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盲校低视生绘画特征的归因研究

2020-12-23沈玉文

美与时代·下 2020年9期

摘  要:中国教育部制定的盲校美工新课标提出,盲校教育要根据视力残疾学生的生理特点,设置美术课程,对视障学生进行美术教育。笔者在低视生绘画课程多年的教学中,发现低视生的绘画特征异于明眼学生,具有其特殊性。围绕这些绘画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它们的深层原因,了解低视生绘画特征与他们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关系,对于低视生美术教育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对广州市启明学校39名低视生进行的针对性绘画实践测验,归纳总结出了低视生比较突出的几个绘画特征。这些特征与他们的视力缺损、视功能低下和对外界认知的不完整性有关。而把这种认识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运用到低视生的绘画课程中,让低视生的绘画课程成为康复训练的有效补充,将有利于促进低视生的身心健康发展。

关键词:低视生;绘画特征;归因分析

一、问题提出的背景及研究意义

中国教育部制定的盲校美工新课标提出,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美工课程是盲校进行美育的主要途径,是学生必修的基础课程,在实施素质教育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盲校教育要根据视力残疾学生的生理特点,设置美术课程,对视障学生进行美术教育。

盲校所进行的美术教育与普校不同,它不仅是为了培养学生的绘画、手工能力,进行素质教育,也是为了帮助学生保护使用其残余视力,增强其身体协调性,进而促進其心理、生理的健康发展。

现在人们已经认识到,除个别情况外,低视力者的残余视力通过合理使用不仅不会受到损害,反而会有所改善,这符合“用进废退”的客观规律。所以本人在视障学校的美工课中开设了绘画兴趣课,让有残余视力的学生即低视生参与其中,目的是培养他们对外界事物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提高他们的残余视力使用率,改善他们的身体协调能力。在多年的教学中,笔者发现低视生的绘画特征异于明眼学生,具有其特殊性。而围绕这些绘画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寻找它们的深层次原因,有利于制定针对性的绘画课程计划,而有针对性的绘画课程,又有利于低视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因此研究低视生绘画特征与他们的生理特征和心理特征的关系,对于低视生绘画课程就具有了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低视生的绘画特征

笔者对盲校39名低视生进行了针对性绘画实践测验,并对结果进行了归纳总结,发现低视生的绘画异于明眼学生,具有4个比较突出的特征(见表1)。

(一)特征一

画面被画得起毛,甚至画穿纸。使用厚的卡纸仍会出现同样的情况。这在低视生的绘画中占了55.8%,即一半的学生都会出现这种现象(如图1、图2)。

(二)特征二

画的物像会很小,画不大,而且画的时候脸都要贴在画纸上了。出现的概率与特征一一样(如图3)。

(三)特征三

涂色涂不满框架,在老师的指导下也很难涂满(如图4)。52.9%的学生会出现这种情况。

(四)特征四

他们画形时很难连起来,也很难在指定的范围内着色。38.2%的低视生在绘画时会出现这情况(如图5)。

三、低视生绘画特征出现的因素分析

(一)视觉缺损与绘画特征的关系

低视力者不同于盲者,他们视觉缺损形成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有家庭遗传、近亲婚配、先天发育不全等先天原因;也有造成视觉功能损伤的事故、疾病(偶然事故、中毒、脑肿瘤)和其他全身性疾病(包括传染性疾病和一般性疾病)等后天原因。

视觉缺损会抑制联系大脑的视网膜和视觉通道的发展,使大脑中的视觉感受区处于不发达状态。而视觉系统的不成熟与不发达,又减缩了低视力者可用的视觉信息,从而使他们的潜在视觉学习能力受到了限制。表现的主要类型有:

1.中心远、近视力低下

中心远、近视力低下会令人视物时模糊不清,这是视觉障碍的主要表现形式。不论何种眼病,除了其特殊的症状以外,都不同程度地伴有视力下降的症状。这种生理特征在绘画时可能就会造成画纸“破洞起毛”和“填不满”的情况出现。

2.视野缺损

视野分中心视野和周边视野,中心视野能够帮助人们分辨精细目标,决定和影响着阅读能力;周边视野能够帮助人们探知周边情况是否安全。视野缺损主要有以下几种表现:中心暗点、周边视野缩小、偏盲。这种生理特征在绘画时可能就会造成“画不大”和“连不起”的情况出现。

3.对比敏感度(反差视力)功能异常

有研究表明,视力相同的人由于对比敏感度的不同,会表现出完全不同的视功能;一个人的视力和视野处于良好状态时,对比敏感度的下降也会导致视功能的下降,因此对比敏感度也是反映视功能的重要指标。而对比敏感度异常这种生理特征,在绘画时也会造成图1、图2所示的画纸破洞、起毛的情况出现。

4.色觉障碍

色觉是人眼的视觉功能之一,是眼睛在明亮处视网膜椎体细胞活动时所产生的的一种感觉。低视力者常常伴有色觉障碍,对色彩的对比敏感度差、弱,不能准确地辨别颜色,只能依靠不同颜色的饱和度(明暗程度)来进行推测。这种生理特征在绘画时可能就会造成图4所示的“填不满”的情况出现。

(二)视功能与绘画特征的关系

视功能是指视觉所能发挥的作用,通常指视觉的有效作用,又称作有效视力或功能性视力。

视觉的发育主要依赖于看,通过看,视网膜可以接收到大量的信息。这些信息传到大脑,经过大脑分析、组织,形成各种视觉记忆。低视力儿童出生时虽已具备视觉但因其功能不完善,限制了他们获得视觉经验、生活经验的机会。加上不少家长对低视力孩子的视觉发育缺乏正确的认识,没有及时进行早期干预,致使低视力儿童从婴儿时起,就失去了很多“看”的机会,视觉技巧也掌握的少,对外界的视觉信息难以与听觉及其他感觉传来的信息进行综合,头脑中缺乏对事物清晰的视觉记忆,从而使其认知经验的广度和深度都受到了影响。所以,他们对世界的认知与明眼人对世界的认知有着很大的不同。可以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1.缺少清晰的视觉表象,较难形成完整的概念

由于信息不足,形成概念必然困难,认知也往往不全面、不完整,只能获得比较模糊,甚至是歪曲变形了的视觉经验。这种生理特征在绘画时可能就会造成图5所示的连不起的情况出现。

2.感性经验贫乏,影响抽象概括能力

抽象概括能力离不开以往的经验,一个人的经验越丰富,才更有利于对接触到的事物进行分析综合,从中抽出其本质特征。而低视生由于生理缺陷,缺少清晰的视觉经验,感性经验贫乏、表象不完整,给他们的分析综合过程造成了困难,影响了其抽象概括能力。这种生理特征在绘画时可能就会造成如图3所示的画不大的情况出现。

3.认识方位、形成空间觀念较困难

低视力者的认知特点限制了他们思维活动能力的发展,他们依靠残余视力、听觉、触觉虽然也能反应现实的、复杂的空间关系,但形成空间观念比平常人要困难,方位感也比较差。

对于空间和方位感难以进行恰当的判断和合乎逻辑的推理论证,这也直接影响并反映到了学生的画面中。这种生理特征在绘画时可能就会造成图4所示的填不满的情况出现。

四、结语

绘画能力依赖于人们认识和知觉能力的发展。低视生由于视力受损,主要依靠残余视觉、听觉、触觉和嗅觉等来获取外界信息,这直接影响了他们记忆、语言的发展,也限制了他们的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对外界形成了和明眼人不同的认知。这影响到了他们的绘画过程,致使他们的绘画作品呈现出与明眼人不同的绘画特征。因此低视生的绘画特征与低视生的生理和心理特征存在着某种因果关系。而将对这种关系的认识有效地、有针对性地运用到低视生的绘画课程中,让低视生的绘画课程成为康复训练的有效补充,将对低视生的身心健康发展起到不可忽视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陈云英.中国特殊教育学基础[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2]张悦歆,李庆忠.视觉康复指南[M].北京:国家图书馆出版社,2009.

[3]宋春秋.视功能训练[M].江苏:江苏教育出版社,2008.

[4]沈家英,陈云英,彭霞光.视觉障碍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华夏出版社,1993.

[5]汤盛钦.特殊教育概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8.

[6]李季平.视障学生心理健康与辅导[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5.

[7]华国栋.特殊需要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4.

[8]钟经华.视力残疾儿童的心理与教育[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2007.

[9]徐洪妹.视障学校美工教学与制作[M].北京:中国盲文出版社,2005.

[10]杨景芝.中国当代儿童绘画解析与教程(第二版)[M].北京: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2013.

[11]孙葆.低视力患者生存质量与健康[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

作者简介:沈玉文,广州市启明学校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