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产教融合的贵州山地旅游产业人才培养策略初探

2020-12-23李波

旅游纵览 2020年11期
关键词:山地产教贵州

引言

产教融合是职业教育的本质要求,在过去的职业教育研究中,关于产教融合的论述主要集中在意义、特点、机制、实践问题、策略等方面。和震(2014)指出政府与市场边界模糊,行业指导缺失,企业的作用和责任缺失,职业院校校企合作育人和研发的制度尚未到位,学生实习活动性质错位。贺星岳等(2015)认为,产教融合包括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产业岗位职业环境与教学情境的融合。

关于产教融合等相关研究已经取得诸多成果,但是依然存在一些不足。一是比较注重宏观分析,本土化实践研究较少;二是大多致力于产教融合中各主体之间的协调机制,对培养标准的思考较少;三是虽然已经在产教融合机制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和探究,但通过定标准、建机制、构模型、作方案等进行区域实践性分析的较少。基于此,本文聚焦贵州山地旅游产业人才需求,结合贵州山地旅游产业发展实际,在贵州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的基础上,就山地旅游产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进行策略初探,为当前高职旅游教育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一、贵州山地旅游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势在必行

(一)贵州山地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特色发展,急需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支撑

贵州要加快推进旅游提质升级,着力优化大旅游总体布局,加大中高端山地旅游产品有效供给;深度挖掘贵州山地环境下立体性多元文化内涵,突出宜游宜业优势,实现全省山地观光游向复合型山地旅游转变,努力建设世界知名的山地旅游目的地。为科学、规范、有效利用山地旅游资源,贵州出台了山地旅游标准行动计划,制定了山地塑体、文化铸魂战略,推进山地旅游标准化,出台了10个山地旅游标准,以期对标国内一流、国际水准,并计划到2025年,贵州旅游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16%。贵州山地旅游产业的改革发展,需要大批专业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支撑,尤其是山地旅游产业复合型、高端型发展的趋势,倒逼高技能人才素质的高等性和復合性发展。基于人才培养服务地方的职业教育发展理念,贵州旅游教育需要随山地旅游产业的改革而改革。

(二)贵州高职旅游教育:深化职改、内涵发展,急需全面落实细化人才培养政策

国家统筹推进职教改革,特别强调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是两种不同教育类型,具有同等重要地位。职业教育要服务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和实现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需要,对接产业发展趋势和市场需求,优化学校、专业布局,深化办学体制改革和育人机制改革,以促进就业和适应产业发展需求为导向,鼓励和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企业积极支持职业教育,着力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贵州推进职教兴黔富民,为奋力开创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出台了《贵州省支持职业教育发展若干措施》等文件,在校企合作的人才流动及岗位薪酬等方面提供了支持。在产教融合发展过程中,贵州职业院校围绕产业革命中的27个产业链(含山地旅游)的实际需求培养人才,出台了相应的指导文件,并明确职业院校要围绕产业链的需要扩大人才培养规模,在专业设置、资源配置、课程改革,产教融合等方面都提出了指导意见,并匹配了相应专项资金,为深入推进山地旅游产业人才培养提供了支持。

(三)山地旅游产教融合:创新育人、合作发展,急需建立互惠互利的长效育人机制

新职教以来,在政策引导下,高职教育不断尝试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育人路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在山地旅游产业高技能人才的培养上,存在企业人才需求异化突出,学校培养人才低端化明显,校企联动冷热不均等现实问题。而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人才成长目标最明确、企业发展效益最优化、专业教育最有成效的重要路径。

二、产教融合下贵州山地旅游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一)企业小散弱,缺少产教融合的优质企业

贵州山地旅游资源丰富,吸引了不少旅游业投资经营,尤其是近几年,贵州深入践行习近平“两山”理论,全面推进山地旅游产业发展,促进山地旅游产业链上下游延伸,旅游产业规模明显壮大。就旅行社数量而言,2019年,贵州有旅行社594家,旅行社的平均营业收入781.3万元,利润为9960.5万元,利润率仅为1.78%,为全国最低。贵州旅行社的平均利润仅为16.77万元,而全国旅行社的平均利润为60万元,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但缴税方面,却有明显的税费负担,贵州旅行社实缴税金5136.8万元,企业平均纳税8.65万元,居全国第16位。基于上述数据,一定程度上可以看出,贵州旅游企业规模偏小,仍然处于小、散、弱、乱的低水平发展状态。缺乏地方龙头型引领企业,产业发展基本靠政府的政策支持和帮扶带动。因此,低水平的贵州山地旅游产业现状为产教融合的推进带来了一定制约。

(二)行业产教融合组织不足,缺乏引导协作机制

贵州旅游行业协会等自治组织发展相对较晚,直到近几年,随着贵州旅游产业的井喷式发展,才相继成立旅游饭店、旅游教育、旅游温泉与康养、乡村游与民宿等分会。但这一系列的行业组织在产业发展中发挥的引导和协调作用十分有限。尤其是产教融合方面,缺乏有行业内部自治管理章程的倡议和引导,更无相关规定的奖惩和掣肘。企业在近几年的快速发展中,纷纷表现出了对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求,通过猎头等方式竞相开展业内抢人,但却没有自主培养或校企合作育人的意愿。行业组织的职能更多封闭在业内信息沟通,资源共用、项目合作等方面,而对于行业企业专业人才的培养毫无提及。

(三)学校产教融合政策不明,缺乏清晰的权责边界

职业院校作为育人主体,在多年的职业教育改革中,都形成了共同的认识,普遍认为,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是职业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唯一出路。职业院校纷纷采取多种形式不断探索和推进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但职业教育的政策在实践过程中,缺乏联动性政策支持,尤其是校企合作过程中,校企师资互聘、兼职兼薪双向取酬等政策缺乏明确解读,很容易同人力资源部门的相关规定相矛盾;学生在整个受教育过程中的教育管理、所处地位、权益保障等都缺乏明确权责边界,往往出现企业压制、学校推责、学生抵制等现象。

产教融合下的贵州山地旅游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除面临上述问题外,还受到地方政府保守型治理观念、个别学校传统育人机制、家长及学生传统的就业观念等方面的束缚,为产教融合的推进增加了难度。但产业的提质升级必然形成对人才新的需要,毫无疑问,职业教育只有不断推进产教融合,才能更好为区域产业发展提供更实用的高素质人才。对此,基于学校育人为使命的视角,本文从行业企业人才需求变化、产教融合的地方化、学校人才培养的改革3个方面提出建议。

三、贵州山地旅游产业高技能人才培养的策略

(一)探索标准,构建符合贵州山地旅游产业发展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标准框架

人才培养标准是明确教育实践的基本规格和要求。人才标准来自产业的一般性需要。在标准设计过程中,要通过对当前山地旅游产业发展及其趋势的分析研判,梳理总结山地旅游人才岗位胜任力,通过对显性及隐性知识、能力和素质的转译搭建职业育人标准框架,在普适性旅游人才培养标准基础上,注重分析贵州山地旅游产业链发展所需的人才,研究人才知识层面的山地避险与急救等贵州旅游场域执业基础知识、技能层面的民族工艺技艺等特需核心技能、素质方面的山地生态环保与价值转化等特色希冀素质,使高职旅游人才培养更符合当前山地旅游产业发展所需,人才成长顺应产业发展趋势(见图1)。

(二)协作育人,构建符合贵州山地旅游产业发展实际的产教融合育人模型

学校和企业固然是产教融合的重要承担者,但同时也需要政府、行业、社会的共同参与,统筹协调,共同推进。贵州山地旅游人才培养需要充分关注贵州旅游场域特性,以育人为中心,推进产教融合的本土化实践。要坚持用人企业主体地位,通过政策助推与行业自治相结合激发其参与校企合作;发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用政策控方向,偏重柔性管理;推进行业组织的政府放权和企业赋权,增强行业组织自治管控能力,提升对企业人才流动、监管等内部自治及反馈能力,弥补企业人资管理的不足;重视社会其他组织和个人参与育人,为山地旅游人才的复合型培养提供更开放的通道;推进舆论监督,激励生源供给;构建区域山地旅游职教联盟,在人才需求调研,校企合作创新等方面开展共同研究,推进育人质量提升;研究政校行企及社会之间协作空间与权责边界,共塑贵州山地旅游人才培养产教融合的生命体(见图2)。

(三)突破创新,制定符合贵州山地旅游产业链高技能人才培养的指导方案

要以山地旅游产业链人才需求为导向,推进专业群-专业-方向课程构建。当前,山地旅游产业链的上下游延伸和业际交叉延展都比以前有更广泛的拓展。因此,在专业群构建过程中,要打破以往职业分类中的职业大类与专业等传统专业群构建定式,从山地旅游产业链实际结构出发,重新构建专业群。贵州山地旅游专业群除可涵盖旅游管理、酒店管理、会展策划、体育旅游、导游外,还涉及产品艺术设计、电子商务、大数据分析、智能运用等几个或多个专业领域。为此,在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要推进公共课程专业化、专业基础课程胶囊化及专业核心课程模块化建设,兼顾人才培养专业性和异业创新力的提升,实施专业场域外扰动策略,开展多领域学科的专题讲座,为跨领域创造创新提供可能。同时,要推进校内外实训基地建设,理实结合重在实践,使专业学习与真实的职业工作环境训练有机衔接。创建学分银行,实施以知识、技能、素质为量表的课程互换、课证融通等学分管理;推进课程开发,开发增设贵州山地旅游文化、山地旅游急救、山地休闲旅游等特色专业课程,设置贵州地质地貌、贵州民族文化等系列讲座,提升人才本土化旅游服务能力。以岗位需求为导向,制定个性化育人方案,推进人才的个性化岗位胜任力培养。

(作者单位:贵阳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本研究受2019年贵阳市高层次创新型青年教师培养计划项目“产教融合视阈下旅游管理专业教学团队构建模式创新实践研究”资助。

作者簡介:李波(1984—),男,贵州仁怀人,硕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区域地理及旅游教育。

猜你喜欢

山地产教贵州
山地草甸
产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产教融合 商以富国
基于产教结合下的中职电子教学研究
贵州,有多美
穿越火线之山地作战
山地之旅
沉醉贵州
产教融合:时尚产业的蜕变之路
多彩的贵州 多彩的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