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
2020-12-23申光生
申光生
摘 要:新课改下小学语文教学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自主学习”主要是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和帮助学生积极地参与学习活动,使学生学会主动探索和学习,最终形成学习能力。主要结合相关实际教学经验,就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进行探究,并提出几点可行性建议。
关键词:小学语文;自主学习能力;培养;策略
小学阶段是开发学生学习潜能、培养学习思维的关键时期,在这个阶段,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符合学生学习和发展的需求。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可以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在教学中应始终落实“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在受教育时期真正满足学习和成长的需求。以下笔者做出了几点教学尝试。
一、给学生营造愉悦的自主学习氛围
人在愉悦的学习氛围中会感到轻松和快乐,也能使整个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学生始终处于乐于学习的状态。因此,小学语文教师要努力给学生营造愉悦的学习环境,并和学生建立融洽、友好的师生关系,让学生没有任何压力和思想顾虑,使学生在课上更有效地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
例如,在学习《雪孩子》这篇课文时,由于文章内容极易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触动学生的情感,所以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尊重学生的学习体验。在学生读到“小白兔”和“兔妈妈”的对话这部分内容时,我引导学生进行情景表演,请两位学生分别扮演“小白兔”和“兔妈妈”,之后表演当时的场景,还要注意将“小白兔”说话的语气表现出来,在语言情境中体现出“兔妈妈”是非常和蔼、可亲的。最后,教师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表达训练,当读到“雪孩子”变成了白云,小白兔的心里会想些什么呢?请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同桌、邻桌、前后桌的同学相互交流,然后每个学生都说一说自己的感受,通过这部分的自主学习和训练,让学生深刻体会人物对话过程中有不一样的语气,也让学生感悟到“雪孩子”的勇敢善良,懂得了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勇于伸手给予帮助。如此一来,整节课学生都精神饱满地学习,注意力也很集中,学习主动性更浓了。
二、创设能够激发学生主动学习意识的教学情境
人在一定的情境之中会萌发情感,也会跟随环境有自己的想法,并以自己的情感及态度体验来更深刻地理解知识,不断使自己的心理机能得到发展。所以,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们要善于运用情境教学法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习惯。
例如,在学习《圆明园的毁灭》这篇课文时,我借助多媒体,给学生播放了武陵春色、平湖秋月、西洋楼等景观图,同时配上优美的音乐,把学生的感官系统调动起来,让学生欣赏昔日的圆明园美不胜收的景观,并在课文中读出对圆明园的赞美及热爱之情,同时对圆明园的毁灭感到痛恨和惋惜。达尔文说过“最重要的知识是关于方法的知识。”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会学,才是语文教学的最终目的。所以,给学生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和作者产生情感共鸣,这样学生会更深刻地理解课文的真正思想,更能促使学生在整节课上保持专注力,通过生动的教学情境,激起了学生的爱国情感,当学生明确了学习方法就拿到了获取知识的“猎枪”,学生的自主学习就会落实在教学的各个环节。
又如,以《观潮》这篇课文为例,在课上我给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教学情境:用多媒体给学生播放钱塘江大潮的视频,让学生直观地感受钱塘江大潮的雄伟和壮观,如此生动的画面,学生的兴致立刻被调动起来,接着,我引导学生在读、悟、议、赏、再读、想的教学环节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通过在阅读中感悟,在议论中深入,学生不仅透彻理解了课文内容,还体会了我国山河之壮丽,整节课学生都积极参与,激活了学生的思维和情感体验,学生自主学习的地位也体现得淋漓尽致。
三、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引导学生主动参与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方法,能够增进师生之间及生生之间的交流,也能活跃课堂气氛,使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学生在相互讨论、相互帮助的过程中获取知识,让每个学生都能得到锻炼,所以,在教学中我们要寻找有利时机开展小组合作学习,以强化小学生的主体意识。
例如,在学习《总也倒不了的老屋》这篇课文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然后让每个小组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在遇到生字“暴、凑、洞、准”等时,各个小组成员要分工合作,查閱字典标出生字的正确读音,如果有学生读错了字音,其他成员要一起帮助纠正,接着,小组成员一起合作讨论老屋是怎么破旧的,老屋可能经历了什么事情,之后一起理清故事的内容,说出故事的起因、经过及结果,最后,通过反复地阅读课文,相互交流文中的老屋给我们带来了哪些生活启示。有学生说“当别人有困难时,我们要多帮助别人,并体会帮助他人会使自己获得快乐的感受。”
又如,在学习唐代诗人白居易写的《暮江吟》这首诗时,我在课上设计了小组合作学习活动,我将男生分为一组,女生分为一组,之后让男生一起读诗的前两句,女生读后两句。接着引导学生4个人为一组,站起来一起大声朗读,通过学生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合作中读,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品味诗的意境,最后,小组合作学习生字“暮、残、怜、铺”等在诗句中的意思。可见,学生通过合作探究学习,更能深刻体会诗人对明月及大自然的热爱。
总之,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给学生创造自主学习的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课上还要鼓励学生敢于表达自己的见解,这样学生的学习能力才能得到提高,也能帮助学生找到学习的不足。所以,我们在教学中要对学生放手,让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通过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逐渐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崔桂香.浅析小学语文中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J].情感读本,2019(20):89.
[2]王海梅.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J].新智慧,2019(3):141.
[3]曾睿.构建小学语文自主学习模式有效策略的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9(7):31.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