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及实施路径
2020-12-23彭娟娟
彭娟娟
[摘 要]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到快速發展,主要城市的经济实力快速上升。但与此同时,我国乡村地区交通设施落后,教育和医疗水平低下等,“三农”问题日益凸显。在此基础上,乡村振兴战略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被提出。本文就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科学内涵、五大振兴及实施路径进行探究,以期助推乡村振兴发展。
[关键词] 乡村振兴战略;三农;科学内涵;五大振兴
[中图分类号] F3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7909(2020)30-45-2
我国历来是农业大国,古人认为“农,天下之本,务莫大焉”,由此可见,我国从古至今都十分重视农业。在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提出了“农村包围城市,最后夺取城市”的道路,取得了革命的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农业、农村和农民又在我国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的建立中做出了巨大贡献;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地区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工业化、城镇化使农村面貌焕然一新。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一直存在城乡发展不平衡、农村发展不充分的问题,导致城乡差距越来越大。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指明了方向,其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举措,也决定着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快慢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的质量。
1 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背景
1.1 我国乡村发展面临困境
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经济得到了迅速发展,但是与城市发展相比,乡村面临衰落问题。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造成农村劳动力流失严重,农业产业生产率低下,乡村经济发展停滞不前。农村问题阻碍着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所以必须走乡村振兴之路。
1.2 城乡发展不平衡尤为明显
乡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是我国急需解决的问题,严重制约着乡村经济发展。城乡二元制结构的存在以及乡村发展逐渐衰落,导致城乡发展差距较大,在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3个方面表现得尤为明显,因而亟待推进乡村振兴发展。
1.3 社会和谐统筹发展需要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农村发展取得了很大的成就。农业经济结构调整使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农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脱贫攻坚工作顺利推进,使得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得到加强,农民感到幸福,社会稳定和谐,这些都为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供了有利条件。
1.4 建设社会现代强国目标
乡村振兴战略成为党和国家的重大战略,是从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出发的,也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入新时代的客观要求,符合我国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需要、迈向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需要。
2 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
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十分丰富,是一个全面振兴的综合概念。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刻理解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准确把握乡村振兴战略的科学内涵,对于优化“三农”工作思路、开创“三农”工作新局面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乡村振兴战略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对“三农”工作“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的表现,乡村振兴战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乡村振兴战略体现了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三农”工作新要求,乡村振兴战略的历史任务是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步伐,加快推进农业大国向农业全国迈进,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相适应,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相适应。
乡村振兴战略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要求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1]。乡村振兴战略的主要内容涵盖了党对“三农”工作的重视、战略的总要求、推进实施战略的具体举措,如城乡融合发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国家粮食安全、现代农业三大体系建设、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农村三产融合以及“自治、法治、德治”三治结合等。
3 乡村振兴战略的五大振兴
“三农”问题的解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发挥着关键性作用,而乡村振兴战略为解决“三农”问题提供了行动纲领。根据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的方针、要求、思路和目标,结合乡村实际情况,研究发现乡村振兴战略需从产业、文化、人才、生态和组织5个方面推进。
3.1 产业振兴
要想实现产业振兴,必须实现农业现代化。而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要了解我国农业发展现状——小农经济。对于小农经济盛行的国家,要想实现农业现代化,我国农业发展的重心应是扩大农业经营规模,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的素质,鼓励更多高素质人才从事农业工作。现代农业发展不能仅仅局限于农业本身,要延长产业链,拓宽发展渠道,与其他产业相结合,促进农业现代化发展。另外,要加强政策引导,盘活生产要素流动。要推进土地流转,发展农民合作组织,实行小农户合作,加快农业园区建设,促进产业融合。
3.2 人才振兴
人才是乡村振兴强大的支撑。我国农村面临难以培养人才、难以留住人才和难以吸引人才三大问题。我国农村教育一直落后于城市,教育基础设施落后,师资力量薄弱,享受的机会少,加之家长对于孩子的教育不重视,导致农村地区难以培养出人才,而且大量的劳动力流入城市。
人才振兴的前提是教育振兴,教育包含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政府应加大对农村基础教育的资金投入,完善基础教育设施。重视职业教育,使人们掌握现代农业的生产技术、经营理念,促进乡村振兴。通过改善农村生活环境、交通设施以及提高待遇等方式,吸引更多优秀的、愿意扎根农村的有志之士来建设农村。
3.3 文化振兴
乡村振兴,文化为魂。文化振兴为乡村振兴提供了精神支撑,是实现乡村经济发展、产业兴旺、生活富裕的重要动力,是实现乡风文明、生态宜居、治理有效的重要支撑。乡村文化水平的提高,不仅有利于乡村经济发展,而且有利于提高整个国家综合实力。因此,政府要加大对乡村文化事业的资金投入,引进优秀的文化人才,促进乡村地区文化发展,实现乡村文化振兴。
3.4 生态振兴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2],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撑,生态宜居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任务。生态环境不仅是一种资源,更是一种财富。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要了解自然规律,尊重自然、保护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不以破坏环境为发展经济的代价[3]。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以生态宜居为关键,推进乡村绿色发展,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发展新格局。要扎实搞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治理农村生態环境突出问题。
3.5 组织振兴
组织振兴是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保障。基层党组织处于党的工作的最前沿,党的一切方针政策都要靠基层党组织贯彻落实。因此,要加强基层党组织的制度建设,贯彻落实“三会一课”制度,认真开展“两学一做”,深刻学习党的十九大精神,使得基层组织真正成为乡村建设的引领者、组织者和实践者。
4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路径
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需要因地制宜地做好规划,确保规划具有科学性、整体性、前瞻性。
二是目前农民依然占我国总人口的绝大多数,因而在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民群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的内生动力和持久力量。
三是“人”“地”“钱”是乡村振兴中的关键因素,因此要抓好这个关键要素。第一,要让“人”这一重要因素充分流动。不能只是农村人口流向城市,同时要推动城镇化建设,吸引城市人才流向农村,建立双向人才流动机制。第二,土地是农村最重要生产要素,是农民脱贫致富的关键,所以要深化农村土地制度改革,完善农村土地管理制度和流转制度,切实保护基本农田。第三,政府加大资金投入,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本投入,为乡村振兴提供多元化的资金保障。
5 结语
“三农”问题是阻碍当前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中国要强农业必须强,中国要美农村必须美,中国要富农民必须富。”[4]乡村振兴是中华民族复兴的百年大计。乡村振兴离不开人,要把传统农民变为新型农民;乡村振兴离不开土地与产业,要实现农村产业振兴和土地合理利用;乡村振兴离不开农村的环境和文化建设,要保护好农村的青山绿水,提高农民文化水平。
参考文献
[1]包洁.“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乡村振兴的新要求[J].实践(党的教育版),2018(1):19-20.
[2]人民日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J].北方人(悦读),2020(10):4.
[3]王子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反复强调“绿水青山”[J].经济林研究,2017(3):2.
[4]黄洪雷.补短板强弱项促进乡村振兴[N].北京日报,2018-08-27(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