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类发现首个中等质量黑洞

2020-12-23

科学之友 2020年12期
关键词:科考船潜水器金鱼

人类发现首个中等质量黑洞

天文学家宣布,他们首次探测到了一个中等质量的黑洞。这项由超过1 500名研究人员参与的引力波探测研究显示,约70亿年前,质量分别为太阳的66倍和85倍的两个黑洞在发生激烈碰撞后,形成了一个新的中等质量黑洞。这是人类迄今探测到的首个中等质量黑洞。中等质量黑洞介于恒星级黑洞和超大质量黑洞之间,质量为太阳的100~1 000倍,此次探测到的中等质量黑洞其质量是太阳的142倍。

微生物能在太空“采矿”

为了在严酷的太空中生存,一些微生物选择了“采矿生涯”。一项研究发现,微生物能在零重力条件下提取岩石中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元素。这表明,让微生物进行“生物采矿”或可成为定居其他行星的重要手段。稀土元素具有独特的磁性或催化性能,是电子器件中的关键成分,但是它们开采难度大、成本高,而且很快将供不应求。随着人类开始探索其他行星,找到高效简单提取稀土元素的方式至关重要。

天通一号02星成功发射

2020年11月12日23时59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将天通一号02星送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天通一号02星是天通一号卫星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发射入轨后将与地面移动通信系统共同构成天地一体化移动通信网络,为中国及周边地区,以及太平洋、印度洋大部分海域用户,提供全天候、全天时稳定可靠的话音、短消息和数据等移动通信服务。

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

2020年11月7日15时12分,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成功首飞,并顺利将天启星座十一星送入预定轨道。谷神星一号运载火箭是北京星河动力装备科技有限公司研制的一款小型固体商业运载火箭,可满足近地轨道微小型卫星发射需求。搭载发射的天启星座十一星是天启物联网星座的组成部分,主要用于提供数据采集传输服务,上海埃依斯航天科技有限公司、北京国电高科科技有限公司分别负责研制和应用。

我国载人潜水器创最深纪录

2020年11月10日8时12分,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 909米,這是目前我国载人潜水器创下的最深纪录。所谓坐底,是指在综合考虑潜水器速度、姿态和海底地质的情况下,让潜水器人为地在海底着陆,有人将其形容为“踩一脚刹车”,以便于接下来在海底进行科考和作业。当日,“奋斗者”号成功坐底后,3位潜航员在海底进行了约6个小时的采样工作。

我国开展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

2020年11月10日,中国第3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坐“雪龙2”号科考船从上海起航,奔赴南极执行科学考察任务。此次科考将围绕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等问题开展水文气象、生态环境等科学调查工作,并执行南大洋微塑料、海漂垃圾等新型污染物业务化监测任务,同时还将开展南极中山站、长城站越冬人员轮换及物资补给工作。本次考察是“雪龙2”号科考船第二次奔赴南极,预计2021年5月返回。

1.25亿年前奇特植物被发现

我国古生物学者在辽宁省凌源市发现一种约1.25亿年前的奇特被子植物化石——凌源变果化石。这种有趣的远古植物,在同一个植物个体上长着形态各不相同的叶子和果实,这为人们探知早期被子植物的形态打开了窗口。这些不同特征如果放在现代植物中,有可能已经跨越了很多不同的生物类别,但在1.25亿年前,它们确实出现在了同一棵植物上。这充分说明,早期被子植物在形态上还有很大的可塑性和不稳定性。

研究人员揭开金鱼演化神秘面纱

福建相关高校学者历时3年协作完成了一项关于金鱼的研究,首次从基因组学上验证并丰富了我国金鱼研究先驱陈桢教授关于金鱼演化的理论,深入探讨了金鱼的起源、演化、驯化和人工选择。“金鱼从鲫鱼演化而来,多年来一直是人们的‘经验之谈,此次科研人员以基因组学技术解析了高质量基因组图谱,通过‘亲子鉴定,为‘金鱼起源于鲫鱼之说提供了科学依据。”福建农林大学张积森教授说。

猜你喜欢

科考船潜水器金鱼
海洋星探组
中国制造的科考船有多牛
海洋星探组——超级科考船
小金鱼
小金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