拓展课堂资源,提升低段生语言表达能力
2020-12-23皮金梅
皮金梅
学习语文的目的在于提升与他人交往、交流的能力。低年级时期是打下扎实基础的重要阶段,需要引起学生、家长和教师的格外注意。同时我发现,训练学生语言表达能力的素材并不复杂,只需要利用好课堂的资源就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表达能力的培养也需要按照正确的方法循序渐进地进行。接下来,我会将自己多年来的经验与大家分享。
一、结合插图,有序表达
小学语文课本上的内容是非常丰富的。通常来说,每篇文章都会附有配套的插图。这就是随处可见却又非常有效的资源。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进行表述,可以有效训练学生有序表达的能力,增强语言表达的合理性。
《开满鲜花的小路》这一课涉及的动物以及事件比较多,时间跨度也比较长。对于学生来说,通过我的讲解,理解文意是完全没有问题的,但如果想要复述下来就有一定困难了。这时候,插图就是最好的教学资源和工具。这篇课文一共有两个插图:第一个插图对应故事的前一个部分,即鼬鼠先生不知道长颈鹿给自己寄的东西是什么,在前去询问松鼠太太的路途中弄丢了,因此就没有结果了;第二个插图对应的是课文的后一个部分,即第二年春天,鼬鼠先生再次去松鼠太太家做客时发现路上开满了鲜花,由此发现长颈鹿去年寄给自己的包裹是花的种子。通过这两张内容丰富生动的插图,学生可以很轻松地理清头绪,摸清故事中动物们的活动顺序,复述下来也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了。除我上面简述的内容外,学生在复述过程中还根据插图补充了一些内容,包括第二年春天鼬鼠先生在路上遇到的刺猬太太和狐狸太太等。
课文的插图通常内容丰富又简洁易懂,是唾手可得的教学资源。通过让学生根据插图内容复述课文等教学手段,可以促使学生把话说完整、具体,从而有效训练其语言表达的顺序性。
二、推敲细节,逻辑表达
教材課文中的内容还是有一定深度的,学生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表面。此时教师需要进行及时引导,让学生推敲课文中隐藏的细节,分析作者表达的意图和目的。经过如此长时间的训练,学生才能够理解语言表达的逻辑性。
对于《邓小平爷爷植树》这一课,刚开始,学生都认为作者想表达的是:邓小平爷爷以身作则,呼吁人们热爱劳动、保护环境。然而对文中的多处细节进行推敲,就会发现作者的意图远不止这些。上课过程中,我让大家关注文中对邓小平爷爷状态的细节描写,并从中推断作者的表达技巧和目的,同时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总结,讨论后在全班范围内进行分享。大家的分析和总结是非常具体、细致的,主要有以下几点:(1)在第二段中,作者并不使用直接的语言描写邓小平爷爷的身体和心理状态,而是通过“额头已经满是汗珠,仍不肯休息”表明,虽然他已经劳作了很长时间,身体劳累,但依旧对植树这个活动保持热情和热爱。(2)第三段描写的是邓小平爷爷挑选树苗、移入树坑和扶正树苗的过程,作者花费了大量笔墨在他的神情和动作上,如“精心地挑选”“小心地移入”“站到几步之外仔细看看”等,这些都表现了邓小平爷爷植树的重视程度以及认真的态度。(3)第四段则是用战士一样笔直的小柏树与露出满意笑容的邓爷爷形成一定的对比,一方面表述了邓爷爷植树的结果,另一方面也从邓爷爷表情分析出他对这次植树的满足感和成就感。
很多关键信息都藏在细节里。通过对课文中作者描写的细节进行推敲和分析,学生可以进一步揣摩人物的心理和作者的意图,进而培养其思考和表达的逻辑性。
三、填充留白,生动表达
在很多课文中,作者为留给读者一定的想象空间,会使用留白的方法。每个人对于留白的内容有着不同的理解和想法。通过让学生自行补充留白的内容,可以锻炼学生充分理解课文内容与生动表达的能力。
在《找春天》一课中,作者描述了小草、野花、树木、小溪和各类鸟儿在春天的状态及活动情况,并且在最后留下了一串省略号,表明春天的气息远不止这些,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感受。那么,同学们对于春天又有哪些感触呢?在这节课的最后,我让大家花几分钟的时间思考和准备,然后与大家分享自己对于课文最后内容的补充。学生的思维是非常活跃的。王某同学的表达更偏向于自己对春的感受以及周围动物在春天的活跃:春雨淅沥,滋润着万物,同样也滋润了我的心灵;走在泥泞的小路上,我享受着泥土的芬芳;小狗在田野上奔跑,和我们一起迎接春天的到来。李某同学的补充则是原作者思路的延伸:门前的柳树变得轻柔,逐渐泛青;醉人的春风吹动了花般的梦;枝头的小鸟轻轻歌唱,表达爱的歌颂。每个人都生动地表达了自己心中的春天,给课文做了一个完美的收尾工作。
作者的留白是有一定道理和艺术表现的。对学生来说,自行补充留白的内容就是一个思维开拓和限制共同作用的过程。通过这样的训练,学生的用词会更加贴切,语言表达也会更加生动。
想要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最重要的就在于吃透课本,不断延伸和拓展课本上的内容。插图、细节以及留白都是很好的教学资源。除此之外,课本上一些课外阅读的材料也有很好的训练效果,希望教师可以物尽其用,以达到最佳效果。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