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探析

2020-12-23蒋晓兰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4期
关键词:应用技巧学习热情游戏化教学

摘 要:小学数学是一门与数字、图形、公式打交道,逻辑性、思维性和严谨性都极强的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对活泼好动的儿童来说缺少了吸引力和趣味性。运用游戏化教学手段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摆脱传统呆板的教学方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对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游戏化教学;小学数学;学习热情;应用技巧;原则

小学教学不同于幼儿园教学,更不同于中学教学,此时教师的授课对象是6~12岁的儿童,这个时期的孩子从“小朋友”转变为“学生”,在身份认知上,尤其是心理特点上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求知欲旺盛,他们对身边的一切事物都表现出强烈的兴趣,“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好游戏”是他们的标志。小学数学往往与数字、图形、公式打交道,是一门逻辑性、思维性和严谨性都极强的学科,在一定程度上对活泼好动的儿童来说缺少了吸引力和趣味性。著名未来学家丹尼尔·平克在《驱动力》一书中提出“游戏能教会人们这一切”的说法。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游戏化教学手段,让学生通过一边做游戏一边学知识的方式,可以适当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投入教学过程中,提升教学效率。

一、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技巧

(一)以以人为本为原则,对学生因材施教

以人为本是新课改背景下新的教学理念,这一理念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将学生作为课堂的主体,对学生因材施教,进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质量。例如,在学习加减法这一部分内容时,虽然课程内容非常简单,但是每一个小学生的思维都是不同的,存在一定的差距,有一部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好,学习起来比较省力,那么教师就可以提高游戏难度;而有一部分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差,那么教师就需要降低游戏难度,如果出现小学生回答不上来的情况,那么教师要耐心给予引导和鼓励,这样因材施教的方式能够确保每一位学生都跟上教师的进度。

(二)科学设计游戏导入环节,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决定学生能否快速地进入课堂学习状态、有效地学习掌握课堂新知识、提高学生整堂课的学习效率的一大关键因素。但是,教师在开展游戏化教学时切忌单纯为玩游戏而玩游戏,要进行科学、周密的设计,围绕教学目标、教学难点等设定游戏环节,以保证游戏教学的效果,提高游戏化教学的质量,不然容易本末倒置,将学生的课堂注意力完全集中在游戏中,无法静下心理解和掌握课堂知识。例如,教师在传授学生“如何认识人民币”的知识时,可以在课堂开头设计一个用人民币进行商品买卖的游戏,引导学生作为“顾客”和“商贩”参与到游戏中,这个游戏恰好也是日常生活中的案例,学生会更加有熟悉感,能更好地在游戏中意识到人民币的主要作用,掌握基本的人民币加减以及换算的知识。

(三)科学选择游戏教学方式,提升学生学习热情

运用游戏教学手段一方面可以将教学任务目标与知识内容灵活地展现出来,有助于学生吸收和掌握;另一方面,可以在学习知识的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满足他们的情感体验,对活跃课堂氛围、提升教学效率具有重要意义。例如,应用题是各种数学知识融合在一起应用解答的过程,对大部分学生来说难度较高,难以准确理解,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把应用题中的情景通过现实生活中的案例展现出来,让学生对应用题不再产生畏惧心理,提高对应用题的兴趣。再如,学习“认识三角形”的知识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自己制作各类三角形,如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等,把探究课堂知识的主动权交给学生,让学生学会用量角器去测量每个角的角度,研究不同形状的三角形有什么特征和规律,这样一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提高,课堂效率也能进一步得到提升。

二、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原则

(一)立足教學内容,明确游戏教学目的

游戏化教学是一种辅助性教学形式,教师在运用游戏化教学手段时要立足于教学内容,结合教学任务目标、课堂知识难易程度,合理地设置游戏内容,选择游戏方式,保证游戏的启发性、趣味性与知识结构的一致性,实现寓教于乐。同时,教师要引导每个学生都参与游戏,做课堂的主体,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这样学生不仅能在游戏中学到知识,更能激发学习动力,保证课堂效果。

(二)保障教学效果,采取必要监督规范

小学生年龄尚小,尤其是刚从幼儿园过渡到低年级的学生,他们还做不到在课堂上很好地控制自身行为,对于学习更是主要凭兴趣和感觉。游戏化教学手段不同于传统教学“教师讲、学生听”的课堂模式,多了娱乐属性和活泼属性,课堂教学氛围更加轻松愉悦。但是教师必须注意把握一个尺度,在游戏化教学中要适时对学生进行监督和引导,规范学生的“游戏”行为,以免造成学生在课堂中过于随性懒散,导致课堂纪律涣散,达不到教学目的。

总而言之,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课堂中应用游戏化教学手段,不仅符合新课程改革背景下“以人为本”的素质教育学生观,有利于激发学生主观能动性,还符合6~12岁儿童“好奇、好问、好动、好模仿、好游戏”的年龄特点和心理需求。因此,教师在课堂中要结合教学任务目标和知识点难易程度,恰当地、科学地选择游戏教学方法,合理地安排游戏教学内容、形式,切忌为了游戏而游戏,以激发小学生学习数学的热情和兴趣,提高课堂效率,保证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朝辉,曹飞飞.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游戏化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7(7).

[2]谢贤.小学低年级数学游戏教学方法的案例研究[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19).

[3]胡汉城.游戏化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J].学周刊,2017(17).

作者简介:蒋晓兰(1982—),女,汉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喀什市巴楚县新城小学,小学一级教师,研究方向:小学数学。

编辑 赵飞飞

猜你喜欢

应用技巧学习热情游戏化教学
小学英语互动式教学技巧
倾心打造音标“游乐场”
玩转音乐 “乐”享精彩
运用情景会话构建高效的初中英语课堂教学
基于新课程理念的小学信息技术游戏化教学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