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管理始于心 一枝一叶总关情
2020-12-23徐红娟
徐红娟
摘 要:良好的班集体对學生品格的养成具有积极促进作用。班级管理的组织者与引导者要千万百计地激发学生参与班级管理的内驱力,使其学会自主管理的方法,养成自主管理的习惯。从深入学生心灵,学会换位思考;创建班级特色,注重体验教育;家校有效沟通,构建命运共同体;三个方面加以培养,以此达到“无为而治”的效果。
关键词:班级管理;从心开始;自主管理
多年的班级管理中,虽然我努力做到了勤、细,但或多或少存在这样或那样的不合理因素。总觉得力气花了不少,但收效甚微,有时候效果好段时间后又回到原样,持续力不长。身体上,孩子们越来越高大;心灵上,变得越来越有想法。如果我们只顾自己那套老思想,不懂得观形式,灵活变通地处理问题,只会让孩子跟我们的隔阂越来越大。下面就笔者在班级管理方面做出的一些新尝试,通过与学生、家长心与心的交流,在班级管理方面起到了很好的效果,学生自觉管理班级的能力也提高了不少。
一、深入学生心灵,学会换位思考
(一)先了解,再沟通
苏霍姆林斯基说:“尽可能深入地了解每一个孩子的精神世界,这是教师和校长的首条金科玉律。”深入了解孩子,掌握他们的话语体系、所思所想,选择最佳时刻和最佳角度引出谈话之门,深入地交流,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有这样一篇报道,教育厅厅长对下属的“灵魂拷问”,说的是如果你不了解孩子的世界,你就引领不了他。然而真正了解一个孩子也不是那么简单的事情,因为他们会受社会环境、家庭状况、年龄、学段、个体特征等多方面的影响。如有些孩子在上学期和下学期两个阶段都不一样,今天和明天也有可能不一样,只有我们用变化的眼光、深入的态度观察了解学生,走进他们的心灵,才能使我们的工作更有效。
经常有孩子跑来跟我说:“老师,我们喜欢您,因为您了解我们,懂我们心里想什么,而不是一味地用大道理教育我们,想我们所想,所以我们愿意把自己的秘密跟您分享。”小毅非常粗心,考试的时候总会有一两道题不该出错的题出错,自己也感到很苦恼。有一次,小毅找我寻求帮助,我先是表扬了他,他感到非常惊讶,看到他吃惊的样子,我拉着他坐下来说:“我表扬你,是因为你很上进,每次都想速度快点,第一个交给老师批改,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审题的时间能不能省?只有在保证质量基础上提高速度,才会更加完美。”只见小毅同学连连点头,心服口服。
对儿童的认识,很多时候是由观察得到的,其实每个学生的心灵都有一把锁,只有找准相对应的锁孔,方能打开。正如寓言故事中哲学家赶牛进栏故事所讲的那样,农夫只用一把青草便轻轻松松地将牛引进了牛栏,我们应该要有农夫一样的巧计,因材施教,正确引导,才能把工作做得更有成效。
(二)换位思考,走进心灵
我们要引导孩子们设身处地地站在对方的立场体验与思考问题,引起情感上的共鸣。当出现问题时,要站在对方的角度思考,多理解对方的处境。班里总有一些调皮的孩子,时不时捉弄其他同学,其实有时也并非恶意,只是觉得好玩,但是经常这样也会遭人反感。碰到这样的孩子,可以先让他们冷静冷静,再让他们阐述心中的想法,然后各自站在对方的立场,角色互演,说说自己的感受,整个过程可以运用“冷处理—感化—改变”的方式,通过换位思考,进一步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班里的小聪,这个月接连迟到了五次,问他原因也不说,即使心里有气,但又无可奈何,只能干着急。通过了解,原来小聪爸爸妈妈离婚了,现在他每天都闷闷不乐,爸爸也不怎么管他,妈妈也不回家,他觉得妈妈都已经不要他了,读书还有什么用处,于是就靠游戏来麻痹自己。了解到这些,对小聪更多的是怜悯、宽容,想得更多的是怎么耐心辅导他,帮助他走出心灵的困境,对他的迟到也就宽容了。当然工作远不止这些,接下去的日子跟小聪一起面对困难,迎难而上,让单亲世界的晴空也会别样温暖灿烂,以最好的姿态迎接妈妈的归来。
二、创建班级特色,注重体验教育
(一)一周一故事
我们都知道,传授性的教育是不奏效的,亲身经历的感触才深。其实孩子的反面行为,只是没有得到一个正确的引导,孩子来到这个世界,对世界是空白的,到底应该输入一些什么,作为教育者的我们要有所筛选。随着年龄的增大,受教育的知识不断丰富,对事物的认知才能不断完善。
于是,我就创造条件,让孩子们一起阅读故事,通过故事分享会的方式对学生进行教育。通过故事的启发,给孩子一盏引路明灯,照亮方向。通过阅读 “闻鸡起舞”的故事,培养孩子认真吃苦的品格,让孩子们在故事分享会中感悟思想,矫正行为。
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体验,做一件事时,有时会没有信心,总想着自己做不好,达不到理想中的要求。学生学习时,也经常会出现这样的想法,怎样才能破除这种消极的信念呢?提高学生的自我效能感。于是笔者就引导学生读《跳蚤跳玻璃瓶》《数学家高斯》《四分钟内跑完一英里》的故事,通过故事分享会,使学生明白,要给自己信心,相信自己能做好,相信自己能成功,产生一种自信的积极情绪。
现在独生子女吃苦精神相对比较缺乏,然而生活中很多事情都要苦苦地奋战与磨炼,最终才会出现柳暗花明的前景。引导孩子们看《树上坚硬的疤》,通过读书分享会,让更多的孩子了解到,从而促进品格的养成。当然每周例行的故事会,要因时而异,因人而异,因事而异,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二)一天一考评
学生的品格是需要一点一滴养成的,常规的落实不能少,切勿搞形式主义,而应该紧扣三抓:抓严、抓细、抓实。笔者采取一天一考评,就是对学生在学校的学习和生活等方面的行为表现进行赋分考评,采用百分制,内容包括学习、纪律、行为、卫生等四项,每项5分,5天刚好100分。在平时的学习和生活中,做得不好的进行扣分,做得好的进行加分。学生一天一考评就是将每一个同学的日常表现用数字形式进行概括展示的一种方式,它有利于清晰地展示每个同学每天的成长收获,为形成良好的班风奠定基础。
1.严
没有规矩,不成方圆。每个学生依据班级制度约束自己的行为,尤其班主任刚接一个新班,必须制定一定的班规来约束学生的行为。基于“以人为本”教育理念,在广泛听取学生意见的基础上制定班规,唤起学生内心的认同感。
2.细
既然要考评,就必须有记录,有资料,做到有据可查,有案可依。进行量化细化的管理,每周一到校,由值周班干部发放考评表,为期一星期,组长对自己的组员进行考评,每次扣分和加分要讲出原因,进行总分统计后要通知组员所得的分数,并由组长在综合表上定期公布。
3.实
全班人数进行分组,每4人为一组,好中差各占25%,50%,25%这样的比例分配,推选一名优秀生作为小组长,实行组长负责制。
①每周评比:每周结束后累计总分,然后从高到低,进行总结评比,评出每周之星。选出优秀的进行表扬和奖励,分数比较低的要进行反思,每次不重复。
②期终评比:学期结束,在班级的总结评比中也设了这个环节,每个同学算出平均分,根据每周得分的总分,按从低到高的顺序,评出前十名作为“十佳守纪之星”。
③收获和反思:通过半个学期的操作和活动,学生已经从思想上的认可,上升到行为上的遵守。学生还依照班规,及时纠正了自己的行为,承担起自己的责任与义务。
(三)一人一谈心
魏书生老师说过:“教师要善于在平凡中、在小事中播种关心学生的种子。”老师的一句理解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个赞许的微笑,能带给学生无穷的动力。为了和学生更亲近些,一周设立几次班主任谈话日,让孩子们畅所欲言,这种面对面的交流,拉近彼此之间的距离,增进感情,很多事情就能防患于未然。
三、家校有效沟通,构建命运共同体
人与人之间最远的距离不是身隔千山万水,而是近在眼前,却没有心灵的呼应。作为教育者的我们应该架起一座沟通之桥,互通彼此的心灵,让感情双向传递。教育是一种合力,单一的分力再大,合力也有可能为零,内紧外松的管理方式是无效的,教育不是学校单一努力就能奏效的,它应该动员一切合力并一起努力。如果外松,家长不够配合,或者学校不够配合,任何一方力量的缺失,效果都甚微。家庭是孩子德育的引导者,至少是同盟者,但身边还是会出现和谐的一面。群里有对老师所布置的任务持反对意见等现象,如果一直是敌对的局面,对教育负面影响是极大的,班级教育工作是很难展开的。
教育者应该反思自身的行为、说话的态度等,哪个方面出现问题,才会导致一些不配合的场景出现。班里的小安同学智力一般,而她的妈妈对小安的要求是每次都要考95分以上,如果达不到理想的分数,就会不高兴,小安每次看到妈妈失望的表情,压力會更大,成绩就更不理想,时间长了就产生了考试焦虑症。于是,笔者拨通了她妈妈的电话,足足三个小时的时间,了解到小安的妈妈是典型的“90后”,孩子上二年级前,经常跟小姐妹们出去玩,自从了解到孩子成绩不理想后,小安妈妈放弃了所有的娱乐活动陪学,把满腔心血像下赌注一样寄托在小安身上,结果还是达不到妈妈的理想成绩,因此,妈妈的脾气也变得越来越暴躁。据调查,像小安这样的妈妈,班里还不止一两个。自那以后,我会在微信群里经常说这样一句话:“欢迎爸爸妈妈们找我聊天。”意料之外,一下子多了好几个私加我为好友的家长。现在家长群里流传这样一句话,跟徐老师聊天,心里会轻松舒服好多。时不时给家长温暖,给家长传递一种态度:“我愿意陪着你们一起面对”,让家长成为我们教育的同盟者,命运的共同体。正如猩猩实验所带给我们启示一样,家长也会以成倍的友善回应我们。班级管理工作自然就会顺心好多,教育难题自然迎刃而解。
总之,班级管理工作复杂多变,教师要善于了解孩子的差异,从实际情况出发,走进孩子的心灵,在实践中思考、分析,探索出适合不同个体的教育方法,实现因材施教。班级管理工作之路任重道远,但只要有心、有情,学生的自主管理能力就会花会遍地开。
参考文献:
[1]王慧君.浅谈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沟通艺术[J].科教导刊,2014(17).
[2]张妙龄.德育从心灵开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8.
编辑 冯志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