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条件下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策略的尝试
2020-12-23沈学军
沈学军
摘 要:社会的进步和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物理教学的分层模式带来了新的契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能够利用信息技术的支持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加充分、深入地理解知识,也能使班级内各个水平的学生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促进学生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化;初中物理;分层教学
分层教学是信息化条件下产生的新型教学方式。这种教学方式是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针对不同层次水平的学生设定不同的教学目标,采用不同的教学手段,以此让班级内的每一位学生都能通过课堂学习获得属于自己的收获。
一、制定完善的教学目标
教师在使用分层教学活动时,首先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对学生进行科学合理的分层,再根据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能力制定相应的教学目标,使用合理的教学策略,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这要求教师充分使用现代信息技术,对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持续发展进行调查和分析,掌握每一位学生的物理学习状况。通常可以将学生分成三个层次:基础水平、中等水平和高水平。因此,教师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结合学生的学习心理、学习能力以及技术水平等方面进行综合考量,准确把握每一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制定相应的教学策略,使得每一个层次的学生都能在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下实现更加良好的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进行“参照物”这一知识点教学时,在设计教学目标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学习层次提出了分层目标:对于学习水平较为基础的学生,应当理解、掌握基础知识,并能通过物理实验明白参照物的应用,掌握确定参照物的正确方法;对于中等水平的学生,则要求学生在理解和应用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能在物理实验中结合实验现象以及实验数据提出相应的疑问并通过自我学习得到结论;对于水平较高的学生而言,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和一般应用能力,还要求学生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科学运用参照物理论解决现实中遇到的问题,并能进行相应的课外知识拓展。
二、课后作业分层布置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发展,教师在为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要制定可行的原则,在布置课内作业时结合教学目标,要求每一位学生都能掌握最为基础的知识,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要注意,即使是水平较为一般的学生也能顺利完成,在布置课后作业时,教师就需要运用分层教学策略,针对不同学习水平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课后作业,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况。
一是针对基础水平的学生,布置能够提升基础知识的课后作业,目的是让学生将教材中的难题转化成不同类型的习题,让学生充分理解知识、运用知识。
二是针对中等水平的学生,在布置作业时,让学生在完成课后习题的基础上适当增加一些具有挑战性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
三是针对水平较高的学生进行拓展提升。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让学生完成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的综合性练习题。
以知识点“蒸发现象”为例,教师在布置作业的时候,针对基础水平的学生,让其思考冰块放在室外融化时有多少个物理状态的变化;针对中学水平的学生,让学生思考一件衣服在什么样的情况下干得最快,总结影响蒸发速度的因素有哪些;针对水平较高的学生,让学生根据蒸发的相关知识,撰写一篇关于节约用水的调查报告。
三、辅导过程分层次
知识辅导是让学生在课外掌握知识的有效途径,在信息化的背景下,就是能够更加灵活地对学生进行辅导。例如,可以使用微课、微信平台等方式对学生进行线上辅导,在此过程中教师依然可以遵循分層教学的策略,从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例如,针对基础水平的学生,在进行物理课后辅导时,教师可以结合情况制作微课视频,重点讲解基础知识,以基础知识的讲解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深入学习,让学生在学习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查漏补缺,在复习的过程中获得新的思考;针对学习水平中等的学生,在利用微课进行辅导的时候,可以以问题启发为主,让学生在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加强对基础知识的理解,并且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培养良好的独立思考能力;对于基础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在进行线上辅导时,要注重给予学生更多的思维想象空间,引导学生透过物理现象研究深层次的物理知识,让学生在分析探究的过程中更好地理解知识,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在信息化的背景下,教师想要在物理学科教学中实施分层策略,首先应当对班级内的学生学习情况有实际的把握,掌握每一位学生的学习水平和心理状况,再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情况制定相应的学习目标,在教学活动中采用不同的教学策略。在布置作业的过程中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结合学生的学习水平,促使学生深入掌握知识。在进行课后辅导的过程中也应当遵循分层教学的原则,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自身基础上更有效地发展,从而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任家荣.信息化条件下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策略的尝试与研究[J].学周刊,2020(1):152.
[2]李厚文,冯学兰.信息化条件下利用学案实施初中物理分层教学策略的尝试与研究[J].科普童话,2009(8):125.
编辑 郭小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