仅要上好美育课程,还要使自己成为一名为人师表的好教师。要凭借自己的高尚品质,依靠自己的感召力、吸引力影响学生。其次,要根据不同美育课程的特点对其加强监控和评价,要建立有效的质量管理模式和监控制度。再次,学校管理部门要定期开展专项检查,包括教师评学、学生评教(可以通过网上评教)、督导评议等多种方式的质量自评工作。第二,课程考试评价,通过考试检验教师的教学效果。对于必修的美育理论课程一般应采用考试方式。对于美育鉴赏类和实践类的选修类课程可以采用考查方式。

(五)创建网络自主学习课程

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微信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流方式。教师可以利用微信主动地与学生进行沟通和交流,以此进一步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并逐渐将其融入到高校日常的教育教学当中,这就为广大学生提供了理想的自主学习美育的渠道。首先,利用互联网技术,搭建属于美育课程体系的专用微信公众号。将优秀的经典艺术作品,从海量的网络资源里筛选出来 ,通过整合开发,以图片、音频、视频等多元形式展示出来,丰富了公共艺术教育资源。例如,通过微信公众号,推送中外艺术名家的书法、绘画、摄影、影视等作品。增强学生对美的鉴赏能力 ,激发学生的真实情感体验,潜移默化地达到美育效果。其次,微信公众号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方式,构建了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知识传播、沟通与交流的一种新型模式。教师可以在该平台上设置美育课程资料、美育课程计划,同时还可以设置教师与学生互动交流平台,实现教师网上布置和批改作业,学生网上提交作业,以及信息留言板等多个模块。这就大大拓宽了美育课程的教学形式。教师可以在“微信群”中定期发布所要学习的内容,积极开展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为学生的美育学习提供正确的指导,确保学生的审美能力、审美创新能力得到不断提升[5]。

综上所述,新时代高职艺术院校要想为国家培养出合格艺术人才,就必须发挥美育的育人功能。要不断适应艺术形式的新变化、新发展,要紧随时代步伐,将美育教学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明确自身办学特色。在保证美育独立地位的同时,还要构建全新的美育课程体系,把美育渗透到德育、智育和体育中去,渗透到学校的各个角落,从而提升学生的审美感受能力、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创造能力,培养出合格的对社会有用的艺术人才。

参考文献:

[1]徐艳霞.论美育与艺术教育的關系关于大学美育的几点分析[J].北方音乐,2017(19):149-150.

[2]孙勇,范国睿.我国学校美育工作的现状、问题与对策[J].教育科学研究,2018(10):70-75.

[3]杜卫.当前美育和艺术教育关系的若干认识问题[J].美育学刊,2019(3):1-6.

[4]李明昱.新媒时代下提升高校学生美育素养的研究[J].吉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9(2):37-39.

[5]张宜霞,杭瑞友,孙燕.创新人才培养导向的高职美育课程体系构建[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9(17):103-104.

作者简介:赵朝,陕西艺术职业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

猜你喜欢

综合素养艺术教育美育
浅谈美育对特殊儿童的影响
广西高专学前教育专业美育课程教学改革探索
浅谈小学数学教师专业化发展
我国幼儿园艺术教育特色的现状分析
提升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有效策略
美育教师
艺术教育在精神文明构建中的作用
“童诗”也精彩
科学教育与艺术教育相互融合探究
构建和改进现代化学校美育工作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