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多媒体引入小学语文教学的探究

2020-12-23杨夫贺肖文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0期
关键词:教学实践多媒体小学语文

杨夫贺 肖文

摘 要:小学语文是小学最基础、最重要的学科,但小学生的学习基础和思维逻辑等都存在一定的不足,教师把多媒体技术引入语文教学中,把多媒体的声光技术、图像技术、信息量大等特点,与语文课堂有效融合,能够获得显著的教学效果,能够做到兼顾乐学精神的培养体验,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得到提高。

关键词: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实践

多媒体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逐步运用到教育教学之中,并于21世纪得到迅速普及。多媒体教学又称计算机辅助教学,运用多媒体技术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视频等多媒体元素一体化,从而使学生对抽象形态、复杂表象、难以理解的语言、常规办法不容易描述的某种规律及难以捕捉的动态内容得以认知和理解。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由于施教的对方处于培养学习兴趣的阶段、理解逻辑的脉络处于形象性、探索知识的能力处于表层……所以,在这些客观因素无法避免的教学背景下,想要构建高效的语文课堂,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就需要语文教师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教学理念,遵循学生的主体存在,运用符合小学生认知特点的教学方法,才能打造出一堂符合学生喜好及逻辑规律的高效课堂。

我根据客观因素的教学现状,依据学生的特点特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我对多媒体技术有效融入课堂进行了探究,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现简述如下。

一、视觉盛宴,敲开“兴趣”之门

兴趣就像一颗种子,只有巧妙地种植到学生的内心,才能施肥浇水,从而茁壮成长。经济学家曾经这样描述创业:最难突破的是0~1阶段的跃进,而1~100的前进是倍增的、可复制的、易稳定的。同样在小学语文教学中,小学生的思维经验、学习基础几乎等于0,而兴趣元素就是学习中0~1阶段的重要桥梁,因为兴趣本身就是人类前进的内在驱动力。

如何在教学中把兴趣的种子种植到学生内心里,我通过收集和研究材料发现:视觉在五官中获取信息的占比是87%,而多媒体又有着“视觉文化读图教具”的称号,所以把多媒体融合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能够有效地激起学生的兴趣与注意力,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只有在有兴趣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在没有监督的场景中,做到自主探索知识,自我思考推断,从而自然而然地达到优化教学的目的。

例如在教学《翠鸟》一课时,我通过多媒体的图文传递,如呈现翠鸟捕鱼时的瞬间情景,翠鳥的种类,斑头翠鸟、蓝耳翠鸟和普通翠鸟的区别等,能够把课文中的描写展现在学生面前,使得学生对文中描写的翠鸟外表和动作的轻巧迅疾有了更加深刻的理解,同时又增强了学生的兴趣;再如学习《狼牙山五壮士》课文时,通过截取电影中的片段,利用多媒体在教学中播放,这样把静态的知识转化为动态的表现,动态化的知识更有利于小学生的理解和学习,达到易理解易学习的状态,从而树立学习信心,感知语文的魅力,全方位地激发学生的兴趣,润物细无声地把兴趣的种子植入学生的内心。

二、形象逻辑,阅读认知深入

阅读能力是获取知识、认知美好、提高审美、了解外部事物的重要途径。小学生的形象思维与学习经验存在一定的欠缺,很难理解和感知教材中的内容,运用多媒体技术辅助教学,就可以缩短学生认知和客观事物之间存在的距离。

如在《小夜莺》《小英雄雨来》的教学中,小学生对当时二战时期的社会背景了解较少,通过运用多媒体技术,介绍时代背景及相关视频等,能化远为近地加深学生的认知,使其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又如在《可贵的沉默》一课,为了提高学生的感知能力,感受文中所表达的伟大的感情皆来自父母,把握课文的中心思想,教师可以充分利用网络资源的丰富性,整合下载各大门户或央视短视频相关资料,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如央视中有一则公益广告,一位妇女给一位老人端去洗脚水,给老人洗脚,而自己的孩子看到后,也体悟到了这样的爱,也给这位妇女端去洗脚水。像这样通过阅读文章表达,结合视觉感受的获取,能够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作者所表达伟大的爱和无私的奉献,从而建设正确的“孝道”价值观点,体悟情感,使学生的理解上升新层次,促使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阅读能力,真正地达到微观的深刻理解,进而演化成宏观思维的建设及形成。

三、发散思维,锤炼观察能力

语文教学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是“作文写作”能力的锻炼与培养。而观察能力的培养,对作文写作具有不可忽视的作用,无观察则无素材、无作文,只有拥有强大的观察能力,才能有丰富的素材,观察能力的培养是需要教师悉心指导才能产生的能力。多媒体教学应用能为学生多方面、多角度地提供大量直观的、形象的感性的材料,同时还具有把事物由静态变为动态、由抽象变为具体,把细小的事物放大的特点,这样有利于学生对一些具有空间性的、抽象性的事物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进而有效提升学生的观察能力。因此,多媒体教学对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有着重要作用。

例如在课堂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运动竞赛的视频课件,让学生观察观众的摇旗呐喊、表情动作、运动员激烈对抗的视频细节,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引导学生想象当时比赛时观众和运动员的情绪和心理活动等,促使学生发散思维的形成;再如运用多媒体显现课文中的插图、自然界的一些现象,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观察,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如对于某一处景物,可以运用多媒体向学生展现远看看到的是什么景象,近看看到的又是什么不一样的景象,等等。这项能力非一日之功,需要教师悉心指导,最终养成有物写、有事可叙的写作能力,进而创造出有形有色的佳作。

四、结语

教学的方式方法多种多样,而有利于学生学习发展和终身受益的教学,是需要教师采取正确的方式,依据教材本身的内容,进行多元化教学。大量事实以及研究表明,把多媒体引入语文教学中,是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

参考文献:

[1]狄宪忠.小学语文多媒体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5):85-86.

[2]樊晓霞.浅议小学语文教学中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J].课外语文,2014(22):80.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教学实践多媒体小学语文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浅论高中化学生活化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浅谈初中物理实验教学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
测量平差课程教学改革探讨与实践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