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任务驱动培养学生自我探究能力

2020-12-23周芳

新课程·上旬 2020年40期
关键词:图形设置探究

周芳

探究能力是指一个人发现问题、收集信息、处理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是一个人综合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这种能力是在长期的思考与学习中获得的。本文以笔者执教的一节公开课小学信息技术闽教版第三册“拼图形,比创意”为例探讨在课堂教学中如何运用任务驱动,培养小学生的自我探究能力。

一、案例背景

(一)教材分析

本课是闽教版信息技术四年级上册第八课“拼图形,比创意”。教材通过自选图形拼图这一主题活动,介绍了插入、调整、设置及组合图形的方法。通过前几节课的学习,学生对Word字处理软件中文章排版、图片、文本框、艺术字的操作已有一定基础,且学生对生活中常用的几何图形已有了解,并具有一定的艺术素养和创造性思维,能组合出一些简单有趣的图案。在这些基础上学习如何插入自选图形,设置并组合出漂亮有趣的图案既是对前面知识的复习与巩固,又为后面的书签、封面、电子板报的制作奠定了基础。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Word软件中自选图形的作用,能正确插入自选图形。

2.能根据需要合理设置自选图形的格式、叠放次序,并组合多个图形。

3.能发挥想象,制作有个性的拼图作品。

过程与方法:

1.通过以自选图形拼图为活动主题,在活动中自行探究与共同学习相结合,不断掌握自选图形的各项操作技能。

2.通过提供的作品欣赏,激发创意,并通过拼图形表达自己的创意想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自主探究和师生合作,培养善于发现问题、乐于探究、勇于思考的品质。

2.通过创意作品展示,感受拼图的乐趣,分享创意的快乐。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1)插入,调整自选图形;(2)设置自选图形的格式;(3)设置叠放次序;(4)组合图形。

2.教学难点:利用插入、调整、设置形状等功能,用自选图形进行有创意的拼接,组合出漂亮有趣的图案。

二、任务驱动,培养探究能力

(一)情景导入,激发动力

同学们,请看老师这有几个图形,你们认识吗?(请学生识别图形)这些图形在我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它们在Word中称“自选图形”,今天老师将用它们给大家变一个魔术,请看……

①展示自选图形组合成鱼图案的过程

②揭示课题:“拼图形,比创意”

③提出问题:如何使用自选图形拼图

设计意图: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引起学生的兴趣并转化为内动力,从而促使其自主探究、学习是有效教学的核心。针对四年级学生好奇心强、喜欢新奇事物的心理特点,这里以一个简单的组合鱼魔术来引起学生的兴趣,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动力,调动其学习的积极性。

(二)巧设任务,探究学习

对话导入:自选图形如此神奇,那么它藏在哪?要怎么设置呢?请同学们参照“学习单”一起来学一学吧!

任务一:初识自选图形

要求:学生阅读学习任务单,尝试插入、调整自选图形。

任务二:拼接自选图形

要求:学生利用已插入的自选图形,调整自选图形,并尝试着将它们拼接在一起组合成为一条鱼,探究如何设置自选图形的叠放次序。

任务三:设置自选图形

要求:学生修正拼接中出现的问题,探究自选图形格式设置、选择、组合的操作。

设计意图:盲目的探究,错误的方法,失败的结果,将会打击学生学习的兴趣,磨灭探究的欲望。合理的任务设计、适当的问题引导是培养學生自主探究的核心,在这里为引导学生逐步深入探究,笔者设置了三个任务,环环相扣,完成后挑选出有特色的作品进行展示,在表扬探究成果的同时引导学生发现问题,鼓励学生进一步思考、探索,学会如何寻找方法,解决问题。例如:在任务三中,同学们已经解决了鱼儿的叠放次序问题,同时也找到了设置自选图形的方法,把鱼儿装饰得很漂亮,纷纷想要展示一下自己的作品,展示中老师提出,如果我们想让鱼儿往右边移动一下,你可以做到吗?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激发其进一步去探究,从而引导学生找到“组合自选图形”的设置方法。让学生在做中学,在学中做,体验自主探究学习的乐趣。

(三)多加练习,巩固操作

要求:学生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根据自己的设计发挥想象,大胆设计,拼出创意。

设计意图:本环节的设计即是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的自选图形的插入、调整、设置及组合的操作,同时通过拼图表达学生的创意想法,在设计中挖掘出更多的特色设置,让学生在创作中感受探究的乐趣和成就感。

(四)总结展示

展示优秀学生作品,老师和学生对作品进行点评。

设计意图:好的作品,同学们赞赏,是对学生探究成果最好的肯定,教学设计中特意留下了时间,展示优秀学生作品,通过创意作品展示,让学生感受拼图的乐趣,分享创意的快乐,同时在自评与互评中,互相学习,相互鼓励,取长补短,增强自我探究的信心。

三、对学生课堂自主探究学习的几点思考

(一)任务驱动下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原则

针对信息技术学科的知识结构特性和学生的认知及心理特点,笔者认为在课堂教学中,以任务驱动方式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应遵循以下原则:在课堂教学中,应考虑本节课的课程内容及学生所掌握的知识水平,不能一味地只让学生自我探究,教师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设计任务,及时给予引导、帮助和鼓励,激发并保护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科学地培养自主探究的能力。整个教学过程应充分体现“任务驱动,教师为辅,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

(二)适当的帮助有利于学生自主探究的顺利进行

每个学生接受新知识的能力各不相同,探究能力也参差不齐,除教师的引领外,如何有力地为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帮助,促使其使用正确的方法,朝着正确的方向探究呢?适当的帮助及正确的方式方法显得尤为重要,例如:可用具有操作要求及操作提示的“学习任务卡”为探究提供助力,或组建学习小组,引入协助和竞争机制,多形式结合,不仅大大激发学生学习的士气,帮助了学习层次弱的同学,还培养了学生的协助能力和竞争意识,保证了探究学习的顺利进行,可谓是一举多得。

编辑 鲁翠红

猜你喜欢

图形设置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分图形
找图形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图形配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