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寓德于数,增添课堂魅力

2020-12-23蒋小雪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5期
关键词:渗透德育小学数学

蒋小雪

摘 要:为了全面贯彻落实新的课程标准,教师需要坚持把立德树人融入文化知识教育中,引导学生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逐步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然而在教学中存在不少“重教轻育”的现象。很多老师认为德育工作应该是班主任老师或政治、历史老师的事,还有部分老师抓不住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点。事实上,加强学校德育并不是某一科老师的事,德育也不是孤立的,它渗透于各个学科,所有教育工作者都应该参与。而课堂作为学校教育的主战场,是德育的主渠道。主要阐述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

关键词:德育;渗透;小学数学;课堂

小学生接受的教育不多,各方面都不成熟,他们的思想这个时候最纯洁美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都没有形成。因此,在小学阶段进行德育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数学作为小学阶段的一门重要课程,在传授数学知识、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的同时,还应该重视德育。只传授给学生知识、做题技巧等,不能完全展现数学课堂的魅力,更无法满足当今学校教育的育人要求。那么怎样在数学课堂中渗透德育呢?我从以下方面进行了尝试,也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一、加强言传身教,以榜样的力量引领学生

孔子说:“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也就是说,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如果自己做好了,那么即使不刻意对学生要求什么,学生也会自觉地遵从老师,但是如果教师自身言行不令人尊敬,那么即使他有什么规定,学生也不会遵从。言传身教对于学生的影响很深远,特别是小学生,他们的模仿能力很强,很喜欢效仿老师。平时老师自己也经常说,每个班的学生身上都有他们班主任的影子。这句话其实很有道理,班主任是跟自己班学生接触最多的,其一言一行都直接影响着学生。不管是班主任,还是任课教师,都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身教为先。

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兼班主任,在工作中,我始终严格要求自己,无论课上课下,都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做到言行合一。

案例:我们平时要求学生穿校服,保持干净整洁。我自己也会做到穿工作服,戴好校徽、丝巾。记得在一年级的时候,我们班有个小男孩穿的不是校服裤子,而是一条特别显眼的绿裤子。这个孩子刚进教室就吸引了所有同学的目光。孩子在门口站定,看看老师,看看同学,自己主动承认了错误,孩子当时的原话是:对不起大家,我没有穿校服,站在老师和同学之间显得不好看,我下次不会这样了。当时我就追问了一句:同学们,为什么这样显得不太好看。孩子们说:因为我们都穿着校服,老师也穿着工作服啊。听到这句话的时候,我突然意识到言传身教远比我想象得“厉害”,它是最有力的理由。又如我们要求学生,若没有特殊情况,必须在正式上课之前做好课前准备。而教师自己也必须以身作则。这样的话,学生看见老师早早地来了,也会刻意提高准备的速度。这样也有利于师生一起快速进入课堂,保证课堂时间,提高课堂效率。

教师的一举一动都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教师在要求学生时,自己首先得做到。我们在讲台上的站姿、在黑板上的书写、语言的表达等,学生都能看得见。从老师身上,学生会感受到什么该做,什么不应该做。教师本身在课堂上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隐蔽的教育,因此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德育修养,做好学生的榜样。

二、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

数学教材,主要还是以专业知识为主。德育内容呈现得不明显,这时我们需要一双善于发现“德育美”的眼睛,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素材,渗透德育。下面以人教版一年级数学教材为例,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1.创设教学情境,渗透德育

对于小学课本,新知的学习主要以主题图的形式呈现。小学一年级的孩子比较活泼好动,直接上来就观察主题图的话,不容易快速融入课堂的学习。教师这个时候可以以主题图为载体,编出动听的故事,在故事中渗透德育,让学生在润物无声中感受到德育的魅力。

案例:一年级上第一课“数一数”,教师可以根据“美丽的校园”情境图编故事。我们可以赞美美丽干净的校园,适时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在讲到同学们进入学校时可以强调“按时有序地进入学校”;在讲学生给老师敬礼时可以说:“看,同学们多么懂礼貌啊,见到老师主动问好”;讲到国旗时,可以适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一年级学生喜欢听故事,他们能在故事中感受到德育美,美在校园,美在人心。

教材中类似这样的情境图还有很多,只要我们善于观察,结合实际,不断丰富自己的德育知识,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就能站在一定高度挖掘出数学教材中的德育素材。如“七巧板的发明”,“乘法口诀”的历史,“古代的计时工具”的介绍,等等,这些都需要教师提前做好准备工作。我们应该利用闲暇之余,多走出去学习,学习新技术,学习新知识,多阅读,提升个人德育修养。这样等要用的时候,才能不慌不忙。

2.在教学活动中,渗透德育

德育的素材并不只存在于情境图中,在我们的教学过程中,也无处不在。它可能存在于我们某个教学环节中,在讲某个知识点的时候,或是总结课堂内容的时候,都可以插入德育内容。

案例1:“分类与整理”这节课的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让学生动手实践,对自己的文具用品进行分类,再通过与没有进行分类整理的学生的对比,让学生感受分类整理带来的整洁美。我们可以联系到实际生活中的垃圾分类,让学生拥有环保意识,不随便制造垃圾,扔垃圾时按类划分,做到爱护环境。

案例2:在“认识人民币”这一课中,人民币上有很多图案。所有人民幣上都有我们的国徽,它代表我们伟大的祖国;有些是不同名族人物的头像,这代表着各民族团结一致;有些是我们伟大领袖的头像,这要求我们学习伟人的精神。因此在让学生观察人民币时,我们应教育学生爱护人民币,不在上面乱涂乱画,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联系现实生活,渗透德育

数学来源于生活,且应用于生活。让德育在数学生活化的关联中,找寻契机,进行渗透。并不只有在新知的学习过程中能渗透,比如在我们的习题讲解中也可以适时渗透德育。教材在习题的编写上很多也来源于生活。

案例1:一年级上册教材第62页的练习十三第2题“火箭发射前倒计时数数”,这就是咱们的科学在发射火箭时的真实情景,教师可以在PPT上播放此情景,让学生一起倒数,切实感受一下火箭发射时的那种民族自豪感,这样教师不仅教授了知识,还能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同时激发了学生学习科学、爱科学的兴趣,使其更能好好学习,课堂效率自然更高。

案例2:在教材93页做一做“小明的一天”,这也可能是学生周末在家的一天,在学生做完后,也可以让孩子们主动分享自己的一天,表扬时间安排合理的孩子,其实这也是在潜移默化地告诉学生,应该合理安排时间。

选取与生活息息相关的话题进行德育,不仅能让学生对所学的知识印象深刻,还能让学生在无形当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三、巧用教材的“综合实践课”进行德育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这一学习领域,这既是适应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也是数学教育改革的必然。然而在我们现在的教学中,很多教师对这块内容处理得不到位,综合实践课堂不能仅仅限于知识的学习,这种课堂应该更开放。综合实践课一般活动居多,教师可以利用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教会学生怎么与人沟通、团结协作、互相帮助等。这样不仅能深化知识的理解,还训练了学生的听说能力、动手实践能力,使其感受到数学与生活息息相关。

案例:一年级下上册中的“数学乐园”,活动以“下棋”游戏的方式,让学生运用已学的数学知识和经验解决所遇到的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合作和交流的能力。小精灵的两段对话揭示了游戏活动的要求,让学生感受到不管我们做什么事,哪怕是一个小小的游戏活动,都要按规则去做,这样才能保证有序。在教学中,我们可以提醒学生生活中也有很多规则必须遵守,如交通规则、学校规章制度等。

四、在作业中渗透德育

数学的学习离不开做作业,但传统形式的作业,目的比较单一,基本就是做题巩固所学知识,不能使育人效果最佳化。除了传统的作业,教师可以适当布置一些生活化的作业,使学生在生活中就对所学知识加以运用,也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也能服务于生活。

案例:在一年级下册学习“分类与整理”时,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家后对自己家的垃圾按多种分类标准进行分类。学生在分类的过程中切实感受到分类标准不同,分類的结果也不一样。这种作业,既能达到巩固所学知识的效果,又能让学生树立环保意识,养成爱劳动的好习惯。

为了满足新课改的要求,也为了把学生培养成一个德才兼备的人,在数学课堂中渗入德育至关重要。作为教师,我们应该摒弃“重德轻智”的观点,找寻合适的契机,进行德育。这样不仅能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还能达到理想的课堂效果,使数学课堂不仅仅是枯燥的学习知识,还更具生活、人文气息。德育在数学课堂的渗入有多种渠道,只要我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数学的美。

参考文献:

[1]洪艳.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N].西藏日报(汉),2015.

[2]常艳敏.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有效渗透德育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2.

[3]郝永东.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J].山西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S3).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渗透德育小学数学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在印度佛教大会感受日本“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