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变错为宝,反思新课标下的数学计算教学

2020-12-23张瑾

新课程·上旬 2020年31期
关键词:计算教学正确率新课标

张瑾

摘 要:“数的运算”在数学中占很大比例,对数学知识的研究几乎与计算是分不开的。通过对学生错题的观察,研究学生计算时经常出现错误的原因,从而提高计算教学的效率,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关键词:新课标;计算教学;感知能力;正确率

由于先进的、简单的计算工具的普及,社会生活对计算技能的要求逐步降低。课改后,在计算方面降低了一定的要求,但计算能力始终是学生学习数学的一项重要能力。学生的计算能力严重下降,速度和正确率两极分化,数学教师产生困惑的同时却不知如何应对。有些老师指责学生的粗心,但根据我们的长期观察,情况实际上并非如此简单,学生计算错误的原因很多,对错误原因进行深入研究和思考,可以有效地帮助学生提高计算正确率。

一、重视对口算错题的研究,提高计算正确率

在我们的计算教学中,老师和学生都认为要进行大量的笔算练习,而对口算的关注较少,特别是高年级学生很少接受有针对性的口算练习。实际上,口算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

错例1:10.6-8=9.8。学生错误地把末尾对齐来计算,没有把相同数位的数相减而导致失误,这是中高年级学生经常犯的错误,说明教师在进行教学时没有注重口算和笔算的区别,学生脱离了笔算,不会思考口算的算法。

错例2:4.9÷0.7=0.7。根据除法的性质,被除数和除数可以同时扩大相同的倍数,看成“49÷7”,学生显然没有掌握合理的数学方法,也没能掌握基本的计算思路(算减想加、算除想乘),如果用0.7×0.7=0.49进行检验,就能发现错误。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能力,帮助学生检验口算。

错例3:24×5=100。这是一道错误率非常高的口算题,教师每次强调,每次都有学生错,我们不妨放手,发挥学生自己的思维能力。针对这道口算题展开讨论:你能猜猜这个同学是怎么想的吗?“这个同学一定是忘记进位了,4×5=20、20×5=100,他忘记把刚刚的20进上来了。”“我想他是不是把算式看成25×4了?因为我们在进行简便计算时,经常用到25×4=100这个快速计算的方法。”一番讨论,加深了学生对这道易错题的印象,降低了再次出错的可能。

根据以上针对学生口算题错误的分析,我们不难看出在训练口算时,教师要注意加强算法算理的练习,尽快发现和反馈学生的错误;要注意练习的针对性,找到共性错误和难点题,不能平均用力;要注意练习的多样性,尊重学生的思想观念,鼓励学生独立思考,提高学生口头计算的热情,避免简单的机械重复。

二、重视学生感知能力的锻炼,培养学生良好计算习惯

小学生的感知特点是比较笼统和模糊的,往往只关注某一部分问题,缺乏整体的感知特征,再加上感知本身的选择性,很容易产生感知错误。

例如,在平时的计算中,学生会抄错数字或者运算符号。由于大多数计算问题都是单调无情节的,因此学生的感知是不完整和不精确的,并且它们的表象也很模糊。发生这样的问题,我们家长、教师和学生本人都认为是最可惜的,但这一类失误又频繁出现,导致大量错误,不及时帮助学生,学生容易失望、气馁,对计算失去信心。教师可以在常规教学中有目的地训练学生的感知能力:

1.重视首次感知。加强第一次读题的有效性,读题要认真仔细,不然在审题过程中容易出错,等事后再纠正就显得事倍功半。教师在设计练习时可以插入小贴士“不要着急下笔,先看清题目,这个环节很重要!”

2.培养优秀的心理品质。以学生的错题为例,让学生发现这就是“视觉迁移”中发生的感知错误。只注意一点却丢失了另一点,做对的可能性大大降低。只有不着急、冷静思考、耐心计算,才能把题做好。

3.培养学生的有意注意力。因小学生的注意力既不易集中又不善于分配,并且注意到的范围比较狭窄,对事物的观察缺乏整体性,而且注意力集中的时间短暂。例如,经常有学生在列竖式计算及结果是正确的,可写到横式上时却抄错了或者把验算的得数当成计算结果了。

4.重视培养学生在计算中应用估算进行计算的习惯。估算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是学生应该具备的重要计算技能。随着计算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大量的计算并不要求进行精确的计算,一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进行估算的次数,远比精确计算的次数多得多。我们在教学中常常发现,有些学生在计算时会出现一些莫名其妙的错误。对此,我们应让学生养成及时检查的习惯,每做完一道题目,可以先估计一下数值,然后与实际计算所得的答案比较,及时察觉出错误并加以更正。

分析利用好学生计算中的错题,变错为宝,可以帮助学生培养数学素养,帮助学生增强解决问题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认真、细致、耐心、不畏困难的品质。我们时刻要以新课程标准为准绳,根据小学生的特点,从学生角度去审视计算教学,以学生的眼光看待计算教學。只有这样,我们才能与学生充分地沟通,圆满地完成计算的教学。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计算教学正确率新课标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门诊分诊服务态度与正确率对护患关系的影响
生意
小学计算教学的有效性分析
品管圈活动在提高介入手术安全核查正确率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