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公益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20-12-23朱剑芳

乡村科技 2020年30期
关键词: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

朱剑芳

[摘 要] 生态公益林是我国林业管理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保障环境生态良好、维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基础。生态公益林具有防风固沙、缓解水土流失的功效。基于此,本文主要分析生态公益林管理存在的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有效的解决措施,从根本上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同时为林业工作者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 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

[中图分类号] F326.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30-95-2

由于地区区域的差异性,生物多样性具有诸多复杂之处,生态公益林作为自然资源的一种,对生物多样性起到了保护作用,同时维护了自然资源的生态安全,在一定程度上间接影响了当地区域的经济发展[1]。从我国现阶段的自然资源发展来看,原始森林面积正在大幅度减少,对此应在保护原始森林的前提下,做好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建设工作,实现两手抓,从而保护生态环境。为此,应了解目前我国生态公益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科学、合理的方式加强生态公益林保护,如此才能保障生态公益林在和谐的环境下生长,减少对自然资源的破坏,发挥出生态公益林应有的生态与社会职能。

1 生态公益林管理存在的问题

1.1 毁林开荒问题突出

随着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的生态产业被逐渐开发,特别是旅游业开发规模不断扩大。在生态公益林区域内,越来越多的农村娱乐活动进入大众视野,而这些对当地区域的资源开发,必然会造成自然资源的利用,当生态公益林被过度占用时,会导致生态环境受到破坏,从而影响生态公益林本身存在的防护功效[2]。此外,部分农民盲目追求经济效益,私自毁林开荒,破坏生态公益林进行农作物种植,直接导致生态公益林数量迅速减少,且环境随之被破坏。由于我国生态公益林大多存在于偏远地区,加之所在之处有较为复杂的地理情况,因此公益林所在地的人们难以通过其他生产活动获得更高的收入,转而以砍伐森林等手段来扩宽收入渠道,致使生态公益林受到严重破坏。

1.2 管理机制不健全

近年来,我国对于生态系统的建设和林业发展的关注度略有提高,且在国家相关政策支持和鼓励下,生态公益林的建设规模逐渐扩大。但目前在我国生态公益林管理过程中,普遍存在“积极造林、轻视管护”的问题[3]。在建设生态林时,相关管理部门会投入大部分资金、精力与人力资源,但建设完成后,并不重视对生态公益林的管理和保护,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财力的浪费。此外,针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发展建设工作,相关管理制度并不完善,且难以真正落实到实际工作中,加之生态公益林的区域特点,进一步增加了管理制度实施的难度,制约了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

1.3 保护意识有待提高

在生态公益林保护工作中,基层工作人员有十分关键的作用。但由于大部分生态公益林的基层人员多聘用当地人,且受交通、环境等因素制约,导致当地基层人员普遍缺乏生态公益林保护意识和专业能力。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基层管理人员缺乏对公益林保护的重视,难以做到因地制宜分析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内容,对管理工作的认识比较片面。从生态公益林的效益职能来看,其主要体现在生态职能和社会职能,这充分说明生态公益林在保护自然资源的基础上,还具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作用。但如果基层管理人员缺乏这一深刻认识,在树种结构调整方面未能进行科学安排,则难以保证公益林能获得理想的社会收益。

1.4 资金短缺

近年来,我国相关政策和法规均表明了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因此与以往相比,林业部门对生态公益林的资金投入也相应增加。但由于大多数生态公益林的地理环境均十分偏远,因此导致资金落实不到位或出现资金短缺的情况,从而影响生态公益林发展。作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工作实施的重要基础,资金短缺会给基层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建设发展将难以真正落实。与此同时,资金短缺会致使林业职工的待遇偏低,从而大大降低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且难以引进新的人员队伍。资金的制约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生态公益林的宣传效果,人们的保护意识难以提高,最终影响生态公益林的保护和建设。

2 生态公益林管理措施

2.1 建立合理的保护发展模式

从现阶段生态公益林存在的问题来看,毁林开荒问题之所以突出的重要原因就是未能建立合理的保护发展模式,因此,应从当地居民角度出发,为其建立合理的经营管护模式,以提高他们的社会经济效益,从根本上减少此类不良现象的发生[4]。首先,让当地农民参与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发展建设工作中,通过合理的奖励机制鼓励农民按照既定的管护方案保护公益林的发展。其次,由于生态公益林的最终目的在于保护生态,在占用当地资源的前提下,未能创造出理想的经济收益,即会出现利益之争,因此应以合理的补偿机制调动当地人员保护生态公益林的积极性。

2.2 建立并完善林业监管机制

为进一步提高生态公益林的管理质量,应建立并完善相关的林业监管机制,以科学、合理的角度规划监督和预警管理措施,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证生态公益林可以在良好的环境下生长。同时,相关部门应明确提出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发展建设的目标要求,做好工作人员的权责分配,将生态公益林管理的每一项具体措施落到实处,同时帮助区域工作人员提高工作效率。在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发展建设过程中,参与活动的工作人员应严格按照林业监管机制完成工作任务;管理部门应为当地制定针对性的经营方案,根据不同地区资源差异性情况,针对性地作出管理方案的调整和优化,从而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保护,及时解决管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2.3 进一步提高人们保护意识

在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发展过程中,人为因素的影响排在首位,当地居民包括工作人员对于公益林的保护意识强弱,在一定程度上直接影响生态公益林的长期发展。因此,在生态公益林管理过程中,需提升人员队伍专业素质,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水平,上岗前应做好培训与考核,加强对管理人员的监督,以提高生态公益林工作落实的有效性和效率。为提高管理队伍的积极性,可通过奖惩措施达到理想效果,适当提高其待遇和福利,从而促进管理人员更加认真地处理生态公益林存在的问题。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当地居民的宣传教育,提高他们对生态公益林的保护意识,从而有效避免乱砍滥伐、毁林开荒等不良现象的发生,促使人们自觉参与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发展建设工作,实现生态公益林可持续发展。

2.4 設置公益林专项保护资金

为进一步保证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发展建设工作能够顺利进行,实现生态保护的目的,相关部门应重视对当地生态公益林的资金投入,设置公益林专项保护资金,以便为保护和建设管理工作予以正常的资金支持,满足公益林可持续发展需求。在专项资金的内容设立中,可以包括设备投入资金、设备维护资金、工作环境改善资金、宣传资金等[5]。一般生态公益林专项保护资金资金来源有两部分组成,一是林业部门投入,二是合作开发生态公益林模式。合作开发生态公益林模式不仅可以实现对生态公益林的科学开发,还能转而为当地公益林的发展创造经济基础,也能在生产活动过程中为当地农民带来经济收益,实现双赢的局面。此外,对参与生态公益林保护与建设工作的企业,应予以一定的资金补偿和支持,从而有效提高企业参与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好地保障生态公益林的发展环境。

3 结语

目前,绿色发展已成为我国关注的重点,而生态公益林的保护与发展建设满足这一需求,且其在保护生态环境方面也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生态公益林的建设和发展离不开国家的支持,但同样需要人们具备良好的保护意识,如此才能更好地实现生态可持续发展。因此,相关部门应加强对生态公益林管理工作的重视,建立、完善并落实有效的监管机制,协调好各方之间的利益关系,从整体上提升生态公益林的保护管理能力,从而更好地推动公益林的建设与发展。

参考文献

[1]于波.生态公益林建设与可持续发展[J].农业与技术.2017(9):145-146.

[2]余志明.生态公益林管护问题及解决途径探析[J].绿色科技.2019(13):210-211.

[3]唐晋文.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研究[J].低碳世界.2019(11):32-33.

[4]孙存启.浅析生态公益林保护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种子科技.2020(7):157-158.

[5]吴尚卿.林改后生态公益林保护和建设现有问题及措施浅析[J].农家参谋.2020(3):70-71.

猜你喜欢

生态公益林保护管理
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资金分配问题研究
采用C—NCAP 2006年版管理规则
营销管理
“这下管理创新了!等7则
管理的另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