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
2020-12-23李登科
李登科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为使机械制造技术更好的推动经济发展,使现代社会的各类需求得到满足,传统的制造技术逐渐被现代化制造技术所替代。因此,为了将更多的全能型机械制造类的人才提供给社会,在不同的职业院校中,机械制造的专业教师要在教学方面不断的进行改革创新,将新的教学模式创建出来,使大量的高技能人才被培养并输送。
关键词: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教改新模式
引言
机械制造专业作为职业院校中的重点专业,主要研究方向为机械制造理论、制造技术和模式,机械制造专业主要服务于社会中的机械生产,为现代制造业提供高素质的专业化人才。当前正是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时期,面对社会上人才需求不断扩大的现状,职业院校要立足于时代发展需求,培养高素质的技术应用型人才。
1.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现状
1.1教師的专业素养有待提升
在职业院校中有很多资历比较深的老教师,在面对新形势变化时,不能及时做出改变,或者是老教师的学习速度较慢。社会发展变化快,新的技术在不断更新出现,所以有许多职业院校的教师没能跟上时代的步伐学习新的技能。有的教师则是存在责任心不强的状态,认为既然已经在学校任教了,那么就有了稳定的工作,就不会继续学习新的知识与技能,缺乏了责任心与工作危机意识。教师的专业水平对于学生的学习有着直接并且重要的影响,所以教师如果缺乏专业的新技能就会导致学生的专业水平相对下降。
1.2教学模式有待改进
传统的教学模式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大多数情况下学生只是被动听讲、接受知识灌输,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受传统课程考查考核要求的影响,教学中以教授理论知识为主,对实践教学的投入较少,不利于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导致课堂教学效果不理想。
1.3教学手段有待提高
随着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课堂师生角色已经不适应现代人才培养方略。学生更乐于和老师能有互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不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且部分教师没有合理利用多媒体来辅助教学,导致教学手段没有新意,不利于课堂教学质量的提高。
2.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
2.1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合理有效向其靠拢
教学目标是指教学活动预期所要达到的最终结果,是人们对教学活动结果的一种主观愿望,是对学生掌握知识、能力及应具备的个性品质的具体陈述。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大纲已作明确要求,教学目标应该是学生在学习本专业课程之后,不但要掌握有关的机械制造技术专业基础知识,而且还应掌握机械加工工艺规程的制订方法,理解机械加工质量,其中包含机械加工精度和表面质量的含义、提高机械加工质量的主要方法与措施。除此之外,学生还要能够熟悉机床夹具的工作原理及常用典型夹具的设计方法,了解机械制造设备和工装的设计制造与发展。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着重培养学生在解决较复杂机械工程问题中的创新态度和意识,同时提高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自主学习意识,培养学生逐步解决机械制造实际问题的能力。
2.2进一步优化和完善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
针对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培养高素质实践型人才的特征,在社会发展新形势下要求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应不断优化和完善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注重强化学生创新意识、提升专业实践技能,切实满足社会企业对机械制造专业的人才需求。在机械制造专业课程体系方面,应做到“专”和“精”,将以往课程体系当中那些较差重复的内容通过与相应学科进行整合的形式及时删减。比如,将以往的理论力学及材料力学课程整合成工程力学一门学科,同时把材料力学当作教学重点内容。在课程设置方面应在机械专业基础理论课程的基础上增设CAD课程、数控加工技术课程、PLC控制技术课程,同时进一步增加上述课程课时量,为学生提供足够的实践操作时间,切实培养学生专业实践操作技术水平。同时也应注重人文素养的教育和养成,通过设置多门选修课让学生自主选择,有效培养学生人文素养。比如,文学鉴赏课、音乐美术鉴赏、工商管理、交际礼仪以及心理学等课程,并提出要求学生选修课不能少于3门。
2.3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
机械制造专业对于实践操作要求比较高,学习了理论知识,如果缺乏实际的操作经验,那么学生学习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实践是一部分,更重要的是为学生提供企业的练习与实习机会。加大校企合作的力度显得尤为重要。学校与相关企业签订相关的协议合同,为学生争取到更多的机会。例如,学校可以为机械制造企业提供优秀毕业生,为企业推荐优秀的毕业生;同时企业在日常的工作中,为职业院校提供实习训练的岗位,这样学生不仅可以实践操作,也能够真实地感受与体验职场,有利于以后的正式工作。校企合作是很多院校采取的一种合作模式,通常情况下可以实现双赢的局面。
2.4打造“双师型”机械制造专业教师队伍
学校要把“双师型”的机械制造专业教师队伍打造好,首先要做的就是树立专业带头人;其次,要重点对机械制造专业进行骨干教师的培养;再次,在对机械制造专业教师进行管理的时候,还要对机械制造专业的教师队伍年龄结构进行合理优化,积极引进中青年教师;最后,要对机械制造专业兼职教师的聘用管理制度进行完善和优化,可以利用外聘的方式来使校企合作进一步加强,招聘一些企业中实践经验比较丰富的工程技师来为机械制造专业的学生进行辅导教学。利用以上的方法,希望将一支同时具备较强的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双师型”机械制造专业教学队伍打造出来,使机械制造专业不断更新的教学要求得到充分的满足。
结束语
综上,职业院校开设机械制造专业主要目的在于培养高素质、高实践能力的机械制造专业人才,为现代制造业源源不断地输送技术型人才。为了提高学生就业时的社会竞争力,很好的满足现代社会人才需求,职业院校必须坚持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的改革,通过优化课程设置、教学方式来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职业能力。
参考文献
[1]杜鹏,杨艺,席兴华.高职机械制造专业教学改革新模式探索[J].湖北农机化,2020(0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