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探讨
2020-12-23段建锋
段建锋
摘 要:相对于其他学科,数学是一门比较严谨的课程。而问题意识的提高可以直接影响到学生的思维能力。学生自身只有具备一定的问题意识,才会自主进行问题探索,寻求答案。不仅如此,问题意识可以为学生的创造想象提供灵感。因此,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初中;数学教学;问题意识
在新课程的深入改革背景下,教育部门对初中数学教学日益重视起来。一方面是由于数学是初中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数学课程独特的优势所在。然而,在教学中,大部分教师开始感到力不从心,主要原因是因为传统的教学方法已经无法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甚至会对其发展造成阻碍。因此,教师应正确认识教学的不足之处,尊重学生主观意识,加强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
一、问题意识的培养意义
1.培养问题意识,促进师生情感互动
在课堂中,教师主要负责为学生讲解知识和解决疑问。同时,也为教师和学生建立了良好的沟通机会。但是,由于学生在心理上普遍会对教师产生惧怕心理,导致其在遇到问题时不敢寻求教师帮助。久而久之,学生的问题意识开始逐渐丧失,形成恶性循环。鉴于此,数学教师应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既可以有效开发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又可以拉近师生距离,构建良好的师生关系,从而更加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
2.培养问题意识,建立学生思维模式
数学课程是一门对学生思维能力要求较高的学科,教师若是一味地要求学生按照自己的思路来,学生就难以形成自己的思维方式。由此可以看出,问题意识对学生发展的重要性。在授课过程中,教师无法避免地会在讲解时代入自己的思路,若是学生只知道机械地照搬、模仿,数学学习则会变得毫无意义。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鼓励学生勇于提问,敢于质疑,建立自己的思维模式。只有这样,学生的创新性思维才会得到发展。
二、培养问题意识的有效路径
1.情境教学,帮助学生扩散思维
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首先教师要学会灵活创设教学情境。就目前来说,教师应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征,创设新颖的情境,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索欲望,在吸引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使学生产生疑惑,带着问题进行思考,以此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但是,教学情境的创设必须要经过教师的反复推敲,不仅要贴近生活,还必须要建立在学生能够理解的基础上。例如,在教学“二元一次方程组”这一内容时,教师可以先为学生创设一个故事情境:小明想去超市购买东西,但是只有一个五元和一个一元,小明应该选择些什么商品?接着,学生会根据这一问题展开讨论,学习气氛也会变得浓郁起来。在讨论结束后,教师切记不要马上提问,检验学生成果,应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说出自己的不懂之处。教师在解决学生疑惑后,再进行提问,归纳总结。
2.自我提问,寻求正确解题思路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提问的对象不仅仅是教师,更多的是学生自己。教师可以抓住这一特性引导学生学会运用層层递进的思路进行解题。假设,学生在解题时,若是站在结果和公式的角度思考,首先考虑“这个结果是运用什么公式计算的,找出潜在未知数,得到公式”,那么不管是什么数学问题,只要学生解题思路正确,就可以迎刃而解了。但是,仅仅依靠这一方法培养学生问题意识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教师在课堂上有意识地进行引导。例如,在学习“全等三角形”这一内容时,首先教师可以让学生在一堆三角形中找出自己认为比较相似的两个三角形,并说出相似原因。接着,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三角形中角与边之间的联系。以此,来解决数学问题。最后,教师只需要在此基础上总结归纳就可以。
3.组织各种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的问题意识
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不仅可以在课堂上进行,而且可以通过开展各种实践活动来实现。因此,教师在开展实践活动时应致力于培养学生问题意识,并进行合理设计,促使学生在实践活动中提高自身数学能力,增强问题意识。同时,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教会学生在遇到问题时独立思考、找到答案,锻炼学生的数学能力。例如,教师可以在教学“全等三角形”这一内容时,组织知识竞赛活动,让学生自行分组搭配,结合所学过的全等三角形相关知识进行相互提问。这一实践活动的开展,可以快速调动学生学习热情,促使学生积极参与。而在竞赛过程中,学生为了取得一个优异的成绩,思维会飞速运转,提出问题,对其问题意识的培养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总而言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势在必行、刻不容缓。要想有效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并不是教师在上课过程中多向学生提问就可以做到的,而应该多寻找、创设有利于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教学素材。只有学生在主观意识的支配下想要找到答案,才会不断提问,其问题意识才会不断增强,从而提高自身思维能力,教学效率也会相应地有所提高。
参考文献:
[1]杨素霞.关于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探讨[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9(11):88.
[2]谢志成.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问题意识的对策探讨[J].新课程(中学),20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