渗透传统文化,汲取人生智慧
2020-12-23余昆仑
余昆仑
如何抓好经典传统文化的有效教学,弘扬传统文化的时代价值,是高中语文教师热议的话题。本课试图从引导学生领会禅趣、参悟佛理的角度,来审视其教学价值,让学生在熏陶和浸染中了解禅宗故事和佛家思想,并辩证看待其价值和局限,同时引导学生鉴赏宋诗的理趣,并进行读写结合的思维训练,由此达到课堂教学的高效。
一、设计思路
《中国文化经典研读》作为高中语文选修课之一,目的是让学生通过研读课文,对中国文化典籍有一个大体的了解,对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主要特点和精神实质有一个宏观的把握,对中国文化的历史地位和现实意义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进而初步了解中国文化的基本内涵。学习中国文化经典,态度和方法很重要。学生完全可以以一种平等的态度与先哲对话,带着问题去学习,从文化经典中寻求启发或答案。也可与师友开展多种形式的讨论,来增强学习的兴趣,加深对中国文化经典的理解。还需要学生与自己对话,不断思考。因为中国文化经典中有不少说法放在现代并不一定合适或正确,需要我们在独立思考中去判断。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也指出,要引导学生通过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经典作品,积累文言阅读经验,培养民族审美趣味,增进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提升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自豪感,增强文化自信,更好地继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引导学生合理运用精读、略读的方式,由点到面地体会中华传统文化的精深和丰富。组织学生就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时代意义和局限等问题,用历史和现代的观念进行审视,表达自己的看法。加强理性思考,增进对中华文化核心思想理念和中华人文精神的认识和理解,体会中华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趋势。
“佛理禅趣”单元选取了两则《坛经》和六则《百喻经》,旨在让学生了解它们的语言特色,积累文言知识,进而了解佛教在中国的传播以及对中国文化的影响,另外要批判地继承佛教思想对于现代社会人生的启示意义。所选的有关佛教及禅宗的经典,是为了让学生了解这一至今在中国文化中仍有重要影响的宗教思想体系,另外一些佛教故事包含人生哲理,也可以引发学生思考。因此,在进行本课教学时,教师注重激发兴趣、整体感知,自主释疑、合作探究,读写结合、训练思维。
二、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整体感知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与学生的生活相去较远,学生不一定了解和感兴趣,这就需要老师在导入新课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时可以从学生熟悉的《西游记》开始导入,其实这部作品应该是大家最早接触“佛”的作品了。如来佛祖、南海观音、菩提祖师等,印象最深刻的当数唐僧师徒四人。这样很自然地调动起大家的回忆,随之老师提出问题:三个徒弟的法号分别是什么呢?法号中有何玄机呢?师生共同梳理,四人排序从低到高依次是:沙和尚、猪八戒、孙悟空、唐僧。教师点拨,其实他们四人的法号代表人的四种境界:悟净—悟能—悟空—僧。
进而,教师对此说法做出分析。沙和尚法名为“悟净”,他代表了人的初级境界。“净”不是“空”,而是去除杂念,守住一念。猪八戒的法名为“悟能”,他代表了比“悟净”更高的一个境界。经过了洗心去欲的悟净阶段,他已经具备了一种很达观的心态,接下来他要学习的是如何提高自己的功力,即悟能。孙行者的法名“悟空”,他代表了比“悟能”更高的一个境界。“有”毕竟是有局限的,只有“空”才是无限的。只有心“空”了,才能真正法力无边。唐僧则是代表着比“悟空”更高的一个境界,他已经悟到“空”了,所以他也就不再有人的欲念了。从“僧”字字形可以看出“僧”曾经是人,现在是超人、圣人。因此,“僧”继续努力,方能由圣人变成“佛”。人经由参悟变成僧,僧经过修炼变成佛。所以,唐僧师徒历经艰辛取回真经,实则是他们不断修行以达到正果的心路历程。
教师板书:人—悟—僧—修—佛
在此激趣的基础上,可让学生对佛教整体感知。教师把佛教相关知识印在导学案上,课堂上稍加点拨。还可以让学生展示自己课前搜集的出自佛经的成语,包括大千世界、天女散花、水涨船高、本来面目、头头是道等成语。教师进而明确:佛家最讲究姻缘。佛家认为,凡事有因必有果,种善因得善果。并且很讲究“缘分”,“前世五百次的回眸,才换来今世的擦肩而过。”“我愿化身石桥,经五百年风吹、五百年日晒、五百年雨淋,只求她从桥上走过。”这些有名的话语,正道出了“缘”的玄机。如果说佛法是一朵美丽的花,那么禅就是这朵花中最精华最灿烂的部分。借此引出“禅”的学习。
(二)自主释疑,合作探究
作为古文经典,还需要进行文言学习。课文所选文段短小精悍,语言简洁,可让学生自主学习《坛经》两则,疏通文意,并谈谈自己的启示和对“禅”的初步理解。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点拨。《慧能受法》讲的是慧能受法时的情景和弘忍的教诲。慧能行事谨慎,办事稳妥。弘忍则是语重心长,关心弟子,谋事周全。《南能北秀》中对“南能北秀”一说提出自己的看法:慧能是顿悟,直指人心;神秀是渐悟,循序渐进。由此,教师总结出“禅”的特点:袈裟传人,以心传心;南宗北宗,顿悟渐悟。
接着,教師幻灯片展示“拈花一笑”的美丽佛经故事:
“世尊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是时,众皆默然,唯迦叶尊者破颜微笑。世尊曰:我有正法眼藏,涅槃妙心,实相无相,微妙法门,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付嘱摩诃迦叶。”
并提出问题学生回答:佛传法给谁了?佛用什么方式传法的?迦叶靠什么来得法的?教师明确不立文字、以心传心的禅宗特点和无住生心、顿悟法门的禅宗思想。
幻灯片显示:
禅宗特点:不立文字、教外别传、以心传心。
禅宗思想:佛性本有、无住生心、顿悟法门。
接着,教师趁热打铁,和学生一起品味古代禅诗和禅意故事,从中领悟他们的人生境界。让学生阅读导学案上的偈语和禅理故事,思考、讨论其反映的道理,并谈谈其现实意义。
最后教师明确:在禅宗里有句话叫“悟道容易修道难”。悟只是修行的第一步。一时的心性清净,没有什么了不起,只有不断净化自己,才能修煉到更高境界。
幻灯片展示:
1.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2.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天。
3.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无烦事在心头,人生都是好季节。
4.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吗?”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 。”
学生讨论后发表自己的看法,教师适时点拨,前三句分别表达的人生境界:从容,安详,达观的境界;清明澄澈、空阔坦荡的心灵;只要心无烦恼,美好和喜悦无处不在。最后一个故事正表明了“求人不如求己”的道理。教师总结,其实“禅”中映射出人生的“智”“善”“美”。
三、延伸拓展,悟出诗理
缪钺《论宋诗》曰:“唐诗以韵胜,故浑雅,而贵蕴藉空灵;宋诗以意胜,故精能,而贵深折透辟。唐诗之美在情辞,故丰腴;宋诗之美在气骨,故瘦劲。”在学生了解禅趣后,教师引导学生鉴赏宋诗,来参悟宋诗的理趣。
幻灯片展示:朱熹《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问题:这首诗中,诗人用“半亩方塘”“天光云影”“源头活水”暗指或象征什么?这首诗给予我们怎样的启发?
学生通过分析诗歌,理解诗人用“半亩方塘”比喻所读过的书,用水中的“天光云影”暗指书中的丰富内容,用“源头活水”象征作者所赋予这本书的新注解。这首诗给予我们的启发是:池塘的水之所以清澈是因为它有永不枯竭的源头,为它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活水。一个人只有不断地学习和充实自己,才能与时俱进、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幻灯片展示:杨万里《过松源晨炊漆公店》
莫言下岭便无难,赚得行人错喜欢。
正入万山圈子里,一山放过一山拦。
问题:这首诗以议论开头,诙谐风趣,可以引发我们什么样的思考?
学生分析这首诗的议论:不要认为下山容易不会有阻拦就喜不自胜,山似乎是一个生命体,给行人设置了一道又一道关卡。暗含对人生的思考:人生路上坎坷不断,切莫在度过一个关卡后就放松,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在成功时保持清醒的头脑。
幻灯片展示:陆游《游山西村》
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
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问题:这是一首描绘农村秀丽风光、淳朴民风的诗歌,颔联两句既是实指也蕴含深刻道理,它蕴含什么深刻的道理呢?
学生阅读诗歌颔联,不难理解其象征意义:不论前方的路多么曲折,只要坚持行进,就能够寻到转机和希望,绝处逢生。
幻灯片展示:苏轼《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
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问题:苏轼的诗则呈现出一种冲淡之美,是宋代理趣诗的典范。这首诗以“雪泥鸿爪”为喻,表达什么人生哲理呢?
学生阅读这首诗后,会结合“雪泥鸿爪”这一比喻,理解诗人对人活一世偶然间留下的痕迹的深思。沧海桑田,变幻无常,早年的经历、理想、抱负有如雪泥鸿爪,百年之后,所有的名利、得失都将被掩埋,顺其自然便好。
(四)课堂小结,总结升华
教师小结课堂学习:今天我们共同探讨了佛法的奥妙,感受到了禅的美好。现在,让我们闭上双眼,冥思静想一分钟吧!同时,教师完善板书,等学生睁开眼睛,问学生看到的板书像什么,教师描绘出一朵莲花的轮廓。
莲花在佛教中是神圣之物,它有着高洁、优雅的特征。两句话送给同学们:香洁无暇出清水,洗尽铅华不染尘。希望我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存好心,做好事,说好话,做好人,不断净化自己的心灵,用一颗禅心来体验、感受生活中的种种美好,用智慧之心、和善之怀来面对每一天!
教师播放歌曲《莲花处处开》,让学生静心聆听,澄净心灵,也结束本课的学习。最后教师板书。
(五)读写结合,思维训练
佛教作为一种宗教,其基本精神是不科学的,应让学生学会辨别,不盲从,但佛经故事里蕴含的人生哲理,又可以让学生思考品味。所以,可让学生在学习完本课后,从课本相关读物《百喻经》中任选一则,领悟其道理,结合生活实际,写一篇小练笔。阅读与写作相结合,让学生真正把思考转化为文字,在此过程中达到思维的训练。
课后反思
本课教学是从渗透传统文化、汲取人生智慧的角度,来审视“佛理禅趣”的教学价值。一方面引导学生对释家思想的理解,领会禅趣;另一方面引领学生自主探究,悟出佛理。既注重夯实基础,阅读理解文本,不褪语文“本色”,又适当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辩证思考,让学生思想受到浸染、思维得到训练。本课按照“整体感知——自主释疑——拓展提升——读写训练”的思路展开教学,以激趣始、以思考归,重点在于让学生了解禅宗的独特,领悟禅宗的“理”与“趣”,并探究其在诗歌领域的广泛意义。整个教学过程既体现出教师的引导和点拨作用,又体现出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本课较好地把握了佛教思想教学的“度”,让学生在熏陶和浸染中认识到传统文化的历史价值和时代局限,并学会用历史和现代的眼光去审视传统文化。在今后的教学中,笔者将继续探索传统文化经典研习教学的有效途径,寻找与高中生认知特点相适应的教学策略,积极进行有效的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