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如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激发学生探索意识
2020-12-23王敏
王敏
摘 要:小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时候,容易因为知识掌握不牢固而产生退缩的心理。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为学生提供前进的动力和勇气,让学生不再恐惧语文课堂。立足学生生活、问题和实践,对如何激发学生探索意识展开了深思。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学生;探索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可以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作用,让学生走到教师的身前,与语文知识进行近距离接触,收获知识的外在和内涵。
一、拉伸生活的弹力——激发学生关心生活的探索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可以围绕学生的生活进行,带领学生拉伸生活的弹力,让学生感受生活在语文世界的光彩,吸引学生一步一步走进语文的殿堂,激发学生关心生活的探索意识。生活,是需要学生去发现的。学生在学习语文知识的过程中,融入生活的颜色,能够获得阅读的好心情,发现阅读的乐趣,了解知识在生活中运用的意义。
在学习《落花生》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理解落花生的深刻含义,让学生明白文中阐述的道理,理解借物喻人写作手法的应用,健全学生的价值观念,在教学中为学生准备了花生的模型,让学生观察模型并说一说花生的特点,分享花生成长的过程。学生观察花生模型后,说出了花生的特点,知道花生是在土里长成的。接着,笔者又鼓励学生围绕自己的生活,分享父母教育自己的故事。学生结合自己的经历,分享了自己在父母那里学来的道理。在此基础上,笔者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让学生分析落花生的含义,了解花生的品格与做人的道理之间的联系。学生阅读课文后,知道了作者在父亲的教育下,通过描写花生朴实却富含营养的内涵,揭示了做人也要像花生一样,不求人前显贵,只求做一个有用的人,理解了借物喻人的用法。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联想生活,为学生拉伸生活的弹力,激发学生关心生活的探索意识。
二、拉伸問题的弹力——激发学生关心问题的探索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可以围绕学生的思考进行,带领学生拉伸问题的弹力,使学生不再视问题为洪水猛兽,而是积极分析问题的答案,进而激发学生关心问题的探索意识。问题,让学生对阅读的剖析更加透彻,让学生掌握阅读的分析方向。教师在教学中要对学生进行提问,加强学生对问题的思考,帮助学生尽快找到问题的答案。
在学习《小英雄雨来(节选)》时,笔者为了使学生了解小英雄雨来,知道发生在雨来身上的故事,能够学习雨来的优秀品质,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在教学中为学生播放了抗日战争时期有志少年所起的作用的纪录片,让学生通过纪录片来品味他们的精神。学生观看纪录片后,表达了对抗日儿童的敬佩。接着,笔者组织学生对课文进行阅读并分析:课文主要讲了什么?雨来是怎样与敌寇周旋的?大家为什么会称呼雨来为小英雄?学生围绕这些问题,对课文进行了分析,知道了文章描写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儿童雨来,为了掩护抗日战士,与敌人机智周旋,勇敢斗争,顺利脱逃,被大家称为英雄的故事。学生看到了小英雄雨来对祖国的热爱,大受感染,纷纷表示会为祖国的发展努力学习。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为学生创设问题,有效激发学生关心问题的探索意识。
三、拉伸实践的弹力——激发学生关心实践的探索意识
小学语文教师在教学中激发学生的探索意识,可以围绕学生的实践进行,带领学生拉伸实践的弹力,给学生一个伸缩自如的空间,让学生能够放松学习的心情,用活泼的心态看待实践,激发学生关心实践的探索意识。实践,给学生的语文学习填充了力量,有助于学生正视课堂实践。教师在教学中设立学生实践的环节,可以增加学生学习的空间,改善学生的环境。
在学习《王戎不取道旁李》时,笔者为了增加学生参与课堂的频次,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课文学习的方法,鼓励学生学习文中主人公的优秀品质,使学生熟悉文言文的特点,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对文言文进行朗读,让学生在朗读中感悟文言文的表达特点。学生朗读课文后,对文言文的韵律和节奏有一定的了解,熟悉了陌生词汇的读音和含义。接着,笔者带领学生对课文进行翻译。学生利用工具书,知道文言文描写了王戎小时候与小伙伴出外游玩的时候,遇到了果实累累的李树,在其他小朋友都争抢果子的时候,王戎却无动于衷,通过自己的观察和分析,认为李子是苦的,并被其他小朋友证实的故事。学生认识到了遇事情要像王戎一样多思考,不要盲目跟从。这样,笔者通过在教学中带领学生实践,激发了学生关心实践的探索意识。
总之,通过在教学中为学生拉伸生活的弹力、拉伸问题的弹力、拉伸实践的弹力,激发了学生关心生活的探索意识,激发了学生关心问题的探索意识,激发了学生关心实践的探索意识。
参考文献:
[1]王芳.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实践和创新策略研究[A].中国教育发展战略学会教育教学创新专业委员会论文集卷二:热点探讨[C],2018:51-52.
[2]李昱.解析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效性策略[J].课程教育研究,2018(52):68.
编辑 鲁翠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