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借“模型”之力促教学相长

2020-12-23王青虹

新课程·上旬 2020年25期
关键词:教与学小学数学模型

王青虹

摘 要:数学知识往往通过“类型化”的界定产生较为固定的模型,从“寻找模型的起点”“搭建模型的框架”“夯实模型的基础”三个方面解读小学阶段如何借构建“数学模型”之契机,引导学生看透数学问题的本质,巧妙理清解决问题的思路,以此实现教学相长、师生共进。

关键词:模型;教与学;小学数学

小学数学核心素养中指出:模型思想的建立是学生体会和理解数学与外部世界联系的基本途径。笔者认为,模型思想始终贯穿于整个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中,无论是符号、字母公式、定律、性质、数量关系等,还是正儿八经以渗透“模型思想”为教学目标的“烙饼问题”“植树问题”“鸽巢问题”等,无一不是循“数学建模”的途径来解决问题的。在实际教学中,我们要立足学生的年龄和思维方式,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索的平台,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经历模型的建构,并能合理地运用模型来解决某一类问题。

一、追根溯源,寻找模型的起点

数学来源于现实生活,却又“低”于现实生活。很多数学模型,往往是我们限定并刨除大部分干扰因素后的一种理想化状态,即对现实生活的一种抽象。因此这种“低配版”的“数学模型”很多时候并非我们想象得如此“高深”,尤其是小学低年级,我们要做到的是充分“读懂”学生,搭建起数学模型与学生发展认知的桥梁。如在教学一年级时,经常会碰到这样一类错题:

(1)2=( )-( ),学生会填出2=(3)-(5),2=(2)-(4)这种错误答案;

(2)7-3=( )+1=( )+2=( )-4,学生会填出7-3=(4)+1=(5)+2=(7)-4这种错误答案。

很明显第二种错例,是学生不明白“=”的意义造成的,一味地单向计算出结果,与“开火车”口算7-3→(4)+1→(5)+2→(7)-4=3这类型的题目混淆起来。但第一种错例,我们往往会觉得匪夷所思,心里犯嘀咕“學生怎么连小数不能减大数都不知道?”面改作业的时候,就会很严肃地告诉孩子“只有大数可以减小数,3怎么能减5!”孩子们会乖乖地把错误答案订正了。若反复出现这种错误,老师大抵会反复强调。

深究原因,笔者联系第二种错例,发现了其中的“奥秘”。其实对于“=”,幼儿园和家长给孩子建立了一个错误的符号化模型:“=”的作用其实就是类似于“→”,即从左往右得出结果,下一步是什么。此后,对于“=”的意义再无涉及。课堂上教师也往往更注重“>”和“<”的教学,殊不知,孩子们固有的思维起点把“=”当作“→”,看到2=( )-( ),算式的结果2在前面,就很自然地将算式翻译成2←( )-( ),因此才会有2=(3)-(5),2=(2)-(4)这种错例,并非是学生不知道小数不可减大数。故(1)(2)两种错例其实是如出一辙,属于同一类错误,是因为学生脑海中并没有建构起“=”表示两边相等的这种符号化模型思想。而这一模型的建立,人教版教材在五年级上册“简易方程”这一单元中给出了最为形象、直观的载体——天平。一年级的学生即使对天平不熟悉,但天平和生活经验中的跷跷板是同一道理,学生易于理解。两边不一样重,天平就无法平衡,只有两边一样重的时候,天平才能保持平衡,就像“=”一样。借助天平在学生心中建立起“=”即为两边相等的模型思想。

二、因势利导,搭建模型的框架

在平时的教学中,组建一个数学模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个过程完全彰显了教师作为教学引领者的功能。老师通过适当的数学化训练策略,引导学生巧妙地抓住数学问题的核心本质,吸引学生自然而然地落入老师精心组建的模型“圈套”中。有时候因为学生对文字描述理解上的偏颇——难以理解或把握不住要点,无法将其形成准确而鲜明的表象。这时,可以借助形象的力量,把文字所描述的、所要揭示的、所要表达的数学本质通过图示(图形、图表等)的方式形象地表示出来,给抽象的数学披上形象的外衣。如人教版三上“倍的认识”这一课,笔者摘录了一部分教学片段:

课件出示:

师:仔细观察,除了海星少、海螺多,海星和海螺之间还有什么关系?

生1:海星个数是海螺的一半。

生2:海螺数量是海星的2倍。

师:如果把3个海星看作一份,海螺有这样的几份?

师:怎样可以清楚地表示出这样的2份,让大家一眼就看明白?(将6个海螺3个1份圈出来)

师:海螺的个数里有2个3,我们还可以说,海螺的个数是海星个数的2倍。

课件出示:海星增加1个,海螺增加2个。

师:那现在海螺的个数又是海星个数的几倍呢?

生:2倍。

师:怎么想的?请你圈一圈。

生1:海螺的个数里有2个4。

生2:把海星的个数看作1份,海螺的个数有这样的2份。

课件出示:继续增加海星和海螺的个数。

师:你们现在还能看到海螺的个数是海星个数的几倍吗?

课件出示:

师:仔细观察,你有什么发现吗?

师:为什么每组海星和海螺的数量不一样,却都可以说是2倍的关系?

师:不管海星和海螺的个数怎么变化,把第一行海星的个数看作1份,第二行海螺里都有2个。

这样的1份,我们就说海螺的个数是海星个数的2倍。

课件演示:

师:第一行有这么多,第二行就摆出2个这么多,我们就说第二行是第一行的2倍。

这个教学片段,教师非常注重模型教学。从一开始引入海星、海螺的实物模型,帮学生理清“几个几”与“几倍”的关系,再通过几次增减海星、海螺的个数,引导学生发现,只要把海星的个数作为标准量即一份数,在海螺的个数中找到这样的几份,那海螺的个数就是海星的几倍,逐步实现对“标准量×倍数=几倍数”数量关系模型的初步感知。而这“圈一圈”的动作,又将具体的实物模型半抽象成图形模型,尤其是到后面直接略去实物,完全抽象成图形模型,堪称亮点,形象的图形倍比关系一目了然,根植学生脑海,为接下来教学线段图中的“倍比关系”作铺垫。

三、厚积薄发,夯实模型的基础

我们要试着“以新观旧”,有思考性地把新知置于旧知的结构之中,夯实原有的数学模型,用以解决新的数学问题,促进前后数学模型的合并统一。在教学完人教版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认识”画“高”这一内容后,总有学生在作业练习中经常会手足无措,拿着手中的三角尺无处安放,不知道三角尺该与三角形的哪条边重合,明明给出了相应的“底”,却不自觉地把“高”画到了不对应的“底”上去了,更有甚者,拿着三角尺随便画一条“竖线”就自以为和“底”垂直了,还自信满满地标上直角记号。

从上图三个错例中可以看出,学生对三角形“高”的定义没有理解到位。于是,笔者又重新帮学生分析了三角形“高”的定义,尤其强调“画高”的三个步骤:一定顶点,二找对边,三画垂线。若已经指定“底”了,那就直接找到对应顶点画垂线即可。结果类似图1、图2这种错误已不多见,但对于钝角三角形“形外高”的画法部分学生依旧很迷茫,特别是“底”不是水平的时候,就毫无头绪了。尽管画钝角三角形的“形外高”是“画高”的拓展延伸,但学生出现困难,就说明他们对“相对应的底和高”的掌握是不到位的。

重新翻看教材对三角形和平行四边形“高”的定义,发现图形画“高”这个模型的原型其实就是四年级上册中“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段”,只不过多了几条干扰的边,造成学生的迷茫。学完“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段”,我们所有的练习中,直线外的这一点总是“老老实实”地待在直线的一側,最多把直线从水平旋转成倾斜角度。学生从来不需要对直线进行延长加工,就很顺利地画出了垂线段。

于是,笔者重塑了“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段”的模型,增加下图(2)(3)两个类型的习题。学生在练习的过程中,发现直线“不够长”时,就主动地延长了直线。同时,在作业中又布置了直线发生倾斜的情况如(4)(5)。

接着我们标上顶点,连上线段,学生一眼就分辨出这其实就是三角形“画高”的方法,尤其是对于画钝角三角形“形外高”时,为什么要延长对边也了然于心。出于这次模型改进的经验,笔者在新一轮四年级上册“过直线外一点画已知直线的垂线段”的新授课时,就加入了上面的练习,为之后学习各种图形“画高”打下基础。

一个好的数学模型其本质是对数学知识的吸收、拓展、消化及灵活应用,数学的教学无论是化抽象为形象,还是化新知为旧知,思考的核心都是着力实现“举一反三”“举纲张目”的教学成效,从而使学生能够有更多的时间、精力,生长出更丰富的思维触角,去进行有个性的、有生命力的、有创造性的数学学习,最终走向教学相长、师生共进的“共同富裕”。

参考文献:

[1]竺新波.巧用天平纠正等号认知的误区[J].数学月刊:小学版(数学),2018.

[2]张香等.注重模型教学 加强结构思想:“倍的认识”教学实录与评析[J].小学数学教育,2019(5):33-34.

[3]许贻亮.为学生数学模型的建构做两道“减法”[J].小学数学教育,2013(Z1):85-86.

编辑 王彦清

猜你喜欢

教与学小学数学模型
楷书的教与学
教与学
重要模型『一线三等角』
重尾非线性自回归模型自加权M-估计的渐近分布
3D打印中的模型分割与打包
FLUKA几何模型到CAD几何模型转换方法初步研究
奇异值分解的教与学