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

2020-12-23张馨繁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0期
关键词:创设问题情境方法策略小学数学教学

张馨繁

摘 要:《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是培养公民素质的基础课程,具有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是促进学生价值观发展、提升学生数学思维能力、锻炼学生的实践能力的一个关键阶段。主要探讨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创设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来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方法策略

一、基于小学生心理发展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

小学是孩子探索世界、感知世界的重要阶段,根据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小学生正处于形式运算阶段,他们的思维已经具有可逆性,出现了守恒的概念,并且可以进行简单的群集运算,但此时进行的运算必须依靠具体事物的支持,对于尚未发生的事物还不能进行独立思考。因此,教师要想创设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首先要了解学生的认知发展阶段,从学生的心理特点、学习能力水平出发,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例如,教师讲解完“克与千克”相关知识点,进行课后题巩固训练这一环节时,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思维发展特点,列举生活中具体可感的事物来帮助学生理解,例如估算橡皮、数学课本、苹果等物品的重量,估算24个梨子大约重多少千克等此类问题,学生在独立思考习题答案的过程中,脑海中就会浮现出对该问题的大致印象,通过这样的方式巩固新知识势必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基于游戏、竞赛等手段的特点创设问题情境

数学是一门严谨的科学,不仅要求认真的态度,也离不开冷静沉着的思考。然而小学生大多活泼好动,面对枯燥的数学知识,如何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小学数学教师要思考的问题。例如,教师在讲解长方体的相关知识时,由于小学阶段学生尚不能准确地把握长方体的相关概念,教师可以先通过列举日常生活中常见的长方体物品,将本节课所要掌握的长方体的面、棱、顶点相关概念教授给学生,随后提出问题“长方体有几个面?几条棱?几个顶点?”,引导大家观察长方体模型,以小组竞赛活动的形式展开教学,看哪一组回答得又快又好,为学生提供一个思考问题的情境。通过这种形式展开数学教学,不仅可以有效强化学生对长方体概念的认知,启迪学生的智慧,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学习当中,还可以调动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为以后正方体等其他类似概念的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基于小学生日常生活经验创设问题情境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小学阶段的学生在知识与技能方面要经历从日常生活中抽象出数的过程,经历从实际物体中抽象出简单几何图和平面图形的过程;过程与方法方面要求学生要能在具体情境中,选择适当的单位进行简单的估算,从日常生活中发现和提出简单的数学问题并尝试解决;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要能达到对身边与数学有关的事物有好奇心,用数学描述生活中的一些现象,感受数学与生活有密切联系等基本效果。由此可见开展数学教学与生活实例相结合的重要价值。以苏教版小学五年级下册数学“分数的意义”教学为例,在此之前,学生几乎从未接触过类似相关概念,这就要求教师结合日常生活中的物品等常见的事例,创设常见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走进具体生活场景,借助可感物品加强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认知。教师在上课前要事先准备好如苹果、糖果之类的物品,并借此提出问题,“将一个糖果平均分给三个同学,应该怎样分呢?”,随后可以邀请一到两名学生到讲台上实践演示,以此作为开展知识教学的切入点,慢慢引出本节课的学习重点,逐渐渗透分数的意义知识点教学,并引入“1”的意义,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四、基于过程评价的要求创设问题情境

新课程标准指出,评价过程既要关注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水平,同時也要重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展现出来的情感态度,有助于教师及时了解学生的心理,帮助学生走出困境,建立自信心。因此,仅仅关注学生的最终考核成绩来评价学生,对一部分学生是不公平的,这就要求教师在讲解过程中对学生的各类表现做出及时并且有效反馈,这也是使得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更加科学化、有效化的重要手段之一。例如,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观察物体”研究性学习过程中,在课程一开始,组织学生分组观察一个简单物体,对A小组作指导时,其他小组要进行认真观察,并提出观察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在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关注组内每一位同学的讨论参与度、讨论态度,给予客观的反馈,做好引导者的角色,以鼓励为主,着重注意调动表现不大活跃的学生的积极性。在小组成员发言回答问题时,要着重关注学生的积极性,注重挖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小组讨论的积极性程度,坚持正面引导、鼓励为主的原则。

创设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小学阶段的学生学习数学的一个强有力的工具。教师要坚守生活化、实践化、趣味化的原则,本着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数学学习求知欲的目的,进行教学之前的准备工作,创设一个有效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高效学习,培养学生的数学学习思维,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为学生的中学数学学习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袁月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策略分析[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9(15):69.

编辑 王亚青

猜你喜欢

创设问题情境方法策略小学数学教学
浅析钳工锉配技能竞赛训练的方法
数学史与初中数学教学整合的策略研究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