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书包环境下微课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
2020-12-23郭凤喜
郭凤喜
摘 要:在新课程和信息技术融合的环境下,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模式,对教育有着重要的影响。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思考微课与教学的融合策略,同时借助电子书包信息化媒体的辅助手段,有针对性地把微课学习资源上传到电子书包云平台供学习之用。经研究发现:微课资源与教学融合可以使课堂结构优化,构建以微课为教学载体的“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达到师生个性化学习的需求,从而实现信息化高效数学课堂的目的。
关键词:小学数学;电子书包;微课;课堂教学
在新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浪潮下,信息技术手段对数学教育教学方式产生了重大的影响。微课能够聚焦碎片化的教学内容,有效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和学生的自主学习效能,因此以微课为载体的信息技术与教学深度融合是教育改革发展的需要。结合我校的校本教学实际需求来开发微课教学资源,借助电子书包移动教育技术载体的便捷功能,使微课资源通过“电子书包”信息化平台得以充分的实践应用,探寻电子书包环境下微课与教学深度融合的途径。
一、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用微课的优势
(一)搭建学习的桥梁
微课是以视频为载体而精心设计的一个或几个知识的短小教学资源,它图文、音频并茂,具有互动教学的功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同时比起传统课堂学习,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权。将微课资源运用到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建构个性化自主学习的理念,改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让每一个生命个体都能根据自身的需求进行内容的选择学习,进一步提升小学生的信息技术技能和数学综合素养。
(二)满足个性化学习的需求
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学生的学习需求也随之发生变化。老师将现有的数学课程按需求拆分成微课视频,把视频有序整理上传到电子书包云平台,学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和数学学习的进度,灵活筛选所需的知识以满足自我需求。同时学生可以借助微课来达到查漏补缺的效果,在课余时间可以有针对性地巩固学习,达到个性化学习的要求和展现深度学习的效果。
(三)实施“翻转课堂”目的
微课在数学课堂中的應用,其意义不仅是打造信息化的高效课堂,更有利于实现学生自主研学、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传统的课堂模式下,学生上课听老师讲解,回家独立完成作业,相对比较乏味和缺乏自主探究的动力。而翻转式课堂对学生探究知识的能力要求更高了,老师也不再只是课堂上的照本宣科,而是把更多的时间放在课堂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答疑解惑、互动交流上。借助有效的生动微课资源,能够很好地突破知识的重难点,有针对性地解决了教与学方式的转变,让学生由被动的“老师让我学数学”变为主动的“我要学数学”,真正实现了“课堂翻转”的教学效果。
(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电子书包是信息技术发展、变革的教育产物,它创设不受时空限制的“虚拟课堂”,给学生提供更加开放、便捷的学习环境和优质的学习资源。老师借助电子书包移动学习设备完成对知识内容的建构,从而提高数学课堂的趣味性。而经过授课老师精心设计的微课能够让学生在愉悦的环境下进行数学知识的学习,激发学习的动力和兴趣。
二、基于电子书包的微课与教学融合的应用策略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学要关注数学活动的教学,它需要体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与共同发展。数学课堂教学中利用“电子书包”平台进行微课应用的学习,主要通过视频、图像资源、音频文件与文本文件来实现。微课与学科教学相融合可以最大化地突破教学内容的重难点,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主要聚焦在课前导学、课中研学和课后拓展三大不同学习阶段的显著效果。
(一)微课与课前导学的有效融合
在电子书包与数学课堂相融合的学习中,突破时间与空间的限制,让前置性学习交流的效果更显著。在新授课前,教师精心制作微课让学生预学或者创设激趣的教学情境,并把资源上传到电子书包云平台的网络学案中,并推送给学生进行有效的学习。学生利用微课进行课前预习,并在互动讨论区进行交流互动和记录下自己的研学困惑,最后带着预习中的疑问到课堂上学习,这样的学习有针对性地解决了不同学生的预习疑难。
例如:在课例“平行四边形和梯形整理与复习”中,课前把涵盖复习要点的微课发布到电子书包学习平台,学生通过观看微课后形成对单元知识的一个大概了解,然后用知识树思维导图的形式来归纳单元知识要点,最后学生根据“研学任务单”的要求拍照上存知识树作品。“哇,有这么多的归纳方法呀!”智慧的火花迸发在学生绘制的知识树上。在虚拟化网络学习课堂互动讨论区中,当学生看到自己的作品被展出,老师和同学之间进行相互的点评交流,学生深度参与学习的积极性更高了。学生除了学习和评价同学们整理单元知识的方法,也可以把自己该单元不明白的地方提出来请求帮助。整个过程由课内延伸到课外,微课的课前导学突破以往复习课罗列知识点的缺点,让数学课堂教学更紧凑和高效。
(二)微课与课中难点突破的有效融合
在课堂教学中,老师需要让学生带着问题自主探究,以合作交流的方式去探究和创新,注重问题激发和思维引导,让每个孩子在问题探究中思维得到发展,在合作交流中能力得到充分提升。教师把教学难点以微课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课中进行进一步的探究交流,从而达到有效地提升课堂教学效果的目的。
例如:在课例“三角形的内角和”中,利用微课动态教具让学生自主探究三角形内角和的关系,这样直观生动的演示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能让空间几何图形的教学显得更加形象生动,有效地突破重难点。教师派送课堂检测资源,学生利用手中的电子书包进行答题。然后教师汇总测评结果生成测评报告,并根据报告的结果来审视学生对重难点的掌握情况,以便后阶段有针对性地推送微课资源给学生进行个性化学习。
(三)微课与课后拓展的有效融合
數学课堂40分钟的教学,学生往往是意犹未尽的,那么,教师就需要对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能进行延伸、拓展与运用,很多老师都会推荐一些与本课或本单元的学习要点相关的拓展内容。在实践中,我们发现微课对于数学课后知识的拓展学习有着不容忽视的辅助作用。
例如:在课例“圆的认识”中,为了让学生深刻体会到圆的特性,老师用了三角形、四边形、菱形和圆形的钢圈来制作自行车的车轮,并用微课动画模拟四种车轮形状下的自行车前进的情景。学生的数学思维冲突的火花一下子被点燃了,“为什么必须用圆形呢?其他图形的自行车车轮运动轨迹又是如何?”这样一步一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推动力,同时又巧妙引导学生自觉运用数学方法去分析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运用微课进行知识的课后延伸,不仅可以让学生对圆的特性基础知识得到巩固,而且还可以开阔认知的视野。
三、构建数学课“基于电子书包的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学生的自主探究和创新能力是我们教师需要关注的,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需要关注思维的水平发展,注重问题激发和合作交流在教学中的体现。经过新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研究与校本探讨,初步构建了数学科“基于电子书包的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雏形。
(一)模式内涵的解读
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是借助微课资源在虚拟和现实数学课堂里建立民主、平等、融洽的合作学习关系。学生再结合老师的导向性问题进行知识的内化吸收,并提出疑惑的地方与老师、学生、同伴在虚拟的网络课堂里进行研究,使微课与学习的各个环节有效地融合发展。主要体现在以下四大方面:(1)课前导学,教师制作微课创设情境,学生利用电子书包在互动讨论区进行交流互动,从而搭建知识框架。(2)课中研学,围绕网络学案,开展交流学习。学生利用动态教具和微课资源进行自主探究,直观生动地演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3)检测评价,教师通过数学游戏动漫练习等形式,向学生发布检测任务,在限定的完成时间内进行提交,根据统计数据表分析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情况。(4)课后研学,利用微课和拓展功能进行课后知识的延伸,并达到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反馈,让数学学习延伸到课外。
(二)翻转式教学模式的应用及效果
经过翻转课堂的一系列实践研究,我们实现了“虚拟课堂”和“现实课堂”的双结合,实现了在线课前预习、课后辅导和课堂新知的有机整合。借助微课资源的翻转式教学模式是电子书包进课堂的有效模式,最能体现电子书包的核心价值——个性化学习,在突破难点、解决综合性的数学知识方面效果显著。改变了课堂生态,实现教与学模式的变革,同时展现学生数学思维的全过程,对实现思维的可视化起着重要的作用。
例如:在进行“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概念教学时,利用微课可以把生活中周长的例子详细解剖录制成视频,课前与课中利用小视频可以准确完成周长概念的信息传递过程,课后学生也可以通过网络微课进行周长计算的巩固复习,使学生在彻底理解周长概念的基础上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计算的方法。通过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概念的内涵和外延。通过实验案例研究分析发现:借助电子书包新技术媒体工具,根据教学重难点的需求选择微课资源,把微课有效地融合到小学数学教学中有助于探讨正式学习与非正式学习的深度融合,突出精确性的个性化教与学,大大地提高学习的效率。
综上所述,把微课有效融合应用于数学课堂的课前导学、课堂重难点研学以及课后拓展等环节中,形成具有学科特色的“微课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可以增加数学知识探究的趣味性,有效激活学生数学思维和提升综合素养。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和研究的不断深入,我们认为还需进一步转变教学观念,有意识地把“微课”等教学资源运用于课堂教学,有效地将“三维”目标落实于数学课堂教学,同时要努力实现富有魅力的个性化教学课堂,把微课教学的理念真正融入课堂教学中来。
参考文献:
[1]胡铁生.微课:区域教育信息资源发展新趋势[J].电化教育研究,2011(10).
[2]王长春.浅谈微课程在学科教学中的开发与应用[J].无线互联科技,2015(1).
[3]员阁.电子书包在小学数学学科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6.
[4]马伟豪.小学数学翻转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14(Z1):53-55.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